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调研试卷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调研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蹊跷.(qiāo)酝酿.(liàng)嫉.(jí)妒古刹.(chà)
B.确凿.(záo)字帖.(tiě)迸.溅(bèn)阔绰.(chuò)
C.殉.职 (xùn) 发绺.(liǔ)解剖.(pōu)娴.熟(xián)
D.深谙.(ān)契.合(qiè) 隽.永(juàn)栈.桥(zhà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三年的初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
B.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等,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但又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
B.班长发表的无稽之谈
....有情有理,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C.我市工商部门倾巢而出
....,对进入我市流通领域的22家企业69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开展下架封存工作。
D.发生在印度的耸人听闻
....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国际金融海啸,使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
B.为了防止“臭水”事件不再发生,盐城市政府要求环保、防疫、水务等部门进一步强大管理力度,制定出严密的防范措施。
C.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海军三艘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D.我市荣获“江苏省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属.引凄异(类似)主人日再.食(两次)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B.功.宜为王(按照功劳)且焉.置土石(哪里) 亲贤臣,远.小人(远离)
C.默而识.之(记)故患.有所不避也(担心)以纸帖.之(用标签标出)
D.阖户.启箧(窗户) 学而不厌.(满足)年且.九十(将近)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远足、旅游,都是要暂时离开习以为常的环境,去领略他乡清新的风情。
______________。
不要停下我们追求的步履,因为景色最美的地方就在我们心灵的另一个前方。
①当我们取得一定程度的成绩后②很快就对已经取得的厌倦了
③人生的追求又何尝不是一次次的远足和旅游呢④为了寻觅清新,我们又开始了新的
追求
A.④③②①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36分)
7.请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
(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1)妥协 (2)鸦雀无声 (3)美不胜受 (4)丰功伟绩
(5)云宵 (6)相依相偎 (7)司空见惯 (8)重峦叠嶂
(9)旁鹜 (10)交头接耳 (11)果不其然 (12)纵横绝荡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0分,①~⑥每题1分,⑦~⑧每题2分)
①独学而无友,。
②,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采菊东篱下,。
④,决眦入归鸟。
⑤出淤泥而不染,。
⑥,大庇天下寒士惧
欢颜.。
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
请从我们学过
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请写出古诗文中能
反映农村环境恬静、优美、祥和的句子:。
9.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完成下列三题。
(6分)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①郭:外城。
古代城分内外。
白水:清澈的河水。
②一:助词,加强语气。
为别:作别。
③孤蓬:一名飞蓬,枯后根断,蓬草遇风吹散,飞转不定。
万里征:万里行。
征:征途。
④意:情意。
故人:友人。
⑤自兹去:从此分别。
兹:此,现在。
⑥萧萧:马鸣声。
班马:离群的马。
班,离别。
(1)首联色彩明丽、对仗工整,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场景。
(2分)
(2)诗中“孤蓬”的寓意是什么?(1分)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联既有情又有景,情景交融,请具体说说妙在何处。
(3分)
10.名著阅读。
(5分)
(1)以下句子分别是名著中哪位人物的写照?请将相应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①“小人国尽显英雄本色,大人国顿失超人风采”写的是:。
(1分)
②“不守戒律花和尚,好抱不平真英雄”写的是:。
(1分)
(2)请简述以上名著中的一个故事或片断。
(不超过80字)(3分)
11.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1分)
2008年12月21日,开往京杭、京沪间的大编组卧铺动车组在北京站首发,这是我国首批卧铺动车组,列车时速250公里,京沪间运行时间压缩到10小时以内,比Z 字头列车缩短近1.5小时;京杭间运行11小时,比Z字头列车缩短近2小时。
软卧车厢内,青灰色的装修内饰简单大方,铺位比一般软卧更宽。
每节车厢被分割
成10个独立包厢,门口推拉门可以关闭,形成独立空间。
每个铺位的床脚处都装有独立液晶电视,通过另一端触摸式的控制面板,旅客可任
意选择电视节目。
床头装有小巧的阅读灯,可进行90度调整。
此外,每个包厢小桌下
方都安有电源插座,包厢外的车厢墙壁上也安有电源插座,乘客使用笔记本电脑、给手
机充电会更方便。
据北京站工作人员透露,12月21日的动卧车票开卖以来,销售情况不是很好,“一
方面是前期宣传不多,另一方面可能也有一些乘客嫌贵”。
据了解,京杭动卧车票最高达
820元,北京到杭州机票最低仅370元。
(1)根据以上这则新闻,你班准备针对车票“销售情况不是很好”的原因组织一次社
会调查活动,说说你打算采取哪些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爸爸准备从上海去北京办事,正在犹豫是乘飞机还是坐“卧铺动车组”,请你
依据新闻中了解到的情况劝他坐“卧铺动车组”。
你打算如何劝服他?写下你要说的话。
(语言要简洁、连贯、得体)(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链接一: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到日本访问。
有一天坐上了由东京开出的新
干线列车。
这种列车的时速在当时已达210公里,反映出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邓
小平同志上车后,一批日本记者就围住了他,要他谈谈坐车的感想。
这种场合,如果仅
仅只赞美日本的先进的科技,则有讨人喜欢的嫌疑,不给以评价又似乎不够谦虚友好。
面对此景,邓小平同志只说了一句话:“就像推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
请你说说邓小平那句外交辞令的含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链接二:当年,喷气式飞机投入使用时,以色列一家航空公司的广告是这样做的:“自
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小20%。
”
①请你对以色列这家航空公司的广告语作简单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也为“卧铺动车组”拟写一则广告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一)阅读清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完成12-14题。
(12分)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1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
四库○2,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
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3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4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
5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6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7焉,曰‘姑○8俟○9异日观’云尔。
”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
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10。
通籍○11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12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注]○
1随园主人:作者自称。
○2七略四库:七略四库都是天子的藏书。
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
刘向的儿子刘歆(x īn )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
唐朝,京师
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
○
3弃者:丢弃的情况。
○4夫(f ú)人:那人。
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5惴惴(zhu ì):忧惧的样子。
○6业:业已、已经。
○7庋(gu ǐ):
搁起来。
○8姑:姑且,且。
○9俟(s ì):等待。
○10故有所览辄省(x ǐng )记:(因为迫切地要
读书,又得不到书。
)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
省,明白。
○
11通籍:出仕,做官。
○12素蟫(y ín ):书里的蠢虫。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汗.牛塞屋( )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
焉( ) (3) 天下物皆然.( ) (4) 归而形诸.
梦( )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 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译文: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译文: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第一小节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4分)
(二)阅读《古诗词中的色彩美》,完成重15一19题。
(14分)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
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
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
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阔。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
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
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
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
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
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
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
从色彩美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美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5.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3分)
16.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
(2分)
答:
17.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
答:
18.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作赏析。
(3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
19.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
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答:
(三)阅读《诗意山水》,完成20—25题。
(17分)
①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烁古今中外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
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②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偏爱。
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霄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南国山水的,北疆山水的,西域山水的,巴蜀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的呢?
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
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水的,水的,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
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吟,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
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因李白偶尔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成为名胜;而绍兴城南一处普通的私家园林,因陆游遗恨千载的《钗头凤》和《沈园诗》,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为快;最典型莫过于岳阳楼,一楼何奇?却因“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腾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而声名大噪。
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淫和提升,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
畅游好山好水,。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样的赏心乐事,是粗鄙者不会为之的。
山水入诗,更增诗情,山水入画,更添画意,山水乃诗画之源。
山水有钟灵秀气而生才子佳人,这大概属于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了。
⑤好山好水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很欣赏“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那份潇洒与浪漫,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儿时的梦想,游遍普天之下的名山大川。
20.请根据各地山水的特点,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充到第②段的横线上。
(3分)苍凉与神秘温婉与柔媚秀雅与奇异
21.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共涉及到三位唐代诗人及相关作品,请你根据文中内容提示,将下表填充完整。
(3分)
22.请仿照第③段中写“山”的句式,续写有关“水”的句子。
(3分)
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水的,水的,
23.第③段诗句中写道“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其中范希文即范仲淹,请你结合《岳阳楼记》,说说所谓“两字关情”应该是指哪两个字?(2分)
24.请根据你自己的文化积累,为第③段加波浪线的部分补写两个实例。
(4分)
25.请根据文意将下面两句话分别还原到第④段中的空白处。
(2分)
A就是一本好书B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三、作文(60分)
请以“最让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但可用化名代替。
题目:
2009年兴化市十校联考初三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选择题:1.C2.A 3.A 4.C5.B6.B
非选择题:7.受——收宵—霄鹜——骛绝——决
8.则孤陋而寡闻路曼曼其修远兮悠然见南山荡胸生层云濯清涟而不妖
安得广厦千万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1)朋友远行,李白远送,两个人骑着马,并辔出城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外城的北面有青翠的山峦,如画的景色使得即将远行的朋友忘记了征程;而近处,有波光粼粼的流水缓缓地向城东淌去,似在代替李白诉说着悠悠的别情。
(2)这里借喻远行的游子。
(3)作者用飘忽不定的"浮云"和无限感伤的"落日"分别表达双方此时那复杂而又无奈的心思,天空的一片白云,随风变幻,就像友人的行踪,从此山南水北,已是任意西东了;而天边那一轮如火的残阳正在徐徐落下,似乎对即将告别的大地恋恋不舍,正好贴切地传达了李白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意思对即可) 。
11.(1)走访、问卷、座谈、网上调查等(2) 称呼l分,劝说内容1分,语言连贯、得体1分。
(3) 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对我们中国是一个促进,中国需要努力奋进,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
这句话,不仅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谦逊,而且表达了中国人民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壮志。
(4)故作惊人之语,从时间缩短给人带来的空间相对缩小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之快,造成了很好的广告效应。
广告语示例:你想住在宾馆里就能到达旅行目的地吗?——乘坐卧铺动车组吧!
12.(1)使……出汗(2) 更不必说 (3) 这样 (4) 之于
13.(1)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2)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
14.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
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
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
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答出2个即得全分,回答用书中原话也行)。
15.(3分)(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2)全篇用色(3)多色组合
16.(2分)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
17.(3分)不能。
因为前者明显,直观,后者需稍加玩味。
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意思对即可)
18.(3分) 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表现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意思对即可) 19.(3分)①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②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意思对即可)
20.温婉与柔媚秀雅与奇异苍凉与神秘
21.
22.示例:清丽柔顺灵动活泼自由奔放 23.忧乐
24.写出诗句和文章篇名,及其与之相关的风景名胜,并且语言优美者即可得2分。
示例:武汉蛇山的黄鹤楼,因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名句,后人不再道眼前景,而享誉天下,游人如织。
25.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