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对联·王世贞(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对联·王世贞(1)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
明·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人。
自幼有才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又为青州兵备副使。
为官正直,不附权贵,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明朝中叶“后七子”主要代表人物,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又为青州兵备副使。
为官正直,不附权贵。
杨继盛下狱,时进汤药,又代杨妻写申疏,杨死又备棺殓尸,严嵩对此十分嫉恨。
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出为山东副使。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其父王忬以泺河失事,被严嵩所构论死。
遂解官奔赴京师,与其弟王世懋日伏严嵩门外求宽免,而王忬终被处死,兄弟俩号泣扶柩持丧归,3年丧满后犹却冠带。
隆庆元年(1567年)兄弟俩伏阙讼父冤,得平反,被荐以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又历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寺卿。
万历二年(1574年)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数奏陈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计,后因忤张居正被罢官。
后起为应天府尹,复被劾罢。
张居正病殁后,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
不久起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刑部尚书,以疾辞归故里。
以诗文名于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相唱和,继承并鼓吹“前七子”复古理论,史称“后七子”。
李攀龙殁后,独领文坛20年,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门下。
鉴于台阁体文风不振,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
所作诗文,也多为复古模拟之作,但往往失于藻饰。
晚年深有所悟,于唐好白居易,于宋好兄弟俩号泣扶柩持丧归,3年丧满后犹却冠带。
隆庆元年(1567年)兄弟俩伏阙讼父冤,得平反,被荐以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又历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寺卿。
万历二年(1574年)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数奏陈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计,后因忤张居正被罢官。
后起为应天府尹,复被劾罢。
张居正病殁后,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
不久起为南京兵部
右侍郎,擢南京刑部尚书,以疾辞归故里。
以诗文名于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相唱和,继承并鼓吹“前七子”复古理论,史称“后七子”。
李攀龙殁后,独领文坛20年,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门下。
鉴于台阁体文风不振,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
所作诗文,也多为复古模拟之作,但往往失于藻饰。
晚年深有所悟,于唐好白居易,于宋好苏轼,诗文以恬淡为宗。
又好史学,以史才自许。
自弱冠登朝,即好访朝家故典,晚年又得见内府档案秘籍,著述甚丰。
松江人陈复表将其所著的各种朝野载记、秘录等汇为《弇州史料》前集30卷,后集70卷,内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传记、边疆史地、奇事佚闻等,是一部较完整的明代史料汇编。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病卒于太仓家中,终年64岁。
著述甚丰,著作文学方面有诗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弇州山人续稿》207卷、《艺苑卮言》12卷、《嘉靖以来首辅传》8卷、《觚不觚录》1卷、《读书后》8卷等,还编纂《画苑》10卷、《王氏书苑》10卷等,史学方面有《弇山堂别集》100卷等。
后松江人陈复表汇辑有《弇州史料》100卷(前集30卷,后集70卷)等传世。
王世贞撰题联
路疑鞭石就;
室似凿空悬。
——题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雷神洞
雷神洞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
“雷神”是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俗称雷公。
上联:“鞭石”,典出《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
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
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
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
”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下联“室”,指雷公之室。
“凿空”,谓开凿使其空。
此联原本为作者《太和即事》诗句,点出了路依山开,室如空悬的惊险壮观,有如鬼斧神工所致。
用以题雷神洞,则又增添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相传石洞有阴阳石,天旱则鞭阴石得雨,雨多则鞭阳石天晴。
杜甫有《雷》
诗云:“暴尪或前闻,鞭石非稽古”句,这就使联中之“路”成了阴晴之路。
全联谓指雷神洞皆乃天公造化,情趣相融。
风岩昼激诸天雨;
阴壑寒生万树涛。
——题江苏省常熟市虞山三沓石
三沓石为江苏省常熟市虞山一景,谓上如舟,中如几,下如斛,略具形似而名。
此联镌于石上,联语描写此间景致,互为关联,上联说因“风岩”阴冷,故“激”来诸天细雨;下联说又因“阴壑”风高,故“生”万树狂涛。
全联情景交融,形意互生,构成了一组融洽和谐的晴雨寒涛图。
王世贞律诗联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4联,习惯上称第1联为破题,第2联为颔联、第3联为颈联、第4联为结句。
每首的2、3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2、4、6、8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1-1、五言律诗联
五律是五言律诗的简称,属于近体诗中律诗(格律诗的意思)的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成为长律或排律。
排律,一般都是5言的,句数不定,但必须超过8句,句数是偶数,如10句,20句,100句,
至200句以上。
按照一般习惯,律诗是最讲究语言锤炼的,古人有“五律如四十尊菩萨,着一俗汉不得”的说法。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
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
人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五言类型一格式范例五言类型二格式范例
青山横北郭,⊙平⊙仄仄深居俯夹城,平平⊙仄平(韵)
白水绕孤城。
⊙仄仄平平(韵)春去夏犹清。
⊙仄仄平平(韵)
此地一为别,⊙仄⊙平仄天意怜幽草,⊙仄⊙平仄
孤蓬万里征。
平平⊙仄平(韵)人间重晚晴。
平平⊙仄平(韵)
浮云游子意,⊙平⊙仄仄并添高阁回,⊙平⊙仄仄
落日故人情。
⊙仄仄平平(韵)微注小窗明。
⊙仄仄平平(韵)
挥手自兹去,⊙仄⊙平仄越鸟巢干后,⊙仄⊙平仄
萧萧班马鸣。
平平⊙仄平(韵)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平(韵)
——唐·李白《五律·送友人》诗——唐·李商隐《五律·晚晴》诗
五言类型三格式范例五言类型四格式范例
国破山河在,⊙仄⊙平仄太乙近天都,⊙仄仄平平(韵)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平(韵)连山到海隅。
平平⊙仄平(韵)
感时花溅泪,⊙平⊙仄仄白云回望合,⊙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
⊙仄仄平平(韵)青霭入看无。
⊙仄仄平平(韵)
烽火连三月,⊙仄⊙平仄分野中峰变,⊙仄⊙平仄
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平(韵)阴晴众壑珠。
平平⊙仄平(韵)
白头搔更短,⊙平⊙仄仄欲投人处宿,⊙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
⊙仄仄平平(韵)隔水问樵夫。
⊙仄仄平平(韵)
——唐·杜甫《五律·春望》诗——唐·王维《五律·终南山》诗
幸舍新弹铗,
屠家旧鼓刀。
风尘看不见,(颔联上)
意气为谁高。
(颔联下)
片语忽生翼,(颈联上)
此身如拔毛。
(颈联下)
金张贵人里,
辟易鷫鸘袍。
——《五律·侠客》诗联
此夜不忍旦,
匆匆垂去家。
回看小弱女,(颔联上)
犹未解呼爷。
(颔联下)
冻雪依檐草,(颈联上)
轻颷散烛花。
(颈联下)
莫挥分手泪,
吾道自天涯。
——《五律·丁未计偕将出门夕》诗联短笛破空蒙,
孤舟黯淡中。
打篷霞脚雨,(颔联上)
鬬水石尤风。
(颔联下)
少住投栖鸟,(颈联上)
无言数去鸿。
(颈联下)
酒杯吾计在,
未拟哭途穷。
——《五律·归舟风雨》诗联
偶然走马去,
忽复放舟归。
倒日鲂鲤集,(颔联上)
长天鹳鹤飞。
(颔联下)
钓童竹枝曲,(颈联上)
浣女藕花衣。
(颈联下)
莫作它乡乐,
江南春渐稀。
——《五律·放舟》诗联
葆性専坤静,
论功夹日明。
恩将贯鱼重,(颔联上)
身为当熊轻。
(颔联下)
寂寂春金屋,(颈联上)
沈沈夜玉城。
(颈联下)
不须彤史述,
天语自峥嵘。
——《五律·大行方皇后挽歌二章其一》诗联宻雨椒途净,
伤云鷖辂兴。
深宫六衣卷,(颔联上)
导扇五华层。
(颔联下)
仙驭何其杳,(颈联上)
神君不可凭。
(颈联下)
还应从此日,
起观望昭陵。
——《五律·大行方皇后挽歌二章其二》诗联振木长颷劲,
回空霁雪明。
河山俄改色,(颔联上)
天地有悲声。
(颔联下)
苑树连枝泪,(颈联上)
宫鸦数点晴。
(颈联下)
此时仙驭逺,
知复盼瑶京。
——《五律·雪后入临大行皇后二首其一》诗联积雪映空明,
轻寒入帝城。
蕋珠飘榭冷,(颔联上)
妆粉委尘轻。
(颔联下)
玉履惟传迹,(颈联上)
瑶台何处行。
(颈联下)
梅花与栁絮,
知是总伤情。
——《五律·雪后入临大行皇后二首其二》诗联鼙鼓胡云旧,
旌旗汉月新。
何来飞虎将,(颔联上)
亲获射雕人。
(颔联下)
白髪寻源早,(颈联上)
黄金结侠贫。
(颈联下)
功成不望赏,
云阁画麒麟。
——《五律·出塞二首其一》诗联
不断穹庐色,
檀槽压酪浆。
俄闻五校至,(颔联上)
去逐六驘亡。
(颔联下)
蒲类天如赭,(颈联上)
燕支月似霜。
(颈联下)
前军又铙吹,
生得左贤王。
——《五律·出塞二首其二》诗联
驻马扶游兴,
招提背郭开。
只堪吾暂憩,(颔联上)
不谓尔能来。
(颔联下)
香饭青蔯供,(颈联上)
轻衫白氎裁。
(颈联下)
宿鸦千佛子,
就掌莫惊猜。
——《五律·游天宁寺莫膳部偶过有作》诗联雁塔衡颷劲,
珠林宻雨回。
昙花空外散,(颔联上)
天乐定中来。
(颔联下)
龙出阿罗钵,(颈联上)
猊翻般若台。
(颈联下)
何因占慧力,
孤月乱云开。
——《五律·天宁寺大风雨旋霁》诗联
行散到古院,
翛然遇真师。
落日澹眉宇,(颔联上)
清霜踈鬂丝。
(颔联下)
饭温初煮石,(颈联上)
丹冷旧封泥。
(颈联下)
嗒坐浑无语,
蝉声秋树枝。
——《五律·游白云观遇钟了髻》诗联
十日不启戸,
秋容老自催。
雨虫寒上壁,(颔联上)
风叶夜侵苔。
(颔联下)
药褁收仍展,(颈联上)
砧声去复来。
(颈联下)
乾坤空濶意,
不为庾生哀。
——《五律·暮秋》诗联
瑶镜破踈枝,
西风敞夕帷。
流光岂不惜,(颔联上)
圆景渐成亏。
(颔联下)
脉脉凭谁语,(颈联上)
娟娟静自窥。
(颈联下)
故乡俱一点,
含意暂教迟。
——《五律·十六夜月不寐》诗联
有恨光难满,
多愁挂却迟。
凄凉洞庭树,(颔联上)
迢递上林枝。
(颔联下)
故苑空机杼,(颈联上)
深宫罢履綦。
(颈联下)
雁风团白露,
愁杀独栖时。
——《五律·十七夜月独坐》诗联
毋惊送君出,
直道迩难任。
讵是无知己,(颔联上)
翻然谐素心。
(颔联下)
浮云看逝鸟,(颈联上)
幽谷冩鸣琴。
(颈联下)
亦有临岐泪,
苍生望转深。
——《五律·送王佥事先生罢官归二首其一》诗联清秋怆行役,
况子罢官归。
落日芬兰佩,(颔联上)
西风凉芰衣。
(颔联下)
迟迟为帝里,(颈联上)
欵欵向亲闱。
(颈联下)
更薄湘累怨,
孤臣托罪微。
——《五律·送王佥事先生罢官归二首其二》诗联共识承恩日,
为郎典石渠。
未须论失马,(颔联上)
已是遂焚鱼。
(颔联下)
小径频回驾,(颈联上)
青山独著书。
(颈联下)
无言同咄咄,(尾联上)
有梦亦蘧蘧。
(尾联下)
——《五律·奉寄华学士先生三首其一》诗联
轩冕岂不羡,
难膺千载躯。
独游成逺志,(颔联上)
新论拟潜夫。
(颔联下)
世路知相左,(颈联上)
吾师亦太迂。
(颈联下)
野鸥今不忌,
随意钓江湖。
——《五律·奉寄华学士先生三首其二》诗联
自爱青山地,
毋嗟上苑枝。
我方占世道,(颔联上)
天欲重公诗。
(颔联下)
往事浮云逝,(颈联上)
生涯流水知。
(颈联下)
独惭门下客,
凄断马融帷。
——《五律·奉寄华学士先生三首其三》诗联
日蚀王正朔,
千山一雨蒙。
人间今不见,(颔联上)
天上岂应同。
(颔联下)
汉署惭宣疏,(颈联上)*
尧都想羿弓。
(颈联下)
向来闻左史,
曽纪善言功。
——《五律·元日日有食之雨不见》诗联
* 注:鲍宣有元旦日蚀疏。
乗兴欵柴扉,
相逢骑马归。
待予初下榻,(颔联上)
对尔欲忘机。
(颔联下)
好客语中至,(颈联上)
情人书后稀。
(颈联下)
悠然念离合,
徙倚度斜晖。
——《五律·春日过李三于鳞小饮适谢茂秦至有懐伯承明府》诗联自闻仙令去,
春雪下江关。
予以友生感,(颔联上)
君其伯仲间。
(颔联下)
援琴对素月,(颈联上)
流思共髙山。
(颈联下)
頼有投珠意,
索居时解颜。
——《五律·有怀伯承因答于鳞》诗联
歴下多奇士,
夫君无忝之。
身应李白后,(颔联上)
书是伏生遗。
(颔联下)
古调名堪小,(颈联上)
穷探已亦疑。
(颈联下)
书来重嘘借,
吾更爱吾诗。
——《五律·答赠于鳞》诗联寂尔空庭步,
悠然凉意新。
倒池明绿树,(颔联上)
惊藻爱朱鳞。
(颔联下)
聚沫縁窥食,(颈联上)
穿深欲避人。
(颈联下)
不知濠上乐,
鱼我竟谁真。
——《五律·玩小池金鱼》诗联细雨留髙树,
轻寒过小池。
剧怜初夏节,(颔联上)
却似晩秋时。
(颔联下)
披荇鱼知乐,(颈联上)
凭轩鸟暗窥。
(颈联下)
萧疎故园思,
徐步欲何之。
——《五律·乍雨》诗联
乗暇独登楼,
卷帘清逺眸。
无堪望中意,(颔联上)
翻益醉余愁。
(颔联下)
云合山常暝,(颈联上)
烟轻雨乍收。
(颈联下)
行藏吾自识,
曲枕信悠悠。
——《五律·雨后登白云楼》诗联
绝塞犹骁骑,
中原失虎臣。
空余褁革志,(颔联上)
无复据鞍身。
(颔联下)
动地千门哭,(颈联上)
悲风万马尘。
(颈联下)
将星知未陨,
天子重推轮。
——《五律·闻大同周将军物故二首其一》诗联沙海长城断,
单于秋意深。
转愁新将令,(颔联上)
难识旧军心。
(颔联下)
赤羽时传警,(颈联上)
黄金不可寻。
(颈联下)
冯唐抚髀对,
今古泪沾襟。
——《五律·闻大同周将军物故二首其二》诗联中逵暂改辙,
髙眺对苍然。
晓径松花合,(颔联上)
秋林枫叶鲜。
(颔联下)
穿蹄出穴兎,(颈联上)
薄眥护巢鸢。
(颈联下)
隠隠闻笳鼓,
无何蓟北天。
——《五律·晓行西山从间道发即景有作》诗联再徙司农秩,
仍分使者衣。
秋深槲叶冷,(颔联上)
江濶锦帆飞。
(颔联下)
日夜军声急,(颈联上)
东南地力微。
(颈联下)
汉家盐策议,
待尔叩宸扉。
——《五律·送刘戸部之南都榷引盐》诗联
壮志羞弹铗,
生涯问曵裾。
帝城不可住,(颔联上)
边塞复何如。
(颔联下)
古戍霜侵早,(颈联上)
交河月满初。
(颈联下)
秋笳吹又急,
容易鬓毛踈。
——《五律·赠汪生游辽左》诗联
褰裳春出郭,
扶病强招寻。
自是尘中侣,(颔联上)
同皈静者心。
(颔联下)
城阴催落日,(颈联上)
野色断髙岑。
(颈联下)
何事诸天界,
能令离思深。
——《五律·游天宁寺》诗联
一官初拜魏,
匹马逺投漳。
海色家家雨,(颔联上)
寒梅树树霜。
(颔联下)
云中下飞传,(颈联上)
天际出余皇。
(颈联下)
赋就多蛮语,
能无忆故乡。
——《五律·送人之漳州驿丞》诗联
气候今年晩,
燕山雪片飞。
可怜近寒食,(颔联上)
犹未授春衣。
(颔联下)
半吐花如落,(颈联上)
能歌莺尚稀。
(颈联下)
长懐浴沂伴,
日暮咏而归。
——《五律·寒食前三日出郊外遇雪有作》诗联握手语未毕,
呼童且列筵。
停杯坐秋色,(颔联上)
看棹下江烟。
(颔联下)
汝狎严城漏,(颈联上)
吾躭据榻眠。
(颈联下)
不知何所道,
小别是经年。
——《五律·高邮遇同年龚生舟次醉成》诗联北风吹马鬛,
寒色满貂裘。
以我未能去,(颔联上)
逢君不可留。
(颔联下)
乱砧淮浦夜,(颈联上)
孤戍蓟门秋。
(颈联下)
为有幽芳在,
何须叹薄游。
——《五律·送王亮焘下第》诗联
河壖置别筵,
把袂未能捐。
落日边烽出,(颔联上)
孤星海树悬。
(颔联下)
干戈淹嵗月,(颈联上)
舟楫任风烟。
(颈联下)
直有连枝泪,
畴吟春树篇。
——《五律·均美兄之分冝丞取道归里二首其一》诗联今日悟归计,
秋风空羡人。
尔同彭泽宰,(颔联上)
况展柴桑轮。
(颔联下)
鸟雀稻禾熟,(颈联上)
云霞橘柚新。
(颈联下)
倘怜缨组弟,
非为罢官贫。
——《五律·均美兄之分冝丞取道归里二首其二》诗联门巷髙轩过,
琴尊别思悬。
明珠动深夜,(颔联上)
白雪破炎天。
(颔联下)
浊酒能中圣,(颈联上)
狂歌竞谪仙。
(颈联下)
还欣竹林赏,
西傍禁城偏。
——《五律·夏夕谢山人冯戸曹朱驾部伯隣峻伯于鳞三比部见过分韵得天字时谢将有行期》诗联
姚园聊属我,
吴客自为群。
白水秋先得,(颔联上)
青山雨不分。
(颔联下)
藻飜鱼意乐,(颈联上)
竹静鸟声闻。
(颈联下)
谈笑淹归马,
冲泥恋夕曛。
——《五律·过姚园作》诗联
老病张中贵,
曽陪内教场。
五营徴介士,(颔联上)
六部选名倡。
(颔联下)
白马平阳月,(颈联上)
琱戈青海霜。
(颈联下)
怕归长信谒,
语语是先皇。
——《五律·张中贵谈武庙时事有感》诗联
不寐宵声发,
孤吟秋色来。
关城羽林骑,(颔联上)
钟鼓栢梁台。
(颔联下)
世事文章逺,(颈联上)
乡心战伐催。
(颈联下)
长安李生在,
犹可对衔杯。
——《五律·初秋夜坐有感示于鳞》诗联
松楸何不极,
复道见行宫。
剑佩千官月,(颔联上)
桥陵万马风。
(颔联下)
地回山尽拱,(颈联上)
云合树俱雄。
(颈联下)
白首先朝事,
伤心涕泪中。
——《五律·陵祀二首其一》诗联回合宫墙出,
分趍礼数同。
夜归千嶂裏,(颔联上)
春度百花中。
(颔联下)
列宿俱垂野,(颈联上)
洪涛并在空。
(颈联下)
出游神意肃,
石马自鸣风。
——《五律·陵祀二首其二》诗联颖考元工俗,
来讥阮氏狂。
诗何预成败,(颔联上)
酒颇碍行藏。
(颔联下)
雄白元难守,(颈联上)
雌黄未易当。
(颈联下)
先生但吟醉,
答尔意茫茫。
——《五律·答友二首其一》诗联稍为躭诗酒,
都忘世路难。
诗凭千古在,(颔联上)
酒放一身宽。
(颔联下)
湿束豪雄小,(颈联上)
途深礼数安。
(颈联下)
那能事斯语,
便欲弃微官。
——《五律·答友二首其二》诗联
偶成春服始,
挟侣问幽踪。
芳草近寒食,(颔联上)
空林闻午钟。
(颔联下)
惊波双鸟出,(颈联上)
迷路一僧逢。
(颈联下)
欲竟名园者,
停杯感慨重。
——《五律·春日同于鳞茂秦集韦寺水亭分韵得重字》诗联飘梗真难系,
垂杨未可攀。
君名去留外,(颔联上)
吾道是非间。
(颔联下)
且白人前眼,(颈联上)
凭苍客后颜。
(颈联下)
萧然一长揖,
诗句满春山。
——《五律·简茂秦》诗联
棘寺饶期集,
怜予齿最卑。
暮云催握醑,(颔联上)
秋雨聴弹碁。
(颔联下)
攀附多先达,(颈联上)
风流并我师。
(颈联下)
不堪今咫尺,
相望即天涯。
——《五律·过秋曹后懐棘寺旧欢寄谢诸丈人三首其一》诗联兴爱提壶语,
归从欵段催。
落花风后迳,(颔联上)
芳树雨中杯。
(颔联下)
禄薄存交谊,(颈联上)
官闲见吏才。
(颈联下)
未愁西省隔,
折简即能来。
——《五律·过秋曹后懐棘寺旧欢寄谢诸丈人三首其二》诗联忆尔郫筒酒,
来从蜀客船。
开尊须尽日,(颔联上)
促席解忘年。
(颔联下)
懒即隗俄坐,(颈联上)
酣仍鼓跌眠。
(颈联下)
只今云省夜,
茶椀对残编。
——《五律·过秋曹后懐棘寺旧欢寄谢诸丈人三首其三》诗联闻道游梁狱,
斯人实可悲。
红颜翻自累,(颔联上)
白璧转堪疑。
(颔联下)
失意乾坤小,(颈联上)
孤踪雨露迟。
(颈联下)
向来吹黍律,
开落竟由谁。
——《五律·闻卢生将出狱志喜三首其一》诗联
骨立卢生在,
群销好自支。
膏焚独明日,(颔联上)
灰暖再然时。
(颔联下)
鹦鹉元惊众,(颈联上)
鹪鹩未穏枝。
(颈联下)
江湖去仍广,
勺水借恩私。
*
——《五律·闻卢生将出狱志喜三首其二》诗联* 注:生业已荡尽故云。
此际狱中剑,
曽逢雷令非。
提携终奋迅,(颔联上)
拂拭有光辉。
(颔联下)
一旦雄心托,(颈联上)
千年国士稀。
(颈联下)
凭将报恩用,
不作化龙飞。
*
——《五律·闻卢生将出狱志喜三首其三》诗联* 注:谓陆令也。
西来为传法,
南下岂离羣。
夜梵神鱼响,(颔联上)
秋空法雁闻。
(颔联下)
浮杯洞庭月,(颈联上)
飞锡衡山云。
(颈联下)
若向黄梅去,
心香一寄焚。
——《五律·送僧之楚》诗联
下马叩空门,
逢僧礼白云。
为心一萧散,(颔联上)
别路自尘氛。
(颔联下)
犬避昙花席,(颈联上)
鼯飡贝叶文。
(颈联下)
大都论佛性,
难作有无分。
——《五律·憩弘慈寺空上人房》诗联带有同心在,
丝将续命迟。
泪偷埋玉地,(颔联上)
心折赐珠时。
(颔联下)
解幌风从入,(颈联上)
钩帘月自垂。
(颈联下)
安仁故亡恙,
不那鬂成丝。
——《五律·许解元悼妾四首其一》诗联天上仙期迫,
人间别恨深。
吹箫不同去,(颔联上)
步幄杳难寻。
(颔联下)
入梦惊纎玉,(颈联上)
闻香剰郁金。
(颈联下)
都将可怜意,
留作断肠吟。
——《五律·许解元悼妾四首其二》诗联十五绣鸳鸯,
妆成赠阮郎。
蛾眉西岭月,(颔联上)
鸾镜九秋霜。
(颔联下)
小雨流苏暗,(颈联上)
阑风锦簟凉。
(颈联下)
欲从天外覔,
谁遣返魂香。
——《五律·许解元悼妾四首其三》诗联
云鬟白玉酥,
人道胜罗敷。
所念前鱼泣,(颔联上)
宁知别鹤孤。
(颔联下)
同心悞彩繸,(颈联上)
如意妬珊瑚。
(颈联下)
往日西陵栢,
萧萧长夜徂。
——《五律·许解元悼妾四首其四》诗联
谢客冠长解,
抛书酒渐亲。
陋甘为圃问,(颔联上)
拙忆灌园人。
(颔联下)
引瀑全冝暑,(颈联上)
栽花已过春。
(颈联下)
忽惊揺落思,
高栁暮蝉新。
——《五律·夏日小理花榭漫兴四首其一》诗联小树僮能接,
繁花手自修。
闭门疑在野,(颔联上)
积雨乍成秋。
(颔联下)
万事何青眼,(颈联上)
诸公岂黒头。
(颈联下)
还嗔妻子问,
只为俸钱留。
——《五律·夏日小理花榭漫兴四首其二》诗联落落孤松树,
空斋意敞然。
谁来醉明月,(颔联上)
独坐看青天。
(颔联下)
解髪步兵啸,(颈联上)
披襟中散弦。
(颈联下)
那能畏官长,
骑马问流年。
——《五律·夏日小理花榭漫兴四首其三》诗联握管真凭我,
衔杯不让人。
风尘世已甚,(颔联上)
慷慨复何陈。
(颔联下)
嵗月持螯手,(颈联上)
朝廷食肉身。
(颈联下)
无为互嘲诮,
各自有沉沦。
——《五律·夏日小理花榭漫兴四首其四》诗联禄薄君休问,
闽天可计程。
呼儿看蜃市,(颔联上)
对客注鱼经。
(颔联下)
岩雨任公白,(颈联上)
山云天姥青。
(颈联下)
萧然坐州幕,
鸟雀下空庭。
——《五律·送唐圜任福宁吏目》诗联
转目风尘色,
人间睥睨过。
官贫为具少,(颔联上)
儿病检方多。
(颔联下)
时论俱戎马,(颈联上)
乡心几薜萝。
(颈联下)
毋劳问推毂,
吾意亦从它。
——《五律·偶题二首其一》诗联
案牍吾何厌,
形骸乆就拘。
聊因对樽酒,(颔联上)
相与得须臾。
(颔联下)
宦路皆先逹,(颈联上)
诗名岂病夫。
(颈联下)
乞归犹未敢,
清梦或江湖。
——《五律·偶题二首其二》诗联
三载传书札,
相逢恐未真。
应门懽旧仆,(颔联上)
屈指问交亲。
(颔联下)
鸡黍贫能具,(颈联上)
莺花晩更新。
(颈联下)
相看素衣在,
天地乆风尘。
——《五律·喜师锡比部夜来自南留酌有赠》诗联日月真萍梗,
乾坤任酒巵。
独行身外计,(颔联上)
苦思鬂间知。
(颔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