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因何征
摘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读写结合,
能够结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有效的写作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创新读写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应用语文学习主要由听说读写四大部分构成,
其中读和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写作训练,激发学生探究总结写作方法的热情,
使学生充分感受阅读和写作的乐趣,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

一、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常常忽略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教师基本上是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这样不利于学生有效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需要对古诗文进行大量的背诵,同时阅读的文章类型变得多样化,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从中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领悟作者采用的各种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写作当中去,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

然而遗憾的是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注意到这一关键点,阅读与写作各自为
政,从而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不高,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低下。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初中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
的引导和帮助,将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移入初中语文课堂,
使学生在反复写作和阅读中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具体应用(一)结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首先,写好一篇作文
丰富的阅读量是基础。

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阅读量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状况,为学生推荐与其相适应的书籍,从而丰富其知识储备。

在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比如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将其认为优美的词汇和语句进行摘抄和记录,并注意总结归纳文章的写作手法,从中领悟该写作手法的意义所在。

其次,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时要讲求适度原则。

众所周知,拓展学生阅读量的前提是先要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所以过量
的阅读反而会适得其反,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压力,
不利于正常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解《皇帝的新装》
时,可以让学生阅读与该文章内容相近的故事,如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指鹿为马》等,并且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正确引导学生,使其能真正的读懂《皇帝的新装》所表达的意义;但是不建议教师过渡拓展,如补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或“文革”等事例,这些对于七年级的学
生来说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
不宜过量阅读。

第三,教师要有意识地在阅读课堂中展开写作训练。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写之间是有关联的,
让其知道语文知识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学生要懂得温故而知新,学习阅读新知识新方法的同时,要注重通过写作训练对阅读知识和方法的温习和应用。

如可以让学生进行
读后写作,根据其对文章的理解写课后感悟,
这样在帮助学生练习写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篇文章的记忆,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阅读教学训练有效的写作方法。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表明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其心智还处于一个发展的
关键阶段,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然而传统的初中语文读写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个性解读和感悟,教
师在课上一味照搬教参上的解读和灌输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到文章的精髓所在。

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不应该采取大通铺式的教学法展开读写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有效写作方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语文的大花园里,
每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与方法都不尽相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
过阅读作品进而总结归纳作者的写作手法与特点。

比如《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状物描写细腻而又有层次感;而很多学生在描述景物时面临着层次不够清晰、逻辑混乱的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作者如何进行描写紫藤萝瀑
布,从中总结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并能为自己所用,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解读,在剖析文本的
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为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在学习的
过程中更依赖于教师。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多依赖,
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进行写作,鼓励其大胆表达自身想法。

如在深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后,让学生按照“为什么挨打———
挨打的场面———挨打的后果”来安排小练笔《孔乙己挨打》
的结构,先写孔乙己偷偷翻墙入丁宅,被抓了现行后,
写了服辩后竟还被打断腿扔到大门外。

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打破常规思维,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巧妙安排全文,
学生思考后形成文字再进行交流,老师可以通过类似方法,(三)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创新读写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了解新鲜事物的渠道变得多样化,同样学生的阅读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他们可以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等渠道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所以教师也要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创新读写教学模式。

比如在阅读课上让学生深度体会文章中
的优美片段和富有哲理的金句,从中领悟人生哲理,并帮助学生
合理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不平凡的人生,
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结束语
读和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尊重了初中生的发展规律,使得初中语文各个知识点相互连接,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初中生的阅读量,
使学生能够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真实中体会情感,最终做到有感而发,
不仅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穆瑞红.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构建[J].文
渊(高中版),2020,(6):934.
[2]裴慧莹.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构建[J].科学咨询,2020,(28):252.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实验初级中学
)教育观点|阅读广场
周刊┆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