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李乡中心学校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李乡中心学校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分)27×23的积是()
A. 2727
B. 449
C. 621
D. 729
【答案】C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
【解析】【解答】27×23=621
故答案为:C.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解答.
2.(2分)5-0.05=()
A. 12
B. 7.5
C. 1.23
D. 4.95
【答案】D
【考点】多位小数的加减法
【解析】【解答】解:5-0.05=4.95。
故答案为:D。
【分析】计算小数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即把相同数位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时,可以把0省略不写。
3.(2分)28名师生去公园划船,恰好坐满了大、小船共5只。
大船每只坐6人,小船每只坐4人,租了()只小船。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考点】鸡兔同笼问题
【解析】【解答】解:(6×5-28)÷(6-4)
=2÷2
=1(只)
故答案为:A。
【分析】假设都是大船,则共坐5×6人,一定大于28,是因为把小船也当作坐6人来计算了。
用一共多算的人数除以每只船多算的人数即可求出小船的只数。
4.(2分)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7厘米、15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厘米。
A. 8
B. 20
C. 25
D. 50
【答案】B
【考点】三角形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5-7=8(厘米),15+7=22(厘米),所以第三条边的长度必然大于8厘米,且小于22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2分)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3,另一个加数减少0.7,和()。
A. 增加2.0
B. 增加0.6
C. 减少0.6
【答案】B
【考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解答】1.3-0.7=0.6,即和增加0.6。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个加数加上其中一个加数增加的部分,再减去一个加数减少的部分,则和的变化为两个变化值的和,即可求出答案。
6.(2分)蜘蛛每小时可以行零点零三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A. 0.003
B. 3.03
C. 0.03
D. 0.3
【答案】C
【考点】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解析】【解答】解:零点零三写作:0.03
故答案为:C
【分析】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2分)小平要买一个茶杯,要付2元8角,她只有2元2角,还差()
A. 1元4角
B. 6角
C. 1元6角
【答案】B
【考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
【解析】【解答】2元8角-2元2角=6角.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复名数进行加减时,把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注意进位或退位,几元几角减去几元几角,单位相同的数分别相减,据此解答.
8.(2分)9×54的积的后面添()个0,就等于90×54的积。
A.2
B.1
C.3
【答案】B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9×54的积的后面添1个0,就等于90×54的积。
故答案为:B。
【分析】整十数乘两位数,可以看作一位数乘两位数,然后再在最后添上1个0即可。
9.(2分)任意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 1
B. 2
C. 3
【答案】B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如果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锐角,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和就大于或等于180°,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符。
所以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故答案为:B
【分析】如果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锐角,那么另外两个角可能都是直角,也可能都是钝角,也可能一个是直角一个是钝角,以上三种情况中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大于180°,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符,所以三角形中不能只有一个锐角。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答案。
10.(2分)把0.7缩小到它的,再扩大到它的10倍是()。
A. 0.7
B. 0.07
C. 7
【答案】B
【考点】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解析】【解答】解:把0.7缩小到它的,再扩大到它的10倍是0.07。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那么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那么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
11.(2分)下列年份中不是平年的是()。
A. 2011
B. 2012
C. 2013
D. 2014
【答案】B
【考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解析】【解答】选项A,2011÷4=502……3,2011年是平年;
选项B,2012÷4=503,2012年是闰年;
选项C,2013÷4=503……1,2013年是平年;
选项D,2014÷4=503……2,2014年是平年.
故答案为:B.
【分析】闰年的判断方法:当年份是整百年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当年份不是整百年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据此解答.
12.(2分)×5<200,内最大能填()。
A.39
B.40
C.41
【答案】A
【考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解析】【解答】因为200÷5=40,所以□内最大能填39.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列式解答.
二、填空题
13.(1分)一本作业本有22页,29本作业本有________页。
【答案】638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29×22=638(页)
故答案为:638。
【分析】用一个作业本的页数乘作业本的本数即可求出共有多少页。
14.(4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1.2 ________
2.1 2平方米________ 20平方分米
10平方分米________ 1000平方厘米3天________ 70小时
【答案】<;>;=;>
【考点】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时、分、秒的换算与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2<2.1;2平方米=200平方分米>2平方分米;10平方分米=1000平方厘米;3天=72小时>20小时。
故答案为:<;>;=;>。
【分析】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数位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天=24小时。
15.(3分)因为“被除数÷除数=商……________”,所以商×除数+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余数;余数;被除数
【考点】1000以内的有余数除法
【解析】【解答】解:因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所以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故答案为:余数;余数;被除数。
【分析】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直接填空即可。
16.(4分)最大能填几。
60×________<3600 680>67×________ 40×________<2500 700>9×________
【答案】59;10;62;77
【解析】【解答】解:3600=60×60,题目中积小于3600,所以另一个因数小于60,取59;
680÷67≈670÷67=10,所以680>67×10;
2500÷40≈2480÷40≈62,所以40×62<2500;
700÷9≈693÷9≈77,所以700>9×77。
故答案为:59;10;62;77。
【分析】估算是对参加计算的数值取其近似值,把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变成可以口算的简单计算,得到一个近似值,需准确判断何时故大何时估小。
17.(4分)一年有________个季度,一个季度是________个月,闰年的一季度是________天,平年的一季度是________天。
【答案】四;3;91
;90
【考点】年、月、日的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年有四个季度,一个季度是3个月,闰年的一季度是:31+29+31=91(天),平年的一季度是:31+28+31=90(天)。
故答案为:四;3;91;90
【分析】一年12个月,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一年共四个季度;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所以每年的一季度的天数不固定。
三、解答题
18.(15分)下面是图书超市各种故事书的销售情况。
(1)7月份哪种图书销售的最多?哪种最少?
(2)这两个月哪种图书销售的最多?哪种最少?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答:《小故事大道理》销售的最多,《成语故事》最少
(2)答:这两个月《小故事大道理》销售的最多;《成语故事》最少
(3)8月份销售最多的图书比销售最少的图书多多少本?
206-69=37(本)
答:8月份销售最多的图书比销售最少的图书多37本
【考点】复式统计表
【解析】【分析】让学生先自己会比较整数的大小,然后自己会提出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比如8月份销售最多的图书比销售最少的图书多多少本?会举一反三,这是个比较简单的先比较大小,然后运用已有的结果自己提出问题,再次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0分)用竖式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1)604÷2=
(2)840÷3=
(3)505÷5=
(4)720÷6=
【答案】(1)解:
(2)解:
(3)解:
(4)解: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含有0的除法
【解析】【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用一位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
除到被除数的最高位后面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商0。
20.(5分)同学们一起去给一块长方形广告牌刷漆,广告牌长是5米,宽是2米。
如果每平方米用油漆2千克,刷这块广告牌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油漆?
【答案】5×2×2
=10×2
=20(千克)
答:刷这块广告牌一共要用20千克油漆。
【考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先计算广告牌的面积,再乘2就是用油漆的重量。
21.(5分)王林家要为果树喷洒农药,每公顷喷农药12千克,比原计划每公顷节约1千克,这样原计划喷30公顷用的农药,现在可以喷多少公顷?
【答案】(12+1)×30÷12=32.5(公顷)
答:现在可以喷32.5公顷。
【考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解析】【分析】原计划每公顷喷农药的量×原计划的公顷总数=总共需要农药的量,再用农药的总量÷现在每公顷喷农药的量=现在的公顷总数,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22.(30分)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17.5+3.2+4.8+12.5
(2)32×102
(3)23.4-8.54-1.46
(4)6.75+0.5-4.86
(5)425÷25+575÷25
(6)408÷[512-(178+283)]
【答案】(1)解:38
(2)解:3264
(3)解:13.4
(4)解:2.39
(5)解:40
(6)解:8
【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解析】【解答】(1)17.5+3.2+4.8+12.5=(17.5+12.5)+(3.2+4.8)=30+8=38
(2)32×102=32×(100+2)=32×100+32×2=3200+64=3264
(3)23.4-8.54-1.46=23.4-(8.54+1.46)=23.4-10=13.4
(4)6.75+0.5-4.86=7.25-4.86=2.39
(5)425÷25+575÷25=(425+575)÷25=1000÷25=40
(6)408÷[512-(178+283)]=408÷(512-461)=408÷51=8【分析】(1)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
简算
(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应用了连减性质进行简算
23.(10分)期中考试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数学成绩如下:(单位:分)
第一小组:98、96、100、85、92、99
第二小组:94、99、93、88、96、94
(1)分别算出两小组的数学平均分.(按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的顺序回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案】(1)解:(98+96+100+85+92+99)÷6
=570÷6
=95(分)
(94+99+93+88+96+94)÷6
=564÷6
=94(分)
答:第一小组平均分是95分,第二小组平均分是94分。
(2)解:第一小组的数学平均分比第二小组多几分?
95-94=1(分)
答:第一小组的数学平均分比第二小组多1分。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解析】【分析】(1)用每组的总分除以6即可求出每小组的平均分;(2)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即可。
24.(5分)直接写出得数。
240÷8= 6300÷7= 120÷3=
450÷9= 200÷5= 800÷2=
【答案】240÷8=30 6300÷7=900 120÷3=40
450÷9=50 200÷5=40 800÷2=400
【考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解析】【分析】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可以将整十、整百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将几百几十的数看作几个十、将几千几百的数看作几个百,然后用表内除法来口算。
25.(15分)看图回答
(1)一本《童话故事》比一本《成语故事》贵几元钱?
(2)买一本《童话故事》和一本《儿童读物》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1)15.80-3.70=9.10(元)
答:一本《童话故事》比一本《成语故事》贵9.10元。
(2)15.80+13.9=29.70(元)
答:买一本《童话故事》和一本《儿童读物》一共需要29.70元。
(3)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花多少元?
15.80+3.70+13.9=33.4(元)
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花33.4元。
【考点】多位小数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1)一本《童话故事》比一本《成语故事》贵的钱数=一本《童话故事》的价钱-一本《成语故事》的价钱,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买一本《童话故事》和一本《儿童读物》一共需要的钱数=一本《童话故事》的价钱+一本《儿童读物》的价钱,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题目中给出了这三本书的价钱,那么可以提的问题有,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花多少钱,计算时,将这三本书的价钱加起来即可。
26.(2分)在下图□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________;
(2)使这个数最接近21,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1)90.97
(2)20.67(答案不唯一)
【考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近似数
【解析】【解答】解:(1)这个数最大是90.97;
(2)最接近21的数是20.97。
故答案为:(1)90.97;(2)20.97。
【分析】(1)要使这个数最大,未知数位上的数字都是9;
(2)要使这个数最接近21,十位数字是2且十分位数字要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