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B)卷
一、选择题
1.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
A.平面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
2.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3.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
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4.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
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戴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 cm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5.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6.2012年2月12日,台北医科大学眼科教授蔡瑞芳宣布今后不再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技术(LASIK技术)的近视矫正手术,因为不少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
下列四幅图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7.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8.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
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9.“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10.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
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二、填空题
11.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
能把来自物体的光(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选填“实”或“虚”)像。
12.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
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13.
14.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不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15.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凸透镜。
16.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
17. 小亮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
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
并分别测量其焦距。
(1)实验中,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________。
(2)很多近视患者佩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
若某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8.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_____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________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三、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⑴如图5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⑵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5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⑶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5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凸透镜。
20.
四、解答题
21.
参考答案
1.C 解析:“电子眼”实质是一个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光学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2.D 解析:(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景物照相时,景物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u>2f.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远离景物,故AB错误.故选D.
3.D 解析:A、图中看到字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因此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故A错误;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虚像,也可以成缩小、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
C、此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故C错误;
D、此透镜是凸透镜,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故D正确.故选D.
4.D 解析: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
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故C正确;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
5.D 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或眼球的前后径较长,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或眼球的前后径较短,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故选项D正确。
6.D 解析: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所以D正确。
7.A
8.B 解析:从题目意思可以看出,通过摄像镜头应该获得人脸的实像,否则无法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
因此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近视眼戴的眼镜应该是凹透镜而不是凸透镜。
9.D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就要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故应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10.C 解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根据题意,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前,可以将光屏前移或减小物距以增大像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故选C.
11.凸透镜会聚实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2.反射凸透镜会聚解析:由于激光的平行度好,所以在光盘上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相同;由于激光的这度较高,当经过晶状体聚光后,会聚的点的温度会很高,对眼睛造成伤害。
13.
14. 前方凹透镜解析: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15.放大会聚靠近解析:1820
10<<,即2
cm cm cm
<<,所以成倒立、放大、
f u f
实像;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使会聚能力增强,所以成像在距离透镜更近处,则光屏应靠近凸透镜。
16.
17.(1)丙;乙(2)大于解析:(1)乙图中光线在更近的地方会聚,焦距小于10cm,丙图中光线在更远处会聚,焦距大于10cm。
近视眼晶状体焦距变小,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模拟近视眼的是乙。
(2)近视眼应当佩戴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边缘的厚度大于0.05mm。
18.
19.⑴ 10 ⑵放大⑶发散远离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