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4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识字4教学目标:1、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注意收集成语。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成语,识记9个生字,端正、整洁书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新课师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成语王国走一趟。
出示插图出示,你和哪些成语见过面?我们再认识一些新的成语,看识字四。
二、正确朗读1、学生自读,要求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插图出示出示生字,看谁认得快,读的准。
三、资料交流1、学生自愿到前面交流,我知道-----成语的意思,我能讲------这个成语。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共同读课文,注意读通顺,读连贯。
四、读课文,感悟文意1、分组轮读所学成语,学生击掌互背成语。
2、小组之间挑战读成语。
3、学生说说最喜欢的成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哪个成语。
五、拓展活动准备一些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一、熟读成语1、齐读课文。
2、自由读,抄写会写的成语。
二、巩固识字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读课后我会读。
2、口头填成语(1)尺有所()寸有所()取()补()。
相得()(2)管中()坐井()一叶()不见()()劳无功水到()。
三、写字1、认真观察课后我会写,说说字的特点,并书写2、师指导:拔助落。
3、展示写的好的同学。
四、活动每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讲成语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
教学后记:《识字4》学的都是一些成语,这些成语都出自一定的典故。
例如: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管中窥豹、一叶障目。
学生喜欢读这些琅琅上口的成语,更喜欢讲这些成语故事。
学完课文后,我组织学生们买来了成语书,让他们互相阅读,交流,从而学习到更多的成语故事。
13 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整体设计)教案,表格版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50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积累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心世界的美好。
4.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补充或仿写课文内容。
5.在识字中学词,进一步学会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造句、写话。
6.积累三则有关“守信”的古代名言,理解意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沙滩上的童话》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主要写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筑城堡并展开想象编织美丽的童话,再现了孩子快乐缤纷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崇美向善的美好情感。《我是一只小虫子》借助奇妙的想象展现了虫子世界的有趣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界昆虫的喜爱之情。“语文园地四”主要内容有字词认读积累、说话写话训练、汉字书写巩固、传统名言警句诵读以及短文阅读练习,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感知、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5.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
6.教师引导,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会。
7.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心世界的美好,体会美好的想象力给人带来的快乐感觉,培养从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诗文片段,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积累词语,并运用表示动作感受祖国文字的优美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②语言运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感悟语言文字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引导并激励学生借助拼音完全做到自主朗读课文、识记生字,利用工具书自己查找、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精选6篇】

新版人教版二班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学校二班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2021文案篇一一、课题:量的计量1、单名数、复名数的复习,并举例。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2、小组共同回忆探讨。
二、平面图形的面积。
谈话:回到学校,马明对手头的材料认真争辩起来。
提问:你能帮马明出个办法,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争辩吗?小结:用统计图可以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体。
提问:我们依据统计表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总结:我们是依据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统计图的。
现在打开书p140,再看一看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三、依据统计表画统计图。
要求:小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放的`制图纸,在征求组员意见的基础上合作制图。
每个小组3人,每人完成一种统计图。
引导评价板演同学的制图。
四、分析统计图。
出示争辩题: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得快?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作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3、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产品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4、综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议马明到哪个单位应聘,为什么?人教版学校二班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2021文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同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依据行,列去确定物体的位置,一下(2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五)。
2、通过操作活动,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3、通过复习,让同学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分析、描述的过程,生疏条形统计图,能够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析,图形的拼组和同学空间观念的培育,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同学空间观念的培育,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复习位置与图形(一)位置的复习1、师:小伴侣谁能介绍一下你在班级中的位置?(同学介绍老师引导)师;谁能用“上”“下”“前”“后”“左”“右”几个字说一句话。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3.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4.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核心素养】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重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评价任务】1.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能够积累描绘风景的词语并运用。
【教学设计】一、导入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第四单元,去感受家乡的美。
二、复习闯关1.字词闯关(1)学生通过闪卡游戏认读易错生字。
(2)学习四个多音字(都、好、干、分)。
(3)认读重点词语。
抢答、趣味选人交替指读。
(4)出示本单元易错汉字,教师提醒易错点。
(5)学生进行看拼音写易错词语。
(6)学生拍照上传自己书写的词语,教师对错误较多的字词利用优教学生字进行简单讲解。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评价。
(7)生齐读词语。
词语掌握住了,老师相信这些句子也不难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让我们进入句子运用关。
2.词句联盟(1)下面的事物像什么?说一说。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鞋学生尝试用比喻的方式来说一说、(2)说一说标红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
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烦恼。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3)观察词语,照样子说一说。
白色——雪白米白奶白红色——火红桃红枣红黄色——土黄鹅黄金黄绿色——草绿翠绿墨绿请学生说一说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4)模仿我在行(仿写句子)。
例句: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不知不觉,同学们已经连闯两关了,接下来可有个拦路虎在等着大家呢,大家可不要放松警惕,这一关就是课文大闯关。
二年级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

第四单元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指导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年级数学教案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备课人班级二年级课标要求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背诵乘法口诀,准确计算表内乘法。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和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材分析乘法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直观表象,同时通过与情境中非同数相加的情况对照,帮助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
教材多次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或实物图与“几个几”对照和转换,学生能将具体的同数连加的算式、情境用更抽象、更概括的“几个几”的方式进行表达,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材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乘法意义以后,有些见到“一共”就用加法,见到“还剩”就用减法的学生,将会面临选择算法的难题。
所以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目标1.借助主题图,在具体生动的游乐园情境中,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
2.通过观察列出的乘法算式和比较“+”和“×”联系与区别,认识乘号并会读写乘法算式。
学习重点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与加法。
学习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评价方案1.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动手圈一圈、摆小棒的实践活动,感知几个几(渗透乘法的含义),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说一说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正确体会乘法的意义,达到目标1的评价。
2.通过学生说说怎样由加法算式怎样写出乘法算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认识乘号并会读写乘法算式。
达到目标2的评价。
第4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的方法。
2.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3. 观察物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 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方向观察。
- 通过示例,展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物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绘画等。
3.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 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检查并指导。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重要性。
- 强调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物体,从不同方向描述所看到的图形,并与家人交流。
2. 收集一些物体图片,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够从不同方向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表内乘法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乘法口诀的记忆和使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乘法运算还相对陌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能熟练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乘法口诀。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表内乘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师可以提供适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第四单元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包括《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等篇目。
2. 语文园地:包括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练习、口语交际、书写指导等内容。
3. 综合性学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语文园地:通过讲解、练习、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综合性学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四单元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2. 板书内容:课文、生字、新词、重点句子、课文插图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抄写生字、新词,学会正确书写。
3.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教案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教案5篇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6的乘法口决的意义,熟记口决,会用一句口决算有关的两个乘法算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熟记口决,会用一句口决算有关的两个乘法算式三、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四、教学过程:(一)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1.口算6×1,6×4,1×2,5×46×2,6×5,4×2,3×16×3,6×6,2×3,3×4(二)根据口决说出两个乘法算式二四得八,三五十五,一三得三,四五二十三四十二,二五一十,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三)在○里填上+、_或×4○4=83○3=96○6=36 4○4=16 3○3=66○6=12 4○4=03○1=24○2=81(四)乘法口决比赛1、看乘法式题卡片写得数3×2,4×4,3×6,2×2,6×5,3×4,6×6,2×4,2×6,1×62、先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计算妈妈买来4袋桔子,每袋5斤,一共几袋?妈妈买来4袋桔子,5袋苹果,一共有几斤?3、口头提出问题或条件再算出来①6个少先队员做纸花,每人做4朵()?②少先队员做了24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朋友8朵,()?(五)复习填括号练习1、做62页第3题2、做练习十三第2、5、7题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单元课本的内容主要是有关认识和使用(读、写、比较)数值位数的运算,以及部分数字式问题的解决。
2.教材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不仅掌握数值位数和数字式问题的知识,还能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使用读、写、比较数值位数等方面上。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得知读、写、比较数值位数的方法,掌握数字式问题的
解决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熟练使用读、写、比较数值位数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三、教学步骤:
①引入环节:
1. 老师开展思维性活动,运用戏剧化活动等方式,引出本单元的内容;
2. 和学生一起讨论读、写、比较数值位数的方法;
3. 再由老师进行复述,总结出主要的内容。
②新授环节:
1. 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运用读、写、比较数值位数的方法,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
2. 用相应的例题,引出数字式问题,一步步和学生讲解,掌握数字式问题的解决方法;
③巩固练习环节:
1. 分小组完成相应习题进行讨论;
2. 学生之间进行书面练习。
④课堂小结:
1.学生挑战答题,老师做出总结,让学生总结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情况反馈自己的感受,老师加以引导,完成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1. 布置习题,让学生完成课本相关练习;
2. 分小组开展比赛,考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严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详细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根底;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络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展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展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拟分析^p 等方式进展学习。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历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课件展示法: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着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
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理论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全单元)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课目的:1.认识古诗背景及诗人平生简介。
2.正确流畅的朗诵古诗《登鹳雀楼》并背诵。
3.认识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感觉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教课重点:1、背诵古诗词。
2、认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1、认识古诗粗心,培育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课准备:1.采集对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
(师生)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师)3.预习课文,试试朗诵。
(学生)教课课时: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迪讲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悠长的历史,绚烂的文化。
我国唐朝的优异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议论沟通。
(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朝的有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 此刻天我们要说的是王之涣。
2.介绍王之涣3.朗读报告(1)(出示《登鹳雀楼》课件)集体齐读《登鹳雀楼》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沟通文章写作背景(1)同桌商议、准备沟通。
(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
(3)老师进行总结。
该诗是唐朝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从前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告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此后过上了探友遨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2.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富裕感情的朗诵)白天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2)组内竞赛读,指名读,全班沟通报告。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说明。
鹳雀楼:原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逗留,故有此名。
白天:太阳。
依:依傍。
尽:消逝。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梦想,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广阔。
更:替、换。
(不是往常理解的“再”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显现本古诗书写生字2.指引学生认真察看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划,找一找不简单写好和简单写错的笔划。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语,理解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自己最感人的地方背下来。
(4)积累好词佳句,学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野生动物的了解。
(5)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默读、赛读、分角色读等,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普通话交谈,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国有很多种鸟类,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
(2)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给予热情的帮助。
(3)懂得看问题、看事物,要注意观察,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动脑。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黄山奇石》《葡萄沟》《坐井观天》《寒号鸟》。
2. 语文园地四。
3.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4. 习作:写观察日记。
5. 日积月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词语,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积累好词佳句,学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野生动物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 学具:字典、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生字、词语。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苹果》教案(精选15篇)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苹果》教案(精选15篇)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苹果》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领会平均分的意义,体会分东西有着不同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堂数学课我们帮助了猴宝宝分了桃子,猴宝宝特别高兴,为了表示感谢,特地上果园摘了苹果,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送来了,你们看(出示苹果),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想把苹果放到盘子里,你想和淘气一块分吗?这节课我们就和淘气共同学习分苹果。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共同和我书空(板书:分苹果)。
二、新授:师:我请一个小朋友上前面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苹果?生:上前面数(共 12 个)。
师:我们在来看一看,淘气带向个盘子?生: 4 个。
师:淘气在分苹果时遇到一个问题,你们猜猜是什么问题?生:平均每个盘晨放几个苹果?师:平均每个盘里放几个苹果呢?就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注意边分边说你是怎么分的?小组动手分。
师:谁能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生:平均每盘放了 3 个苹果。
师:那你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生 1 :我是每盘 3 个,三个三个分的(上前边演示)。
生 2 :我先一个一个分,在二个二个分的。
生 3 每盘一个一个的分。
师: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来帮助淘气,不过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
师:出示每个盘子放 2 个,可以放几盘?请同学们边说边动手分。
师: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生:分 6 盘。
师:你是怎样分的?生:我二个二个分的。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通过动手实践二个二个的分就可以放6 盘。
师:除了每盘放 2 个,可以放 6 盘,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师:请小朋友动嘴说一说,动手摆一摆,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同桌摆,学生汇报。
生 1 :每盘放 6 个,可以放 2 盘。
生 2 :每盘放 4 个,可以放 3 盘。
三、练习: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摆法,你们可真也不起,老师都为你们高兴,同学们都会分了,可我们的好朋友小熊乐乐还不会分,正看着一堆苹果发愁,我们去帮帮它行吗?生:(行!)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4 页,请同学们看看试一试下面的图,请小朋友数一数,图上有多少苹果?生: 10 个。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3.训练学生对乘法表的熟练记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表内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乘法表的熟练记忆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不规则乘法表的计算方法。
2.增加运算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乘法表、教学PPT、小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用具: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乘法概念1.复习:请学生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乘法基本概念。
2.引入:向学生介绍表内乘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探讨表内乘法的特点和规律。
3.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讲解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强调乘法表的重要性。
第二节表内乘法计算1.练习:让学生进行表内乘法的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乘法表的内容。
2.拓展:提供一些不规则乘法表的计算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强化:通过口算练习和小组竞赛,加深学生对表内乘法的理解和熟练度。
第三节整理与复习1.复习:帮助学生整理表内乘法的规则和口诀,加深记忆。
2.巩固:让学生做相关练习题,检验他们的掌握程度。
3.总结: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总结表内乘法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六、教学反馈1.发放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表内乘法的复习和巩固。
2.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教案,希望有助于教师们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课题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课题三:5的乘法口诀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教师出示
课题四:2、3、4的乘法口诀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课题五:2、3、4的乘法口诀练习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课题六: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课题七: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课题八: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
课题九: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备课教师:王琰琳修改教师:、王明婵郝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