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史记》与《资治通鉴》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二课《史记》和《资治通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裁,内容和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参与课文中活动区的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通过比较两种史书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归纳、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两部史书,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通过学习司马迁和司马光编撰史书的情况,使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史学家严谨勤奋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究天人之际的史学传统
【板书设计】
一、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生平
2、《史记》的基本情况
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司马光生平
2、《资治通鉴》的基本情况
3、《资治通鉴》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略。

(新课教授)
一、司马迁和《史记》
〖人物简介〗司马迁:生于145BC,从小就喜欢读书,十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尚书》等书籍。

二十岁始游历天下,寻访名胜古迹。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因病去逝,临终遗言希望司马迁完成一部史学著作。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业,正式被任命为太史令,并着手开始史书的写作。

〖师〗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公元前99年,“李陵事件”。

司马迁为他辩护,结果激怒了汉武帝,被施以腐刑。

司马迁几次想要自杀,但
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又一次次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并不断的用前人的事迹鼓励自己活下去。

〖提问〗如果让你去劝导司马迁,请结合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你认为有哪些事例可以激励他呢?
〖生答〗略。

〖师〗司马迁忍辱负重,前后共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传世巨著《太史公书》,至东汉时简称《史记》。

〖著作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分本纪、世家、列传三种。

(举例简介各种体例的不同并介绍什么是纪传体)
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此外,它还是一部文学著作。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提问)大家还记得司马光这个人物吗?
(生答)王安石变法时提到,是一位政治家,阻止变法。

(师)具有悠久传统的史学到了宋朝又有了新的发展,司马光在刘脓、刘恕、范祖禹等协助下,历经19个寒暑,写成一部长达294卷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提问)该书有什么特点?
(生)该书按年、月、日顺序记事,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宋神宗赞许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由一学生谈司马光呕心沥血著书的小字),司马光编书力求青必有据,该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

文笔生动,是一部成就极高的历史巨著。

司马光也因此与司马迁并称为中国文坛的"两司马"。

(总结)《史记》和《资治通鉴》并称为我国史学成就的“双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