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体公园园路建设的探讨——以华圣公园(首期)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山体公园园路建设的探讨——以华圣公园(首期)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华圣公园(首期)园路景观建设实例的分析,对城市山体公
园园路选线、结构样式、施工管理、与植物的关系四个方面建设策略进行探讨,
总结经验、不足,对今后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山体公园;园路;华圣公园(首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着户外登山运动、马拉松运动等的兴起,亲近自然、感受户外、节能健身成
为现代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城市山体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载体之一,不仅能
够改善生态环境,还是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良好场所。

园路作为串联整个公园的交通纽带,是人们参观游览的重要导向,同时,加
上山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园路建设成为公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布局的合理性、
选线的差异性、形式的多样性,及对现状自然条件的充分合理利用,地域文化的
充分挖掘体现,是山体公园能否提供宜人游览空间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山体公
园园路建设过程中,一些建设者往往无视山体的地形地貌特征,“大挖大填”,造
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水土流失,提高了建设和维护成本,同时园路景观的
选线、材料的选择等过于单一和雷同,降低了游览的趣味性和游园体验。

以华圣
公园(首期)为例,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探讨城市山体公园园路建设策略及方法,
从源头上减少对山体的破坏,降低建设和养护成本,提高游客观赏体验。

1 华圣公园(首期)概况和建设目标
华圣公园(首期)位于原萝岗区(现黄埔区)永和街禾丰横路北侧,实际建
设面积约6.2万平方米,总投资6704万元。

现状地形为东、北、西三面环山的中部谷地,高程为53-167米,现状植被以荔枝、龙眼等果树为主,由于开发建设,山体植被破坏严重,部分黄土裸露。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入口牌坊、大树广场、生
态停车场、登山栈道、园路、园建、水电、监控、小品及绿化等。

华圣公园(首期)的建设利用了史上著名的岭南佛教古刹——华峰寺重建的
机遇,结合萝岗自然山水资源优势,发掘当地传统文化内涵,通过现代造园手法,将《华峰寺志》中描述的“华峰十景”,在园路两侧以画卷的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建设融登山健身、休闲观光、探寻历史于一体的城市山体公园。

2 城市山体公园园路建设策略
华圣公园(首期)建设范围内地形复杂,有陡坡,有缓坡,有谷地,有平地,有自然形成的山涧,还有遍布的萝岗石。

因此结合实际地形,为减少对自然山体
的破坏,保证园路两侧绿地的连通性,打造自然和谐的游览路线,园路线位、样
式和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2.1 充分踏勘现场、合理选择园路线位
山体公园受地形条件限制,公园园路既要减少对现状环境破坏,又要满足游
人从山脚登山到山顶
的需要。

因此,选线应尽可能模拟自然的曲线,顺应或小角度斜切等高线。

英国学者J.Mccluskey曾说:“良好的道路布线应利用自然地形,路线应与原有的
地形融合而不是去触犯它”。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以施工图为基础,由专业测量人员,根据测量放线图,确定控制点并打桩定位,再放出整个园路线位。

经反复踏
勘后,通过现场调整,尽量避让山石和树木,复核标高后确定园路线位。

类似华
圣公园(首期)坡度较陡的公园,在尽可能减少环境破坏的前提下,需重点复核
高程要求。

线位的选择在减少对环境破坏的基础上,要从游人的游园体验出发,选择自
然环境优美,场地变化丰富的线路,来满足人们向往美好和猎奇的心理。

2.2 结合现状条件、合理选择园路类型
山体公园园路类型多种多样,如钢结构栈道、钢筋砼栈道、整石园路、石材
铺贴园路、汀步等。

选择要尊重现状条件,以环境破坏小、材料好运输、施工难
度小、维护成本低为原则,选择合理园路类型。

华圣公园(首期)现状乔木长势较好,龙眼、荔枝树的规格较大,形成了良
好的林下空间。

结合场地实际,选用了4种园路类型:
图1 钢结构施工照片
图2 钢结构栈道完工照片
2.2.1 钢结构架空塑木栈道
适用于登山部分坡度较陡,树木密集、地形复杂,宽度不足,存在较多萝岗
石的部分,且高于山体原地形1米以上,及亲水岸边。

该结构样式具有施工快,
开挖体量小,材料运输相对方便的优势。

施工流程:柱位基础开挖、垫层施工、
安装预埋件、焊接钢结构柱、浇筑砼基础、焊接钢结构骨架并预埋栏杆基座、安
装龙骨、铺设面层、安装栏杆及收边。

华圣公园(首期)登山栈道主要采用了这
个形式。

2.2.2 钢筋砼结构石材结合塑木栈道
适用于地势相对平坦、空间开敞、山体开挖部分,且高于山体原地形1米以
内的部位。

该结构施工慢、复杂、笨重,特别是捆扎钢筋和支护模板。

但结构更
稳定、耐用。

施工流程:柱位开挖、垫层施工、捆扎钢筋、支护模板、浇筑混凝
土及预埋栏杆安装件、面层施工、安装栏杆及收边。

在跨溪流部分建设一座钢筋砼结构平板桥和一座钢筋砼结构拱桥。

图3 钢筋砼结构栈道施工照片
2.2.3 钢筋砼结构石材台阶
在空间开敞、植物稀疏的陡坡处建设台阶,为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不
同的游园体验,可通过结构和铺装材料的变化来体现。

该结构开挖范围大、工艺
简单、耐用。

施工流程:全线开挖、垫层施工、支护模板、捆扎钢筋,浇筑混凝
土及预埋栏杆安装件、面层施工、安装栏杆及收边。

2.2.4 砼结构园路
适用于地势平坦,空间相对开敞的区域。

也是一般公园园路的常规做法。

还有少量路段施工中直接用10cm厚石板铺装的汀步。

2.3 严控施工管理、避免大开大挖
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手法避免对现状环境破坏。

施工中更应加大管理力度,严
禁大型挖机开挖山体,应采用小型挖机结合人工开挖。

材料运输采用二次运输,
人工或骡子运送上山。

2.4园路与植物和谐共生
选作建设公园的山体往往现状植被条件良好,如何处理好园路与现状植物之
间的关系成为园路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施工中要做好文明施工措施,避免石粉、水泥对植物根系的残害。

在园路与乔木无法避让的情况下,可以将乔木当做园路
的一部分,局部加宽园路,在路中预留乔木生长穴。

3 几点思考
3.1 园路选线尽可能结合现状水体、大体量山石等,丰富沿路景观,减少人工造景投资。

3.2 为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连通园路两侧绿化景观,在山体公园中建设架空栈道是值得推荐的。

3.3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沿水体边设置的亲水性园路宜采用架空栈道的方式,避免雨水未经植物阻滞、过滤而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污染。

3.4 避免大范围使用塑木材料,可用水泥塑木或钢材涂木色漆的方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3.5 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现状乔木,使乔木与园路景观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4 小结
充分理解山体公园立地条件,结合现场实际,合理选择园路线位、类型,严格控制施工管理,灵活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人工要素与自然环境融合统一,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韩嘉俞.城市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8.
[2]乔丽芳,张毅川,陈亮明.山地型森林公园道路自然生态化选线及设计[J].林业调查规划:2014.Sep(3):69-71.
[3]王迪.公园中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性设计方法探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