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统计4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标准差学案北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4.2 标准差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重点)
2.方差、标准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难点) 1.通过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
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2.通过方差、标准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提升数据分析素养.
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众数的定义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2.中位数的定义及求法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把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平均数的定义
如果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x =x 1+x 2+x 3+…+x n
n
,叫作这n 个数的平均数.
二、极差、方差、标准差 1.标准差、方差 (1)标准差的求法:
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
s =
1n
[(x 1-x )2+(x 2-x )2+…+(x n -x )2
].
(2)方差的求法:
标准差的平方s 2
叫作方差.
s 2=1
n
[(x 1-x )2+(x 2-x )2+…+(x n -x )2]
其中,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均值. (3)方差的简化计算公式:
s 2=1
n
[(x 21+x 22+…+x 2n )-n x 2
]
=1n
(x 21+x 22+…+x 2n )-x 2.
2.极差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 3.数字特征的意义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极差、方差刻画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思考: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有多个吗?中位数是否也有一样的结论?
[提示]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但中位数有且只有一个.
1.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D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 [可得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均为50.]
2.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假设该样本的平均数为1,那么样本方差为( )
A.
6
5
B.65
C. 2
D .2
D [∵样本的平均数为1,即15×(a +0+1+2+3)=1,∴a =-1,∴样本方差s 2
=15×[(-
1-1)2
+(0-1)2
+(1-1)2
+(2-1)2
+(3-1)2
]=2.]
3.一次选拔运发动的测试中,测得7名选手中的身高(单位:cm)分布的茎叶图如下图.记录的平均身高为177 cm ,有一名候选人的身高记录不清楚,其末位数记为x ,那么x 等于( )
18 0 1 17
0 3 x 8 9
A.5 B .6 C .7
D .8
D [由题意知,10+11+0+3+x +8+9=7×7,解得x =8.]
4.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7,8,7,9,5,4,9,10,7,4
那么:(1)平均命中环数为________;
(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
(1)7 (2)2 [(1)x=7+8+7+9+5+4+9+10+7+4
10
=7.
(2)∵s2=1
10
[(7-7)2+(8-7)2+(7-7)2+(9-7)2+(5-7)2+(4-7)2+(9-7)2+(10-7)2+(7-7)2+(4-7)2]=4,∴s=2.]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例1】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发动的成绩如表所示:成绩
(单位:m)
人数2323411 1 分别求这些运发动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解] 据的平均数是x=1
17
(1.50×2+1.60×3+…+1.90×1)=,17)≈1.69.所以这17名运发动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依次为1.75,1.70,1.69.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应用要点
中位数、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多数水平〞,平均数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我们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1)求中位数的关键是将数据排序,一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2)确定众数的关键是统计各数据出现的频数,频数最大的数据就是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屡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3)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数据都有关,受个别极端数据(比其他数据大很多或小很多的数据)的影响较大,因此假设在数据中存在少量极端数据,平均数对总体估计的可靠性较差,这时往往用众数或中位数去估计总体.有时也采用剔除最大值与最小值后所得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
1.(1)16位参加百米半决赛同学的成绩各不一样,按成绩取前8位进入决赛.如果小刘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后,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那么其他15位同学成绩的以下数据中,能使他
得出结论的是( )
A .平均数
B .极差
C .中位数
D .方差
(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0,4,x,6,15,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那么该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
(1)C (2)6 5 [判断是不是能进入决赛,只要判断是不是前8位,所以只要知道其他15位同学的成绩中是不是有8位高于他,也就是把其他15位同学的成绩排列后看第8位的成绩即可,小刘的成绩高于这个成绩就能进入决赛,低于这个成绩就不能进入决赛,这个第8位的成绩就是这15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
(2)因为中位数为5,所以
4+x
2
=5,即x =6.所以该组数据的众数为6,平均数为-1+0+4+6+6+15
6
=5.故填6和5.]
方差、标准差的计算
【例2】 甲、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 cm 的零件,为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件
测量,数据为:
甲:99,100,98,100,100,103; 乙:99,100,102,99,100,100.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
(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解] (1)x 甲=1
6
(99+100+98+100+100+103)=100,
x 乙=1
6
(99+100+102+99+100+100)=100.
s 2甲=16
[(99-100)2+(100-100)2+(98-100)2+(100-100)2+(100-100)2
+(103-
100)2
]=73
,
s 2乙=1
6
[(99-100)2+(100-100)2+(102-100)2+(99-100)2+(100-100)2
+(100-
100)2
]=1.
(2)两台机床所加工零件的直径的平均值一样,又s 2
甲>s 2
乙,所以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1.计算标准差的五个步骤 (1)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x .
(2)算出每个样本数据与样本数据平均数的差:x i -x (i =1,2,3,…,n ). (3)算出(2)中x i -x (i =1,2,3,…,n )的平方. (4)算出(3)中n 个平方数的平均数,即为样本方差. (5)算出(4)中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样本标准差. 2.标准差(方差)的两个作用
(1)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2)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把平均数与标准差结合起来进展决策.在平均值相等的情况下,比拟方差或标准差以确定稳定性.
2.(1)在某项体育比赛中,七位裁判为一选手打出的分数为:90,89,90,95,93,94,93,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剩下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2)样本9,10,11,x ,y 的平均数是10,标准差是2,那么xy =________.
(1)B (2)96 [去掉最高分95和最低分89后,剩余数据的平均数为x =90+90+93+94+935=92,方差为s 2=15[(90-92)2+(90-92)2+(93-92)2+(94-92)2
+(93
-92)2
]=15
(4+4+1+4+1)=2.8.
(2)由平均数得9+10+11+x +y =50,
所以x +y =20.又由(9-10)2
+(10-10)2
+(11-10)2
+(x -10)2
+(y -10)2
=(2)2
×5=10,
得x 2
+y 2
-20(x +y )=-192,(x +y )2
-2xy -20(x +y )=-192,xy =96.故填96.]
数据的数字特征的综合应用
1.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有一家公司的招聘员告诉你“我们公司的收入水平很高〞“去年,在50名员工中,最高收入到达了100万,他们年收入的平均数是5.5万〞.如果你希望获得年薪4.5万元,你是否能够判断自己可以成为此公司的一名高收入者?
提示:这里的“收入水平〞是指员工收入数据的某种中心点,即可以是中位数、平均数或众数,假设是平均数,那么需进一步了解企业各类岗位收入的离散情况.
2.极差与方差是怎样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
提示:方差与极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大,也越不稳定,数值越小,离散程度就越小,越稳定.
【例3】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的成绩如下表:
分数5060708090100
人数
甲组25101314 6
乙组441621212
已经算得两个组的平均分都是80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
在这次竞赛中的成绩谁优谁劣,并说明理由.
[思路探究] 解答此题可从众数、平均数、方差等几方面综合分析.
[解] (1)甲组成绩的众数为90分,乙组成绩的众数为70分,从成绩的众数比拟看,甲组成绩好些.
(2)x甲=1
2+5+10+13+14+6
(50×2+60×5+70×10+80×13+90×14+100×6)
=1
50
×4 000=80(分),
x乙=
1
4+4+16+2+12+12
(50×4+60×4+70×16+80×2+90×12+100×12)=
1
50
×4 000=80(分).
s2甲=
1
2+5+10+13+14+6
[2×(50-80)2+5×(60-80)2+10×(70-80)2+13×(80-
80)2+14×(90-80)2+6×(100-80)2]=172,
s2乙=
1
4+4+16+2+12+12
[4×(50-80)2+4×(60-80)2+16×(70-80)2+2×(80-
80)2+12×(90-80)2+12×(100-80)2]=256.
∵s2甲<s2乙,∴甲组成绩比乙组成绩稳定,故甲组好些.
(3)甲、乙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平均数都是80分.其中甲组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有33人,乙组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有26人.从这一角度看,甲组的成绩较好.
(4)从成绩统计表看,甲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有20人,乙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有24人,∴乙组成绩集中在高分段的人数多.同时,乙组得总分值的人数比甲组得总分值的人数多6人.从这一角度看,乙组的成绩较好.
要正确处理此类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全方位地进展必要的计算、分析,而不能习惯性地仅从样本方差的大小去决定哪一组的成绩好.像这样的实际问题还得从实际的角度去分析,如本例的“总分值人数〞;其次要在恰当地评估后,组织好正确的语言做出结论.
3.甲、乙两人在一样条件下各打靶10次,每次打靶的成绩情况如下图:
(1)分别求甲、乙两人打靶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及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含9环);
(2)从以下三个不同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展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
②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中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谁更有潜力?
[解](1)由图可知,甲打靶的成绩为2,4,6,8,7,7,8,9,9,10;乙打靶的成绩为9,5,7,8,7,6,8,6,7,7.
,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是3;
乙的平均数是7,中位数是7,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是1.
(2)由(1)知,甲、乙的平均数一样.
①甲、乙的平均数一样,甲的中位数比乙的中位数大,所以甲成绩较好.
②甲、乙的平均数一样,甲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比乙多,所以甲成绩较好.
③从折线图中看,在后半局部,甲呈上升趋势,而乙呈下降趋势,故甲更有潜力.
1.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中位数是唯一的,求中位数时,必须先排序.2.标准差的平方s2称为方差,有时用方差代替标准差测量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与标准差的测量效果是一致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1.思考辨析
(1)当样本中的数据都增加一样的量时,平均数不变.( )
(2)一组样本数据的众数只有一个. ( )
(3)样本的中位数可以有两个值.( )
(4)数据极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
(5)数据平均数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
(6)样本的标准差和方差都是正数. ( )
[解析] (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可知错误.
(2)×,根据众数定义知众数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
(3)×,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错误.
(4)√,极差与标准差都反映了样本数据的波动性和离散程度. (5)×,平均数与数据的波动性无关. (6)√,根据标准差与方差的公式可知.
[答案] (1)× (2)× (3)× (4)√ (5)× (6)√
2.假设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茎叶图如下图,那么这
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 .
C .91和91.5
D .92和92
A [x =
87+89+90+91+92+93+94+968=91.5,中位数为91+92
2
=91.5.]
3.某教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的信件数分别为10,6,8,5,6,那么该组数据的方差s 2
=________.
16
5
[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10+6+8+5+6
5
=7,方差
s 2=
(10-7)2
+(6-7)2
+(8-7)2
+(5-7)2
+(6-7)2
5=16
5
.]
4.甲、乙两名战士在一样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 甲:8,6,7,8,6,5,9,10,4,7; 乙:6,7,7,8,6,7,8,7,9,5.
(1)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
(3)根据计算结果,估计一下两名战士的射击情况.
[解] (1)x 甲=1
10
(8+6+7+8+6+5+9+10+4+7)=7(环).
x 乙=110
(6+7+7+8+6+7+8+7+9+5)=7(环).
(2)由方差公式
s 2=1
n
[(x 1-x )2+(x 2-x )2+…+(x n -x )2]
可求得s 2
甲=3.0(环2
),s 2
乙=1.2(环2
).
(3)∵x 甲=x 乙,s 2
甲> s 2
乙,∴乙战士的射击成绩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