《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特点,掌握戏剧的基本常识。
2.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戏剧台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戏剧的冲突和人物的性格。
2.学习戏剧通过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对复杂人
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分析夏洛克、鲍西娅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理解戏剧冲突的根源。
2.理解戏剧的主题,体会人文主义思想在剧中的体现。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剧中人物的复杂性格和情感,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分角色朗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一段威尼斯的风光视频,介绍威尼斯的城市特色和商业文化,
引出《威尼斯商人》这一以威尼斯为背景的戏剧。
2.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及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威尼
斯商人》的主要情节梗概。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
2.教师简单介绍戏剧的背景和故事的起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
发展。
3.请学生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借
贷纠纷、鲍西娅的出场和审判等。
3.研读课文,分析人物(20分钟)
1.分角色朗读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情感
和性格特点。
2.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物在戏剧冲突中的表现。
2.人物形象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夏洛克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如贪婪、冷酷、固执等,从他对安东尼奥的仇恨和坚持要割
一磅肉的情节中深入探讨。
2.分析鲍西娅的形象,从她的智慧、勇敢、善良等方面,通过
她在法庭上巧妙地化解危机的情节进行解读。
3.同时分析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等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在戏
剧中的作用。
4.分析戏剧冲突(1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戏剧中的主要冲突是什么,如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
的经济利益冲突和民族、宗教矛盾,以及鲍西娅代表的正义与夏洛
克代表的邪恶之间的冲突。
2.讨论这些冲突是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的,它们在揭示主题方面有什么
作用。
5.赏析戏剧语言(10分钟)
1.找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台词,如“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分析其
语言的优美、深刻和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2.讨论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如生动形象、富有哲理、符合人物
身份等。
6.拓展延伸(10分钟)
1.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法官,会如何处理这个案件。
2.讨论《威尼斯商人》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是否仍然存在,
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7.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戏剧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和语言特色。
2.强调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价值和对我们理解人性、社会的启示。
8.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写一篇人物分析短文。
2.尝试将课文中的一个片段改编成现代短剧。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威尼斯风光视频导入,能营造出与戏剧背景相符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进入戏剧的情境中。
2.分角色朗读效果好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亲身体验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戏剧冲突和人物关系,课堂气氛活跃。
3.人物与语言分析深入
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戏剧语言时,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的艺术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不足之处
1.对戏剧背景解读可深化
在介绍戏剧背景时,可以更深入地讲解当时威尼斯的社会结构、商业规则以及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形成和戏剧冲突的根源。
2.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可拓展
在赏析戏剧语言和讨论拓展问题时,学生的自主探究还可以更充分。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台词进行赏析,或者让学生分组讨论现代社会中的类似问题,然后进行汇报,这样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对不同层次学生关注不足
在分角色朗读和讨论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戏剧理解有困难或性格内向。
在今后教学中,需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更具包容性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