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新高一下学期化学填空题冲刺训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房山区新高一下学期化学填空题冲刺训练
填空题有答案含解析
1.实验室利用等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在恒容容器中模拟工业生产SO3,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温度
(℃)
SO2浓度(mo1/L)
0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1 300 2.00 1.70 1.50 1.36 1.25 1.20 1.20
2 300 2.00 1.50 1.28 1.20 1.20 1.20 1.20
3 500 2.00 1.60 1.39 1.29 1.27 1.27 1.27
(1)实验1中,50~60mn时间段,SO2浓度均为1.20mo1/L的原因是___。
(2)实验2中,前20min内以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
(3)三组实验中,只有1、2中的某组使用了催化剂,则使用催化剂的为第___组,分析实验1、2中的数据,你认为催化剂___(填“能”或“不能”)改变SO2的平衡转化率,理由是___。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温度升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会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钠、铝、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
请回答:
(1)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铝的__________(填“强”或“弱”)。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钠沉到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小球四处游动
(3)Fe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将该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请回答:
A.若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成________色。
B.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Ⅰ.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臭氧)
B、12C和13C
C、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D、和
E、葡萄糖和果糖
F、淀粉和纤维素
G、液氯和氯气
(1)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组两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4)______组中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II、现有下列5种有机物A.苯B.乙烯C.乙烷D.乙醇E.乙酸。
(填代号)
(1)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
(2)能与Na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4.有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方法:
A.溶解B.裂解C.分馏D.裂化E.干馏F.蒸馏G.电解H.过滤I.萃取
请将所选方法的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最主要的方法)。
(1)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海水淡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海水得到的无水MgCl2中提取金属镁_________________。
(6)从海水提溴获得的溴水中提取溴单质__________________。
5.红磷P(S)和Cl2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 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
;
(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
;
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 PCl5 ,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0.6mol PCl5 ,其分解率α1等于(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3= ;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4△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6.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看到b极上有红色金属析出,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则活动性a____b(填>、<或=);
②电路中的电子从____经导线流向_____(填a或b);
③溶液中的SO42-向________极移动(填a或b);
④若两电极分别是Al和C,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7.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进行该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为烧杯、____;
(2)上述流程所得粗盐中含有的少量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常用①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
④稀盐酸来进行除去,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③____(填试剂序号);
(3)上述流程所得苦卤中通入Cl2后的溶液中溴的浓度极低,所以工业上一般要向该溶液中通入热空气,吹出的溴蒸气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向吸收液中通入氯气得到较高浓度的溴水,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8.有下列六组物质,请按要求选择合适的番号填空:
A.O2和O3;B.12
6C和13
6
C;C.CH3―CH2―CH2―CH3和CH3―CH(CH3) CH3;D.冰醋酸和乙酸;E. 甲烷和
庚烷;F. 淀粉和纤维素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
9.某可逆反应:2A(g)B(g)+D(g)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时间/min
浓度/mol•L-1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95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1)实验2中,在5~10 min内,以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1·min-l,25 min时,
v(正)______(填“<”、“>”或“=”)v(逆)。
(2)0~10 min内,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实验3的探究目的是______。
10.除了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利用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获取金属。
(1)“ 霍尔一埃鲁铝电解法” 是以氧化铝为原料、冰晶石为熔剂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得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获得金属锰一般用“ 铝热法”,即在高温下用铝与二氧化锰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其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
(3)“ 皮江法” 冶炼镁的工业流程如下所示:
①气体a是_____________;
②粉碎、粉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③还原炉中将空气抽出,使炉内近似真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完成下面每一小题:
(1)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①金刚石与石墨②12C与l4C ③乙酸和甲酸甲酯④与
⑤与⑥与
⑦CH3-CH3和
(2)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此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写出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肼(N2H4)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具有碱性和极强的还原性,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1)已知肼的球棍棋型如图1所示,试写出肼的电子式:________。
(2)目前正在研发的一种肼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2所示。
________(填“a”或“b”)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3)在1L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0.1molN2H4,在303K、Pt催化下发生:N2H4(I)N2(g)+2H2(g),测
得容器中
()() (
)
22
24
n N n H
n N H
+
与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则0〜4min氮气的平均速率v(N2)=________。
13.请根据下列有关规定的情景填空。
(1)①下图是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前段出现高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②下图是过氧化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后段明显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
(2)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
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见图。
在0~15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I、II和II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
(3)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见图。
①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当温度的取值范围在________时,温度是影响乙酸的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
14.(1)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
②若导线中转移电子2.5 mol,则正极生成银__________克。
(2)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a.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 上有气泡产生;b.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侵入稀硫酸溶液中,D发生还原反应;c.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
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向题
①在a中,金属片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
②在b中,金属片________作负极。
③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侵入稀硫酸溶液,则金属片_______上有气泡产生。
④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_。
15.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图是某工厂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
学生就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
学生就这个课题提出了以下问题:
(一)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有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甲的观点: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
学生乙的观点: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
学生丙的观点:利用晒盐后的苦卤水,再加入沉淀剂。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学生_______的观点正确(填学生序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分离?
(1)为了使镁离子沉淀下来,并充分利用当地的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资源,加入的足量试剂①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填标号字母)
A.蒸馏B.过滤C.萃取D.分液
(3)加入的足量试剂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由无水MgCl2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6.有四种原子①1
1H ②35
17
Cl ③37
17
Cl ④23
11
Na。
(1)上述原子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①和②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3)能与②形成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pH=1的盐酸、硫酸、醋酸溶液:
(1)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则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体积的三种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则其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全中和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的NaOH溶液时,需三种酸的体积分别a、b、c,则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取同体积的酸溶液加入适量的NaOH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pH分别为a、b、c,则其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25℃ 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9.36kJ热量__________
(2)当10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00kJ,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1mol C与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 CO和1mol H2,吸热131.5kJ:_______ 。
(4)3 molNO2气体溶于水生成HNO3和NO气体,放出138kJ热量__________
19.(6分)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或缺少运动,都会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H2O分子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糖尿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测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糖尿病人不可过量饮酒,将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胰岛细胞损伤。
但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
A 的实验结果如下:
①通过实验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②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3
③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
纯净的A又称为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主要化学性质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________族。
(3)A、B、E、F、G五种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E、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C和G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D、F、G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1.(6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 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6 0.006 0.006 (1)上述反应在第5s时NO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O2)=__________。
(2)下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
(3)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质量保持不变
22.(8分)“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2H2(g)+O2(g)=2H2O(l) ΔH=-142.9 kJ·mol-1
B.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C.2H2O+O2=2H2O(l) ΔH=-571.6 kJ·mol-1
D.H2(g)+O2(g)=H2O(g) ΔH=-285.8 kJ·mol-1
(2)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H2的反应步骤:
①CaBr2+H2O CaO+2HBr
②2HBr+Hg HgBr2+H2
③HgB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HgO2Hg+O2↑
请你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完成上述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请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评估该方法制H2的主要缺点:___________。
(3)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
下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其中用了过量的碘。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E、F、G同周期;A、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与D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A分别与F、G形成的气体分子电子总数相等、B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原子晶体,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做首饰品或做切削工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元素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C的气态氢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A、D的单质和A、D、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构成电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化合物C2A4(g) 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C2A4完全燃烧的生成物是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气态化合物,它们对环境无污染,同时放出热量133.5 kJ的热量。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具体物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有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①NaCl ②NH4Cl ③Na2CO3④Al2(SO4)3⑤CH3COOH ⑥NaHCO3。
(1)25℃时,0.1mol·L-1②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③和⑥的溶液中离子种类________(填“相同”或是“不相同”);(3)将④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常温下0.1 mol/L的⑤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大的是_________。
A.c(H+) B.c(H+)/c(CH3COOH) C.c(H+)·c(OH-)
25.(10分)补齐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反应类型的连线。
A.从乙烯得到聚乙烯的反应 a. 氧化反应
B.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b. 加聚反应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 取代反应
D.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反应 d. 加成反应
26.(12分)按要求填空。
Ⅰ. 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A.金刚石与石墨;B.淀粉与纤维素; C.氕与氘; D.甲烷与戊烷;E.葡萄糖与蔗糖;F.
与;G. 与。
(1)同位素____;
(2)同素异形体____;
(3)同系物____;
(4)同分异构体____;
(5)同一物质____。
Ⅱ. 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E是具有果香气味的液体。
A、B、C、D、E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F是A的同系物且分子中的碳原子比A多一个,它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B+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7.(12分)A、B、W、D、E,Y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 的原子序数为7,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Y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最大的主族元素。
(1)W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A2W2可以将Fe2+氧化成Fe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消耗2mol A2W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 用电子式表示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氮及其化合物在人们的生活经常出现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该条件下,1mol 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kJ能量。
(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氮的气态氧化物X和Y之间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0~3 min内,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X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nmolY的同时生成2nmol X
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降低温度,则υ(正)______,υ(逆)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反应A(g)+3B(g)═2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υ (A)=0.015mol (L•s)﹣1 ②υ (B)=0.09mol (L•s)﹣1
③υ (C)=2.4mol (L•min )﹣1 ④υ (D)=0.045mol (L•s)﹣1
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序号填空)________。
29.A、B、C、D、E均是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同周期,A和D同主族,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B元素族序数是周期数的三倍,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C的单质与B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2B或C2B2,E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请回答: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C2B的电子式是;AB2的结构式是。
(3)B、C、E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回答,下同);A、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为。
(4)B的气态氢化物与H2S相比沸点高的是(用化学式回答);原因是。
(5)水中锰含量超标,容易使洁具和衣物染色,使水产生异味,EB2可以用来除去水中超标的Mn2+,生成黑色沉淀MnO2,当消耗13.50gEB2时,共转移了1mol电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0.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物SO2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1)对照实验1,实验2改变的某一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_。
(2)反应达平衡后,向实验2中加入少量的18O 2,一段时间18O 后可能存在于哪些物质中________(填选项)。
A 只存在氧气 B 只存在三氧化硫 C 只存在反应物 D 存在反应物与生成物
(3)实验3中,在5~15min 时段,用O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mol/(L·min)。
(4)若将实验1置于绝热体系中,测得实验到达平衡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则参加反应的SO 2和O 2的总能量______(填“>”、“<”或“=”)生成的SO 3的总能量。
(5)能说明实验3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任写一条)。
参考答案
填空题有答案含解析
1.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0.01811mol L min --⋅⋅ 2 不能 催化剂只缩短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没有改变 减小
【解析】
【分析】
工业生产SO 3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O 2=2SO 3。
【详解】
(1)实验1中,50~60min 时间段,SO 2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均为1.20mo1/L ,原因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实验2中,前20min 内以S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112 2.00/ 1.28/()0.036min 20min
c mol L mol L v SO mol L t --∆-=
==⋅⋅∆,以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1221()()0.018min 2v O v SO mol L --==⋅⋅; (3)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第二组二氧化硫的减小量更大,故第2组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只缩短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4)对比实验1和实验3,温度高的实验3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硫的剩余量更多,可得到结论温度升高,SO 2的平衡转化率会减小。
【点睛】
在进行对比试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
2.强2Na + 2H2O=2Na++2OH- +H2↑b、c FeCl3血红生成红褐色沉淀
Fe3++3OH-==Fe(OH)3↓
【解析】
【分析】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2)Na可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结合Na的物理性质判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3)Fe跟Cl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是FeCl3。
【详解】
(1)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铝的强,故答案为:强;(2)Na可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小,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并四处游动,因钠的熔点较低,反应放热,则可观察到钠熔成小球,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bc;
(3)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Fe3+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与NaOH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H-═Fe(OH)3↓,故答案为:FeCl3;血红;生成红褐色沉;Fe3++OH-═Fe(OH)3↓。
3.B A CE DG AB DE E B
【解析】
【分析】
I.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分析判断;
II.(1)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应含有不饱和键或苯环;(2)能与Na反应的含有羟基、羧基;(3)含有羧基、酚羟基的有机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4)碳碳不饱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I.A、O2和O3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B、12C和13C是碳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C、CH3CH2CH2CH3和CH3CH(CH3)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碳链异构,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是空间四面体,结构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
E、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F、淀粉和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G、液氯和氯气的成分都是氯气,只是状态不同,属于同种物质;
(1)B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A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C、E组两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4)D、G组中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故答案为:B;A;CE;DG;
II.(1)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答案为:AB;
(2)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DE;
(3)乙酸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答案为:E;
(4)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B。
4.E C F H G F
【解析】
【详解】
(1)煤经干馏可得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故答案为E;
(2)原油经分馏可得汽油、煤油、柴油,故答案为C;
(3)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蒸发,冷却后可得到纯净水,故答案为F;(4)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可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H;
(5)Mg为活泼金属,工业用电解MgC12的方法制得单质Mg,故答案为G;
(6)海水提溴获得的溴水中,提取溴单质,可用萃取的方法,故答案为I。
5.
【解析】
(1)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即P和Cl2生成PCl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P(s)+3/2Cl2(g)=PCl3(g) △H=-306kJ·mol-1;(2)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平衡的计算,依据图像,以及此反应是可逆反应,PCl5分解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PCl5(g) PCl3(g)+Cl2(g) △H=+93 kJ·mol-1,
PCl5(g) PCl3(g)+Cl2(g)
起始:0.8 0 0
变化:0.2 0.2 0.2
平衡:0.6 0.2 0.2 则PCl5的分解率为0.2/0.8×100%=25%;(3)本题考查盖斯定律,根据图像,△H3=△H1+△H2=(-306k J·mol-1-93kJ·mol-1)=-399kJ·mol-1,根据盖斯定律,无论一步完成还是多步完成,只要始态和终态相同,热效应是相同,即△H4等于△H3。
6.>a b a Al-3e-=Al3+
【解析】分析: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看到b 极上有红色金属析出,说明b 电极上铜离子放电析出金属铜,b 为正极,a 是负极,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 为正极,a 是负极,则
①若a 、b 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则活动性a >b ;
②负极失去电子,则电路中的电子从a 经导线流向b ;
③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溶液中的SO 42-向a 极移动;
④若两电极分别是Al 和C ,则负极是铝,铝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Al -3e -=Al 3+。
7.过滤玻璃棒、普通漏斗②①④SO 2+Br 2+2H 2O=2HBr+H 2SO 4
【解析】(1)操作1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其名称是过滤,进行该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
普通漏斗;(2)Ca 2+用碳酸钠除去,Mg 2+用氢氧化钠除去,SO 42-用氯化钡除去,最后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
盐酸酸化。
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所以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③②①④;(3)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Br 2+2H 2O =2HBr +H 2SO 4。
8.B E C D
【解析】
【分析】
(1)同位素为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核素;
(2)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 2结构的有机物;
(3)同分异构体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4)同一物质完全相同。
【详解】
(1)同位素为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核素,126C 、136C ,互为同位素;
(2)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 2结构的有机物,甲烷和庚烷互为同系物; (3)同分异构体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CH 3―CH 2―CH 2―CH 3和CH 3―CH(CH 3) CH 3;互为同分异构体;
(4)同一物质完全相同,冰醋酸和乙酸为同一物质,即CH 3COOH 。
9.0.020 = 快 实验2中使用了催化剂 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计算;根据表中数据25 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v(正)=v(逆);
(2)实验1、2起始量相同,平衡浓度相同,但实验2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 (3)根据图表可以知道,实验1、3起始量相同,实验3温度比实验1高。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