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联盟20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和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A.偏僻.(bì)龟.裂(jūn)劫.难(jié)消.声匿迹 (xiāo)
B.踊跃.(yào)诲.暗(huì)缄.默(jiān)暴风骤.雨(zhòu)
C.彷.徨(páng)羁绊.(pàn)枯躁.(zào)怒不可遏.(è)
D.静穆.(mù)瞭.望(liào)驰骋.(chěng)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拖踏眼框海枯石烂瞬夕万变
B.懈怠腐饰不知所错如丝如缕
C.叹惋赋与挑拔离间格物致知
D.彷徨豁然自园其说怒不可遏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美国最近污蔑中国“利用综合国力欺侮和恫吓他人”,声称“在美国,战争是例外,
而中国恰恰相反”,其观点之荒唐,令世人叹为观止
....。

B.生活中能踏踏实实做自己事情的人一般都不修边幅
....,他们胸有韬略,腹有乾坤。

C.越是学识渊博,越是虚怀若谷;越是才疏学浅,越是目空一切
....。

D.在扑灭西昌泸山森林火灾的战斗中,消防官兵当仁不让
....,与烈火进行了殊死搏斗。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指的是民歌,“雅”指的是宫廷音乐,“颂”一般是祭祀用的曲乐。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C.《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D.“记”,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可叙事(例如《桃花源记》)、写景、状物(《核舟记》)、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难道不需要艺术、不需要诗意吗?
②德育工作是育德的工作,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工作。

③一个班会的标题需要赋予它以诗的纱衣,我们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诗意,需要艺术。

④相反,它应该是含情脉脉的,应该是诗意浓浓的,给人一片关爱,给人一片温馨,给人一片希望;使沙漠变绿洲,使冥顽变聪明,使野蛮变文明。

⑤它决不等于必须进行生硬的毫无感情的说教,更不等于必须进行以人为敌的训斥。

A.②①⑤④③B.②⑤④①③C.③②①⑤④D.③②④⑤①
二、句子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___________, 教然后知困。

(《虽有嘉肴》)
(3)《北冥有鱼》中庄子用一个比喻来描述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采用设问手法突出宫使趾高气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张曰:“________,________,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
三、名著阅读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两个小题。

哥哥,我来说说我的近况吧。

你了解我,能理解我的每一句话,所以我只说给你听。

我的人生战场已经转到恢复健康上,可是却遭到生活接二连三的袭击,那袭击一次比一次猛烈。

说实在的,我并不怕战斗,而且越战越勇,然而,真正可怕的事情终于降临了,我现在丧失了反抗的能力——左臂已经不听使唤了。

接着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

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渴望同你们一起奋战,能够投身到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钢铁巨流中去,可是他的身体却不听调遣。

还有什么比这种力不从心更可怕呢?可是,我坚信我还能回到队伍里!领袖曾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不能攻克的堡垒”,这句话我一直实践着。

(1)以上文段是谁写给阿尔焦姆哥哥的信?信中说“我的人生战场已经转到恢复健康上,可是却遭到生活接二连三的袭击”,主人公的身体出现了哪两个问题?
(2)从以上文段可看出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四、综合性学习
8.文化是传承的血脉,某校准备开展一次“文化与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对联文化。

谷城乡村游越来越红火。

在堰河的一个农家乐院外新挂了一副不工整的对联:“进农家尝私房菜,小菜薄酒任尽觞。

”对对联有一定了解的你,想一展自己才华。

假如保持上联不变,请你根据下面句子提示拟写一则下联,你会如何拟?
儿时的故乡,遍地野菜,拿起一个竹篮,满山跑,马食砚、黄瓜苗、野韭菜啊,或腌制,或凉拌,或小炒,到处飘香,都是下饭的美味啊!
进农家尝私房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书法文化。

同学们看到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书法”相关资料,请你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一: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小学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法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设置书法选修课程。

材料二: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人们在研习和欣赏书法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提炼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诗词文化。

诗词中的地名往往蕴含着厚重的文化,根据你的记忆在下面横线处填出正确的序号。

铁甲披身,担大任,勇师莫却。

剑令急,旌旗挥处,振人魂魄。

千里征途奔①,一腔丹血安城廓。

趁夜宵,进驻②,驱瘟恶。

① _______ A.楚地 B.湘潭② _______ A.火神山 B.雷神山
任务四:志愿者文化。

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疫情防控,都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

如果你巧遇一位蓝天救援的退伍老兵,他正在小区开展义务消杀作业,看到他们满头大汗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德天瀑布记》,完成问题。

德天瀑布记
赵丽宏
无风,无雨,无雾。

蓝天下群山叠翠,几片白云凝固在若有若无的峰峦间,路边的兰草和头顶的桉树叶纹丝不动。

天地间,仿佛只写着两个字:幽静。

然而静寂中却有奇异的声响传来,使人忍不住屏息谛听。

这声音来自极遥远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浑厚深沉,如山谷中林涛喧腾,夹着风雨哗然而至。

绿荫中白光一闪,眼帘豁然大开。

河道尽头,群山壁立,一挂瀑布自天而降,如一道巨屏,气势万千地横陈在绿色的崖壁上。

那震撼天地的巨响,是高山流水的声音,是瀑布的喧哗。

这就是德天瀑布,是我追寻的目标。

沿着归春河畔的小路,迎着越来越响的轰鸣声,一步步走近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帘中的德天瀑布,奔腾的瀑布犹如天缸倾翻,大水滔滔滚滚,轰然而下,像要淹没整个世界。

流水奔泻的情状惊心动魄,使我想起唐人诗句:“涛似连山喷雪来”,“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

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最终却还是循规蹈矩,在阔大的水潭里盘旋了片刻,又匆匆涌入河道,缓缓向下游淌去。

这样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一亿年?一万年?还是千百年?当地的友人告知,这瀑布,古已有之,归春河流淌了多少年,这瀑布就奔泻了多少年。

不知多少代居民在水声中老去,瀑布却长流不竭,永远像活泼的孩童,像雄姿英发的男子汉,保持着勃勃生机。

随友人坐上竹筏,长篙在河滩上轻轻一点,筏子便稳稳地滑到了河中心。

透过清澈的水波,能看到水底的岩石,水浅处石滩不时蹭到筏底,深处则墨绿一片,深不可测。

撑竹筏的是一个肤色黝黑的小个子船工,不说话,只是盯着水面,灵巧地将手中的竹篙左右点拨,撑着筏子逆流而上,渐渐靠近瀑布。

在阔大的瀑布面前,我们的筏子似漂浮于水面的一只小甲虫,游动得小心翼翼,唯恐被急流颠覆。

我的周围,轰鸣的水声和飞扬的水雾笼罩了整个世界。

瀑布前有一组岩石从水底崛起,色泽斑驳,形状怪诞,如一头巨大的异兽浮出水面,对着瀑布昂起脑袋,似乎在追寻那空中的水流。

“看,彩虹!”
筏子上有人惊呼。

无须指点,坐在筏子上的人都看见了出现在阳光和水雾中的奇观。

一座七彩虹桥,在朦胧的水雾中凌空而起,一端在水花飞溅的瀑布底部,一端升入飘忽迷蒙的空间,任凭波流翻涌,水声如雷,那光彩斑斓的虹桥却在空中岿然不动,像是在等候游人上桥登空,步入仙境。

在瀑布前,只要有阳光和雾气,这彩虹就不会消失。

我坐竹筏在归春河上观瀑时,河对岸也有越南人三五成群前来,两国游人隔河挥手致意,互相能看到脸上友好的笑意。

将两国游人吸引至此的,是跨越国界的大瀑布。


瀑布,在这里飞泻了千年万年,轰鸣了无数个春秋,然而从前却没有人称道它的奇丽和美妙。

我想,不是这里的人没有欣赏自然的眼光,没有迷恋天籁的情趣,而是没有那种心情。

此刻,站在国界上、无拘无束地观赏这大自然的奇妙馈赠,倾听这震撼天地的动人天籁,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感叹:和平,是多么珍贵多么好。

在和平的岁月里,美,才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赵丽宏散文精选》)9.文章开头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0.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内容,梳理作者的写景顺序。

屏息谛听德天瀑布的声音→______→近观德天瀑布奔泻而下→______
11.景物描写应抓住事物的特点,阅读本文,请你分析作者抓住了德天瀑布的哪些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
12.用语生动是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结合文中划横线的语句做出具体分析。

13.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了越南的游客及作者的所想,似乎与写景无直接的关系,能否删去?为什么?
郑永春做客“天一讲堂”
我们如何在太空寻找另一个地球
郑永春
(一)为什么要寻找外星人?
近年来,系外行星的研究一直是天文学和天体物理研究的一大前沿热点。

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了天文领域的两项研究,一是对宇宙起源的研究,二是搜寻系外行星。

这些研究让寻找地球外生命的探索有了更多可能。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系外行星?因为它能够改变人类的世界观!一个人最终活成什么样,跟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三观决定了人生的取向。

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世界观也决定了我们的视野。

以前,我们以为地球是静止的,所以形成了地心说;后来,认识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有了日心说;现在的研究结果则让我们了解到,整个宇宙只有5%的物质是已知的,剩下的95%是未知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而在认识宇宙的每一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世界观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一旦我们认识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只是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中某颗恒星周围的一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就会谦卑得多。

(二) ?
寻找系外行星有很多方法,用术语来讲,有凌星法、直接成像法、视向速度法、微
引力透镜法等。

科学的方法不仅在学习上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有用,它告诉我们如何科学地回答一个问题。

比如,我们寻找另一个地球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和恒星相比,行星非常小,要在一个非常大的巨人旁边找一个非常小的点,首先需要放大镜;其次,恒星会发光发热,行星不发光,要在一个非常亮的恒星旁边,去发现一个根本不发光的东西,是非常难的;第三,系外行星离我们非常遥远,至少有几光年、几十光年,又小又暗又远,这对我们发现系外行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为了发现系外行星,我们必须改进望远镜的技术,改进观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当技术能力得到提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应用到工业、农业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整个科技的进步。

(三)系外行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
我们用肉眼在天空中看到的满天繁星,其实只有五六千颗,绝大部分是像太阳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而在更大的银河系,至少有2000亿到40000 亿颗恒星,必须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

这些恒星周围,我相信绝大部分是有行星的,而且不止一颗行星。

那么多的行星里面,一定会有像地球一样的行星,
在整个宇宙中,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又有上千亿个,可以想象,这么多像地球样的行星中,哪怕只有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的概率能够出现生命,那么,宇宙中也是充满了生命。

这些生命有可能会进化成高等智慧生命,就是像我们人类一样的生命,当他们的技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有能力和外界、和地球进行通信。

但这里面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时间和空间。

因为不管外星人多么先进,他们必须要遵守物理定律——光速不可超越。

当一颗行星上的外星人与我们的距离是几百光年、几千光年的时候,那他们看到的是几千年前的人类社会,也就是说,他们看到的是过去的地球。

(选自2020年6月4日《宁波晚报》,有删减) 人物名片: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

主要从事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

先后获评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奖、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有功人员奖。

14.为了更好地与同学分享,小夏索要了讲座资料,他想给每部分内容拟个小标题。

请你结合第二部分内容,帮助小夏给这部分拟个小标题。

15.小夏参加本期“天一讲堂”后,做了笔记整理,以下哪一项记录不符合作者原意,请你帮小夏指出来?( )
A.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了天文领域的两项研究,奠定了寻找地球外生命的基础。

B.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宇宙的已知只有5%的物质,但对人类世界观的影响已是巨
大的。

C.为了能发现系外行星,我们必须改进望远镜的技术,改进观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因为系外行星离我们太远,且太小太暗。

D.因为外星人要遵守物理定律——光速不可超越,所以当他们的技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只能和过去的地球进行通信。

16.讲座结束,郑永春说:“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对自身的清醒认识,而人类的命运,取决于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

”请结合全文内容,并联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小夏交流你的想法和认识。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

②奉思:思念。

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

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7.下面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有佳肴故虽.有名马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C.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少年志气方强.
D.故曰:教学相.长也相.委而去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19.结合(甲)文,联系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教学相长”获得的启示。

20.(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红军从被围剿的困境中出发,两万五千里长征,拯救了自身,也拯救了中国革命;托尔斯泰从不被理解的寂寞中出发,冲破了贵族的囚笼,留下了不朽巨著,也留下了19世纪的良心;法布尔从快乐出发,带着梦想建起“荒石园”,与昆虫为伴,收获了大自然的秘密……
人无论处于任何境地,只有出发,才能成功到达……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得抄袭、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偏僻.(pì),销.声匿迹;
B. 踊跃.(yuè),晦.暗;
C. 羁绊.(bàn),枯燥.;
故选D。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应为:拖沓、眼眶、瞬息万变;
B.应为:腐蚀、不知所措;
C.应为:赋予、挑拨离间;
D.应为:自圆其说。

故选A。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褒贬不当,使用不正确;
B. 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此处形容踏实做事的人高度关注事情而不在意生活细节,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贬义词,此处形容才疏学浅又骄傲的人,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褒义词,赞美了消防官兵的主动投入灭火战斗,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故选A。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文化文学常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中《庄子·秋水》;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

解答此地,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先确定首句是提出本段的中心:德育工作,第②句直接提出了“德育工作”这一内容,故②排在第一位;接着④⑤句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对德育工作的正确理解,根据连接词“相反”来分析,应先⑤后④句;①句句首的“这”指代的是④句的内容,紧随④句;③句是此段的总结,放最后。

由此可知正确的排序应为:②⑤④①③
故选B。

6.缥缈孤鸿影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解析】
【详解】
注意以下字形容易写错:缥缈、鸿、是故、翼、翩翩、衫、德、笃等。

7.(1)保尔·柯察金;瘫痪、失明。

(2)坚强勇敢、积极上进、自信乐观。

(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

根据“我的人生战场已经转到恢复健康上”“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渴望同你们
一起奋战”可知,选文中的“我”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根据“左臂已经不听使唤了。

接着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可知,保尔的身体开始瘫痪,后来双目失明。

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保尔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一位邻居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并出版。

(2)这道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

根据“说实在的,我并不怕战斗,而且越战越勇”可以看出保尔坚强勇敢;根据“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渴望同你们一起奋战,能够投身到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钢铁巨流中去”可以看出保尔积极上进;根据“我坚信我还能回到队伍里”可以看出保尔自信乐观。

8.示例:忆故乡品野菜美;忆童年闻野菜(味)香。

(1)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开设书法课;(2)研习和欣赏书法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A A 示例:叔叔,您好,是你们用辛苦的汗水,守护着一方平安,带给我们一片安静,作为新时代初中生定当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和你们一同加油!
【解析】
【分析】
【详解】
(1)对联的要求: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词性相对。

进(动词)农家(名词)尝(动词)私房菜(名词),结合“儿时的故乡”可以提炼出“童年”和“故乡”两个关键词,结合“马食砚、黄瓜苗、野韭菜啊,或腌制,或凉拌,或小炒”可知,列举了多种野菜。

示范:忆故乡品鲜野菜。

回童年吃美野菜。

(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一般而言,材料的首句都会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可以结合首句进行分析总结。

结合“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可提炼信息一: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结合“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人们在研习和欣赏书法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可提炼信息二:研习和欣赏书法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3)这是一首词,题目是《满江红·闻军队组建火神山医院有感》,“楚地”指的是古楚国所辖之地,后来引申为湖南、湖北附近区域。

“湘潭”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医生们奔赴的湖北,故选择的是“楚地”,选A。

2020年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

2020
年2月8日,中南医院正式接管武汉雷神山医院,先建设的火神山,故选A。

(4)明确思路:有称呼,有敬佩,有感激,表达学习的意思。

示范:叔叔,您辛苦了,我
一定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取以后能够像您一样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9.开头极力渲染幽静的环境,为接下来写德天瀑布的极大声响做好了铺垫,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瀑布的声音很大。

10.远观德天瀑布从天而降乘竹筏接近德天瀑布并欣赏彩虹
11.作者抓住了德天瀑布声响极大、气势非凡,有阳光的时候在瀑布前面观看能够看到彩虹等主要特点进行了重点描写。

1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加上“翻卷”“飞溅”“盘旋”等动词和“一簇簇雪浪”“一缕缕水雾”等短语以及“匆匆”“缓缓”等副词的运用,显得语言表述准确,生动形象。

13.不能删去。

本文既是一篇游记,一方面描述了德天瀑布的景物特点,作者也想通过本文来表达对和平的赞叹,而写作者看到越南的游客及自己的所想,才自然引出了“在和平的岁月里,美,才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这句话。

因此,这段文字不能删去。

【解析】
【分析】
9.
考查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

细读第一段,描写游览所见之景,突出当时环境的“幽静”。

接着第二段写“然而静寂中却有奇异的声响传来,使人忍不住屏息谛听”,第三段交代这声音就是“德天瀑布,是我追寻的目标”发出的。

很明显,首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与德天瀑布的极大声响形成对比,从而引出描写的对象,吸引读者。

10.
考查写作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

题干中已给出部分内容提示,先找出它们所对应的段落,然后根据剩余段落的内容即可概括出答案。

文章第二段写屏息谛听德天瀑布的声音,第四段写近观德天瀑布奔泻而下,这说明第一空是根据第三段内容来概括答案。

阅读第三段,根据“河道尽头,群山壁立,一挂瀑布自天而降,如一道巨屏,气势万千地横陈在绿色的崖壁上”一句,可知是写远观德天瀑布从天而降之景。

第二空根据第四段以后的段落来概括,主要写“我”随友人乘竹筏接近德天瀑布,并欣赏到美丽的彩虹。

11.
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根据第二题的解答,我们可知作者描写德天瀑布的顺序,先写其声:“奇异的声响”“这声音来自极遥远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浑厚深沉,如山谷中林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