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第11题 体丁达尔效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第11题:胶体,丁达尔效应
满分:70分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下列叙述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同一支钢笔使用不同品牌墨水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尿毒症,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3.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A.是不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4.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泥水 D.碘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A、NaCl溶液
B、Na2CO3溶液
C、Na2SO4 溶液
D、Fe(OH)3胶体
6.下列液体中,属于分散系,且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
①烟②水③雾④蔗糖溶液⑤Fe(OH)3胶体A.②④B.③④ C.①
③ D.④
7.关于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 之间
B.都能透过半透膜
C.可以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鉴别二者
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少量Cl-
8.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B.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将FeCl3溶液加热即可
C.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雾霾天气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雾霾是一种胶体
9.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石灰水 B.含有尘埃的空气 C.雾 D.氢氧化铁胶体10.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直径的大小
B. 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D. 雾、豆浆、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1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Cl溶液
B、Fe(OH)3胶体
C、盐酸
D、冰水共存物
12.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
()
A.丁达尔现象B.能否通过滤纸C.是否澄清D.是否有颜色13.区分氢氧化铁胶体与含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最简便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 B.丁达尔效应 C. 过滤 D. 蒸馏
14.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葡萄糖溶液
B.食盐水
C.牛奶
D.碘酒
1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是呈黏胶状的物质
B.胶体的外观不透明、不均匀
C.利用半透膜可以除去AgI胶体中的KNO3
D.利用滤纸可以过滤除去蛋白质胶体中的食盐
16.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A.雾 B.淀粉溶液
C.食盐水 D.氢氧化铁胶体
17.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 ( )
A.雾 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 D.KNO3溶液
18.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FeCl3溶液B.CuSO4溶液
C.碘酒D.有色玻璃
1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依然有丁达尔现象
20.食盐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直径约60nm的超细粒子,这样的分散系是
()
A.悬浊液 B.溶液 C.胶体 D.乳浊液21.在雾霾天气,空气中有大量直径在1~100nm的粒子,这种大气属于()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2.下列分散系不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 B.有色玻璃
C.饱和食盐水 D.肥皂水
2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是()
A.稀硫酸不是分散系
B.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D.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气、液、固态),有9种组合方式
24.下列几种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25.当光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表明豆浆是
A.乳浊液. B.溶液 C.悬浊液 D.胶体
2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 nm ~ 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比硫酸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
C.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常用于净水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前者没有27.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解质微粒带有电荷
B.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C.胶体是比溶液更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是一种较稳定的分散系
28.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B.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 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以制得Fe(OH)3胶体
D. 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B.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的色彩,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氢氧化铁胶体和硫酸铜溶液
D .工业上制粗硅的主要反应
3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胶体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B.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H2SO4,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D.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有酸性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有CO2气体生成
B. 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C. 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sp(AgX)=c(Ag+)·c(X-),故K sp(AgI)<K sp(AgCl)
D. 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可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溶液则没有此现象。
B.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煮沸
C.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溶于酒精可形成胶体
D.渗析是鉴别溶液和胶体最简便的方法
3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D.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
35.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1.C 2.C 3.B 4.A 5.D 6.D 7.CD 8.B 9.A 10.ACD 11.B 12.A 13.B 14.C 15.C 16.C 17.D 18.D 19.A 20.C 21.D 22.C 23.D 24.B 25.D 26.A 27.D 28.C 29.D 30.C 31.C 32.C 33.C 34.D 3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