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精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测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
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2、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f,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
A.大于2f
B.等于2f
C.大于f,小于2f
D.小于f
3、(1993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图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4、小红的两只眼睛明视距离是:左眼20厘米、右眼10厘米,她想配眼镜矫正其左眼右眼分别选择的镜片是()
A:+100度+600度B:+600度-100度
C: -100度+600度D: -600度-100度
5、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6、一凸透镜的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7、(09山东临沂).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8、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凸透镜、光屏所处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
9、题3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题3图
10、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11、图4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2、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13、(2014怀化4题2分)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15、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1)(2) B.(2)(3) C.(1)(4) D.(2) (4)
16、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
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
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
17、(2019·泰安)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在距离凸透镜8 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 cm处的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像。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 cm,下列关于蜡烛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成清晰的像
B.成倒立、缩小的像
C.成倒立、放大的像
D.成倒立、等大的像
18、把一个透明的圆柱形的小玻璃瓶装上水,但不要装满,使得塞上瓶塞后瓶内留有一个空气泡,这就形成了一个既能放大又能缩小的两用透镜,如图2所示。

如果把它放在书上,则()
A.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
B.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
C.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放大的
D.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缩小的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2018齐齐哈尔)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_____;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

20、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__(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____________就是应用此原理来工作的.为了使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在不移动
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_移(选填
"左"或"右",下同),同时将光屏向
________移到合适的位置..
21、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
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22、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的像。

2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下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应戴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24、(2014•东营)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底片上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填"实"或"虚")像.
25、"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

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
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___的范围,能形成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26、如图8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2)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
形状为______。

27、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
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
网膜前,这眼就是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
眼.
28、如图5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它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cm。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1)小华家是做玻璃切割安装生意的,小华上午在学校刚学过平面镜成像规律,中午回家利用有利条件进一步体会物距、像距关系及物像方位关系(如图),他将软尺拉直铺在地面上,将镜子架在尺上,举起右手并做鬼脸,沿尺靠镜两步,再横行两步.
①镜子最好选用________(填"透明玻璃"或"不透光水银镜").
②镜面最好与地面成________,尺子最好与镜面成________(填"45°""60°"或"90°").
③小华朝着镜子走两步,像________(填"朝着"或"远离")镜子走________步.
④小华横行两步(平行镜面),则横行过程中人像间距________.
(2)如图小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情况,A、B、C、分别是燃烧的蜡烛、凸透间、光屏,它们都矗立在光具座上,此时屏上出现清晰的像,A、B、C所处位置对应的标尺刻度如图.
①图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②小亮通过上网检阅科技资料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公式+=(u为物距,v为像矩,f为焦距),请你据此计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③取下该凸透镜,将它作为放大镜用来观察墙上地图的细微处,则该凸透镜与
墙壁的距离应________.
30、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脸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其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使像成在0.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当烛焰距凸透镜6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1、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

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

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
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的普通照相机给出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的一小部分。

这张照片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请说明理由。

34、手中有一个透镜,不用其它仪器,怎样判断这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要能说出两种方法。

35、为什么从圆形玻璃鱼缸的上方看水显得浅?从旁边看鱼显得大?把鱼缸放在阳光下,为什么鱼缸的影子里有个较亮的光斑?
36、已知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如:某远视镜片的焦距是1m,则该眼镜的度数是100度)。

现有一副+400度的眼镜和一副-300度的眼镜,请指出哪一副是老花眼镜,并算出该眼镜镜片的焦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 D 解:光年是长度单位,表示时间单位,故① 错误.
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故②正确.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静湖面上的“倒影”也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成立,故③错误.
光通过玻璃板会发生折射,会形成虚像.所以看到的是字的虚像,故④正确.
所以A,B 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略
3、 A
【解析】:把眼镜放在纸上看到两个眼镜片都是放大的字,说明两个眼镜片都是凸透镜,说明他的两只眼睛都是远视眼,选项A正确。

【名师点评】佩戴凸透镜的是远视眼,佩戴凹透镜的近视眼。

4、 D
5、略
6、 B
【解析】15cm处的位置大于二倍的焦距,此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的应用是照相机,故应选B。

7、答案: A
8、 C
9、 C
10、 D
11、略
12、 C 解: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说明当 U > 2f , 2f > V > f .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2f>U>f,V>2f,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C.
13、 A 【解析】近视眼的折光能力较弱,物体在眼睛中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落在视网膜上,应带一个焦距合适的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A 正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来拍摄照片的, B 错;显微镜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得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使之成为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C 错;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而工作的, D 错 . 故选 A.
14、 A
【详解】
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时,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说明发光体在透镜甲左侧大于20cm远的地方(即二倍焦距以外),光屏在透镜甲右侧10~20cm远的地方(即一、二倍焦距之间).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发光体在透镜乙的焦点以外,一定能在透镜乙右侧焦点以外,即距离透镜乙右侧大于20cm的某处,得到一个实像,所以将光屏向右移,一定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放大的.故选A.
15、 D
16、 C
【解析】A、使用显微镜时,用右眼还是用左眼都可以,故A错误;
B、低倍镜放大倍数小,找到物像后,移动需要更清楚观察部分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这样主要是为了观察方便,即找到需要观察的部位,并移动到视野中央,如果在低倍镜下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换高倍镜了,故B 错误;
C、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视野太亮容易看不清,故C正确;
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错误.
17、 B
18、 A 解析:因为气泡的存在,水面变得向下凹,在此位置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所以从气泡看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变小的字。

其他位置则相当于一个不规则的凸透镜,放在书上,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故成为放大镜,看到的是在垂直于小瓶轴线方向上变大的文字。

选项A正确。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投影仪;靠近。

【解析】由图知,v>u,所以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再将蜡烛远离透镜,物距增大,所以像距减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

20、缩小照相机右右
21、(1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 ~20cm 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
(2)投影仪成像时,按照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故答案为:10~20cm;改变光路.
22、镜头、倒立、缩小、实、
23、变小前方凹透镜
24、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
解答:
解: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实.
点评:
此题注意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5、凸透大于二倍焦距倒立
26、 C ;D
27、
近视;远视.
28、会聚;大于 20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略
30、( 1 )同一高度;光屏中央;( 2 )倒立;照相机;( 3 )不能.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此实验前,首先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高度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31、( 1 )同一高度处; 75.0 ;( 2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向上;( 3 ) C ; A ;( 4 )近视。

【分析】(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根据物距等于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特点得出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与物体的变化方向恰好相反;
(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f<v<2f,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1)实验前的规范操作是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中央;
凸透镜焦距f=12.5cm,当物距等于25.0cm时,像距也等于25.0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75.0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

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
(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C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
在A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
(4)当该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2、 10.0 放大投影仪右不能
【解析】
(1)平行光经过透镜以后将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即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焦距,有甲图可知透镜的焦距是10cm(2)由图乙可以看出相距小于物距,根据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3)
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物距变小,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可知:此时像距应该变大,所以应该向右移动光屏.(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此时u,所以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点睛: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各种规律,及物距像距的变化关系.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不能。

因为指尖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光屏承接不到。

34、略
35、解析:要学会联想法,鱼缸中间凸起,使我们想到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凸透镜解释缸中鱼变大,在太阳下有光斑就不困难了。

答案:从鱼缸上方看鱼缸,鱼缸底上的光通过水射向空气发生了折射,故看起来显得浅;从旁边看,凸形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金鱼游到鱼缸边附近时,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我们实际上看到了金鱼的放大的虚像,鱼缸在太阳光下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会聚点处形成一个较亮的光斑。

找出规律:凡是联系实际的题,我们要善于将实际情况与一些物理模型进行对比,看它是否符合某一物理模型的特征;找到了物理模型,就能用物理原理来解释现象了。

36、度数为 +400 的眼镜是老花镜,该眼镜的焦距是 4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