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础检测卷)-2019年高考生物单元滚动双测卷(一轮复习)(考试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6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础检测卷)-2019年高考生物单元滚动双测卷(一轮复习)(考试版)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过程②
C.上述过程发生在器官睾丸中
D.若精子1的基因型为Ab,则精子4的基因型一定为aB
5.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
B.此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此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6.如图所示为人体内进行的某种细胞增殖类型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细胞内仅呈现部分染色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增殖时期,细胞内非等位基因之间都能进行自由组合
B.图乙所示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即将形成的子细胞为精子
C.图甲和图乙所示细胞内不能进行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D.图示增殖类型不受激素的调节,图乙细胞内应有46个DNA
7.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dd的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B.D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含三条染色体,称为三倍体
8.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C.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
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l∶1
9.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示意图,甲、乙来自同一个母细胞,a、b分别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有6个DNA分子,乙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B.形成甲、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易位
C.甲细胞继续分裂,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乙是卵细胞,则甲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
10.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A.cd段
B.bc段和fg段
C.ab段和fg段
D.bc段和hi段
11.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说法正确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萨顿通过果蝇的白眼和红眼这一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等绘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12.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发现F1全为红眼,F2有白眼雄果蝇,请问最早能判断白眼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
C.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1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及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C.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14.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对同源染色体上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
B.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
15.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
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
芦花雌鸡(Z B W)与非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子代
A.都为芦花鸡
B.都为非芦花鸡
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
16.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
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 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
17.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18.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Ⅰ区段(与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的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表现隐性性状,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
会出现截毛个体
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
会出现白眼个体
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
不会出现截毛个体
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
不会出现白眼个体
19.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
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20.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 B.3/4
C.3/16 D.1/4
21.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其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 B.1∶1
C.2∶1 D.3∶1
22.人的红绿色盲(b)属于伴性遗传,而先天性聋哑(a)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
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A.AAX B Y,9/16
B.AAX B Y,3/16
C.AAX B Y,1/16或AaX B Y,1/8
D.AAX B Y,3/16或AaX B Y,3/8
23.芦笋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某园艺场发现芦笋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
自然条件下,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株,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
A.X D X D×X D Y B.X D X D×X d Y
C.X D X d×X d Y D.X d X d×X D Y 24.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
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
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通过观察雄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雄个体
C.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1∶1
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
25.二倍体高等植物剪秋罗雌雄异株,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窄叶剪秋罗可以是雌株,也可以是雄株
B.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则子代全部是宽叶
C.如果亲代全是宽叶,则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1分)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精巢中的一个含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如图1,假设没有交叉互换发生)的减数分裂曲线图(图2)。
请回答(括号内填代码,横线上填文字):
(1)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
b)随机组合发生在[]________。
(2)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
(3)A时期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时期
细胞内共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个DNA分
子,此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细胞最后产生的精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其他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比较,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3分)如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该区段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段,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染色体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 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区段,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区段。
(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染色体之间有交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区段。
(3)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已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B和b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
究基因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①可能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
性个体全为截毛,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
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
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其体色(A、
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
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与雄虫不同,雌虫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
下表是两个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
别
子代
性别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灰身、
红眼
灰身、
白眼
黑身、
红眼
黑身、
白眼
甲
♂1/8 1/8 1/8 1/8
♀0 0 1/2 0
乙
♂0 3/8 0 1/8
♀0 0 1/2 0
(1)根据________________组的杂交结果,既可判断控制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
可判断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若甲组两亲本的体色均为黑色,则亲本体色和眼色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乙组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只考虑体色遗传,在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个体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
(5)若只考虑眼色的遗传,另有一组两亲本杂交,F1雌雄个体均有两种眼色。
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
则F2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9.(14分)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 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2)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
终来自______号。
(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医学检验发现,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1/3死亡,
无法参与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则7号与
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