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岗位职级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岗位职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公司职位职级体系管理,帮助员工明确个人职业发展通道和各相关方职责与权限,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第三条管理权责
第二章岗位职级的划分
第四条职位类别的划分
职位类别是指根据职位性质的不同对职位进行划分,目前根据企业相应的划分依据将职位分成四类:即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和职能类。

第五条职位职级体系
职级是指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是体现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企业根据职位价值将其划分为9个职级,并将以上四类职位对应在这9个职级内,结合职业发展通道的建立与职级划分,形成企业职位职级体系。

对于具有专有职位名称的职位,仍可采用习惯叫法,如财务会计、出纳等,但职级需符合本职位职级表中相应的职级,如会计、出纳在职位职级表中应为专员级,主管会计、高级出纳等应为高级专员或经理级。

第六条职业发展通道
为加强对员工的管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别为员工设置管理通道、技术通道、营销通道、职能通道4个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直接向上的本专业发展通道,也可以在通道间进行转换。

第七条薪等、薪档划分
薪等是指同一职级内部工资跨度间的距离。

每个职级根据工作绩效、工龄等因素可划分为5个薪等,分别用1~5代表,每个薪等又分低、中、高3个薪档,且薪等越高工资越高。

第三章岗位职级的调整和管理
第八条管理内容
1、部门管理层级及管理幅度规范
部门内人数少于10人,只允许设置两个管理层级。

原则上每个部门只设置一个管理层级,总监(副总监)或经理;各企业在设置职位时必须依照企业职位、职级管理体系进行设置,不允许在此范围外设置职位名称。

2、职级、薪等的规范
所有职位根据其工作性质、职位设置情况、个人绩效、工作经验、学历等综合因素确定其职级。

3、职级、薪等、薪档调整
员工职位晋升或调整主要依据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同时需参考所在企业的人员结构及职位空缺情况。

员工进入该职位工作满一年后,方可参与年度职级、薪等、薪档的调整(包括职级、薪等、薪档的提升、不变动、降低),具体调整规定如下。

(1)年度薪等、薪档调整。

人力资源部门在年度企业效益及整体战略基础上宏观控制各部门的调整比例,调整的主要依据为上年度绩效成绩、直接上级评价、员工工龄、学历等指标。

每次调整从员工当前薪等及薪档开始,一般控制在1~2个薪档范围内。

员工薪等晋升,只能从薪档开始,即只有薪档晋升到高档后才能晋升薪等,直至所在职级的最高薪等为止。

(2)员工职级调整。

人力资源部门主要依据各部门组织架构设置及职位空缺情况,确定员工的职位晋升或调整。

4、职级、薪等、薪档不予调整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者,不参与年度职级、薪等、薪档调整:
(1)各职位员工一年内病、事假累计超过两个月的,不参与年度职级、薪等、薪档调整;
(2)职位变更者截至职位调整日工作不足一年的不参与年度职级、薪等、薪档调整;
(3)新入职员工来企业工作截至企业调整日不足一年的不参与年度职级、薪等、薪档调整;
(4)超出以上范围的职级、薪等调整,需经各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集团人力资源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职位、职级的应用
第九条企业通过职级、薪等、薪档的划分方式制定以职位类别为基础的工资管理体系,所有工资调整均需依据此工资管理体系要求进行,不得超出所在序列调整工资。

第十条通过职位职级体系的划分,达到将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区分的目的,同时又在职级上给专业技术人员创造了晋升的空间,以达到激励和保留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制度的编写、修改及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门所有。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