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版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4碱的变质试题
中考必考化学专题突破--碱的变质

【中考必考化学专题突破】碱的变质----氢氧化钠⑴复习氢氧化钠的一些重要性质,知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以及检验方法。
1. 回顾氢氧化钠的重要性质2. 讲述NaOH变质的原因3. 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例1:实验室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NaOH =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例2:(2010·河南)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
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解释可能的原因。
例3:(2011·山西)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
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例4:NaOH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_________,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______;它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须密封保存。
例5:(2011·泰安)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例6:(2011·义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生成碳酸钠。
⑴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取少量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请写出一个用碱溶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杂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0年山西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精神的是()A.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进口国外废旧塑料垃圾,做儿童玩具生产的原料B. 为了响应阳泉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号召,卫青小朋友积极将路上的垃圾放入垃圾箱C. 为了减少尾气排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D.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镁离子(Mg2+)核内有 10 个质子B. 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C. 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D.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 2 个电子3.菠菜中含有草酸(化学式是H2C204),能与人体中的钙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沉积在身体中,易形成结石,所以一般先将菠菜放入开水焯一下,先去掉草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草酸属于有机物B. 草酸中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2:4C. 草酸在开水中溶解度较大,菠菜富含维生素D. 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1.1%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C.B.C. D.5.合理使用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 NH4NO3B. KNO3C. CO(NH2)2D. K2SO4A. 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B. 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C. 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 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7.物质的检验与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纯棉线和合成纤维观察颜色B鉴别化肥NH4Cl和KCl取样,加熟石灰,研磨,嗅气味C除去O2中混有少量的CO2通过足量NaOH的溶液,再通过足量浓H2SO4D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A. AB. BC. CD. D8.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李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A. 步骤①B. 步骤②C. 步骤③D. 步骤④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 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属于单质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B.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 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稀盐酸或者水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1.实验室长期存放的药品品质会发生改变。
2020年山西省阳泉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溶解度 /g
31.2
33.5
36.4
40.4
45.7
52.2
59.2
66.2
73.1
86.8
89.0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16. A~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4 种不同物质,A 为氧化物,C 可用
于制取肥皂,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 物质间可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 (1)C 的化学式是______,A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2)B→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C 与 D 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17. 向海洋进军--LNG 船航行在大洋上的巨轮中,有一种我国 自主研、制造难度堪比航母的巨轮,它就是 LNG 液化天然 气运输船,被喻为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
(1)分析图 2,球磨机的作用是______。 (2)利用废弃的粉煤灰生产硫酸铝的优点是______。
第 3 页,共 12 页
(3)酸浸塔中稀硫酸与杂质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残渣主要成分为 ______。 (4)分析硫酸铝溶解度表,结晶池中析出硫酸铝晶体采用方法是______。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工业上,可用废弃的粉煤灰为原料替代铝土矿来生产高纯硫酸铝。粉煤灰的主要成 分为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还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镁等杂质,主要生产流程如图 1 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反应;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Al2O3+3H2SO4=Al2(SO4)3+3H2O].分析生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最新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卷:氢氧化钠的变质详解资料

201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卷:氢氧化钠的变质一、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 ( 2014?可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 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现製盘 滴入无色酚離试被现彖h③【猜想】猜想I :可能全部是 NaOH ; 猜想n :可能全部是 Na 2C03,;猜想川:可能是 ________ 和 ______ 混合物.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实验探究】乙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现象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溶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 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2) ________ 若A 是Ca ( 0H ) 2溶液,现象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 沉淀为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该实验 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 是CaCl 2溶液,当实验现象 a 为 ,现象b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猜想n 成立•猜想 川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反思】(1)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_______(2 )若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是:______ .2.(2014?河源)小敏做中和反应实验时, 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 不是拿错了药品?小敏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查询资料】I .已知反应:BaCl 2+Na 2CO 3—2NaCI+BaCO 3j n.部分盐溶液的 pH 如表: 盐溶液NaCI Na 2C03 BaCIpH等于7 大于7 等于7【设计实验】小敏依据查询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固体 适址水洛解 无色 适ft AS 液样品①r②【实验探究一】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来检验 NaOH 是否变质,你认为他能否成功?______ (填【查阅资料】NaOH 固体在空气中会变质.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溶质是碳酸钠.(2)向步骤(1)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说明原来溶液中还一定含有【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敏检验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进一步实验】小敏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她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1 )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 中滴加适量溶液A后的操作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 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2014?可源)五一节后,小丽带着愉快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丽查阅材料,知道了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阴离子阳离子OH —N03「C1「2C03+Na溶溶溶溶Ba2+溶溶溶不溶Ca2+微溶溶溶:不溶「Cu2+不溶溶溶不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NaOH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下列物质:①BaCb溶液;②Ca (NO3) 2溶液;③Ca (OH) 2溶液;④Ba (OH)2 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2)NaOH溶液应_________ 保存.【拓展应用】小丽想测定这瓶变质的NaOH溶液中Na2C03的质量分数.现取20g待测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I. 11%的CaCl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C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B点处所得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 .201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卷:氢氧化钠的变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 ( 2014?可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 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能”或 不能”),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乙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1) 若现象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溶液是 稀盐酸或稀硫酸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 2CO 3+2HCI=2NaCI +CO ? f +H ?O .(2) 若A 是Ca ( 0H ) 2溶液,现象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 沉淀为 CaCO 3 (填化学式),该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 .(3) 若A 是CaCl 2溶液,当实验现象 a 为 有白色沉淀产生 ,现象b 为 无色酚酞不变 红色 ,则猜想n 成立.猜想出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现象a 有白色沉淀产生, 现象b 无色酚 酞变红色 . 【反思】(1)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CO z +2NaOH=Na 2CO 3+H 2O(2)若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是: Ca (OH ) 2溶液.【分析】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和学过的知识可知:已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做出的猜想是:猜想I.全部是 NaOH ;猜想n.全部是 Na 2CO 3;猜想 川.Na 2CO 3和NaOH 的混合物;甲同学: NaOH 的变质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 CO 2,生成 了 Na 2CO 3,而Na 2CO 3溶液的pH > 7,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操作①除了用烧杯外, 还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若现象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溶液是稀盐酸或稀硫酸,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 碳,配平即可;若 A 是澄清石灰水,现象 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则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该实验不能说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若 A 是氯化钙溶液,现象 a 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 b 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 猜想n 成立,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显中性;如果现象a 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 b 无色酚酞变红色,则猜想川成立;若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 除去杂质试剂是氢氧化钙溶液,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 钠. 【解答】解:―►现象盘滴入无色酚離试液■现彖山【查阅资料】 【猜想】猜想 猜想川:可能是NaOH 固体在空气中会变质. I :可能全部是 NaOH ; Na 2CO 3 和 NaOH【实验探究一】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来检验 猜想n :可能全部是 Na 2C03,; .混合物.NaOH 是否变质,你认为他能否成功?不能(填猜想川:已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做出的三个猜想是:全部是NaOH ;全部是Na2CO3;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2CO3和NaOH 的混合物;【实验探究一】甲同学:NaOH的变质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生成了Na2CO3,而Na2CO3溶液的pH > 7呈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酚酞与碱性溶液都变红色,故不能用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 是否变质;故填:不能成功;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探究】(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稀盐酸或稀硫酸,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I=2NaCI +CO2 f +H2O ;(2 )若A是澄清石灰水,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该实验不能说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故答案为:CaCO3;不能(3)若A 是氯化钙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n成立,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显中性;如果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变红色,则猜想川成立;【反思】(1)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CO2+2NaOH=Na 2CO3+H2O(2 )若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除去杂质试剂是氢氧化钙溶液,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答案为:Ca (OH) 2溶液.故答案为:【猜想】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一】不能,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 )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不变红色,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变红【实验探究】(1)稀盐酸或稀硫酸,Na2CO3+2HCI=2NaCI +CO2T +H2O . (2) CaCO3,不能.色.【反思】(1) CO2+2NaOH=Na 2CO3+H2O ; (2) Ca (OH ) 2 溶液.【点评】本考点既考查了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又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 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2. (2014?河源)小敏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小敏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方程式是:2NaOH +CO2=Na2CO3+H2O【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查询资料】I .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I+BaCO3j【进一步实验】小敏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她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1 )写出步骤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 (OH) 2+Na2CO3=CaCO3 J +2NaOH .(2)步骤① 中滴加适量溶液A后的操作是过滤.(3)步骤③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刚好由红色变成无【分析】物质在存放时要防止变质,变质的原因可能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比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盐,而导致化学试剂失效.因此检验方法可以从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出发. 对于杂质的去除可以在不引入其它离子的同时,将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过滤去掉,常用到的试剂就是氢氧化钙溶液.【解答】解:【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OH +CO2=Na2CO3+H2O;【设计实验】(1)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可以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看是否变成红色来证明剩余溶液是否碱性含有氢氧化钠:若变成红色,则含有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若不变色,则不含有氢氧化钠是全部变质;【进一步实验】对于变质的氢氧化钠,可以采用沉淀法将其杂质离子除去,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而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方法是加入适量氢氧化钙等溶液,Ca2+与原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方程式为:Ca (OH) 2+Na2CO3=CaCO3 J +2NaOH,然后过滤除掉即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在进行中和反应时,为判断恰好完反应,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就会变红,搅拌均匀,然后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经色溶液会变浅,若红色刚好褪去,就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分析】2NaOH +CO2=Na2CO3+H2O;【设计实验】(1)有白色沉淀生成;(2)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进一步实验】(1) Ca (OH) 2+Na2CO3=CaCO3 J +2NaOH ;(2) 过滤;(3) 溶液刚好由红色变成无色.【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氢氧化钠的性质以及碳酸根的检验方法及除杂方法, 试剂的量,除杂过程中不能加入新的杂质离子,正确选择试剂.3. ( 2014?可源)五一节后,小丽带着愉快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 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 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 NaOH 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 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NaOH 溶液全部变质【实验探究】小丽查阅材料,知道了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阴离子 阳离子0H —N03「C1「2 C03+Na 溶 溶 溶 溶 Ba溶 溶 溶 不溶 Ca 2+微溶溶溶:不溶 「Cu 2+不溶 溶 溶不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取少量NaOH 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 CaCl 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变红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不变红 .(1)下列物质:①BaCl 2溶液;②Ca (N03) 2溶液;③Ca (OH ) 2溶液;④Ba (OH )2 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 2溶液的是③④ (填序号);(2) NaOH 溶液应 密封 保存. 【拓展应用】小丽想测定这瓶变质的 NaOH 溶液中Na 2C03的质量分数.现取20g 待测溶液,向其中逐滴 加入l . 11%的CaCl 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 CaCl 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B 点处所得溶液中溶质有NaOH 、NaCI 、NagCO?或NaCI 、NagCO ^ .(2) 求待测溶液中Na 2C03的质量分数.柿刃IM CflCJ 溶戒质議店【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也就是看碳酸钠中还有没有剩余的氢氧化钠,主要根据检验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注意把握加入沉淀廣域仗A方法来确定.检验碳酸根离子但不会除去氢氧根离子应用钙离子或钡离子,但不可混入氢氧根离子•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影响•当滴加氯化钙溶液到B点时,碳酸钠未反应完,还有生成的氯化钠,可能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 欲求待测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必须要知道碳酸钠的质量和待测溶液的质量,待测溶液的质量已知,碳酸钠的质量可根据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求出.【解答】解:【提出猜想】NaOH溶液全部变质【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也就是看碳酸钠中还有没有剩余的氢氧化钠. 通过检验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可以确定.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不变红【实验反思】(1)若用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的话,即使原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氢氧化钠•故答案为:③④(2)氢氧化钠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质,故应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密封【拓展应用】(1)当氯化钙溶液滴加到B点时,碳酸钠没有反应完,还有生成的氯化钠,原溶液中可能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NaCl、Na2CO3或NaCl、Na2CO3(2)解:设Na2CO3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 J +2NaCl106 111x 100g x 1.11%=1.11gI H - =_ l:_■=W —丄七x=1.06g待测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100%=5.3%20g答:待测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3%【点评】检验混合溶液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时,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应先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再检验氢氧化钠.还应注意在检验并除去碳酸钠时不能混入氢氧根离子.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ls0906; xiaoxi (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6年10月4日。
2020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

2020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Mn-55 Zn-6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爽朗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以下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自然沉降B.活性炭吸附C.过滤D.消毒剂消毒4.实验室中以下物质不需要密封储存的是〔〕A.石灰石B.生石灰C.氢氧化钠D.浓盐酸5.小丽最近腹泻,大夫建议她临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丽应该选择的早餐是〔〕A.油条和豆浆B.馒头和稀饭C.鸡蛋和牛奶D.炸鸡腿和酸奶6.以下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B.反应不需要加热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7.实验室鉴不以下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固体硝酸铵和氯化钠〔水〕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观看颜色〕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D.酒精和蒸馏水〔品尝〕8.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反应终止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9.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以下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铁和钠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10.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以下图像合理的是〔〕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化学部分三.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21.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右图所示,请认真阅读并完成以下咨询题。
2020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考试在即,祝你成功。
【详解】A、硅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A 不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可知,硅的原子序数为 1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则硅原子的质子数 为 14,故 B 正确; C、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硅居第二,故 C 不正确; 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 略不写,故 D 不正确。故选 B。 【点睛】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6.初中我们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赤铁矿石炼铁的原理 B.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D. 铝制品表面形成薄膜 【答案】D 【解析】 【详解】A、炼铁的原理是 CO 与 Fe2O3 反应生成 CO2 和 Fe,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A 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做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不涉及稀有气体的化学反应,B 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 NaHCO3 与 HCl 反应生成 NaCl、H2O 和 CO2,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C 选项错误; D、薄膜的形成原因是 Al 与 O2 反应生成了 Al2O3,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D 选项正确; 故选 D。 7.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
MgO H2SO4 MgSO4 H2O。分析制备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生产中,稀硫酸与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___________(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2020年7月整理).pdf

2.(2 分)(2018•太原)为了维护生命健康,人们每天需要
摄取一定量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饭
B.鸡蛋
C.苹果
D.植物油
1
学海无涯
考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点: 专 化学与生活健康. 题: 分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结合题中所给 析: 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 解: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答: 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定”分析. 解 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 答: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
0.03%,其中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稳定. 故选 A. 点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它 评: 们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
学海无涯
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 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 答: 物、高分子.
A、铝合金门窗是用铝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 选项错误. B、玻璃杯子是玻璃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项错误. C、塑料薄膜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 之一,故选项正确. D、羊毛围巾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 错误. 故选 C. 点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 评: 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 在.
4.(2 分)(2018•太原)下列物品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 材料的是( ) A.铝合金门 B.玻璃杯子 C.塑料薄膜 D.羊毛围巾
窗
考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点: 专 化学与生活. 题: 分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 析: 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2020学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2013•太原)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牛奶变酸C.干冰升华D.风力发电2.(2分)(2013•太原)为了维护生命健康,人们每天需要摄取一定量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B.鸡蛋C.苹果D.植物油3.(2分)(2013•太原)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2分)(2013•太原)下列物品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铝合金门窗B.玻璃杯子C.塑料薄膜D.羊毛围巾5.(2分)(2013•太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甲烷的化学式“CH4”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g B.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C.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0% D.甲烷是一种有机物6.(2分)(2013•太原)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水分子体积增大B.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水分子质量变轻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7.(2分)(2013•太原)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内以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C.液化气、煤气泄露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8.(2分)(2013•太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O2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用于制作汽水B.N aOH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常用作电池电极D.生石灰遇水能放出热量,所以常用作干燥剂9.(2分)(2013•太原)对于化学反应X+Na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C.X一定是熟石灰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10.(2分)(2013•太原)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A.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Na2CO3代替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C.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D.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中,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1.(5分)(2013•太原)用化学用语填空:氧元素O;2个氧分子2O2;钠离子Na+;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12.(5分)(2013•太原)如图我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A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25g.(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或增加A、蒸发溶剂).(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将减少(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B(填“>”“=”或“<”).13.(7分)(2013•太原)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某自来水厂对汾河水进行净化,取水后,首先向其中加入明矾,再经过过滤、消毒灭菌后使之达到引用标准.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加速沉降.要测定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3)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写出实验室用水鉴别的一组物质碳酸钙和碳酸钠(合理即可).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4.(5分)(2013•太原)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合理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结构不同(合理即可).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2)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该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图2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由此可见:得到同一物质,运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能不同.解答:解:(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决定了金属Na、Mg性质不同;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的结构不同,决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同;(2)由图1反应可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由图2微粒的变化可知,图2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故答为:(1)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2)2H2+O22H2O,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15.(6分)(2013•太原)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为红色固体,C、D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A反应过程较为复杂.“→”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C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3或Fe2(SO4)3.(2)A→B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B→D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或Fe+CuCl2=FeCl2+Cu或Fe+CuSO4=FeSO4+Cu),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或铜)的前面(合理即可).解答:解:A、B、C、D四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为红色固体,则A可能是氧化铁或铜,B生成A的过程较为复杂,而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形成氧化铁,则A可能是氧化铁,B是铁,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铁盐,铁能与酸或活动性比其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故C是氯化铁或硫酸铁,故填:FeCl3或Fe2(SO4)3;(2)A是氧化铁,B是铁,氧化铁能被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生成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B是铁,D是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与盐酸或氯化铜(或硫酸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故填:Fe+2HCl=FeCl2+H2↑(或Fe+CuCl2=FeCl2+Cu或Fe+CuSO4=FeSO4+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或铜)的前面.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6.(6分)(2013•太原)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溶液配制:用50g30%的H2O2溶液(密度为1.13/cm3)配制5%的H2O2溶液(密度约为1g/cm3).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BDE.A、托盘天平B、烧杯C、漏斗D、量筒E、胶头滴管气体制备:用配制好的5%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请你在“A”、“B”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并说明选择的理由A,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得较多的气体(或B,装置简单)(合理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待反应结束后同学们回收了混合物中的MnO2,实验操作为过滤、干燥.性质实验: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把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他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丝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且可燃物燃烧更剧烈.解答:解:溶液配制:用50g30%的H2O2溶液(密度为1.13/cm3)配制5%的H2O2溶液(密度约为1g/cm3),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因此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故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BDE;气体制备:A装置的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得较多的气体(或B装置简单);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的条件下产生氧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因为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采用过滤、溶解进行回收;性质实验: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他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丝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故答案为:BDE;A,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得较多的气体(或B,装置简单);2H2O22H2O+O2↑;过滤、干燥;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17.(6分)(2013•太原)化学小组同学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该工厂的有关资料后,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HCl、Na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同学们取污水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1)测污水的pH: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污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为Ph=2,由此可知:污水中一定有HCl,可能有Na2SO4.(2)检验Na2SO4是否存在: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合理即可),证明污水中有Na2SO4存在.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在试管中取少量污水样品蒸干,有白色固体析出.通过探究,同学们确定了污水的成分.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有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石灰石(或铁屑)(合理即可).解答:解:(1)测污水的pH: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污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为Ph=2,由此可知:污水中一定有盐酸,一定没有碳酸钠,可能有Na2SO4;(2)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检验Na2SO4是否存在: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盐酸易挥发,所以证明污水中有Na2SO4存在.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在试管中取少量污水样品蒸干,有白色固体析出.盐酸和石灰石或铁屑反应,所以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有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石灰石(或铁屑).故答案为:(1)用玻璃棒蘸取污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HCl;(2)BaCl2;Na2SO4+BaCl2=BaSO4↓+2NaCl;在试管中取少量污水样品蒸干,有白色固体析出;石灰石(或铁屑).五、计算题(7分)18.(7分)(2013•太原)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 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Na+、H+、SO42﹣.(2)当pH=7时,消化NaOH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为0.8g.(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在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NaOH完全反应,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Na+、H+、SO42;(2)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pH等于7,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溶质的质量为:16g×5%=0.8g;(3)10g稀硫酸样品含有H2SO4的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0.8g x解得:x=0.98g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故答为:(1)Na+、H+、SO42﹣;(2)0.8;(3)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
(山西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4)碱的变质试题

专项(四) 碱的变质1.[2019·陕西]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2.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1)小江加入的“?”是。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 g。
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 g,则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为。
3.小科同学对实验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猜想与假设]①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②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NaOH溶液与FeCl3溶液会发生反应,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等现象出现。
②NaCl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取于另一试管中,再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解释与结论](1)请将步骤③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2)步骤②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3)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交流与评价]小科同学把步骤③中的FeCl3溶液改成无色酚酞溶液,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也可以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你认为是否合理? ;原因: 。
4.[2019·郴州]甲、乙、丙三位同学对一瓶实验室久置的NaOH溶液变质程度进行实验探究。
山西省2020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新版)

山西省2020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B . 垃圾分类处理C . 使用节水龙头D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 (2分)(2016·虞城模拟) 分类法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 金属元素:汞、钙、金、铝B . 合成材料:聚乙烯、尼龙、铝合金C . 混合物:冰水共存物、酒精、熟石灰D . 氧化物:氧气、氯酸钾、生石灰3. (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 . 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 .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 . 石墨导电——可作电极D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4. (2分)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 . 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C . 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D .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5. (2分) (2019九下·遵化期中) 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
在下列食物中,不能给这个“化学工厂”提供能源的是()A . 汉堡B . 花生油C . 矿泉水D . 馒头6. (2分)(2013·淮安) 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 . 陶瓷B . 生铁C . 塑料D . 玻璃钢7. (2分)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A .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B . 制取氧气C . 证明氨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 . 浑浊的水过滤8. (2分)(2019·南关模拟)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B .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C . 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D . 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9. (2分)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 .10. (2分) (2019九上·弥勒期末) 家庭常用的某种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 . ﹣1B . +1C . +3D . +511. (2分)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 . 使用酒精灯前,应先把酒精添满B . 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C . 用酒精灯内焰加热D .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12.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B . 把氢氧化铁加人无色的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C .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颜色是淡蓝色D . 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纸花干燥后放人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13. (2分)下试剂不能一次性鉴别稀HCl、NaCl溶液、Ca(OH)2溶液的是()A . 紫色石蕊B . 无色酚酞C . PH试纸D . Na2C0314. (2分)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 . 玻璃棒B . 烧杯C . 石棉网D . 量筒15. (2分) (2018九上·宝山期末)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 AB . BC . CD . D16. (2分)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分成A、B两等份,在A中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并加热,将B直接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上述过程的是()A .B .C .D .17. (2分) (2017九下·兴化月考) 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B . 等质量的金属分别放入足量的相同稀盐酸C .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 两份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18. (2分)(2018·桂林) 下列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序号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是碳酸盐B在空气中加热除去碳粉中的杂质铜粉粉末完全变黑碳粉中杂质已除尽C 向某固体滴加氢氧化钾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该固体含铵根离子D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A . AB . BC . CD . D19. (2分)化学概念间存在如下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B .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交叉关系C . 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属于包含关系D . 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20. (2分) (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 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金属,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滤渣中一定没有CuB . 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但一定没有AgNO3C . 滤渣中一定没有Fe,但可能有AgD . 滤液中可能只有Fe(NO3)2溶液二、填空题 (共5题;共25分)21. (4分)(2019·东莞模拟) 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氧原子________;硫酸钙中的阴离子________;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单元测试题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单元测试题及解析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2.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红到蓝B.由绿到橙C.由蓝到绿D.由紫到红3.“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4.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5.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6.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气泡,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碱的变质试题

专项 ( 四)碱的变质1. [2019 ·陕西] 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此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取样 ,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除掉溶液中的 Na2CO3加入必定量的CaCl2溶液,而后过滤C D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测溶液的pH取样 , 加入过度呈中性的BaCl2溶液 , 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润湿的pH 试纸上 ,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一瓶敞口搁置的NaOH溶液 ( 原质量分数为 10%)能否变质 , 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小柯小江小龙各取一支同样规格的试管, 在试管中加入必定量的待测溶液操作加入足量的 ?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现象变红产生气泡产生白色积淀结论没变质变质变质(1)小江加入的“ ?”是。
(2)小江以为小柯的实验结论不正确, 原由是。
(3)小龙将积淀过滤、清洗、干燥, 称量质量为 1.97 g 。
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 g, 则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为。
3.小科同学对实验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研究。
[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能否完好变质?[ 猜想与假定 ]①部分变质 , 固体是 NaOH和 Na2CO3的混淆物。
②所有变质 , 固体是 Na2CO3。
[ 查阅资料 ]①NaOH溶液与 FeCl 3溶液会发生反响, 有红褐色絮状积淀等现象出现。
②NaCl 溶液和 BaCl 2溶液均呈中性。
[ 进行实验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 , 加水充足溶解固体所有溶解②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度的 BaCl2溶液产生白色积淀③取于另一试管中 , 再加入少量 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絮状积淀[ 解说与结论 ](1)请将步骤③实验操作增补完好。
(2)步骤②加入过度 BaCl2溶液的目的是。
(3)依据实验现象 , 可确立该固体是 NaOH和 Na2CO3的混淆物。
山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A卷(新版)

山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1·宜宾) 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 . “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不是单质铁B . 家用铝锅可以用来盛放酸性食物C . 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D . 可用盐酸除去铁锈2. (2分) (2018九上·南山期中) 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 冰雪融化B . 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 . 玻璃破碎D . 燃放烟花3. (2分) (2019九上·东海期中) 反应可用于发射火箭。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N2H4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B . 2N2: 表示4个氮分子C . H2O分子的模型:D . N2O4的读法:二氮化四氧5. (2分) (2017九上·成都月考)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6. (2分)(2020·深圳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 . 验证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 探究分子运动C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7. (2分) (2017九上·文安期末)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 . 分解反应B . 化合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8. (2分)(2016·海南) 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 .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 . 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 . 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9. (2分) (2017九上·安平期末) 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B除去NaCl中的Na2SO4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C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D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A . AB . BC . CD . D10. (2分) (2018九上·溧阳期末) 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 . 钢片比纯铁片的硬度大B . 食盐水的导电能力比酒精溶液强C . 2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浓度大于饱和石灰水的浓度D . 地壳中铝的含量比硅多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22分) (共3题;共12分)11. (4分) (2015九上·蒙城期末) 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 3个钙原子________;(2)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3) 3个铝离子________;(4) 2个水分子________.12. (3分) (2015九上·官渡期中) 现有A﹣F六种九年级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都是白色固体;D是常见的气体;E在D中燃烧会火星四射,生成黑色F;B是黑色固体,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变.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1)写出A物质的名称________.(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13. (5分)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实验记录】实验编号12反应物6%H2O26%H2O2催化剂1g红砖粉1gMnO2时间152秒35秒【结论】该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反思】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假设】________【实验方案】________.三、分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0分) (共2题;共7分)14. (4分)(2018·资阳模拟) 实验室中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 ,得到纯净的K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完整版)初中化学变质专题

变质专题NaOH在空气中不仅,还会与反应而变质,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NaOH必须保存。
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例1、(1)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小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小明认为原溶液没有变质。
但小红觉得该实验不够完善,理由。
2、如何除去已变质的NaOH中的杂质若要除去已变质的NaOH中的杂质,而得到纯净的NaOH,只能加入适量的溶液或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何检验NaOH的变质程度(1)NaOH的变质程度全部变质:————————部分变质:————————【讨论】检验NaOH的变质程度:实质上就是检验中是否还有。
那么,(“能”或“不能”)直接用酚酞溶液或FeCl3或CuCl2等溶液来检验(2)检验NaOH变质程度的解题思路步骤1:先除尽离子(所加试剂要过量),但不要引入离子步骤2:再检验是否有离子若溶液中有OH-,则为变质;若溶液中没有OH-,则为变质例3、实验助手小丽走进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
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可供利用的试剂有(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Ca(OH)2溶液等)【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部分变质猜想Ⅱ:。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帮助小丽完成以下探究方案假设猜想Ⅱ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反思】(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能替代步骤1中所加溶液的是(填序号)。
(2)除步骤2中小丽所用的试剂外,你还可以用替代。
【拓展应用】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盐酸都要密封保存。
它们密封保存的原因分别是、。
【小结】有关NaOH的变质问题1、检验是否变质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等碱:Ca(OH)2或Ba(OH)2溶液盐:CaCl2或BaCl2等溶液2.除去已变质的NaOH中的杂质只能用Ca(OH)2或Ba(OH)2溶液【小结】检验NaOH变质程度的解题思路(1)先巧加过量试剂除尽CO32- ,不要混进OH-通常用可溶性钙盐或可溶性钡盐除去,如:等溶液(2)再检验溶液中是否有OH-;通常用等溶液。
2020年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初中化学

2020年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初中化学化学试卷〔总分值60分,考试时刻l5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题2分,共20分〕1.生活与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以下表达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牛奶变酸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C.云变成雨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2.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以下解决能源短缺咨询题的方法不当的是〔〕A.用木柴作燃料B.用氢能源代替汽油C.开发风能D.开发地热3.〝赤潮〞〝水华〞是指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如N、P等〕含量过高,导致水质恶化。
以下物质大量使用可不能造成〝赤潮〞〝水华〞的是〔〕A.CO〔NH2〕2B.Ca〔H2PO4〕2C.Na5P3O10D.NaCl4.对以下现象的讲明不正确的选项是53方程式为5X+KIO3+6CH3COOH==6CH3COOK+3H2O+3H2O+3I2那么X的化学式为〔〕A.KIO B.KI C.K2CO3D.KOH6.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C3H5NO〕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应少吃。
以下关于该物质的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 B.它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C.它是一种氧化物D.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 7.以下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蒸馏水、软水和矿泉水差不多上混合物B.CO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C.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D.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内的异味8.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化工基地。
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炭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C+H2O〔气〕高温H2+CO。
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9.炒菜时,因不慎引起锅内油着火,应赶忙用锅盖盖灭。
该灭火方法依据的要紧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隔绝空气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10.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以下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止确的是〔〕选项需鉴不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同时闻气味观看色泽B 空气和氧气闻气味燃着的木条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澄清的石灰水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看颜色灼烧11.〔1〕用化学符号填空:①氢元素;②镁离子;③两个氧分子。
初中化学山西省中考化学考试题及解析.doc

初中化学山西省中考化学考试题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B .粮食酿酒C .工业炼铁D .火箭点火【答案】【解题思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其他质生成。
粮食酿酒将粮食内营养成分(以淀粉为主的粮食)发酵生成新物质酒精,工业炼铁是将铁矿石(如富含Fe2O3的赤铁矿和富含Fe3O4的磁铁矿)、焦炭等在高炉内反应冶炼出以新物质单质铁为主的生铁,火箭点火是将高能燃料(如液态氢等)与液态氧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新物质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所以B 、C 、D 均为化学变化;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出现。
所以A 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关键是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个依据加以判断,有新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试题难度 “难度较小”)难度:容易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O2B .N2C .SO2D .CO2【答案】【解题思路】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CO 、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所以选C 。
【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的基本常识。
(试题难度 “难度较小”)难度:容易 知识点:空气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铜、铝用于制作导线D .汽油用于衣物除油【答案】【解题思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原理,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铝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相似相容原理),均是以物理性质为主,所以B 、C 、D 不合题意;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参与体内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一种缓慢氧化过程。
2020年山西省百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

2020年山西省百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 将含铅废电池填埋B. 厨余垃圾发酵制肥料C. 丢弃废旧金属制品D. 废旧塑料焚烧处理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均可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气体的用途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N2用于食品防腐B. O2用于医疗急救C. CO2用于光合作用D. 氦气用于填充气球3.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防治缺硒引起的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2C. +3D. +44.高纯硅是制造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芯片的重要材料。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 第一层有2个电子B. 共有三个电子层C.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D. 硅原子不易得失电子5.炸薯条中含有有害健康的丙烯酰胺(C3H5NO)。
关于丙烯酰胺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它由四种元素组成B.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C. 它由10个原子构成D. 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6.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中放有一小块白磷,当把烧杯口上加盖一个薄铜片,上面分别放上白磷和红磷后,发现有不同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 铜片上白磷燃烧B. 铜片上红磷燃烧C. 水中白磷燃烧D. 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水能灭火7.在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供氧剂。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纯碱和氧气,化学式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 Na2SO3和O2B. Na2CO3和O2C. NaOH和O2D. Na2O和O28.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A. 验证CO2密度比空气大B. 比较Zn和Fe的活动性C. 除去CO中少量的CO2D. 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9.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化肥NH4NO3和KCl各取少量,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充分反应后过滤C鉴别Fe、CuO、C三种黑色粉末各取少量,分别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硝酸钾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A. AB. BC. CD. D10.实验室加热一定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图象错误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分)11.(1)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点燃的艾柱能散发出艾草的气味,从微观角度分析,闻到气味原因的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四) 碱的变质1.[2019·陕西]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2.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同学小柯小江小龙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操作 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加入足量的 ? 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现象变红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没变质变质变质(1)小江加入的“?”是 。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 g。
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 g,则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为 。
3.小科同学对实验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猜想与假设]①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②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NaOH溶液与FeCl3溶液会发生反应,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等现象出现。
②NaCl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 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固体全部溶解②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 取 于另一试管中,再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解释与结论](1)请将步骤③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2)步骤②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交流与评价]小科同学把步骤③中的FeCl3溶液改成无色酚酞溶液,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也可以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你认为是否合理? ;原因: 。
4.[2019·郴州]甲、乙、丙三位同学对一瓶实验室久置的NaOH溶液变质程度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他认为该溶液未变质。
(2)乙同学查阅资料获知,Na2CO3溶液遇指示剂变色与NaOH溶液相同,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不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他认为已完全变质。
写出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他的猜想是 。
他用如下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猜想: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填化学式)。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
5.[2019·广元改编]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 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图G4-1[问题讨论](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 , 则猜想②正确;若“现象X”是 ,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1)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
(2)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BaCl2”或“Ba(OH)2”]除去。
6.[2019·衡阳]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① 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
变质的原因是②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① 。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② 生成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猜想③ 成立(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探究3] 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图G4-2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
7.[2019·淮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
(1)实验室依次编号为1、2、3、4的药品柜中,分别存放常见的酸、碱、盐和酸碱指示剂。
小刚欲使用熟石灰,他需从 号柜中取出。
(2)小涵发现盛放Na2CO3与NaCl两种溶液的试剂瓶标签脱落,为鉴别两种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为Na2CO3,则观察到溶液变为 色。
(3)小文从柜中取出标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判断该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 。
小文同学对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实现药品再利用。
Ⅰ.测定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取40.0 g 10%的NaOH溶液样品进行图G4-3所示的实验。
图G4-3[数据处理]①所取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7.3%)的质量理论上不少于 g。
②图中,反应前后天平示数相差1.1 g,计算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Ⅱ.变质的NaOH溶液再利用小文将剩余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经计算所需的熟石灰粉末,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NaOH溶液和滤渣,充分搅拌的主要目的是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渣倒入指定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溶液中除一定存在的溶质外,可能存在的溶质是 。
同学们再次实验,确认成分后,对废液回收利用,绿色排放。
【参考答案】典题训练1.C [解析]Na 2CO 3溶液呈碱性,因此,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故无法证明溶液中存在Na 2CO 3;加入一定量的CaCl 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钠;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 2溶液,如果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会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如果溶液中存在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酚酞会变成红色;用湿润的pH 试纸会将溶液稀释,碱性减弱,溶液的pH 变小。
2.(1)稀盐酸或稀硫酸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无法得出结论 (3)10.6%[解析](3)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
BaCl 2+Na 2CO 3BaCO 3↓+2NaCl 106 197 x 1.97 g=x =1.06 g106197x 1.97 g因此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0.6%。
1.06 g10 g 3.[解释与结论] (1)少量步骤②中的上层清液(2)检验并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交流与评价] 合理 氯化钡会与碳酸钠反应除去碳酸钠,酚酞遇碱变红色,可以验证该固体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4.(1)溶液变为红色 (2)有气泡产生Na 2CO 3 + 2HCl2NaCl + CO 2 ↑ + H 2O(3)NaOH 溶液部分变质 ①Na 2CO 3 ②NaOH[解析](2)NaOH 溶液变质生成的Na 2CO 3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 + 2HCl2NaCl + CO 2 ↑ + H 2O 。
(3)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溶液已完全变质,但也可能是部分变质,故丙同学的猜想是溶液部分变质。
①Na 2CO 3与CaCl 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先加入足量的C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a 2CO 3。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
5.[问题讨论] (1)过滤 (2)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①(3)溶液不变色 溶液变红色[拓展应用] (1)密封保存 (2)Ba(OH)2[解析][问题讨论] (1)将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2)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由于有碳酸钡生成,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已变质,则猜想①错误。
(3)操作Ⅰ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检验并除尽样品中的碳酸钠,过量的氯化钡和生成的氯化钠均呈中性,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溶液不变色,说明样品中不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全部变质,猜想②正确;如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 (1)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因此,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密封保存。
(2)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常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既除去了杂质,又没有引入新杂质;不能用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引入了新杂质氯化钠。
6.(1)①气泡 ②CO2+2NaOH Na2CO3+H2O(2)①Na2CO3和NaOH ②白色沉淀 ③二(3)①引流 ②大于(4)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影响[解析](1)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②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①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则该溶液中溶质含有Na2CO3和NaOH;②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变红,从而可以证明猜想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