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样复杂的大环境之下,社会各方面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大学生承载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压力由此看来,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由此对于其研究内容及意义的重要性则不可忽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大高校也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
从各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来看,虽然不同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表现不同,但总的来说,基本上都是从无到有、从忽视到重视。
一些国家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法案,还有很多国家为大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评估,帮助大学生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已成为不可缺少一部分。
这些研究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基础资料,但是这些研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其立场、方法上还是有局限性的,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有些结论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而且我们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内容可以从心理健康的涵义与界定标准入手,故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深度了解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素质
2.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
3.结合相应调查研究提出相应预防和解决方案
心理健康的涵义与界定标准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人的知、情、信、意、行等几个方面完整、协调,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涵义的解释是“心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对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
界定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全或者健康,不仅需要密切观察个体心理的客观表现,也要对个
体心理的主观感受有明确的判断。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界定其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参照以下七个标准。
(一)具有正常的智力。
(二)能够合理地把控自己的情绪。
(三)反应适度。
(五)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七)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从心理健康的涵义与界定标准心理健康入手,我们可以有效了解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素质。
而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为渴望独立的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参与社会的意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成熟。
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在自身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理矛盾与困惑,从而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环境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大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独立地面对。
(二)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些学生不知如何正确地协调专业学习与校园文化。
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愿意去上课,出现逃课等问题,情绪也不稳定。
(三)人际关系问题。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面对的是大学里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许多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
(四)求职择业问题。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盲目择业心理,模糊的自我意识,不了解自己个性能力是否与所选的职业领域相匹配,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就业方向等。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教育干预不足,社会心理环境欠缺以及教育机制不顺畅,缺乏有效的督导和评估。
在现代社会中,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人的精神和心理肯定会被各方面的变化所影响。
出现了不公平的社会分配、公民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使认知能力欠缺、涉世尚浅的大学生感到不安、困惑与迷茫,产生低落的情绪、动摇的信念,会产生叛逆极端的心理,表现出一些比较偏激的行为,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对于改革进程中的这些表现无法正确理解,不能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会因此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学生很多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存在其现实意义,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困难、使他们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能够了解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寻求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方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拥有更加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
积极的面对人生各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我们认为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大学校园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误区、实施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高校应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化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