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附答案)回顾·拓展七 习题 人教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拓展七》同步练习
一、走进字词天地。
1.看拼音,写汉字。
lǎnɡdúlǐtánɡzhēn zhìtǒnɡzhì
()()()()
qīn lǜe ɡuī bǎo pénɡ lái yáo tái
()()()()
2.辨字组词。
轮()练()湿()敞()
论()炼()温()蔽()
3.在()里填上适当的词
年轻的()一笔一画地()祖国的()
一遍一遍地()熟练的()大声地()
4. 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举世()名金碧辉()玲珑()透
众星()月奇珍()宝亭台楼()
5.选词填空。
景物景色景观
(1)园中许多( )都是依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2)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 )
(3)昔日的圆明园( )迷人,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6.按意思写词语。
(1)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
(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
形容所处的地势有利。
( )
(3)形容气势十分雄壮。
( )
二、步入句段田地。
1.回忆课文填空:
(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 )。
(2)圆明园在北京( ),是一座( )的皇家园林。
它由( )、( )和( )组成,所以也叫( )。
此外,还有许多( ),分布在圆明园( )、( )、( )三面,( )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改为反问句)
改: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
(改为感叹句)
改:
(3)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为了除了根据此外
(1)()这些无机灰尘而外,还有有机灰尘。
(2)()检测的结果,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
(3)()抵抗石灰灰尘的进改,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
( 4)人为的灰尘主要来自烟尘,()还有一些工厂产生出来的。
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
(2)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
(3)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
(4)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三、迈入阅读园地: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 ;“山涧”的意思是: 。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和,表现了壮士们的精神。
四、漫步习作园地:
题目:________真让我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确定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有条理,表达真情实感。
500字↑
8
800字△
参考答案:
一、参考答案:
一、1.朗读礼堂真挚同志
侵略瑰宝蓬莱瑶台
2.轮(车轮)练(练习)湿(潮湿)敞(宽敞)
论(辩论)炼(锻炼)温(温度)蔽(隐蔽)
3.年轻的(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祖国的(希望)
一遍一遍地(朗读)熟练的(语言)大声地(读)
4. 举世(闻)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
众星(捧)月奇珍(异)宝亭台楼(阁)
5.(1)景物 (2)景观 (3)景色
6. (1)斩钉截铁 (2)居高临下 (3)气壮山河
二、1. (1)唐宋元明清 (2)园林皇家园林圆明园长春园
2. (1)难道圆明园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吗?
(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啊!
( 3)圆明园的毁灭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
3. (1)除了(2)根据(3)为了 (4 )此外
4.(1)拟人 (2)比喻 (3)夸张 (4) 反问
三、1.zhuìjiàn nǐnɡjī
2.站在高处向下看,形容处于有利地位;山间的水沟。
3.顶峰歼敌
4.行动,决心,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