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第九章1-4
2011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分子的现象.3.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选填“凹”或“凸”).图14.图2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图25.某测电笔中有一个880 kΩ的高阻值电阻,这个电阻与氖管是联连接的.当用这个测电笔测家庭电路的火线时,氖管发光,若人体及氖管的电阻均忽略不计, 则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mA.6.图3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她的滑板重40 N,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4 m2,当体重为440 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Pa.图3图47.图4是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因电路中电流的改变而变(选填“强”或“弱”),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衔铁与触点(选填“1”或“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8.如图5所示,在观察奥斯特实验时,小明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请你说出小明推测的依据是:,你认为磁针的N极会向(选填“纸内”或“纸外”)偏转.图5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笔记本电脑外壳多采用优质的ABS工程塑料,这主要是利用了这种塑料的()A.硬度大B.磁性强C.密度大D.导电性好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中原福塔”——河南广播电视塔(图6)是世界上第一高钢塔.周日小李乘电梯登塔观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广播电视塔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B .宽大的塔基底座是为了减小塔对地面的压力C.小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其动能转化为势能D.小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他的重力与他对电梯的压力是平衡力图612.下列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探究实例: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④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其中,均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①和③B.②和④C.②和③D.①和④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7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放大镜B.近视镜C.投影仪D.照相机图714.如图8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沉入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图815.图9是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下列设备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电铃B.电饭锅C.电动机D.发电机图916.图10是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 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两倍B.通过乙的电流是甲的电流的两倍C.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两倍D.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两倍图10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7.图11中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杯的受力示意图.图11图1218.如图12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第19题4分,第20题6分,第21题9分,共19分)19.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13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温度/℃-4-2000012(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和.图13(2)该晶体的熔点是℃.(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 min比最后2 min 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20.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g.图14 图15(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cm 3.(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 3.(4)在步骤C 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21.小亮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1)图16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图16 (2)电路连好后,小亮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Ω.②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看到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模糊不清,于是想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x .他从实验室找来一个阻值已知为R 0的定值电阻替换了灯泡,同时撤去了发生故障的电流表,并利用余下器材(电压未知的电源、量程合适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在不改动电压表位置及其连线............的情况下,很快测出了R x 的大小. ①请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②简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字母表示:(i) ;(ii) .③R x =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五、综合应用题(第22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22.节约能源应从点滴做起.不少家庭习惯用遥控器关电视而不断开电源,这一方式虽然便捷,但电视在待机状态下仍要消耗电能.洋洋家彩色电视机的待机功率大约是5 W,若他家平均每天看4 h 电视,看完后电视总处于待机状态.试问:(1)在一个月中(按30天计),洋洋家的这台电视因待机浪费的电能是多少焦耳?实验次数1 2 3 U/V2.0 2.5 2.8 I/A0.22 0.25 0.26 R/Ω(2)如果将这些浪费的电能全部用来烧水,可以将多少质量的水从15 ℃加热到40 ℃?若洋洋洗一次澡需要40 ℃的水20 kg,这些烧热的水可供他洗澡多少次?[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3)请你就如何降低彩电的电能消耗,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① ;② .23.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将一批建材运到10 m高的施工处,工人利用如图17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装置中动滑轮重100 N,工人每次匀速提升一箱重400 N的建材,不计绳重和摩擦.试问:(1)每次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额外功各是多少?图17(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为加快施工进度,张师傅建议用电动机做动力替代人工提升建材.为了安全,改装后每次可吊起四箱建材,建材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0.4 m/s.仓库中现有两台电动机,型号分别为“220 V 0.8 kW”、“220 V 3 kW”,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应选哪台电动机才能使配置更为合理.参考答案1.改变【解析】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要知道物体之所以停止运动,不是因为不受力,而是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2.液化扩散【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和分子运动.水蒸气是气态,水是液态,所以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液化过程.荷花的清香向四周飘散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3.化学凸【解析】本题考查能量转化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它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工作的.4.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大气压【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力和压强知识的实际应用.防滑踏垫的表面比较粗糙,所以它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因为吸盘里空气被压出,所以里面的气压比外界的大气压低,因此吸盘是利用大气压产生较大压力的.5.串0.25【解析】本题考查测电笔的结构和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测电笔里接高阻值电阻是为了减小通过人体(测电笔)的电流,使电流对人体几乎不产生危害,因此高阻值电阻要和氖管串联.人体和氖管的电阻不计,所以通过测电笔的电流是I=U/R=220 V/(880×103Ω)=0.25×10-3 A=0.25 mA.6.6×105【解析】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依题意,压力F=G板+G人=40 N+440 N=480 N,所以p=F/S=480 N /(8×10-4 m2)=6×105 Pa.7.强 2【解析】本题考查电磁继电器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时阻值变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增大.当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衔铁被吸下与触点2接通,电控照相机电路接通,照相机可以工作.8.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纸外【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带负电荷,它的定向移动也能够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所以小磁针发生偏转.但是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和它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它形成的电流方向向左;因为电流形成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方向也改变;由题图知,此时小磁针的N极应该向纸外偏转.9.A【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属性及其应用.笔记本的外壳用优质ABS塑料制作是因为它的硬度大,不容易变形,A对;笔记本外壳不能有磁性,因为磁性对笔记本的图像显示影响很大,B错;笔记本要轻便,所以它需要密度小的材料,C错;笔记本的外壳要是绝缘体,因为如果是导体,电路漏电时人就有可能触电,很危险,D错.10.C【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固体传声快,气体传声慢,A 错;“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B错;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C对;“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D错.11.A【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广播、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A对;宽大的塔基底座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塔身对地面的压强,B错;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动能不变,是电能转化为电梯的重力势能,C错;小李匀速上升时,他的重力和他对电梯的压力二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事实上,他的重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错.12.B【解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研究多因素问题都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多个单因素问题,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所处的深度等有关,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多因素问题,所以探究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13.D【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题图中物距是24 cm,像距是16 cm,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典型的应用是照相机.14.B【解析】本题是一道有关浮力的综合题.某种材料制成的小球漂浮在甲液体中,如果它是实心的则密度一定小于液体的密度,但是因为它是空心的无法判断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A错;空心球在乙液体中下沉,其空心时的密度都比乙液体的密度大,所以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对;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球在乙液体中下沉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而同一球的重力不变,所以综合分析可知空心球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中受到的浮力,C、D错.15.D【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分析和应用.动圈式话筒是因为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流的,它应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应用同一原理工作的还有发电机等.16.C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图像信息的提取.由题图可得:甲的电阻是R甲=U甲/I甲=3.0 V/0.6 A=5 Ω,乙的电阻是R乙=U乙/I乙=3.0 V/0.3 A=10 Ω,所以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一半,A错;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甲、乙的电流一样大,B错;根据U=IR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而乙的阻值是甲的2倍,所以加在乙两端的电压是甲的2倍,C对;根据P=I2R可得串联电路的电功率也与电阻成正比,所以乙的电功率是甲的2倍,D错.17.如答图1所示.【解析】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是平衡力,这两个力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力的大小相等,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答图1答图218.如答图2所示.【解析】先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出灯S的像S'(过S做平面镜的垂线并延长到S',使S'和S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然后连接S'A,则这条线在平面镜正面(右边)的部分就是反射光线,它和平面镜的交点就是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作出入射光线就可以完成作图.19.(1)试管不接触烧杯底(1分)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浸没在水中(1分)(2)0(1分)(3)弱(1分)【解析】(1)水的深度要适当主要是为了保证试管中的晶体能够均匀受热,一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因为试管接触烧杯底会导致靠近试管底的晶体受热比其他地方多(快);二是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浸没在水中,因为如果有一部分没有浸没,则这部分受热很少(慢).(2)因为该晶体在0 ℃时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它的熔点.(3)相同质量的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而固态上升的温度多,即Δt大,根据c=Q/(mΔt),这种物质在固态时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20.(每空1分,共6分)(1)零刻度平衡螺母147.6(2)60(3)2.46(4)小【解析】本题考查天平、量筒的使用和密度的测量.(1)使用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的质量是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所以小颗粒的质量是100 g+20 g+20 g+5 g+2.6g=147.6 g.(2)因为细铁砂的体积是100 cm3,铁砂和小颗粒的总体积是160 cm3,所以小颗粒的体积是60 cm3.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直接由题图B读出小颗粒的体积,因为小颗粒中间有比较大的空隙.(3)ρ=m/V=147.6 g /60 cm3=2.46 g/cm3.(4)如果摇动不充分,中间有空隙,会导致小颗粒体积的测量值偏大,而质量是准确的,根据ρ=m/V 计算的密度就偏小.21.(1)如答图3所示.(2分)(2)①10(1分)②温度(1分)(3)①如答图4所示.(2分)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0(1分)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分)③U-U0R0(1分)U0答图3 答图4【解析】(1)实验中电压表要和小灯泡并联,滑动变阻器接线时要一上一下.(2)①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是额定电压2.5 V,由题表知,相应的电流是0.25 A,所以其电阻是R=U/I=2.5V/0.25 A=10 Ω.②灯泡的电阻之所以变化,是电压不同时灯泡的电功率不同、亮度不同,导致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3)①没有电流表我们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而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来设计实验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②由答图4可知当变阻器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已知电阻串联,这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U 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为零处时只有已知电阻接入电路,这时电压表的示数是电源电压U,由此可得它们串联时加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U-U 0.③由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可得:U 0R 0=U x R x =U -U 0R x ,解得R x =U-U 0U 0R 0. 22.(1)浪费的电能为:W=Pt=5 W×(24-4)×3 600 s×30=1.08×107 J(2分)(2)由题意可得:Q=W由Q=cm(t-t 0)可得热水的质量为:m=Q c(t -t 0)= 1.08×107J 4.2×103J/(kg·℃)×(40−15)℃=103 kg(3分) 可供洋洋洗澡的次数为:n=103 kg 20 kg≈5(1分) (3)①尽量减少待机时间 ②看电视时调小音量 ③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等(任选两条作答,合理即可)(2分)【解析】本题考查电能和比热容的计算和节约用电.(1)已知待机的电功率和待机的时间可以根据W=Pt 计算出待机消耗的电能,也就是浪费的电能.要注意的是,每天待机的时间就是一整天(24 h)减去看电视用的时间.(2)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可得加热的水的质量为m=Q c(t -t 0),这里要注意公式的变形应用;另外计算洗澡的次数应该用去尾法.(3)降低电视机的耗能可以分别从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减少电视机的电功率、减少待机时间三个方面考虑.23.(1)有用功W 有用=Gh=400 N×10 m=4 000 J(1分)额外功W额外=G动h=100 N×10 m=1 000 J(1分)(2)总功W总=W有用+W额外=4 000 J +1 000 J =5 000 N(1分)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4 000 J5 000 J×100% =80%(2分)(3)提升四箱建材的总功W'总=W'有用+W额外=4 000 J×4 +1 000 J=17 000 J(1分)将货物匀速提升10 m高度需要的时间t=s/v=10 m/(0.4 m/s)=25 s(1分)提升四箱建材的总功率P=W'总/t=17 000 J /25 s =680 W=0.68 kW(1分)故应选用型号为“220 V0.8 kW”的电动机才能使配置更为合理.(1分)【解析】这是一道以机械功和机械效率为主体的力学综合计算题.(1)有用功可以直接用W有用=Gh计算;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可以认为额外功就是使动滑轮上升需要做的功,因此额外功可以用W额外=G动h计算.(2)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这都是基本计算,要熟练掌握.(3)要选择合理的配置,需要先计算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机械功率,再选择功率稍微比它大点的电动机就行了.关于机械功率的计算,可以先计算出总功(注意计算总功时有用功是一箱时的4倍,但是动滑轮没有变所以额外功不变)和时间再根据P=W/t 计算功率;也可以先根据F=(G+G动)/2计算出拉力,再用P=Fv计算出功率,当然要注意这里的v是拉力移动的速度,它是重物上升速度的2倍.。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分)(2011•河南)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河南)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3.(2分)(2011•河南)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所示.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选填“凹”或“凸”).4.(2分)(2011•河南)右图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大气压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5.(2分)(2011•河南)某测电笔中有一个880kΩ的高阻值电阻,这个电阻与氖管是串联连接的.当用这个进行求解即可.6.(1分)(2011•河南)右图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她的滑板重40N,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4m2,当体重为440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P=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因电路中电流的改变而变强(选填“强”或“弱”),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衔铁与触点2(选填“1”或“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8.(2分)(2011•河南)如图所示,在观察奥斯特实验时,小明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请你说出小明推测的依据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你认为磁针的N极会向纸外(选填“纸内”或”纸外”)偏转.面的答案栏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与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④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其中,均采用了“控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14.(2分)(2011•河南)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沉入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下列设备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5==10==;=17.(2分)(2012•毕节地区)右图中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杯的受力示意图.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第19题4分,第20题6分,第21题9分,共19分)19.(4分)(2011•河南)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适当”的含义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和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2)该晶体的熔点是0℃.(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选填“强”或“弱”)造成的.20.(6分)(2011•河南)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2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147.6 g.(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70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 2.1g/cm3.=≈=(1)右图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10Ω.②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看到滑动动变阻器的铭牌模糊不清,于是想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阴值R x.他从实验室找来一个阻值已知为R0的定值电阻替换了灯泡.同时撤去了发生故障的电流表,并利用余下器材(电压未知的电源、量程合适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在不改动电压表位置及其连线的情况下,很快测出了R x的大小.①请把你设计的电路电路图在虚线框内.②简述实验过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字母表示:(i)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a端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ii)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b端阻值最大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0;③R x=(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计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R=器电流相等,所以③五、综合应用题(第盟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22.(8分)(2011•河南)节约能源应从点滴做起.不少家庭习惯用遥控器关电视而不断开电源,这一方式虽然便捷,但电视在待机状态下仍要消耗电能:洋洋家彩色电视机的侍机功辜大约是5W,若他家平均每天看4h电视.看完后电视总处于待机态.试问:(1)在一个月中(按30天计),洋洋家的这台电视因待机浪费的电能是多少焦耳?(2)如果将这些浪费的电能全部用来烧水.可以将多少质量的水从15℃加热到40℃?若洋洋洗一次澡需要40℃的水20kg.这些烧热的水可供他洗澡多少次?[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3)请你就如何降低彩电的电能消耗,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①尽量减少待机时间;n=升建材.装置中动滑轮重100N,工人每次匀速提升一箱重400N的建材,不计绳重和摩擦.试问:(1)每次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额外功各是多少,(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为加快施工进度,张师傅建议用电动机做动力替代入提升建材.为了安全,改装后每次可吊起四箱建材,建材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0.4m/s.仓库中现有两台电动机,型号分别为“220V 0.8kW”、“220V 3kW”,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应选哪台电动机才能使配置更为合理.P=×100%===25s=。
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1年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物 理 试 题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Ⅱ两卷,Ⅰ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等填写清楚。
第Ⅰ卷 (选择题共3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5分。
1~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
11~1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 1.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新的2B 铅笔的长度约为30mm B .考场内空气的温度大约是5O ℃C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25 minD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8m/s 2.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3.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 .电铃B .电吹风C .发电机D .扬声器4.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
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A .增强声波的反射B .减弱声波的反射C .增大声音的响度D .装饰的美观些5.我们知道,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
其原因是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 B.电炉丝的电阻小C.通过导线的电流大 D.导线的电阻小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A.光导纤维 B.超声波c.次声波 D. 电磁波7.如图所示是小康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为定值电阻。
当闭合开关S,压力F增大时,电流表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1与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8.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汔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②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③汽车拐弯时司机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④汽车行驶时尾部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⑤用力踩刹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⑥轿车发动机无论怎样先进,都不能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A.①②④ B.②③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⑤9.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由空中A处释放的小球经过B、C两位置时具有相同的A.机械能 B.动能C.速度 D.重力势能10.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9月最新修订)2011全国各地100套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要点

(9月最新修订)2011全国各地100套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9:电能电功率一、选择题1.(2011浙江杭州,第5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特,电阻R 的阻值为5欧姆,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 ‖字样,当滑片由A 端滑动B 端的过程中()A .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不断变大B .电阻R 的功率不断变小C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断变小D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不断变大【答案】B2.(2011浙江义乌,第2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欧,电流在0.1安~0.4安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若通过此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子元件工作时,电阻保持不变B .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3.6瓦C .当P 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为1:1D .为使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应控制在12.5欧~70欧【答案】D3.(2011浙江宁波,第13题小科做作业时,电灯突然变暗,其原因可能是()A .电灯的实际电压变大B .电灯的额定电压变小C .电灯的实际功率变小D .电灯的额定功率变小【答案】C4.(2011浙江绍兴,第18题)如图是已连接的一部分电路图,R 1=5欧,R 2=20欧,表中的结果与ab 间、ac 间、bc 间的连接情况相符合的是()选项 ab 间连接ac 间连接 bc 间连接结果A 2V 的电源不接一只电流表A1 电流表的示数为0.08A B 不接一根导线 2V 的电源电路消耗总功率为0.16W 乙电压/V电流 /A 0.1 0.2 0.3 0.4 0.5 甲电子元件C不接 2V 的电源不接 R2两端的电压为1.6V D 2V 的电源不接一只电压表V电压表示数为2V【答案】C5.(2011年安徽省第17题)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 升高到10V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 ,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A.1.6WB.4.0WC.0.4WD.3.4W【答案】A6.(2011江苏扬州,第1题)下列家用电器中,工作一小时消耗电接近1.2k w ·h 的是A. 空调B. 电冰箱C.电视机D.台灯【答案】A7.(2011江苏扬州,第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L 1、L 2均标有―6V 6W‖字样(设灯丝的电阻不变)。
2011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及解析

2011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4分)(2011•安徽)写出下列事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1)自去年冬天以来,我省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有关部门利用于冰升华时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特点进行了人工降雨.(2)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敏在房间里使用电蚊香,过了会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专题:应用题;简答题.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升华时要吸收热量;故答案为:吸收.(2)插上电蚊香,蚊香分子就会运动到空气中,我们就可以闻到蚊香的气味;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知道:什么是升华,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2分)(2011•安徽)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下面(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当纸片与齿轮接触时,齿轮越多的可以使纸片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纸片发声的音调就会越高;由图可知,最下面的齿轮数最多,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会振动次数最多,音调最高;故答案为:下面.点评:此题结合齿轮和纸片接触发声的实验考查了物体振动频率与其音调的关系,要切实理解掌握,是易错题目.3.(2分)(2011•安徽)如图所示,某物体(可看成一个点)从坐标原点0开始以3c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s,然后以4c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2s到P点(图中未标出).若物体直接从O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P 点,所用时间也为2s,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5 cm/s.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几何法.分析:沿x轴正方向,知道速度大小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运动的距离OA;同理可求在y轴正方向上运动的距离AP;利用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求OP的大小,又知道从O到P运动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从O到P 的运动速度大小.解答:解:如图,在x轴正方向上,∵v=,∴s OA=v1t=3cm/s×2s=6cm;在y轴正方向上,∵v=,∴s AP=v2t=4cm/s×2s=8cm;在直角三角形OAP中:∵OP2=OA2+AP2,∴OP===10cm,从O直接到P的速度:v3===5cm/s.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v=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时为了方便,可以用这一套单位:s﹣cm、v﹣cm/s、t ﹣s.4.(2分)(2011•安徽)如图的电路中,R1=6Ω,R2=12Ω,电流表示数为0.4A.则AB两端的电压= 1.6 V.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并联.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总电流,根据公式U=IR可求电源电压.解答:解:电源电压U=IR=I×=0.4A×=1.6V.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和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关键是欧姆定律的应用.5.(2分)(2011•安徽)研究表明,太阳光对被照射的物体也具有力的作用,利用这一现象制成的太阳帆可以为太空飞船提供动力.设一个太阳帆的面积为1×104m2,正对太阳时受到光的压强为9×10﹣4Pa,则太阳帆受到光的压力为9 N.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已知接触面积和产生的压强,根据公式F=PS可求太阳帆受到光的压力.解答:解:太阳帆受到光的压力F=PS=9×10﹣4Pa×1×104m2=9N.故答案为 9.点评:本题考查压力的计算,关键是压强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知道影响压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强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6.(2分)(2011•安徽)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45°.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图析法;几何法.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小车运动的轨迹是水平直线,像的运动轨迹应是竖直直线,而且竖直轨迹要过水平直线和平面镜的交点.解答:解:如图所示:小车的运动轨迹为水平直线,像的轨迹为竖直直线,平面镜应在水平直线和竖直直线的对称轴上,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故答案为:45°.点评: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的轨迹与物体的运动轨迹也一定关于平面镜对称.7.(2分)(2011•安徽)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组成的.实像A′B′是由来自物体AB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组成的.又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物体AB上从A点开始做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到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为焦点.解答:解:在物体AB上从A点开始做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到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为焦点F.同样,我们利用光路是可逆的,也可以在A′B′上从A′点开始做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后到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也是焦点.故答案为:点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8.(2分)(2011•安徽)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箱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小球具有惯性的缘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东(选填“东”或“西”)运动的.考点:惯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压轴题;图析法.分析:刹车时,乘客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停止运动,而小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出现了相对运动的情况.通过小球的运动状态,可以反映列车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解:列车里的乘客由于列车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随之改变,小球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当列车的运动状态改变后,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由于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所以小球是向东运动的,由于小球的运动状态与列车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列车原来是向东运动的.故答案为:惯性;东.点评:当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上的物体相对于车而言要发生相对运动,可以通过车上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反映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对惯性知识经常考查的一种题型.9.(2分)(2011•安徽)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S (选填“N”或“S”)极.考点:安培定则.专题:压轴题;图析法.分析:先根据图中电子运动的方向来确定电流的方向,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环形电流左侧的极性.解答:解: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图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相反.利用右手螺旋定则,伸开右手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那端(环形电流的右端)为N极,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S极.故答案为:S.点评:本题所描述的内容正是安培所提出的“分子电流”的假说.安培认为,在原子、分子或分子团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形成一个微小的磁体.未被磁化的物体,分子电流的方向非常紊乱,对外不显磁性;磁化时,分子电流的方向大致相同,于是对外界显出显示出磁性.10.(2分)(2011•安徽)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体积为1×10﹣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已知铝的密度为2.7×1O3kg/m3.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 1.2 N,液体的密度为 1.2×103 kg/m3.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已知铝块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求铝块的质量,再利用公式G=mg求出重力,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在液体中的重力,再利用公式F浮=ρgV排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铝块的重力G=mg=ρVg=2.7×lO3kg/m3×1×10﹣4m3×10N/kg=2.7N,铝块所受浮力F浮=G﹣G示=2.7N﹣1.5N=1.2N,液体密度ρ===1.2×1O3kg/m3.故答案为:1.2;1.2×1O3.点评:本题考查重力、浮力和液体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利用重力差法求铝块的浮力和利用浮力公式求液体的密度,还要明白一点,铝块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1.(3分)(2011•安徽)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考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光纤通信;导体;核聚变.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2)激光可以在光导纤维里传播,从而传播信息;(3)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如金属、人体、石墨、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如空气、陶瓷、塑料、橡胶等;(4)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时,可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解答:解:A、错误,太阳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错误,光纤通讯是依靠激光(电磁波的一种)来传递信息的;C、错误、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属于导体,陶瓷属于绝缘体;D、正确,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选D.点评:此题涉及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光线通讯、导体和绝缘体以及核能的应用等;都属于基础常识,应当了解.12.(3分)(2011•安徽)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考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首先应了解:气体有着较突出的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会有明显的变化.解答:解: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反之,当外界气温下降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收缩,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减小,管内的液面上升.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压强跟温度、体积的关系,了解和掌握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一道中档题.13.(3分)(2011•安徽)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秒表的重力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只有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由二力平衡以及相互作用规律,可准确得到物体重力的大小.解答:解: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弹簧秤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才是准确的.所以,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秒表对弹簧的拉力.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的理解以及本题考查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明白力的相互性及二力平衡关系.14.(3分)(2011•安徽)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实际功率.专题:压轴题.分析: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它在电路中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这道题我们先分析变阻器电阻变化情况,然后得出总电阻变化情况.由于电压一定,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得出电流变化情况.最后围绕定值电阻分析,因为它的阻值一定,所以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知道了它的电压变化情况,就可以知道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情况了.解答:解: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是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又知:电路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又∵灯泡的阻值不变;∴根据U灯=IR灯可知灯泡两端电压变大;又∵P灯=I2R灯,且电阻不变,电流变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变亮;又∵U滑=U﹣U灯;∴则可判断U滑变小.故选B.点评:解决这类题目的大体思路是:先分析电阻变化情况,再分析电流变化情况,最后分析电压变化情况;在分析的过程中要合理的选用公式.15.(3分)(2011•安徽)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若将一根长导线沿一个方向绕成螺线管,插入铁芯后,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关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无关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无关C.导线绕成螺线管后,每匝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故磁性减弱D.导线绕成螺线管后,每匝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叠加,故磁性增强考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分析:明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并且知道其磁性与这三个因素具体有什么关系,结合选择项的内容,即可得到答案.三个:①线圈中电流的大小;②线圈的匝数;③铁芯的有无.解答: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有三个因素决定:①电流大小;②线圈匝数;③铁芯的有无.且:在都有铁芯的情况下,电流越大,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在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相同的情况下,有铁芯时,要比没有铁芯时,电磁铁的磁性要强.综上分析,故选D.点评:线圈匝数增多,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是没匝线圈磁场叠加的结果;同理,加入铁芯其磁性增强,也是磁化后的铁芯的磁场与线圈磁场叠加造成的磁性增强.16.(3分)(2011•安徽)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灯泡,甲标有“15V 1.0A“字样,乙标有“10V 0.5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A.25V B.35V C.17.5V D.12.5V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额定电压.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两电阻串联,为保证安全应让所通过电流不超过最小的额定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得两灯的电阻,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该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解答:解:两电阻额定电流分别的I=1.0A、I乙=0.5A,则可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I乙=0.5A;甲由欧姆定律得R甲===15Ω;R乙===20Ω;则电路两端所加电压U=I(R甲+R乙)=0.5A×(15Ω+20Ω)=17.5V;故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为17.5V.故选C.点评:当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得超过两电阻中额定电流的最小值;当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不得超过两电阻中额定电压的最小值,否则就会把额定值较小的电阻烧坏.17.(3分)(2011•安徽)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升高到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A.1.6W B.4.0W C.0.4W D.3.4W考点:电功率的计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电阻大小不变,已知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变化,根据公式I=可求电阻的大小,根据公式P=可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解答:解: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电阻保持不变,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1=,该电阻的电功率为P1=,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2=,该电阻的电功率为P2=,电流变化△I=I2﹣I1=﹣=0.1A,所以R=40Ω,所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P=P2﹣P1=﹣=﹣=1.6W.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和电流以及电阻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重点是求电阻的阻值,这也是本题的难点.三、实验题(第18、19小题各6分,第20小题8分,共20分)18.(6分)(2011•安徽)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100%.(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的自重.(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杠杆的机械效率.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实验探究题.分析:(1)使用杠杆克服钩码的重力做功,有用功等于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总功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的功,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2)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它反映了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也反映了额外功所占比例的大小,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从有用功和额外功两方面考虑;(3)将钩码的悬挂点从A点移至C点,改变了钩码重力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改变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改变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功的多少,改变了机械效率的高低.解答:解:(1)有用功为W有=Gh1,总功W总=Fh2,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100%=×100%.(2)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重力做的功,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总功所占的比例;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说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身的重力.(3)钩码的悬挂点在A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A=F•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C=F•OB,经对比发现,由OA到OC力臂变大,所以拉力F也变大,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因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故答案为:(1)×100%;(2)杠杆的自重;(3)变大.点评:本题考查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把握有用功、总功的计算方式,明确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9.(6分)(2011•安徽)在伏安法测量电阻R阻值的实验中:(1)为了完成实验,请将右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并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R的阻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验次数123U/V 1.22.42.8I/A0.120.240.27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路图设计.专题:实验题;作图题;压轴题;设计与制作题.分析:(1)伏安法测电阻时,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测电阻的电压,电流表与电阻串联测电阻的电流,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阻处于最大阻值处,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开关串联在电路中控制电路.(2)根据R=求出三次实验的电阻,求电阻平均值.解答:解:(1)实验电路应是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待测电阻串联接在电源两极上;然后电压表与待测测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时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如图.(2)R1===10Ω,R2===10Ω,R3===10.4Ω,R的阻值为:===10.1Ω.故:R的阻值10.1Ω.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验目的设计电路图.设计电路图时,要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各个测量工具的连接方法等.20.(8分)(2011•安徽)某物理小组在一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④.(填选项前的编号)①木板的质量m1,②滑块的质量m2:③砝码的质量m3,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m4g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砝码的质量不连续).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重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专题:实验题;简答题;压轴题.分析:当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即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实验中由于砝码的重力是不连续的,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不一定恰好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此不能控制滑块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实验中没有使用弹簧测力计,所以摩擦力的大小只能通过托盘和砝码对绳子的拉力体现,拉力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因此需要测量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滑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即f=G=mg;(3)实验的理论依据就是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相等;(4)实验中要求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托盘和砝码总重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由于砝码的质量最小是5g,数值不是连续的,因此这一点很难做到.故答案为:(1)④;(2)m4g;(3)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4)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砝码的质量是不连续的).点评:本实验根据物体受平衡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理测量摩擦力,存在一些不足,如果让实验更完美,可以把砝码换成细沙,用天平测总质量计算总重力.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7分,第22、23小题各8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7分)(2011•安徽)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图示为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1)求拉力F做的功;(2)若斜面的高度H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越小.考点:功的计算;功的原理;有用功和额外功.专题:计算题;几何法.分析:(1)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倾角θ=30°,根据直角三角形角边关系可知拉力移动的距离s,又知道拉力大小,根据W=Fs求拉力F做的功;(2)倾角为θ(0<θ<90°),高为h,则斜面长s=,在不考虑摩擦时,有用功等于总功,即Gh=F,得出F与θ的关系式,据此得出答案.解答:解:(1)∵∠θ=30°,∴s=2h=2×1m=2m,拉力F做的功:W=Fs=4N×2m=8J;。
2011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201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千克B.牛顿C.帕斯卡D.焦耳2.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金属勺B.瓷碗C.铅笔芯D.铁钉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8.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笔记本电脑B.电冰箱C.电风扇D.电暖器9.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10.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
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
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
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汇总--湖北武汉--试题及答案

甲.分子排列规则,就 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乙.分子可以移动,就 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2011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9.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乙和丙 10.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来源:]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12.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3.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14.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A.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B.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C.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D.用力拉弓使弓弯曲15.如图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 ,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 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 。
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 和F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G>FB.G =FC.G<FD.无法比较 16.下列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17.如图所示,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100m 。
在0.1s 内有18kg 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 4.5s 落到瀑布底端。
201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01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 .千克B .牛顿C .帕斯卡D .焦耳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 .金属勺B .瓷碗C .铅笔芯D .铁钉4.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 .铁块化成铁水B .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 .湖水表面结冰D .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 .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D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7.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CB 图1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D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A 轮滑鞋装有滚轮 图2A B C D 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防滑地砖表面做得较粗糙图3 A 撬 棒 C 核桃夹B 羊角锤 D食品夹8.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笔记本电脑B .电冰箱C .电风扇D .电暖器9.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10.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 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 ,开关S 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 。
在图5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11.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 .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C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 .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
2011年中考物理力学真题

2011年中考物理力学真题1、如图实验装置,斜面长2m,高0.5m,秒表每格1s.重为1N的小车在沿斜面方向、大小是0.3N的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秒表变化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
求:(1)拉力所做的功;(2)拉力的功率;(3)斜面的机械效率。
2、如图甲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所用动滑轮和筐受到的总重力为20N。
某次操作中,将重423N的泥土以0.4m/s的速度匀速提起,在此过程中工人的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细绳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1)拉力F做功的功率(2)利用该装置提升泥土的机械效率;(3)在提起泥土上升3m的过程中,拉力F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某型号挖掘机的实物图(甲) 和作业范围图(乙)以及部分相关数据表,如下图所示。
挖掘机在4s内将装满铲斗的密度为1.6×l03kg/m3的泥土,从最大挖掘深度处送到位于最大卸料高度的装载车上。
取g=10N/kg,求:(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如图甲),对地面的压强。
(2)铲斗内泥土的质量。
(3)移送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功。
(4)移送泥土的过程中,发动机的总功率是40kW,此过程挖掘机的机械效率。
4、今年长江中下游遭遇了50年以来最长时间的干旱,各地都在抽水抗旱。
图20是某村抽水抗旱的示意图,水泵的流量为180m3/h(每小时流出管口的水的体积),抽水高度H为12m。
(1)水泵的轴心距水面的高度h最大为多少?(2)该机械装置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3)带动水泵的动力装置为柴油机,每小时燃烧的柴油为1.25L。
则整个机械装置的效率为多少?5、如图甲所示,是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滑轮组将底面积0.05m 2、质量100kg 的方形重物A 在1min 匀速提高5m .如果工人实际拉力是625N .(g=10N/kg )求:①(2分)物体A 受到的重力是多少?按图乙将A 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压强多大? ②(2分)用滑轮组提起物体A ,工人所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③(2分)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6、履带式推土机在松软和泥泞的作业环境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图25为某品牌履带式推土机,右下表为其主要参数.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并计算下列问题: (1)“履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履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该推土机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g 取10N/kg).(3)假若该推土机以额定功率进行推土作业,在平直的场地上以1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m,求推土机所受的阻力和推土机所做的功.7、河池飞机场位于河池市西北方向的见塘山,距离河池市中心37公里。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电功、电功率2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电功、电功率26. (2011荆门)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 灯泡L变亮B. 电压表示数变大C. 电流表A1示数变小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28.(2011衡阳)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如图是小严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
(1)实验中,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灯丝断了、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端(填“A”或“B”端)的方向滑动;2.5、B(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W。
1.1410.(2011衡阳)如图,灯L1、L2分别标有“6V,6W”和“6V,3W”的字样,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都正常发光,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之比是(C)A.1:1B.1:2C.2:1D.无法确定14.(2011内江)(6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工厂的水平传送带上的产品运输及计数装置示意图。
其中,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0Ω;S为激光光源,能发射一条粗细忽略不计的光线;R为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其阻值较小,无光照射时,其阻值较大。
水平传送带上的产品均是密度ρ =2.5 x 103kg/m3的相同正方体。
当水平传送带上的产品和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 =0.5m/s匀速通过S与R之间时,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线被产品挡住,光线始终与正方体靠近光源一侧的表面垂直,通过电压表测出光敏电阻R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 = 10N/kg)。
则::①定值电阻Ro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②水平传送带对每个产品的支持力为多少?34.(2011黄冈)家庭室内装修要用到某种液体乙烯材料和三混粉,工人师傅使用加热与搅拌为一体的用电器,下图是该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图。
2011北京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2011北京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张杰、王磊、朱银山一。
单项选择题1.A解析:简单题,基本概念和单位的考察。
2.C解析:简单题,属于光学三个基本现象的考察:反射、折射与直线传播。
3.B解析:简单题,属于导体与绝缘体的判断。
4.B解析:简单题,考察增大减小压强。
5.A解析:简单题,考察6个物态变化。
6.C解析:简单题,考察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7.D解析:简单题,考察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的判断。
8.D解析:简单题,考察电流的热效应。
9.C解析:简单题,考察增大减小压强。
10.D解析:简单题,属于基本电路的考察。
11.B解析:中档题,属于欧姆定律中的电路动态变化。
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导致电路电流变小,定值电阻分压变小,总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分压必定变大。
12.A解析:偏难题。
属于液体压强与浮力的综合问题。
密度大小关系不难判断,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和题目条件即可。
关于浮力的比较,可以利用结论:液体中加入某种固体,无论该固体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都等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加入固体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比较大小,加入固体后液体对底部压力相等,不难得出答案。
二。
多项选择题13.AC解析:中档题。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A选项中用加热的方法(热传递)就可以改变内能;B选项中考察的是吸放热的问题,温度升高的多,并不一定吸收的热量就多;C选项中两种金属长时间相互渗入,是属于扩散现象;D选项中房间内尘土飞扬,并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4.BCD解析:中档题。
A选项中,排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小阳对他已经没有力的作用了,故不可能做功;B选项中,排球下落的过程中,高度降低,排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变小;C 选项中,排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力只有重力,故方向仍然是竖直向下;D选项中,排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即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大,做功越来越快。
15.BC解析:中档题。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新题部分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新题部分(北京)10.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
在图5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答案】D2、(陕西)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如图所示。
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未来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答案】D17.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动车组.它的运行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
(1)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在车速从200km/h减到90k 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组具有仍将继续行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动车组的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电网。
(2)动车组高速经过时.人必须站在1m安全线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入”铁道,这是由于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减小)造成的。
(无锡)10.如图所示是气体酒精浓度测试仪原理图,用于现场测试司机是否酒肟驾车。
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R′为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气体酒精浓度的增大渐减小.若某次测试中电流表示数较大,则说明A.气体的酒精浓度较大,R′阻值较小B.气体的酒精浓度较大,R′阻值较大C.气体的酒精浓度较小,R′阻筑较小D.气体的酒精浓度较小,R′阻值较大答案:A(无锡)11.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答案:B(无锡)12.小明对新型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他取下其中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没有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A.单只LED灯工作电压是220VB.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电源适配器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D.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他灯还亮答案 C(黄冈)20.杂技节目表演中,一位杂技小丑穿着很长的大皮鞋,站在水平舞台上向观众鞠躬致意,双脚不动上身没有躬下,而是整个身子笔直缓慢向前倾斜却不倒下。
2011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1

物理试题本试卷共六个大题,27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D.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3.图1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四盏螺丝口白炽灯的安装图,其中正确的是4.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2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5.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6.观察图3所示的指甲刀的结构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一个杠杆,且是省力杠杆B.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C.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D.三个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7.下列实验现象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应用技术(图4)不正确的是8.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5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A.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9.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6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20g,1.0×103kg/m3 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D.20g,0.8×103kg/m310.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二、填空题(11、12题每小题2分,13—18题每小题3分,共22分)11.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12.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汇总--湖北武汉--试题及答案

甲.分子排列规则,就 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乙.分子可以移动,就 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2011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9.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乙和丙 10.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来源:]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12.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3.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14.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A.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B.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C.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D.用力拉弓使弓弯曲15.如图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 ,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 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 。
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 和F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G>FB.G =FC.G<FD.无法比较 16.下列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17.如图所示,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100m 。
在0.1s 内有18kg 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s 落到瀑布底端。
2011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八年级物理第9章 1-4节(精选85题)

(解析版人教版按章节)2011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1-4节(精选85题)1.(2011·江苏苏州)下列常见的物品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铜钥匙 B.铁钉C.塑料尺 D.橡皮1.B 解析:只有铁、钴、镍及其氧化物能被磁铁吸引,所以本题答案为B。
2.(2011·浙江温州)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
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A.银B.铁C.铝D.锌2.B 解析:只有铁、钴、镍及其氧化物能被磁铁吸引,所以本题答案为B。
3.(2011·福建漳州)教室里的钢质黑板表面涂了粗糙的“黑板漆”。
上课时为了将挂图贴在黑板上,采用下图四种器具中的哪一种最为合适()3.C 解析:钢质黑板硬度大,图钉和钢钉无法固定,但其可以被磁铁吸引,所以可以采用磁吸,因为钢质黑板表面和挂图表面都不够光滑,所以不能用吸盘。
4.(2011·甘肃兰州)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A.能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B.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C.能够产生磁感线D.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4.D 解析:本题考查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5.(2011·黑龙江大庆)关于磁感线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方向是从北极到南极B.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C.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强D.小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5.A6.(2011·安徽芜湖)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版人教版按章节)2011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八年级物理第九章1-4节(精选85题)1.(2011·江苏苏州)下列常见的物品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铜钥匙B.铁钉C.塑料尺D.橡皮1.B 解析:只有铁、钴、镍及其氧化物能被磁铁吸引,所以本题答案为B。
2.(2011·浙江温州)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
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A.银B.铁C.铝D.锌2.B 解析:只有铁、钴、镍及其氧化物能被磁铁吸引,所以本题答案为B。
3.(2011·福建漳州)教室里的钢质黑板表面涂了粗糙的“黑板漆”。
上课时为了将挂图贴在黑板上,采用下图四种器具中的哪一种最为合适()3.C 解析:钢质黑板硬度大,图钉和钢钉无法固定,但其可以被磁铁吸引,所以可以采用磁吸,因为钢质黑板表面和挂图表面都不够光滑,所以不能用吸盘。
4.(2011·甘肃兰州)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A.能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B.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C.能够产生磁感线D.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4.D 解析:本题考查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5.(2011·黑龙江大庆)关于磁感线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方向是从北极到南极B.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C.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强D.小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5.A6.(2011·安徽芜湖)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
其中属于科学家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⑤6.C 解析: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方向而引入的带有方向的假象直线,磁感线也是人们为了更直观、更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和分布情况而引入的带有方向的曲线,它们都是实际并不存在的。
其他三个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本题答案为C.7. (2011·内蒙古杭锦旗)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
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7.C8.(2011·山东青岛)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法拉第C.牛顿D.托里拆利8.A 解析:奥斯特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了电可以生磁,即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而法拉第是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磁可以生电,即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本题答案为A。
9.(2011·山东聊城)在研究电和磁的漫长历史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瓦特C.法拉第D.焦耳9.A 解析:奥斯特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有联系的人,通过实验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功率的单位命名为瓦特;法拉第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了磁可以产生电,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
答案为A。
10.(2011·江苏苏州)许多物理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牛顿最早总结了杠杆的平衡条件C.阿基米德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最早通过实验研究了光的色散现象10.A11.(2011·湖北宜昌)下列关于电磁铁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改变B.电磁铁的磁极不能改变C.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D.磁感线是从S极出发,回到N极11.A12.(2011·浙江丽水、金华)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计划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
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
下列各项中,在月球上不能..实现的是()A.刻度尺测长度B.电子停表测时间C.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D.手电筒照明12.C 解析:在地球上,指南针能够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地磁场的作用,在月球上无磁场,所以指南针不能一直指向南北方向;其他三项与有无大气、磁场和重力无关,均能实现。
本题答案为C。
13.(2011·浙江宁波)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A.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B.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C.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D.小磁针在没有磁场时也会转动13.A 解析: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选项A正确。
14.(2011·湖南湘潭)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的方向正确的是()A.a磁针B.b磁针C.c磁针D.d磁针14.B15.(2011·浙江衢州)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15.D 解析: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选项A错误;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上,选项B错误;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是由N极出发指向S极,选项C错误;平行光射入凸透镜,经折射后出射光线经过焦点,选项D正确。
本题答案为D。
16.(2011·福建龙岩)图中小磁针静止时指向正确的是()A B C D16.B 解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磁极,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指向。
A、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右侧为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N 极应向左,故A错误;B、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右侧为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N极向左,故B正确;C、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N极向下,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N极应向下,故C错误;D、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左侧为N极,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N极应向右,故D错误。
点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7.(2011·湖北潜江、天门、仙桃)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A点磁场方向向左的是()17.C18.(2011·浙江杭州)小刚学习了磁的知识后,标出了下列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18.C 解析: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据此可判断出题中四个选项中磁感线的方向;在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改点的磁场方向。
综上可知,只有选项C正确。
19.(2011·山东潍坊)下列四幅图中,小磁针北极所指方向已标出,能正确表示小磁针所处位置磁场方向的是()19.BN N解析:如上图所示,标出了小磁针所在位置处磁感线的方向或N极位置,小磁针N极的指向应该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选项A中,小磁针的N极应该靠近条形磁铁的S极;显然,选项B正确;选项C中,根据电流方向,结合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N 极,所以小磁针的N极应该是水平指向右边;选项D中的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所以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左指向右边。
本题答案为B。
20.(2011·天津)下图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标注正确的是()20.C 解析:在电源外部,电路闭合时,电流的方向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方向流动,据此可判断出通电螺线管内线圈的电流方向,然后结合右手螺旋定则(也叫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本题答案为C。
21.(2011·山东威海)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的附近,闭合开关S后,通电螺线管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源的右端为正极B.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C.小磁针一直保持静止D.小磁针N极向右转动21.A 解析: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B不符合题意;因为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小磁针的N极会被吸引,即小磁针N极会向左转动,故CD不符合题意;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让右手的大拇指指示螺线管的N极(螺线管的左端),四指弯曲则指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由最右端的导线流入,即电源的右端为正极,故A符合题意。
22.(2011年·山东济宁)如图所示的几种电、磁现象中不正确...的是()22.D 解析:A、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所以A正确;B、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磁场,而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将一小磁针放在通电导体周围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而且偏转方向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B正确;C、由于带电体上带的是正电荷,当与金属球靠近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故与金属球相连的箔片也会带上正电荷;再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可以判断箔片将会张开,故C也正确;D、只有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而图中导体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能产生感应电流,使电表偏转;故D错误。
23.(2011·四川自贡)弹簧下悬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方有一通电螺线管,如图所示,为了是磁铁能受到通电螺线管的吸引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减小线圈的匝数B.将电源的两极对调C.滑片P向右滑动D.滑片P向左滑动23.B 解析:由右手定则可知图片中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与条形磁铁相排斥。
A、减小线圈的匝数,只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不符合题意;B、将电源的两极对调后,电流从螺线管的下方流入,由右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与条形磁铁相吸引,符合题意;C、将D滑片P向右滑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只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不符合题意;D、同理,使滑片P向左滑动,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也只能增强螺线管的磁性,不符合题意。
24.(2011·四川雅安)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则()A.小磁针c端为N极,电源a端为负极B.小磁针c端为N极,电源a端为正极C.小磁针c端为S极,电源a端为负极D.小磁针c端为S极,电源a端为正极24.D25.(2011·广州)以下描述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25.C 解析: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所以A、B、D 错误,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