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二海水中的化学同步测试新版鲁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试(二) 海水中的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 —16 Na—23 Mg—24 Cl—35.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D)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D) A.纯碱 B.单质镁 C.烧碱 D.粗盐
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化学式与俗名、名称均一致的是(C)
A.CaO、消石灰、氧化钙 B.NaOH、纯碱、氢氧化钠
C.Na2CO3、苏打、碳酸钠 D.CH3OH、酒精、乙醇
4.下列表示的实验操作中,可以将食盐结晶出来的是(C)
5.“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

其中不正确的是(C)
A.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B.NaHCO3不是纯碱
C.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D.从该反应可以获得氮肥
6.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B)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蒸发完成后,直接用手将蒸发皿拿下来
7.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B.40 ℃时,将4 g高氯酸钾溶于100 g水中可得到104 g溶液
C.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结晶现象
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8.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 B.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9.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C)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10.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B)
A.HCl、Na2CO3、K2SO4 B.KNO3、Ba(OH)2、NaCl
C .KCl 、AgNO 3、HNO 3
D .NaOH 、FeCl 3、(NH 4)2SO 4 11.关于化学反应A +B ―→C+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若生成物C 和D 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 .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C .若B 是酸,则C 和D 一定有一种是盐
D .若A 、B 各取10 g 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 、D 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 g 12.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流程Ⅰ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 2CO 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B .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 .上述流程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 .流程Ⅳ、Ⅴ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
13
14.现有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 2CO 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 2CO 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 ~c 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 2+Na 2CO 3===2NaCl +CaCO 3↓
B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 克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 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 克时,溶液呈中性 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5.下列物质:①熟石灰、②碳酸钠、③氯化钠、④碳酸钙、⑤碳酸氢钠、⑥氢氧化铝、⑦稀盐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农业中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①__; (2)用于造纸、玻璃、印染、洗涤剂的是__②__; (3)常用于面制品发酵的是__⑤__;
(4)天安门前的华表,其主要成分是__④__; (5)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⑦__; (6)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③__。

16.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

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下图所示几个阶段。

古代海水晒盐―→ 近代氯碱工业―→1930年前
后海水提溴
工业、海水
提镁工业
―→
1950年前后海
水淡化技术日
益成熟,应用
规模日益增大
―→1960年以来
开展海水提取微量元素研究
图1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__结晶(蒸发结晶)__,这样得到的是“粗
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Ca 2+、SO 2-4、Mg 2+
等离子。

为去除这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盐水中依次加入过量的__BaCl 2、NaOH 、Na 2CO 3(BaCl 2、Na 2CO 3、NaOH 或NaOH 、BaCl 2、Na 2CO 3)__(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

(2)制碱工业基本流程:
图2
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NaCl__。

(3)海水提镁流程:海水(MgCl 2)――→a 氢氧化镁――→b 氯化镁――→c
镁,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MgCl 2+Ca(OH)2===Mg(OH)2↓+CaCl 2[或Mg(OH)2+2HCl===MgCl 2+2H 2O 或MgCl 2=====通电
Mg +Cl 2↑](答案合理即可)__,提取氯化镁历经a 、b 两步转换的目的是__获得比较纯净的氯化镁(富集氯化镁)__。

(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__C__(填字母)。

A .过滤法
B .沉淀法
C .多级闪急蒸馏法
D .分解法 17.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图。

(1)20 ℃时,KNO 3的溶解度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 的溶解度。

(2)40 ℃时,KCl 的溶解度是__40__ g ,向100 g 水中加入40 g KCl ,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2∶7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C__。

A .KNO 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 .饱和KCl 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 .30 ℃时,分别将10 g KCl 和10 g KNO 3配制成饱和溶液,前者需要水的质量较多
D .分别将40 ℃时的KCl 和KNO 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时,后者析出的晶体较多 三、我会回答(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8.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

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 2CO 3+H 2O +CO 2===2NaHCO 3__。

②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Na 2CO 3+Ca(OH)2===CaCO 3↓+2NaOH__(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__AgNO3__(填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HCl===FeCl2+H2↑__(写一个)。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进行实验研究,已知A中可能含有K2CO3、KCl、Fe2O3中的一种或多种,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问题(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进行)。

(1)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K2CO3、Fe2O3__(写化学式)。

(2)溶液G中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Cl-__(写离子符号)。

(3)写出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FeCl3+3KOH===Fe(OH)3↓+3KCl__,该反应属于__复分解反应__(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四、我会实验(每空2分,共22分)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加速溶解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未用玻璃棒引流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①⑤②③⑥④__(填操作序号)、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出现较多固体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①②③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1.小明同学欲回收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题: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瓶白色固体)用剩的药品。

他对其中的一瓶药品是否纯净产生怀疑,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色固体为碳酸钠;猜想二:白色固体为氯化钠;猜想三: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与实验】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三正确。

【反思评价】小明同学根据实验结论领悟到:老师强调加入稀硝酸并且至过量的目的是__检验并除去CO 2-
3__。

他认为,若只将实验步骤中的过量稀硝酸换成过量稀盐酸,重复以上实验操作,虽然也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但
不能确认猜想二是否正确,理由是__引入Cl -
对实验造成干扰__。

【归纳总结】(1)在选加试剂检验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除尽原有的干扰物质,又要防止__引入__新的干扰物质。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规范操作以避免药品被__污染__。

五、我会计算(共8分) 22.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他将25 g 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 g 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 g 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象如图),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 g ,求:
(1)图象中m =__11.6__g 。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氯化镁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

MgCl 2+2NaOH===2NaCl +Mg(OH)2↓ 95 117 58 x y 11.6 g 9558=x 11.6g
x =19 g 11758=y 11.6 g
y =23.4 g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 g -19 g +23.4 g
147 g ×100%=20%
答: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