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_西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整理和
复习_西师大版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92页例题1例题2、第93页课堂活动,练习十九的第1~4题。
整理与复习本册内容。
教学提示
第1题整理减法表是整理活动的重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经历、探究、感悟20以内的加减法表的整理方法。
2、观看发觉加减法表达的一些规律。
3、通过整理与复习,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觉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进一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预备
教具预备:师将前面上课时积存的学生学习时的照片做成ppt、减法表磁性卡片。
学生预备: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出示图片导入
师将前面上课时积存的学生学习时的照片做成ppt预备放映。
师:最近一段时刻,我们学习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我给大伙儿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照片,想看看吗?
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说明照片上的场景、故事。
(比如:这是xx同学发言时的情境,他说的专门完整,声音专门响亮;这是xx同学在黑板上做题的情境,你看他写得多工整、得数也专门对……)
这节课我们来把最近学习的内容整理复习一下,让大伙儿对这段时刻学的内容把握得更牢固、运算速度更快,同时期望同学们能认真表现。
板书: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用小孩们上课时的照片来引入本课,成效专门好。
第一照片上是小孩们照片,让学生感受到是主角,感受到亲切、有味,再次是照片上的是学生们学习的各种场景,比如发言、板书、做练习等,能够指导学生如何认真上课,指导他们把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一些好的学习适应。
其次,照片上有的学生,会专门快乐,更一步增加了学习数学的爱好、增强了学好数学信心,对其他的学生也是一种鼓舞。
最后,这些照片上的场景也是一些教学场景(比如11减几、12减几的教学场景),学生也回忆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到一举几得的专门好的成效。
探求新知
1.教学例题1。
师出示20以内磁性口算卡片。
“那个地点有专门多卡片,请你们关心老师把这些卡片有规律地在黑板上排列起来。
”
指名说如何排,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去排列。
学生观看,评议。
(让学生先排减数是9的,再排减数是8的……)
排完后,师让学生找表中规律。
师:请亮起你的小眼睛,看看这表里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
(竖着看,减数不变,被减数依次增加1,结果也依次增加1;横着看,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减少1,结果依次增加1。
)师课件出示例题1:你们能把这些表格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将学生的答案放展现台让学生订正。
有共同问题的话,也放展现台让学生讨论、订正。
【设计意图】在这些学习活动过程中,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水平。
2、教学例题2.
师用课件出示例题后,让学生独立运算,师巡视观看。
然后交流。
交流时师注意要问:如何想的?指名答或者齐答都能够。
(交流算法时重点要放在“看减法算加法”和“破十法”,并适时板书)【设计意图】简单扼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21的第3、5题。
练习21的第3题是17减几的简单应用。
师: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好适应。
学生列式运算后,一起订正。
练习21的第5题,先提问学生说算法后算出得数,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得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小,得数变小。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复习什么内容?这些知识你是否把握得更加牢固?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注意到“整理与复习”能够让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感悟到整理与复习的作用。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21的第1、2、4、6、7题。
第4题可在课后安排学生做卡片,同桌用卡片进行练习活动。
本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答案:
1、8 9 9 7 7 5 4 9
2、7+9=16 9+7=16 16-9=7 16-7=9
4、略
6、3+8=11 14-7=7
7、11 17 5 12 16 9 2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16-9=7 15-7=8
拆十法
想加算减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发觉有些学生有两个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学生不能认确实审题,二是不能细心的运算。
这两个问题也直截了当导致学生做题的正确率降低,阻碍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由于一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显现这些问题再正常只是。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功能确实是塑造学生用心、缜密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要贯彻一个只有用心才能学好数学的一个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