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南翼产业发展战略研究0327更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2011年福建三大港口全港货物吐量比较图 2003-2011年福建三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较图 19
第3章 江阴经济开发区 工业发展现状
3.1 发展优势分析 3.2 发展劣势分析 3.3 发展问题诊断
江阴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优势分析
区位处于对台前沿,但是距离福 州市区、福清市区较远
区位条件:福建东南沿海,频临长 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发达地区, 与台湾相望。
全球经济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
外商直接投资强劲恢复,化工等制造业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 为江阴半岛的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背景
▪ 2011直接外资初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 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已经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 2013年将达到2007年的最高值
▪ 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成为直接外资的 新力量
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
• 推动福清市融入福州中心城 区,共同构筑海西大都市区。
北翼罗源 能源冶金产业组团
都市型 高新/先进产业
大福州 特色产业集聚圈 南翼江阴 临港产业组团
福州经济格局整合方向
产业集聚区逐渐形成
功能分工初步显现
目前福州已经初步形成了多个产 业集聚区,产业空间布局方面逐 渐形成以沿海和腹地齐头并进的 势头。
项目招商:临港工业项目 有限,招商引资竞争大
三都澳:石化、能源、
船舶、机械加工
罗源湾:冶金、电力
能源、修造船与游艇、 机械装备制造、化工
兴化湾:化工 、装
备制造、船舶制造
湄洲湾:石化、能 源、浆纸、木材加
工、船舶制造 厦门湾:汽车、石化、
能源、工程机械、船 舶制造
古雷湾:化工、冶 金、建材、船舶
周边临港工业区发展比较 —福建层面
0.69%,但年均增长率达75.57%,属于潜力增长型,是未来发展
的重点
1
2 潜力发展型
2 1 优势增长型
3
18.8%
3 衰退型
5%
4 优势衰退型 4
周边临港工业区发展比较 —福建层面
福建沿海临港产业区众多, 产业同构现象明显,项目招 商竞争大
临港产业:临港产业发展 载体较多,且大多以石化、 能源、冶金为主导产业, 产业同构现象明显
▪ 汽车制造 ▪ 电子信息 ▪ 轻工业 ▪ 纺织业
2010年“战略性N新eg兴ati产v 业发展规划”
▪ 新能源 ▪ 新医药 ▪ 节能环保 ▪ 生物育种 ▪ 电动汽车 ▪ 信息产业 ▪ 新材料
全球经济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
海洋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江阴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千载难
逢的机遇
▪ 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海洋经济海 洋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 201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增长11%,达到创纪 录的6840亿美元;转型期经济体上升25%,达 920亿美元。
▪ 2011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160.11亿美元, 上升了9.7%,劳动密集型减少,高技术产业和 服务业增加
▪ 制造业直接外资上升
▪ 化工业保持了活力,金属和电子有所减少,纺织、 汽车等有所复苏
投资/亿元
新增吞吐能力/万吨
福州港 厦门港 泉州港
79.50 142.20 81.18
4766 10000 4300
福建三大港口区位图
2010年完成货物吞 “十一五”新增深 2010年货物吞吐
吐量/万吨
水泊位数/个
量全国排名
7125
17
18
13900
32
13
8455
22
17
周边临港工业区发展比较 —福建层面
长三角 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
珠三角
罗源湾
珠三角
江阴经济开发区区位图 连江县
福州市区
资源条件:海8西0公里最佳深水良长乐港 工业用地保障充足
福清市区
40公里
江阴经济开发区
距离福州市区、福清市区较远, 直接影响港口产业的发展。
江阴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优势分析
周边园区类型多样,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江阴地区需错位发展
《福建省"十二五"建设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基地专项规划》
两岸合作与海西发展动态
平潭县两岸合作示范区以服务业为主,有利于江阴半岛借助 “平潭”吸引台湾的制造业和促进江阴物流产业的发展
江阴地区重点 发展的产业
➢装备制造 ➢石化 ➢化工新材料产 业 ➢物流产业 ➢电力能源 ➢新兴产业
平潭两岸合作 示范区
➢生产性服务业 ➢旅游业 ➢新兴海洋产业 开发基地 ➢以服务业为主 的产业结构
马尾晋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空港高新科技产业基地
玉田纺织物流产业基地 松下港加工 制造物流产 业基地
福州市主要产业发展载体
第2章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2.1 福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2 周边临港产业区发展比较
福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持续走好,工业发展处于工 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
福州人均GDP时序变 化
▪ 提出“陆海统筹发展”
▪ 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之后,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 《舟山新区规划》相继获批
▪ 海洋第三产业成为海洋经济的主 体,海洋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2008-2012中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
▪ 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 长。其中,以物流和滨海旅游为代表 的海洋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海洋 经济的主体。海洋第二产业占比有所 降低。但海洋新兴产业总量仍然较小, 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不高。
2012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两岸合作与海西发展动态
两岸合作范围日益扩大,合作项目逐渐丰富,江阴应加快步伐,拓 展两岸合作的新领域
现代农业
•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 作试验区(2006) •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 业合作实验区(2005) •台湾(福建)农民创 业园(2006) •闽台(新罗)农业观 光园(2010)
要错位发展
莆田兴化湾南岸临港产 业基地
处于建设的初期阶段
平潭综合试验区
提供生产性 服务业支持
主 航 线
江阴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优势分 析
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工业总产值 不断攀升、规上工业发展突出
招商引资:截止2012年9月,江阴 经济开发区签约项目达101项,总投 资890.2亿元,其中已投产56家企业, 在建23家,筹建22家。
在功能上,各园区的功能逐渐完 善,且分工逐渐明显,既有以临 港重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区,又 有以腹地工业为主的产业基地; 既有以高新技术、研发为主的高 新技术园区,又有以传统产业为 主的普通经济开发区。
罗源湾能源材料产业基地
科学城科技研发产业基地 青口汽车产业基地
福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
福州市南翼产业发展战 略研究0327更新
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
研究框架
背景 现状 定位
实施
1
宏观背景分析
2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3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
案例借鉴
5
战略定位
6
产业体系构建
7
产业发展方向
8
低碳经济实现路径
第1章 宏观背景分析
1.1 全球经济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 1.2 两岸合作与海西发展动态 1.3 福州经济格局整合方向
福建沿海众多区域成为“十二五”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域, 江阴半岛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
《福建省“十二五”建 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 基地专项规划》 (二 〇一一年五月 )提出 支撑海峡西岸先进制造 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实 现跨越发展的新增长点。
江阴半岛的区位优势和 重要性有待突出
周边临港工业区发展比较 —福建层面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 区和平潭综合试验 区分别为高新技术 园区和生产性服务 业合作示范区,有
沈海高速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松下港
定位装备制造等临港工 业,需错位发展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产业 与江阴产业形成互补
利于促进江阴地
区的发展
松下港、莆田兴化
315
江阴经济开发区
南日水道
国 道
湾南岸地区则以临
港产业为主,则需
人均GDP持续攀升
▪ 2012年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 增加,达到4218.29亿元
▪ 人均GDP超过52000元
福州工业化阶段判定
福州统计年鉴2012
处于工业化中期到后 期的过渡阶段
判断 指标
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
工业化初 工业化中 工业化后 后工业化 福州2012
期
期
期
阶段
5344美元
单项判定
上升
上升
上升 工业化后期
福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重,重轻工 业比重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比重浮动不大 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
福州重轻工业比重经历了迅速上 升后又有所下降
未来随着福州临港产业的发展, 重、轻工业比重将会持续提升
福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发展势头各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目前比重为
福州经济格局整合方向
福州构筑海西大都市区:今后十年,是福州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南翼地区是福州顺应海峡西岸经 济区发展趋势、实施新一轮城市 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城市功能的关键地区。
《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加快工业经济向江阴罗源湾 两大港区为重点的南北两翼 集聚,打造先进的临港产业 带。
海岸线资源丰富,具有建设深水港群的条件。
保税物流园区及江阴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将给港口强有力的发展支撑
临港区 三都澳
海岸线 449.98公里
罗源湾 155.66公里
江阴半岛 223.4公里
湄洲湾北岸 91.3公里
湄洲湾南岸 214公里
古雷湾 8.8公里
福建省六大临港区口岸资源对比分析
未来产业以电子信息、航
人均GDP (美元)
<2400
24004800
48009000
>9000
(1998年 价)
工业化后期
空航天、海洋产业、自动设
备制造以及石化等重工业为 农业增加
值占
20-40 40-70 下降
下降
上升 工业化中期
主。
GDP(%)
第三产业 增加值占 10-30 GDP(%)
30-60
福州港发展速度放缓,集装箱 尚需加强
货物吞吐量:2001-2006年福 州港吞吐量一直居于福建第一大 港的位置,但是2006年以后被 漳州港并入厦门港,全港货物吞 吐量激增;福州港于2008、 2010、2011年份被泉州港赶超。
集装箱:从集装箱吞吐量看,厦 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规模远远领 先于其他两个港口,而福州港和 泉州港二者差距较小。福州江阴 港区作为“两集”港区的另一 “集”地位尚未突现。
生物医药产业
两岸现代中药产业园 (漳浦,2013)
闽台产业合作总体空间布局——“五区十园 ”
“五区”
1、平潭综合实验区 2、福州台商投资区 3、厦门台商投资区 4、泉州台商投资区 5、漳州台商投资区
“十园”
1、古雷台湾石化园区 2、福州青口汽车园区 3、福清洪宽工业园区 4、晋江机械制造园区 5、南靖精密机械园区 6、福安东园电机园区 7、莆田高新技术园区 8、龙岩机械产业园区 9、三明产业合作园区 10、武夷新区特色园区
福州港在投资建设、发展状况方面 均处于落后局势
投资建设:“十一五”期间,从资 金投入、新增吞吐能力及新增深水 泊位数量上,福州港均远远落后于 厦门港,略低于泉州港
发展总况:福州港货物吞吐量与厦 门港差距显著,吞吐量在全国排名 18,排在泉州港之后
福州港
泉州港 厦门港
“十一五”期间福建三大港口发展状况对比表
中国外资流入量上升了
9.7%
资料来源:《2012世界投资报告》2012年7月9日发布
全球经济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
以实体经济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十大产业规划,六大涉及临港 产业,为江阴半岛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009年“十大Po产sit业iv 振兴规划”
▪ 钢铁 ▪ 石化 ▪ 装备制造 ▪ 造船 ▪ 有色金属 ▪ 物流
制造业
•沙县A金dd古Y工ou业r T园itl区e (2004)
•古雷台湾石化产业 园区(2009)
•泉港石化工业区 (2009)
•罗源湾冶金城 (2010)
生产性服务业
•平潭综合实验)
文化创意 产业
闽台文化产业园(福 州、厦门,2012)
2003-2011年工业总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较 图
江阴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优势分析
福清出口加工区
江阴工业集中区 福州江阴化工新材料
专区 保税港区
产业集聚效果明显 产业雏形初现
汽车材料 日用化学品
化学、医药、能源
物流
江阴港区
江阴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优势分析
江阴港定位较高,资源禀赋优越
江阴港区的功能定位为福建“两集”之一,未来集装箱发展具有政策上 优势。
工业总产值:2011年开发区实现工
业生产总值86亿元,是03年的近50 倍;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加。
2003-2011年江阴开发区工业发展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 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 业总量的份额不断增加并稳定在
99%以上。2011年开发区规模以上 工业产值达85.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