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革命精神,承担历史责任2024年纪念辛亥革命国旗下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纪念辛亥革命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继承革命精神,承担历史责任。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但曾经的故事不该被抛弃,曾经的精神不该被遗忘。
113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不仅预示着革命的第一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经过各地义土如雨后春笋般激烈的起义之后,光复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此后一个崭新的中华民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武昌起义前后,无数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新生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令我敬佩。
他们那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熠熠生辉,万古流芳。
这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辛亥革命首义精神。
首义精神也可以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和协作精神。
因为武昌起义的成功,与湖北革命党人一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是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值得纪念。
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赞扬,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并了解辛亥革命,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职责。
虽然辛亥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国家的统一局面很快为军阀混战所代替,革命的成果也被袁世凯所攫取,但辛亥革命时期的志士仁人们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为了国家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谱写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以及所取得的历史功绩,铸就了弥足珍贵的辛亥革
命精神。
今天,我们仍要继承和弘扬辛亥革命时期志士仁人们的革命精神。
继承弘扬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献身精神。
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国家的民族与自强,他们勇敢地面对重重艰难险阻和强大的敌人,“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置生死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以度外。
锲而不舍、顽强奋斗,谱写下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令世人敬仰称赞。
战场上,血流成河,硝烟弥漫,无数人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无怨无悔。
他们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人民的清醒,换来国家的富强!中国是只沉睡的狮子,可他已经沉睡太久了。
现在是该醒过来了,是该重头收拾山河了。
那种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任人宰割的时代终于要结束了!
当今社会,各个国家之间的角逐如火如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中学生,又怎能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逐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学习文化,学习科学,勇于担当,用自己的行动来纪念百年前的那些英雄。
我们就是中国新的希望,未来祖国的发展腾飞要靠我们来实现。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
仍需努力”,这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它召唤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华人为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同学们也应该谨记这句话,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断为之奋斗。
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少年当自强。
革命春风吹满地,中华精神永赓续!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