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
运用Ⅱ(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Ⅱ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
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
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
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
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王常生死后,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
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
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
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
她这样躺了十年。
她死了。
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节选自汪曾祺《珠子灯》)
21. 划线句子运用了反衬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2. 请结合语言文字运用I的材料,赏析选文最后四段的语言如何体现了汪曾祺先生的创作追求。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常年干旱的黄土高原,水果最为难得,耐旱的柿子树,无疑是自然慷慨的馈赠。
充足的光照,秋冬十多度的昼夜温差,使这里生长的尖柿格外甜。
柿子红不过一季,人们必须想办法留住它的甜美。
在长久的实践中,一种美味应运而生。
柿子去皮,挂晒,西北风带走水分,揉捏果肉,使柿子软化,脱涩。
一个月后,柿子彻底糖化,拥有了金红的颜色和柔软的身体。
这时,距离最终的美味只有一步之遥。
将压成对儿的合饼,放入大陶缸内,一层柿皮一层饼,层层隔开,接下来,柿子将要暂时告别阳光和空气,进入黑暗,开始一场漫长而甜蜜的梦。
随着剩余水分的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也渗透到表皮上来。
①_____________,形成一层糖浆,不吸水的葡萄糖,则会形成一层白色糖霜,包裹着果糖糖浆。
十二月,进入深冬季节,柿饼也染上了冬天的颜色。
当柿饼日益甜蜜,树上的柿子继续积累着糖分,每年,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在树上,在漫长的冬日里,这些柿子将会成为鸟儿们的美食。
自古以来,水果滋养万物,毫不偏袒,②_____________,人们接受自然的馈赠,也回馈自然。
③,是人们对抗时间的一次胜利,这是一场漫长的升华。
水果摆脱了水分的束缚,获得更为轻盈的肉身,更为长久的生命。
它们浓缩了糖分,尽可能保留纤维和维生素,让人们跨越时间和距离,仍然能品尝到水果的美味。
21.上文是某网站关于柿饼制作的科普简介,请从文中提炼出柿饼制作的四个核心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6个字。
(4分)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江苏省基地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而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
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
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诗,冬天是一群雕塑。
以梦呢?以梦想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夏秋冬就是画、小说,短诗和雕塑。
”从语意上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1. 文学作品中的词句,有时看似无理却很有表现力。
请据此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2. 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横线部分,都有“如",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如大型的无人救生艇、小型水上救生机器人等
(2)如以乐器来对应四季
江苏省常州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熙凤)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
只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
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
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于是凤姐儿方移步前来。
将转过来了一重山坡儿,见两三个婆子慌慌张张的走来,见凤姐儿,笑道:“我们奶奶见二奶奶不来,急的了不得,叫奴才们又来请奶奶来了。
”凤姐儿说:“你们奶奶就是这样急脚鬼似的。
"
20.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滴滴、翩翩、慌慌张张”,请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5分)
21. 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使用分号的理由。
(4分)
22. 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使用了“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分)
(1)如同患上了“眼癌”似的。
(2)你们奶奶就是这样急脚鬼似的。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想象力是影响科幻创作的重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因为科幻创作不是天马行空的单纯幻想。
无论是科幻文学,还是科幻影视,它们都诞生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这一现实基础之上。
纵观两百年世界科幻文艺发展史,不难看出,科幻文艺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科幻作品中的科幻理念多是②_____________,比如《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与现实中的费米悖论、进化论、霍金宇宙预言等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另一方面,真实存在的科技成果为科幻想象提供了现实依托,比如《迦太基玫瑰》《奇点遗民》中的克隆人、新智人、虚拟生命体现了前沿生物技术的运用。
如果说想象力为科幻文艺插上朝翔之翼,那么科学技术则为科幻文艺提供了硬核支撑,助力科幻文艺“异想成真”。
因为科幻电影等科幻作品的创作,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提供支持。
比如
影片《流浪地球2》中无处不在的移动机器人③;影片中穿上就能变身“大力士"的炫酷机甲,是已经进入现实应用的“外骨骼机器人”。
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科幻创作者有素材可写、有灵感可用,同时也为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让科幻世界变得更加可“触"可“感”。
目前,以人工智能、量子工程、基因工程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在兴起。
在本轮科技浪潮中,我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嫦娥"探月、“夸父”逐日,这些都为中国科幻创作者放飞想象提供了不竭动力。
我们相信,有技术的支撑和创作者的努力,中国科幻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结合文段,分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Ⅱ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
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
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
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
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王常生死后,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
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
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
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
她这样躺了十年。
她死了。
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节选自汪曾祺《珠子灯》)
21. 划线句子运用了反衬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
果。
22. 请结合语言文字运用I的材料,赏析选文最后四段的语言如何体现了汪曾祺先生的创作追求。
【答案】21. 运用反衬的手法,对屋外动物活动进行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的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
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形成衬托,反衬孙小姐枯寂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刻画了人物形象。
也暗示了她在孤寂中死去的命运。
22. ①多用短句,短句独立成段,叙述扼要,浓缩十年时间跨度,极有张力地呈现人物的悲剧命运;②语言含蓄,结尾部分以锁门和珠子的散落暗示孙小姐的死亡,言有尽而意无穷,尾引人深思。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本段主要描写的是两类内容,一是她“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的状态,一是外部世界的斑鸠、麻雀、蜻蜓、老鼠等叫着、打闹、活动的状态,这两种状态构成了一静、一动的强烈对比,由此可知本段表现手法主要是反衬的手法。
动物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热烈而热闹,这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形成衬托,反衬孙小姐的状态,“她躺着,听着",孙小姐内心枯寂,了无生趣。
而反衬更加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刻画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她在孤寂中死去的命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段语言特点的能力。
结合“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最后四段多用短句,短句独立成段,浓缩十年时间跨度,“她这样躺了十年"用简洁而极富概括性的语言交代时间的跨度,“她死了”交代人物的结局,“她的房门锁了起来"是一句耐人寻味的描写,呈现给我们一种悲剧性画面,这些语言有机结合,极有张力地呈现人物的悲剧命运。
结合“短篇小说可以说是‘空白的艺术’。
办法很简单:能不说的话就不说。
这样一篇小说的容量就会更大了,传达的信息就更多”
分析,尾段珠子掉落的滴答声反衬孙淑芸十年“活死人"生活的死寂和压抑,珠子灯象征多子与美满,珠子的散落对应着主人公生活的破碎,故事在珠子的滴答声里结束,言尽而意未尽,留下挥之不去的伤痛和凄冷之感,留给读者更多感慨和思考空间。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常年干旱的黄土高原,水果最为难得,耐旱的柿子树,无疑是自然慷慨的馈赠。
充足的光照,秋冬十多度的昼夜温差,使这里生长的尖柿格外甜。
柿子红不过一季,人们必须想办法留住它的甜美。
在长久的实践中,一种美味应运而生。
柿子去皮,挂晒,西北风带走水分,揉捏果肉,使柿子软化,脱涩。
一个月后,柿子彻底糖化,拥有了金红的颜色和柔软的身体。
这时,距离最终的美味只有一步之遥。
将压成对儿的合饼,放入大陶缸内,一层柿皮一层饼,层层隔开,接下来,柿子将要暂时告别阳光和空气,进入黑暗,开始一场漫长而甜蜜的梦。
随着剩余水分的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也渗透到表皮上来。
①_____________,形成一层糖浆,不吸水的葡萄糖,则会形成一层白色糖霜,包裹着果糖糖浆。
十二月,进入深冬季节,柿饼也染上了冬天的颜色。
当柿饼日益甜蜜,树上的柿子继续积累着糖分,每年,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在树上,在漫长的冬日里,这些柿子将会成为鸟儿们的美食。
自古以来,水果滋养万物,毫不偏袒,②_____________,人们接受自然的馈赠,也回馈自然。
③,是人们对抗时间的一次胜利,这是一场漫长的升华。
水果摆脱了水分的束缚,获得更为轻盈的肉身,更为长久的生命。
它们浓缩了糖分,尽可能保留纤维和维生素,让人们跨越时间和距离,仍然能品尝到水果的美味。
21.上文是某网站关于柿饼制作的科普简介,请从文中提炼出柿饼制作的四个核心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6个字。
(4分)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21.①柿子去皮;②挂晒柿子;③揉捏果肉;④封存合饼。
(每点1 分)
22.①吸水的果糖②这是人与自然的平衡③果干(柿饼)的发明(每处2 分)
江苏省基地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而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
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诗,冬天是一群雕塑。
以梦呢?以梦想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夏秋冬就是画、小说,短诗和雕塑。
”从语意上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1. 文学作品中的词句,有时看似无理却很有表现力。
请据此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2. 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横线部分,都有“如",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如大型的无人救生艇、小型水上救生机器人等
(2)如以乐器来对应四季
【答案】20.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用排比的手法,使文章朗朗上口,富有诗意美。
21. 春天来了,“我”只能坐在轮椅之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于“我"都是一种残忍,而这种残忍,正是源于对美好春天,对健全身体的渴望。
22. (1)“如”表举例。
说明这类智能无人设备还有很多。
(2)“如"表假设,如果。
假设用乐器来比喻对四季的不同感受。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诗,冬天是一群雕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四季比作一幅画、一部长篇小说、一首短诗、一群雕塑,抓住了四季的特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改句“春夏秋冬就是画、小说,短诗和雕塑"语言直白,缺少表现力。
“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诗,冬天是一群雕塑”句式上“……是……"四个句子句式相似,使用排比的手法,使文章朗朗上口,富有诗意美;改句“春夏秋冬就是画、小说,短诗和雕塑”没有音韵美。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春天是卧病的季节"意思是,雁阵北归,北海春花开放,“我”却深陷在双腿残疾的悲痛之中。
“春天的残忍",春天来了,而“我”只能坐在轮椅之上,以“我"这样患病的心绪对应春天,于“我”而言春天是残忍的,而这种残忍,正是源于对美好春天,对健全身体的渴望。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1)“如大型的无人救生艇、小型水上救生机器人等"中的“如”表举例。
“大型的无人救生艇、小型水上救生机器人等"只是智能无人设备中的一部分,这样的设备还有很多。
(2)“如以乐器来对应四季”中的“如"表假设,如果。
“以乐器来对应四季”其实是把四季比作某个乐器,从而表达对四季的不同感受。
江苏省常州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熙凤)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
只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
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
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于是凤姐儿方移步前来。
将转过来了一重山坡儿,见两三个婆子慌慌张张的走来,见凤姐儿,笑道:“我们奶奶见二奶奶不来,急的了不得,叫奴才们又来请奶奶来了。
"凤姐儿说:“你们奶奶就是这样急脚鬼似的。
”
20.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滴滴、翩翩、慌慌张张",请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5分)
21. 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使用分号的理由。
(4分)
22. 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使用了“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分)
(1)如同患上了“眼癌"似的。
(2)你们奶奶就是这样急脚鬼似的。
20. (5分)
①“滴滴”写出了石中水流“一滴一滴"缓慢滴下的情景,“翩翩”描绘出枝头红叶轻盈飞舞的样子,富有动态美;“慌慌张张"描写了婆子们举止的慌乱,突出人物内心的焦急。
(3分)
②使用叠词,不仅传神地描写出事物的特征、人物的心情,而且
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2分)【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叠词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中的“滴滴"写出了石中水流“一滴一滴”缓慢滴下的情景;“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中的“翩翩”描绘出枝头红叶轻盈飞舞的样子,富有动态美;“见两三个婆子慌慌张张的走来"中的“慌慌张张”描写了婆子们举止的慌乱,突出人物内心的焦急。
使用叠词,不仅传神地描写出事物的特征,水流缓慢滴下,枝头红叶轻盈飞舞,人物的心情,婆子们内心的焦急,而且增强了它的音乐美,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1. (4分)
①“建几处依山之榭"和“结三间临水之轩”是“遥望东南"与“近观西北”的不同景观,“遥望"与“近观”二者构成并列关系。
②“遥望东南"与“建几处依山之榭”之间已使用逗号,所以在“建几处依山之榭"后必须使用分号。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中的“建几处依山之榭"和“结三间临水之轩”是“遥望东南"与“近观西北”的不同景观,“遥望"与“近观”二者构成并列关系。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与“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是并列关系,而且“遥望东南"与“建几处依山之榭”之间已使用逗号,所以在“建几处依山之榭"后必须使用分号。
22. (2分)
①表示看似像患眼癌,其实不是,总体表示否定,表示并不会患眼癌。
②是打比方,表示像急脚鬼一样,强调二者相似性,更多表示肯定,表示性子急。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如同患上了‘眼癌’似的,完全无药可治”,“似的"表示看似像患眼癌,完全无药可治,结合下文“其实,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
要为眼部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其实总体表示否定,表示并不会患眼癌,只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
“你们奶奶就是这样急脚鬼似的"是打比方,表示像急脚鬼一样,“似的”强调二者相似性,更多表示肯定,结合“我们奶奶见二奶奶不来,急的了不得,叫奴才们又来请奶奶来了"可知,表示性子急。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想象力是影响科幻创作的重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因为科幻创作不是天马行空的单纯幻想。
无论是科幻文学,还是科幻影视,它们都诞生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这一现实基础之上。
纵观两百年世界科幻文艺发展史,不难看出,科幻文艺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科幻作品中的科幻理念多是②_____________,比如《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与现实中的费米悖论、进化论、霍金宇宙预言等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另一方面,真实存在的科技成果为科幻想象提供了现实依托,比如《迦太基玫瑰》《奇点遗民》中的克隆人、新智人、虚拟生命体现了前沿生物技术的运用。
如果说想象力为科幻文艺插上朝翔之翼,那么科学技术则为科幻文艺提供了硬核支撑,助力科幻文艺“异想成真"。
因为科幻电影等科幻作品的创作,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提供支持。
比如
影片《流浪地球2》中无处不在的移动机器人③;影片中穿上就能变身“大力士”的炫酷机甲,是已经进入现实应用的“外骨骼机器人"。
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科幻创作者有素材可写、有灵感可用,同时也为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让科幻世界变得更加可“触”可“感"。
目前,以人工智能、量子工程、基因工程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在兴起。
在本轮科技浪潮中,我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嫦娥”探月、“夸父"逐日,这些都为中国科幻创作者放飞想象提供了不竭动力。
我们相信,有技术的支撑和创作者的努力,中国科幻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