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语文
11月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请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弃医从文 作者留学期间经历过作弊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后深知:中国国民之病在于精神与思想之麻木,而并非身体之瘦弱、疾病(意思对即可),所以决定以笔为武器,以文学的力量唤醒国民的愚昧、麻木的精神与思想。(意思对即可)
8. (1). 周树人 (2). 朝花夕拾 (3). 阿长(长妈妈) (4). 范爱农
(2)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①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②“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③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④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①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⑤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2)本题考查敬辞与谦辞。
D.“寒舍”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家。不能用于指同学的家,使用不得体。故选D。
(3)本题考查人称称谓。襁褓:不满周岁;孩提:儿童两三岁;金钗:女子十二岁;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及笄:女子十五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耳顺、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故①填B,②填C,③填D,④填A。
⑪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⑫“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本句写“我”内心的想法,是对“我”的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我”对藤野先生的要求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7. 从整本散文集看,本文属于“温馨 回忆”。作者的这段温馨的留学经历却让他做出了重要的人生选择: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概括鲁迅这一改变的原因。
(4)本题考查情境补写。根据后句“是呀,小兵,我也这么认为”可知,小兵是不赞同小宇 观点的,他并不同意“传统文化就是守旧”;再结合“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领会于心,落实于行”可知,小兵还要阐述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故补写的话就应该围绕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进行补写。
示例:小宇,传统文化并不就是守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它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我们要科学辨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云淡风轻,是他们留给同学最艳羡的身影;他们用才华横溢,在老师心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他们,用超强的①冲破挫折的②;用坚定的③越过前行的④。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汉字写拼音。
夜色静谧( ) 面对挫折( )liáo亮( ) 徘huái( )
(2)下列选项中,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斗志 ②风浪 ③信念 ④桎梏B.①信念 ②桎梏 ③斗志 ④风浪
⑰“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注]①掌故: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②落第: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4. 选文⑥~⑩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0个字)。并依此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5. 请联系文中的具体内容,说一说画横线句子中“我”为什么会“不安和感激”。
⑬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⑭“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⑮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②。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⑯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答案】 (1). 闻道龙标过五溪 (2). 遥怜故园菊 (3). 江春入旧年 (4). 不知何处吹芦管 (5). 落花时节又逢君 (6). 未若柳絮因风起 (7). 水何澹澹 (8). 山岛竦峙 (9). 夜发清溪向三峡 (10). 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
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晨光熹微,高声诵读,liáo亮;夜色静谧,奋笔疾书,畅快。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一题一世界。面对困难,从容不迫;面对挫折,永不徘huái。
②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其他合适的词语也可)
③将称呼语(或“亲爱的同学们”)前移两格(或:顶格书写)
(2)D
(3)①B ②C ③D ④ A
(4)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觉得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对我们的我们修身做人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将它们不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意思对即可)
(4)才华横溢,是他们留给老师最深刻的印象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静谧:意思是安静,形容静寂无声或忧愁的模样。“谧”读作“mì”;挫折: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挫”读作“cuò”;嘹亮:形容声音大,圆润而响亮。注意“嘹”字和形近字“瞭、缭”的区别;徘徊: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注意“徊”字的偏旁。
年龄
儿童两三岁
女子十三四岁
三十岁
七十岁
称谓
①
②
③
④
A.古稀B.孩提C.豆蔻 D.而立
(4)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兵说话的内容。
小宇:都什么年代了,传统文化就是守旧,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兵:
小杰:是呀,小兵,我也这么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领会于心,落实于行。
【答案】(1)①发扬 弘扬
5. 不安:“我”知道自己的讲义存在很多问题,怕藤野先生的训斥和责备;
感激: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没想到身为日本人的藤野先生会毫无偏见地对我,帮我精细地修改讲义。
6. (1). 侧面 (2). 不拘小节(简朴、朴素等,意思对即可,注意用词的情感色彩) (3). 心理 (4).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等,意思对即可)
(4)本题考查改写句式。根据前一句“云淡风轻,是他们留给同学最艳羡的身影”句式可知,应改写为“……,是他们留给……的……”,故应该改写为:才华横溢,是他们留给老师最深刻的印象。
3. 七年级(1)班开展“语言表达要得体”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按提示修改“实【甲】为了进一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体地使用敬与谦辞,班级决定举行一次实践活动,请大家按要求积极参与:
【解析】
【详解】(1)①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发扬”与“文化”不能搭配,应将“发扬”改为“弘扬”;
②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不耻下问”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不能用于学生向老师请教,使用不得体,可改为:虚心求教。
③本题考查通知的格式。“通知”的格式要求中,称呼必须顶格写,故“亲爱的同学们”应顶格书写。
6. 请用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空,完成对下面两段文字的赏析。
(1)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本句通过“管车的”对客人们的提醒,对藤野先生进行___描写,表现出藤野先生的___________。这样的角度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8. 本文选自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_)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___》。书中,除了本文的主人公藤野先生外,还记述了其他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言行粗鲁却对作者关爱有加的__________,有同样是在留学期间结交的挚友_____________。
【答案】4. 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意思对即可);治学严谨、关怀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没有民族偏见等(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⑥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⑦“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⑧“可以抄一点。”
⑨“拿来我看!”
⑩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今天拜读了你的大作之后,我感触很多,相比我的拙作,你的文章更有真情实感。家父一直教导我要虚心学习,为了进一步请教,我想在周末到你的寒舍拜访,不知是否方便?
以上短信中的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大作 B.拙作 C.家父 D.寒舍
(3)语言表达要得体就需要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称谓文化”,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填入表格。
(6)兄女曰:“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世说新语·咏雪》)
(7)《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海的水波浩荡和山岛的高耸突兀。
(8)《峨眉山月歌》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自己出发后的行程,表达对好友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 词语。斗志:战斗的意志;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风浪: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比喻艰险的遭遇;桎梏: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的东西。根据上下文可知,“超强的”修饰“斗志”,“冲破”的是“桎梏”;“坚定的”修饰“信念”,“越过”的是“风浪”。故选D。
(3)本题考查词性。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据此分析可知名词有:夜色、脚印、世界、困难、挫折、身影、印象、同学、信念、风浪;动词有:诵读、面对、徘徊、越过。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和人物形象的分析。阅读全文,文章第⑥~⑩段,由“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概括出: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
C.①信念 ②风浪 ③斗志 ④桎梏D.①斗志 ②桎梏 ③信念 ④风浪
(3)“晨光”是名词,“”也是名词;“冲破”是动词,“”也是动词。
(4)仿照前一句的句式,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案】(1)mì cuò嘹 徊
(2)D
(3)名词:夜色、脚印、世界、困难、挫折、身影、印象
动词:诵读、面对、徘徊、越过
1.提前了解、收集生活中常用的敬辞与谦辞;
2.按照规定时间,准时参加班级活动;
3.【乙】主动交流,积极与老师互动,不耻下问。
①【甲】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改为是“”。
②【乙】句中“”一词使用不得体,可修改为“”。
③通知有一处格式不规范,请提出修改建议。(2分)
(2)参加了活动之后,小文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了运用。他给同学发短信:
语文
11月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请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弃医从文 作者留学期间经历过作弊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后深知:中国国民之病在于精神与思想之麻木,而并非身体之瘦弱、疾病(意思对即可),所以决定以笔为武器,以文学的力量唤醒国民的愚昧、麻木的精神与思想。(意思对即可)
8. (1). 周树人 (2). 朝花夕拾 (3). 阿长(长妈妈) (4). 范爱农
(2)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①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②“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③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④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①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⑤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2)本题考查敬辞与谦辞。
D.“寒舍”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家。不能用于指同学的家,使用不得体。故选D。
(3)本题考查人称称谓。襁褓:不满周岁;孩提:儿童两三岁;金钗:女子十二岁;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及笄:女子十五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耳顺、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故①填B,②填C,③填D,④填A。
⑪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⑫“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本句写“我”内心的想法,是对“我”的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我”对藤野先生的要求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7. 从整本散文集看,本文属于“温馨 回忆”。作者的这段温馨的留学经历却让他做出了重要的人生选择: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概括鲁迅这一改变的原因。
(4)本题考查情境补写。根据后句“是呀,小兵,我也这么认为”可知,小兵是不赞同小宇 观点的,他并不同意“传统文化就是守旧”;再结合“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领会于心,落实于行”可知,小兵还要阐述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故补写的话就应该围绕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进行补写。
示例:小宇,传统文化并不就是守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它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我们要科学辨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云淡风轻,是他们留给同学最艳羡的身影;他们用才华横溢,在老师心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他们,用超强的①冲破挫折的②;用坚定的③越过前行的④。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汉字写拼音。
夜色静谧( ) 面对挫折( )liáo亮( ) 徘huái( )
(2)下列选项中,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斗志 ②风浪 ③信念 ④桎梏B.①信念 ②桎梏 ③斗志 ④风浪
⑰“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注]①掌故: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②落第: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4. 选文⑥~⑩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0个字)。并依此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5. 请联系文中的具体内容,说一说画横线句子中“我”为什么会“不安和感激”。
⑬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⑭“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⑮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②。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⑯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答案】 (1). 闻道龙标过五溪 (2). 遥怜故园菊 (3). 江春入旧年 (4). 不知何处吹芦管 (5). 落花时节又逢君 (6). 未若柳絮因风起 (7). 水何澹澹 (8). 山岛竦峙 (9). 夜发清溪向三峡 (10). 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
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晨光熹微,高声诵读,liáo亮;夜色静谧,奋笔疾书,畅快。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一题一世界。面对困难,从容不迫;面对挫折,永不徘huái。
②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其他合适的词语也可)
③将称呼语(或“亲爱的同学们”)前移两格(或:顶格书写)
(2)D
(3)①B ②C ③D ④ A
(4)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觉得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对我们的我们修身做人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将它们不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意思对即可)
(4)才华横溢,是他们留给老师最深刻的印象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静谧:意思是安静,形容静寂无声或忧愁的模样。“谧”读作“mì”;挫折: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挫”读作“cuò”;嘹亮:形容声音大,圆润而响亮。注意“嘹”字和形近字“瞭、缭”的区别;徘徊: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注意“徊”字的偏旁。
年龄
儿童两三岁
女子十三四岁
三十岁
七十岁
称谓
①
②
③
④
A.古稀B.孩提C.豆蔻 D.而立
(4)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兵说话的内容。
小宇:都什么年代了,传统文化就是守旧,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兵:
小杰:是呀,小兵,我也这么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领会于心,落实于行。
【答案】(1)①发扬 弘扬
5. 不安:“我”知道自己的讲义存在很多问题,怕藤野先生的训斥和责备;
感激: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没想到身为日本人的藤野先生会毫无偏见地对我,帮我精细地修改讲义。
6. (1). 侧面 (2). 不拘小节(简朴、朴素等,意思对即可,注意用词的情感色彩) (3). 心理 (4).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等,意思对即可)
(4)本题考查改写句式。根据前一句“云淡风轻,是他们留给同学最艳羡的身影”句式可知,应改写为“……,是他们留给……的……”,故应该改写为:才华横溢,是他们留给老师最深刻的印象。
3. 七年级(1)班开展“语言表达要得体”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按提示修改“实【甲】为了进一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体地使用敬与谦辞,班级决定举行一次实践活动,请大家按要求积极参与:
【解析】
【详解】(1)①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发扬”与“文化”不能搭配,应将“发扬”改为“弘扬”;
②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不耻下问”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不能用于学生向老师请教,使用不得体,可改为:虚心求教。
③本题考查通知的格式。“通知”的格式要求中,称呼必须顶格写,故“亲爱的同学们”应顶格书写。
6. 请用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空,完成对下面两段文字的赏析。
(1)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本句通过“管车的”对客人们的提醒,对藤野先生进行___描写,表现出藤野先生的___________。这样的角度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8. 本文选自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_)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___》。书中,除了本文的主人公藤野先生外,还记述了其他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言行粗鲁却对作者关爱有加的__________,有同样是在留学期间结交的挚友_____________。
【答案】4. 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意思对即可);治学严谨、关怀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没有民族偏见等(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⑥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⑦“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⑧“可以抄一点。”
⑨“拿来我看!”
⑩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今天拜读了你的大作之后,我感触很多,相比我的拙作,你的文章更有真情实感。家父一直教导我要虚心学习,为了进一步请教,我想在周末到你的寒舍拜访,不知是否方便?
以上短信中的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大作 B.拙作 C.家父 D.寒舍
(3)语言表达要得体就需要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称谓文化”,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填入表格。
(6)兄女曰:“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世说新语·咏雪》)
(7)《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海的水波浩荡和山岛的高耸突兀。
(8)《峨眉山月歌》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自己出发后的行程,表达对好友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 词语。斗志:战斗的意志;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风浪: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比喻艰险的遭遇;桎梏: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的东西。根据上下文可知,“超强的”修饰“斗志”,“冲破”的是“桎梏”;“坚定的”修饰“信念”,“越过”的是“风浪”。故选D。
(3)本题考查词性。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据此分析可知名词有:夜色、脚印、世界、困难、挫折、身影、印象、同学、信念、风浪;动词有:诵读、面对、徘徊、越过。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和人物形象的分析。阅读全文,文章第⑥~⑩段,由“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概括出: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
C.①信念 ②风浪 ③斗志 ④桎梏D.①斗志 ②桎梏 ③信念 ④风浪
(3)“晨光”是名词,“”也是名词;“冲破”是动词,“”也是动词。
(4)仿照前一句的句式,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案】(1)mì cuò嘹 徊
(2)D
(3)名词:夜色、脚印、世界、困难、挫折、身影、印象
动词:诵读、面对、徘徊、越过
1.提前了解、收集生活中常用的敬辞与谦辞;
2.按照规定时间,准时参加班级活动;
3.【乙】主动交流,积极与老师互动,不耻下问。
①【甲】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改为是“”。
②【乙】句中“”一词使用不得体,可修改为“”。
③通知有一处格式不规范,请提出修改建议。(2分)
(2)参加了活动之后,小文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了运用。他给同学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