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读后感3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相和》读后感300字2020《将相和》读后感300字
2020《将相和》读后感300字1
今天,我读了一个关于战国时代的秦、赵两国的故事――《将相和》。
读完后我受益匪浅。
那时,秦国最强。
当赵王听说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换自己的宝贝和氏璧却并无诚意的时候,命蔺相如去对付秦王。
结果蔺相如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这块璧有点小毛病”和“要举行盛大的典礼”为借口,不仅没有让自己受到伤害,又保护了和氏璧的安全,使秦王无理进攻赵国。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又以“如果不答应,我就和您拼了”相威胁,维护了赵王的尊严。
接着,大将廉颇看蔺相如职位比他高,很不服气,蔺相如以“国家的利益要靠自己和廉颇一起维护”为理由,告诉廉颇如果两人闹不和,赵国会灭亡,最终使两人成了好朋友。
这个故事可分为三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每一节都体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和身边的同学朋友团结友爱,认真学习,掌握更多更好的本领,为家园做出贡献,为国家增光添彩。
2020《将相和》读后感300字2
今天,我们学了《将相和》这一课,文章主要内容是在战国时候,有一个叫蔺相如的人勇敢机智让秦王几次吃苦头,主要体现在“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他说劫了高骄的廉颇,引出了“负荆请罪”这一故事。
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勇敢机智,利用策略既保住了和氏壁被秦王骗走又使秦王理屈,无法攻击赵国。
他也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由于廉颇的自大一心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却误了国家的利益。
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与廉颇发生矛盾,大闹不和,以免秦国乘机攻赵国。
这句话传到了廉颇耳里,自己主动去请罪。
最后还是由于蔺相如的大度,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守卫赵国的安全。
在生活中,我也是一个勇敢机智的人,每次遇到困难都很沉着机智,用心思考虑找到解决办法。
有一次,我遇见一道很难的奥数题,没有一个完整的条件。
但我十分沉着,没有慌张,只是认真的思考,回忆学过的解题方法,我把相关的式子一一列在纸上,理清了思路,很快准确地写出了正确答案。
蔺相如这种勇敢机智为人大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020《将相和》读后感300字3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精彩的故事《将相和》。
这是一个已经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十分强大。
赵国得到了一块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来交换,但是蔺相如看到秦忘没有诚意,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和氏璧,他就采用智取的方法让壁归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秦王不服气,就请赵王到渑池聚会。
由于秦忘侮辱赵王,蔺相如用勇气也侮辱了秦王,着就是渑池之会。
蔺相如的关一升再升,比廉颇还高。
廉颇不服气一有机会就和蔺相如较劲。
但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不于廉颇斤斤计较。
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知道自己错了,背上荆条、脱下战袍,上蔺相如门上请求原谅,着就是负荆请罪。
这篇课文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以大局为重,廉颇知错就改,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