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情而发放飞心灵———《麦哨》听课随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缘情而发放飞心灵———《麦哨》听课随笔
作者:徐满红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15期
徐满红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
摘要:文本源于生活。

课堂中,要贴近生活,既要由生活走进文本,又要从文本走向生活。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课堂张扬个性、流淌真情,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关键词:个性化;整合;生成
【案例】
四月下旬,我校举行了中小学教师素质展示活动,其中四年级语文《麦哨》一课,给我
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始,教师问学生会吹口哨吗?学生都欢快地吹起了口哨。

教师接着问,在
春深似海的时候,你们站在田野中吹口哨有什么感受呢?学生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

接着教师
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田野。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田野的景色美、人物美、色彩美、“茅茅针”味道。

课尾时,教师创设情境:“对田野的赞美,你们除了用口哨外,还能用
什么来表达?”学生踊跃发言,有的用一个词,有的用一个句子,有的用一首古诗,有的用一
段话,有一个学生还即兴画了一幅简笔画。

学生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

【随记】
本案例中,教师的设计旨在践行新课标,实现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转换,力改课堂教
学的陈旧模式,让课堂张扬个性,流淌真情,感受田园风光的美。

一、强化自主性,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生阅读的个性化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相联系。

农家的孩子对田园风光再熟悉不过。

在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吹口哨”,回味“茅茅针”的味道,想想田园的色彩变化等。

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感受。

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有
滋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中教师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把握准确。

二、多元对话,整合资源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本案例中力求让课
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平台,使学生经历阅读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对话的
充实。

在多元对话的过程中,各种资源得到整合。

三、打破藩篱,凸现大语文观
《课标》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在开阔的视野中学习语文,从课中折射出
教师对大语文观的理念。

1.本组课文是围绕“田园风光”来安排的。

田园风光,农家的孩子熟视无睹。

教师通过
指导学生学习《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三篇课文、诗歌。

学生对田园风光有
了兴趣,再学习《麦哨》,则有了一定的积累。

学生明白原来田园风光如此迷人。

正如法国著
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
们的教师就是要以文本为载体,训练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2.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上下了大功夫。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语、句子、诗歌、文章,调动积累把自己通过眼睛观察的美表现出来。

3.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所在班级内的四周墙壁悬挂有古诗配画、田园风光水彩画、
手抄报等学生作品。

据学生介绍还开展了朗读田园诗、美文、校外采风等活动。

学生通过眼看、耳听、鼻闻、动手操作,各种感官得到培养。

学生在多方位、多途径的学习中,开启了心智,
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课堂生成,尽显学生的生命活力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这个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积累和
在学习中不断产生的新想法。

学生积累与课堂的新知,构建了学生自己新的知识结构。

通过教
师的诵读,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交流自己所见的田园风光。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田园风光
的赞美,是知识的一种再创造,每个学生都会有发自肺腑的赞美。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就自然而然地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所以,教师从学生的积累、生活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与文本、环境、他人对话。

拨动学生
情感的琴弦,感受美、创造美。

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王小平.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7).
作者简介:徐满红,男,1978年6月出生,大专学历,现就职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
州镇航天希望小学,主要从事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