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中学11-12年下学期高二期期中试题地理(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桂林中学11-12年下学期高二期期中试题地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写在答卷相应位置有效。


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完成1~2题:
1.南方地区分布最普遍的水果是:
A.柑橘B.苹果 C.香蕉D.菠萝
2.南方地区天然的高产土壤是:
A.红壤B.紫色土C.水稻土D.黑土
读下图,回答3~4题。

3.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4.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鲁、冀、晋、陇、疆 B.冀、晋、内蒙、甘、青
C.辽、冀、晋、内蒙、陇、新 D.苏、豫、秦、
宁、青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四个省,有陆上临国的是: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下列关于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2006年湖区降雨明显少于往年,但湖水依然上涨。

据此回答7~9题。

7.纳木错的成因是:
A.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冰川作用
D.火山喷发
8.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增加
B.冰川融水增多
C.冻土融化加强
D.大气降水增加
9.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10.为减轻原运输系统的压力,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①新修大秦线②新修神黄线
③建坑口火电站④铺设管道,进行管道运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煤炭输入地之所以要大量运入煤炭的原因是:
①东部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②煤炭作为燃料,价格比核电、水电便宜
③东部经济发达,对常规能源需求量大
④东部人口密度大,冬季要用煤作燃料取暖,需求量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12~13题。

12.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13.提高森林覆盖率对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夏季气温升高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D.耕地面积扩大
下图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上某地的气候资料示
14.该地气候类型属于下列哪两种的过渡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
15.该地最可能位于:
A.横断山B.秦岭C.冈底斯山D.贺兰山
题。

16.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17.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下图为某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河流运输19.图中河流的流量过程为: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回答20~22题。

20.该区域所在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21.图示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沙尘暴22.下列地质地貌景观,最有可能在上图中甲地发育的是:
④A.①B.②C.③D.④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23~25题。

23.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4.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2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将答案写在答卷相应位置有效。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AB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它的位置为,反映了我国人口的特点。

(2)图中数据表明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人口稀疏。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

(4)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27.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1)该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2)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8.下图为“我国沿某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图中F为山区,该地自然景观具有特征。

(2)A处气候类型为,该地形区主要经济作物为。

(3)E山脉南北两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4)D处是我国和(地形区)的主要分界线。

(5)C平原区是我国(土壤)的主要分布区。

简述B地形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29.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我国东南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国大陆区域经
济合作总体布局中一个新的板块。

随着福建提出“建设海
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的战略构想,随着“海峡
西岸”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服务海西”的意识已
经成为各方的共识,“海西”概念开始助推闽台乃至两岸
的交流与合作。

(1)甲河是,乙河
是;丙是列岛。

(2)同一纬度的a、b、c、d四地,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A.a
B.b
C.c
D.d
(3)若a、b同一海拔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a处1月气温比b处高
B.a处1月气温比b处低
C.a处7月气温比b处高
D.a处7月气温比b处低
(4)闽南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创汇农业,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交通便利
C.气候条件优越
D.农业技术雄厚
(5)为了促进乙河干流所在省的经济发展,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的常规能源是什么,主要理由是什么?
(6)试分析在乙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圈的有利条件。

地理科答案及评分
一.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1)黑龙江省黑河市至云南省腾冲县一线(1分)我国人口分布不均(1分)(2)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1分)农业、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人口多(1分);而西部多山地、高原、荒漠和草原,干旱;(1分)工商业、交通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1分)
(3)东北、西北、西南(3分)(4)A(1分)
27.(10分)(1)水稻(2分)(2)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西部是丘陵,东部是平原(1分);雨水充足,河网密布(1分)。

(3)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平原区(2分)。

原因:地势低平,水源充足,(1分)农业发达,交通便利(1分)。

28.(13分)(1)横断垂直地带性(2分)(2)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甘蔗、油菜、柑橘等(1分,答对一种即可)(3)山脉以南为水田,山脉以北为旱地(1分)(4)黄土高原华北平原(2分)
(5)黑土和黑钙土(1分)。

原因:大气降水少,(1分)河流径流量小(1分);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少(1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1分)水资源污染严重(1分)。

29.(17分)(1)浊水溪闽江澎湖(3分)(2)D (2分)(3)B、C (2分)(4)A(2分)(5)水能(1分)。

理由:山地多,河流落差大(1分);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1分);水能是清洁的能源、发电成本低(1分)。

(6)条件:与港、澳、台临近,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的管理技术;著名的侨乡,海峡两岸语言文化习俗相近,便于人们的往来;雨热充足,为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和旅游胜地;交通便利,拥有福州、厦门等众多优良港口和铁路等立体交通格局;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4分,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