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
大禹治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毒、蛇”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会
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
造福的英雄。
3、积累“洪水、防洪”等六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洪水泛滥时人们的生活非常痛苦
的情景。
教学重点: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
2、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教学难点:
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洪水泛滥的。
预习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朗读生字及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灿烂历史,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禹”,我们又称他为大禹。
板书:大禹。
引导学生读一读。
2、教师继续引导:大禹是我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一位英雄,他的伟大功绩主要是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大禹治水的故事。
板书课题:15、大禹治水
学生齐读课题。
3、理解词语“治水”。
“治”是“治理”的意思,“水”指的是“洪水”,“治水”就是“治理洪水”的意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就是大禹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借助拼音朗读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就借助拼音多拼读几遍。
b、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出示本课的15个生字,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
指生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仍”应该读reng,第二声,不要读成第一声。
“难”是一个多音字,在“灾难”一词中,读nan,第四声;在“困难”一词中读nan,第二声。
“兽”是翘舌音,韵母是ou,不能读读成she。
学生抽读生字卡片,练习朗读生字。
3、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读一读
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4、积累词语
出示课本73页课后第三题的词语,引导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洪水防洪毒蛇毒害猛兽凶猛
灾难火灾继续连续农业农民
引导学生读一读记一记这六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5、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6、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
一开始是谁治理洪水的?他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洪水的?成功了
没有?
禹采用什么办法去治理洪水的?成功了没有?
7、引导学生在理清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大概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洪水泛滥”的意思。
出示几张洪水泛滥的,引导学生看一看洪水泛滥的情景,了解洪水泛滥带来的严重后果。
学生根据理解词语泛滥的意思就是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
2、洪水泛滥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书上是怎么描述的呢?
出示句子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洪水泛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
3、教师小结:洪水泛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所以我们要把洪水给治理好,这样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那么怎样才能把洪水治好呢?下一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篇课文要求书写的几个生字。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这
八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讨论
“洪、仍、难、被”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洪、仍、难”是左窄右宽,“被”是左右基本等宽。
“难”右边是四横,最后一横稍长,不要写成三横,左边的“又”捺要变成点,中间的单人旁竖写在竖中线上,要写得直而长。
“被”左边是衣字旁,是两点,不能写成示字旁,同时注意右边“皮”字的笔顺,是横钩、撇、竖、横撇、捺。
3、教师示范书写难和被两个字,边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和仿写。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相机评价。
五、课后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大雨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2、抄写本课的生字,把本课的8个生字每个加上拼音抄写四遍。
3、读一读课后第三题的六组词语并积累。
15、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大禹治理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3、能按照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大禹治理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明白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
预习准备:练习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治理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生字词,那下面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出示《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词语,引导学生读一读。
2、指生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再次体会洪水泛滥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3、教师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大禹治水》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15、大禹治水
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体会禹治理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引导:同学们,洪水泛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那么谁来治理洪水了呢?他又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有没有成功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讨论刚刚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
3、出示句子: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讨论问题:
谁带领大家治水的?一个叫鲧的人。
他是如何带领大家治水的?它采用的是筑坝挡水。
他带领大家治水多长时间?九年。
结果怎样?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4、理解“筑坝挡水”。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筑坝挡水的大概意思。
5、理解词语“继续”。
板书词语“继续”,学生齐读这个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继续”的意思。
引导学生用“继续”说一句话,进一步理解“继续”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教师引导:鲧的儿子大禹继续担起治水的重任,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一一三过家门而不入。
2、出示语段,指名填空:禹离开家乡,一去就是()年,在这()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体会禹的伟大精神。
大禹治水一去就是多少年?13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365天。
)
那么13年一共有多少天呢?老师算了一下,将近5000天。
在这5000天里面,大禹有没有回家呢?(一次都没有。
)
他曾经几次路过家门口?(三次。
)
但是这三次他有没有回家看一下?(没有。
)
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他要忙着治水,在他心里,治水比回家看看要重要的多。
)
由此可见,大禹真是一个心系百姓、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英雄。
4、让我们一起怀着对与大禹的尊敬和崇敬之情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读出对大禹的无限崇敬之情。
5、教师小结:13年里,大禹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看一看,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一个名字,
叫“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赞扬像大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课文讲了禹治理洪水,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结果怎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朗读课文边思考问题。
2、大禹是采用怎样的方法来治理洪水的?
出示句子:
大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思考大禹治水的办法是什么?(疏导)引导学生理解“疏导”这个词语。
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理解“疏导”这个词语的意思。
3、教师:“疏导”这个词语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开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那么课文里面哪些句子详细的解释了禹采用疏导这个办法治水的?
出示句子: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结合黑板上的示意图进一步理解“疏导”这个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学性。
4、洪水被治理好了,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了呢?
出示句子: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
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教师引导:百姓能够重新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谢谁?(感谢大禹,是他带领老百姓治理了洪水。
)
学生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边读边体会洪水退后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从而进一步感受大禹心系百姓、为民造福的精神。
三、复述课文,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出示课本第73页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
学生按照下面的提示,试着在小组内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指1到2名学生上讲台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相机评价,指出不足并加以补充。
四、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为民造福的精神。
2、回家把“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3、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故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
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禹陵、禹庙】同学们,浙江绍兴有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那是纪念谁的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大禹的古代英雄。
同学们,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他的父亲是鲧。
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他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后人世世代代所传颂,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吧!【课件出示课题:15 大禹治水】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想要了解些什么
预设: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2、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整体教学可以使繁文简教,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始,引导学生质疑,抛出两个问题,使本课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同学们,请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段落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拼读拼读。
提示:“洪、伤、耕”是后鼻音;“难”是前鼻音;“蛇、兽、伤”是翘舌音;“灾”是平舌音;“难”在本课中读nàn。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拼读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男女生PK拼读,看看哪组拼读等更精彩
同学们,一起来拼读拼读吧。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飞走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小组交流交流。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
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同学们,现在老师范读课文,你们思考: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件播放文本动漫朗读】
同学们,请再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大禹治水(第三、四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讲了什么
预设:
【课件出示:
先讲——洪水经常泛滥,使人们生活痛苦。
再讲——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但没有成功。
接着讲——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最后讲——大禹终于治好了洪水。
】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对大禹的伟大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再通过梳理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学生很容易梳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为下面复述故事打下基础。
四、书写字词
同学们,快乐写字的时间又到了,你们能写好吗【课件出示:洪、灾、难、道、认、被、业、产】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请睁开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看看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预设:“洪、难、认、被”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课件出示:被】同学们,“被”左边是衣字旁,跟衣物有关系,不是示字旁。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写,你们书空。
【课件播放动态笔顺】提示:一点是领子;横撇、竖是身子;撇是一只袖子;点是另一只袖子。
是不是很有趣呀
同学们,请先描红后临写。
【课件出示:道】同学们,“道”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首”,再写外面的走之旁。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写,你们书空。
【课件播放动态笔顺】
同学们,请先描红后临写。
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提醒、参与写后评议等多种手段,学生主动参与识字活动的兴趣更浓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谁能用“谁做什么,结果怎么样”来说说《大禹治水》主要写了什么吗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课件出示课题:15 大禹治水】,看看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教会学生在遇到“谁干什么”这类课题时,可运用这个归纳全文大意的小窍门,来概括课文内容。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请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
1、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2、洪水凶猛,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
【课件播放洪水泛滥的视频】同学们,你们感受到洪水泛滥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了吗请带着你们的感受齐读第一自然段。
(注意语速要缓慢,语调要沉重,边读边想象画面。
)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和渲
染,让孩子感受洪水的凶猛。
学生再读课文,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洪水的无情和凶猛,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人们迫切治水的心情。
三、对比想象,感受大禹治水的科学、艰辛
同学们,在大禹之前,他的父亲鲧也治理洪水。
请自读课文,思考:大禹和父亲分别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治理洪水,结果如何画出相关语句。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
【课件出示:
鲧——筑坝挡水结果:治理九年,依然失败
禹——疏导结果:治理十三年,洪水退了】
同学们,请再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大禹治水的语句。
同学们,谁来把你画出的语句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
【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
【课件出示插图】同学们,请结合插图想象: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课件出示资料袋:他历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带领着老百姓挖通了很多河道,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
同学们,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对大禹历尽艰辛、坚持不懈治水的精神感到无比敬佩。
同学们,治水如此艰难,难道他就不觉得苦吗因为他一心想着——(治好洪水,让老百姓早点儿过上好日子)只要一想到老百姓,再苦再累,他也要——下决心治理洪水。
此时此刻,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们,请带着你们的感受,齐读第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想象,能很好地感受到大禹治水是多么艰辛的一件事,感受到大禹一心为民的精神。
四、创设情境,感受大禹治水的无私
同学们,大禹治水的这些年,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课件出示】课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课件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同学们,你们会填吗谁来试试
同学们,你们“十三年”知道是多少天吗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回家。
禹的儿子十多岁了,竟不知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同学们,看到这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禹吗
同学们,难道大禹真的不想自己的亲人吗那他为什么不回家
预设:
1、大禹虽然很想家,但是治水的问题太急迫了,一日不治好,大禹一日不回家。
2、家里的亲人需要大禹,但治水更需要大禹。
同学们,你们能夸夸大禹吗
预设: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为民造福……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以角色代替的方式,来感悟大禹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品质。
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
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快乐地耕种、孩子们自由地玩耍、全家欢聚一堂。
如果你是当时老百姓中的一员,过上了这样的生活,你会对大禹说点儿什么
总结:
同学们,百姓是多么感激大禹呀!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大禹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当今社会,像大禹这样一心为公的人还有很多【课件依次播放英雄群像图:偷偷卖血只为藏族孤儿读好书的西藏阿里书记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被病痛折磨仍坚守岗位的焦裕禄……】。
同学们,还记得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吗请根据段意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由大禹治水联想到相似的大公无私的人,受到伟大人物美好品质的感染,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千辛万苦
治水千山万水大公无私三过家门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