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广播与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优势与互补
发挥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优势构建广播媒体应急机制

量信息化的传播平 台,让传统的大众媒 段 ,发生 初 期 ,信 息极 度 匮乏 ,受众 对 到达灾 害发生地 , 而 当地的 “ 公民报道 者”
信 息极 度依 赖 ,而 早 已成 为随 身工 具 的 通 过手 机拍 摄 图片 、视 频 ,发 布灾 害地 手 机 ,此 时 因其 多种 功 能 ,包 括拍 照 、
少人 通 过智 能手 机这 一新 兴媒 体最 先 了 者 ”,迅速 将 现场所 有 信息 通过 直观 的 传统媒体造成 了巨大的冲击 。
的作用和功能
3 . 1 广播 媒体在建立 应急机制 当 中 首 当其 冲 的就是来 自国家体 制 的制
解 到 突发 自然灾 害 等情 况 ,这 对广 播等 图 片、视 频 ,上 传 到 网络 ,从 而 完成 了 的局 限 和 不 足 专业 媒体 的 任务 ,过去 有学 者认 为 ,手 2 在 突发事件 中 。手机媒体 与广播媒体 机媒 体 因其个 人 性 、随意性 ,导致 发 布 约 ,在 突发 事件 当 中,因为 考虑 到新 闻
情 况 ,获 得 了灾害 发生最 新情 况并及 时
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公共事件的传播方式。
在过去,公共事件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的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公共事件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的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不仅更快速、更广泛,还更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
在国际范围内,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缩短了信息的传播时间。
在过去,公共事件的传播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排版等环节,才能被传统媒体传播给大众,而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实时的传播。
一条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在几秒钟内就可以传播到全世界,使得公共事件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这种快速的传播方式,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在第一时间获得事件信息,也能够让相关部门更快速地采取措施应对事件。
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拓展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在传统媒体时代,公共事件的传播范围受到媒体的覆盖范围的限制,而在新媒体时代,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国际信息。
这种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可以被更多的人所知晓,也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关心。
当某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是重大事故,在新媒体时代,该事件很快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带动国际援助和合作。
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公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信息传播中。
公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与公共事件相关的信息,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事件的最新进展。
这种信息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得公共事件的传播不再仅仅是媒体的单向传播,而是形成了一种多方参与、多方互动的传播模式。
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能存在着不真实的信息。
由于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是非常快速的,很多信息可能没有经过核实就被传播出去,这就给不实信息提供了传播的渠道。
国家广电总局、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广电总局、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应急管理部•【公布日期】2020.11.19•【文号】广电发〔2020〕80号•【施行日期】2020.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广播影视正文国家广电总局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的通知广电发〔2020〕80号中国地震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应急管理厅(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现将《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应急管理部2020年11月1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应急广播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发展智慧广电网络等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打通应急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动员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各地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区、乡村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基层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建好管好用好应急广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智慧广电网络的重要决策部署,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依托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加快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动应急广播系统在应急管理领域应用,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发布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应急信息精准传播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定位和作用

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定位和作用作者:王玮来源:《声屏世界》 2015年第4期王玮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一次轨道交通突发事故应急演习中,担任电视总导演的笔者与同事们在轨道基坑工地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电视播出任务。
在总结回顾中,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突发事件真的发生时,电视等主流媒体当如何定位,如何把握分寸、主动出击、深度挖掘,发挥自己的优势,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是时代的呼唤,新闻理念的更新22年前,宁波北仑电厂二号锅炉发生意外爆炸,宁波电视台记者兵分几路分别对爆炸抢救现场、医院施救及省市领导现场指挥进行了全面采访。
当节目制作完毕,因事关重大,最后竟是未能播出。
由于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失语,引发了社会上的种种猜测,谣言满天飞。
部分爱乡港胞在看到香港报纸刊发的一些失实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想捐款却又不知如何捐款,所以专程赶到宁波来探听虚实。
此事直至三个月后才爆出真相,平息了人们心头的疑问。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理念始终局限于“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内外有别”“公开出版物和内参有别”成为突发事件新闻选择的依据,以此掩盖了制度上的缺陷和相关领导人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主流媒体报道的开放度与十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媒体的参与更是推动事实真相的披露和进展。
近年来国内的“非典事件”“冰雪灾难”“汶川地震”、国外的“海地和日本福岛地震”等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使媒体将受众的关注点聚焦在事件的深度报道上。
什么是突发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是突然发生,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重大突发事件蕴涵着巨大的新闻价值,受众知情的欲望最为强烈。
因为重大突发事件新闻信息在一瞬间传递,单位时间爆发出来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容易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
在许多时候,重大突发事件的公开程度、处置方式及传播速度,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形象和新闻信誉。
咫尺之间功与过——从突发事件报道看传媒的社会责任与面临挑战

困境 ,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
二 、 新 闻 价 值 的 挖 掘 V 新 闻 伦 S
理 的 坚 守
不是忽视人的价值 、生命 与尊严 ,追求 认知态度 ,父亲李 刚的态度和做法是值
“ 点 ” 、 “ 点 ”更 不 应 该 忽 视 广 大 得 肯 定 的 。 热 焦 受 众 的 心 理 承 受 力 。 如 何 在 报 道 中 科
时 、准确、全 面地公开信息就显得 十分
新 闻 的生命 在 于真 实 ,对 突发 事 头前 道歉 ,给民众 传递的是一种 姿态 ,
重要 。在 新 闻实 践 中 ,社 会 人 的道 德 伦 件的真实记录与直播 ,追求现场感 、真 尽 管 它并 不 能减 轻法 律 对李 启铭 的处 理与新 闻人 的专业素养却时时 出现两难 实性是记者的责任 ,但追求 客观真实并 罚 ,但表 明了肇事者 家人对这一事件 的
察 的犯罪分子贴上 “ 凶极恶 、毫无人 点点揭露真相。 穷
性 ”等妖魔化的标签 ,而根本没有透过 响因素 ,只是将新 闻消费 了一把 。
表 面 的 犯 罪 现 象 ,深 挖 其 背 后 的 多 种 影 问的失语存 在严重的负面影 响。首先 ,
七 、 媒体 如 何 应 对 新媒 介环 境 下 的
新 闻 通 过 一 种 个 人 化 的 、 戏 剧 化 息发布具有 强大推动力。
生 的 当天 l :0 布信 息并 配发 自拍照 42 发 警 了 !”根 据官方发布的起火时间 ,这
的 、不连 贯的形 式展现在受众 面前 ,受
意 义 ,让 受 众 觉 得 自 己的 生 活 环 境 混 乱 更 加 具 有 分 析 性 、更 有 高 度 ,更 能 反 映 核 心 的 问题 。
信任—— 突发事件发生后 ,媒体经常报 国警察”蒋敏的采访 来说 ,她在大地震 闻镜像的平衡、真 实
突发公共事件中央媒新媒体平台的报道策略初探——以央视新闻客户端为例

New Media新兴传媒56 传媒∷MEDIA 2021.2(上)突发公共事件中央媒新媒体平台的报道策略初探——以央视新闻客户端为例文/朱辛未在如今的社会舆论场域中,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应用的涌现在丰富受众信息获得方式的同时,也令场域中的信息更加模糊不清。
民众在获得发声渠道的同时,距离事件真相似乎越来越远,这种现象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中十分常见。
由于事件起点往往偏向某一领域或话题,这使得多数不具备某些特定知识储备的普通受众难以分辨信息真假,甚至无意间成为不实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
又由于此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危险性、紧迫性、扩散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与民众利益切身相关,不实信息极易在网络空间上进行传播并滋生不良网络情绪。
于是,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准确及时的报道,从而厘清事实、消除恐慌便成为新闻媒体尤其是央媒责无旁贷的任务。
我国2006年公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而发生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是一起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为国内三大央媒之一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新媒体平台——央视新闻客户端,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踪式、全景式、多维度、多样态的报道。
笔者对央视新闻客户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进行梳理与解析,意在探究央媒新媒体平台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报道特点、报道策略与内在逻辑。
一、央视新闻客户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报道特点通过对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疫情报道进行梳理不难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删繁就简,硬核新闻的强势回归。
在本次疫情的整体报道中,央视新闻客户端呈现出一种显而易见的硬核新闻的强势回归。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年初暴发,随时间逐步升级。
笔者以两周为一间隔,选取1月1日、1月15日、1月30日与2月15日四个日期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信息进行对比。
可以看到,无论是发稿数还是与疫情相关信摘要: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信息获取渠道的拓宽和意见表达的便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舆论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往往很容易达到顶峰。
应急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

社科文化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279应急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李琼(广东省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梅州514000)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突发事件频发,这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电力、通讯、交通都中断的情况下,应急广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它的收听人群多、覆盖面广,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成为了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最佳媒介形式。
基于此,本文对应急广播在突发事件当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在这个基础上探究了应急广播的运行和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为新闻广播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急广播;突发事件;积极作用;管理策略一、应急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一)快速、及时地传播信息与其他的媒介形式不同,应急广播信息传播的渠道是电波,它的传播速度更快。
广播在传递声波的时候,地球所有的角落都可以接收到声音,这种远程同时传播的特点成为了应急广播在突发事件当中最大的优势。
通过应急广播,突发事件发生地可以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出去,为政府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以此来帮助政府部门做好相应的决策。
与此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的背景下,通讯中断,应急广播可以为灾区人民了解政府救援信息提供渠道,使他们能够持续对政府以及外界民众的救援行动予以关注,实现了与政府部门和外界的双向沟通。
(二)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应急广播除了可以传递信息之外,还可以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它可以帮助灾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恐慌情绪稳定下来,在这个基础上同心协力处理突发事件,将事件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与此同时,应急广播也是与民众作为贴近的一种媒体形式,它可以在突发事件当中承担起媒体的责任和职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号召民众团结一心,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来共度难关。
比如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通过应急广播,为人们传递权威准确的疫情知识,及时发布最新疫情、最新指令、各类权威解读,稳定人心,增强信心,为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 改进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 的思考
杨壮 湖南广播 电视 台
在以 人为 本的 社会 当 中 ,突发 公共 事件 的新 闻曝光率越 来越 高。加 强和改进 突发 公共事 件应 急报 道 , 对于事件处 置和
公 众心 理 安 抚 都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最近 几 年 国 内发 生 的 一 系 列重 大 自然 灾 害 和 其
的电视 人有 了 自豪感——电视不会成为古
遣工具 的电视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把 人们维 系在 一起 ,也 让一 度患 上新媒 体恐 慌症
要组 建一 支作 风过硬 、装备精 良、业务 流 的快 速 反应部 队 。
一
由于重 大新 闻事 件来 临 ,往 往是 多 部 门的协 同作 战 ,因此 人 员调 配要 注意 从效 果 上 把 握前 方 与 后方 的 沟 通衔 接 , 注意 各 自优缺 点互 补 ,以最 佳人 力资源 配置 方式取 得最 佳传播效 果 。
。蓦
_
一
簟
曩 墓l l l中科信z年, cA 难 AT ̄ G M O2 i Ij 国技息 第 期 H N №EOY 。A c1 羽 } 昏 I i 。 s ・s 饪 CL ・ T t o Nc IO R 洲 . - 0 0
。 掣 篝 毒 焉
D I1 .9 9 ji n 10- 9 22 1 .9 0 7 O: 03 6 / .s .0 1 8 7 .0 0 1 .8 s
此 ,面 对突 发公共 事件 的新 闻报 道需 要 个 常 规 程 序 ,能 够 针 对性 地 快 速 反
一
行 的 做 法是 通 过减 少企 业 的管 理 层级 、 压缩职 能部 门和 机构 ,使 企业决 策 层和 操 作 层之 间的 中问组 织扁平 化 ,从而 使 组 织变 得 灵活 ,敏捷 ,富 有柔性 和创造 性 。 同样 ,对于 时 间第一 、需要 即刻 做 出反应 的 电视 媒 体新 闻报道 应急机 制来
应急广播提升方案

应急广播提升方案应急广播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升应急广播的效能,以下是一些建议方案:一、完善应急广播系统1. 建立统一协调的应急广播体系:整合现有广播电视资源,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应急广播体系,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各个层面。
2. 提升应急广播的覆盖面:加强在偏远地区、山区、农村等地的应急广播设施建设,确保广播信号能够覆盖到这些地区。
3. 强化应急广播的可靠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应急广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二、提升应急广播内容制作与传播能力1. 建立专业的应急广播内容制作团队:组建专业的制作团队,负责制作高质量的应急广播内容,包括预警信息、救援指导、心理疏导等。
2. 加强应急广播内容的审核与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应急广播内容真实、准确、及时,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3. 创新应急广播的传播方式:除了传统的广播方式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应急广播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三、加强应急广播的演练和培训1. 定期开展应急广播演练:模拟各种突发事件场景,进行应急广播演练,检验应急广播系统的运行效果和人员的应对能力。
2. 加强对应急广播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应急广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准确地发布信息。
四、强化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1. 加强与政府部门和救援机构的沟通协作:建立与政府部门和救援机构的联动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
2.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应急广播效能:探索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应急广播的智能化水平和传播效率。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语音识别和自动播报,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广播等。
综上所述,通过完善应急广播系统、提升内容制作与传播能力、加强演练和培训以及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应急广播的效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国家应急广播是一种面向全体民众的重要通信工具,它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传达信息,指导民众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国家应急广播建设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需要寻求突破路径,以进一步提升应急广播的效果和覆盖面。
本文将就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突破路径建议。
现实困境一:传输技术和设备滞后国家应急广播的内容需要以多种形式传输,在广域范围内覆盖,并具有可靠性和及时性。
当前国家应急广播传输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应急广播信息传递的快速、高效、安全的要求。
传统的应急广播设备大多集中在电波传输和调频广播上,对于新兴的数字化传输和多媒体传播方式尚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发展。
突破路径建议一:加快技术升级,推动数字化传输针对传输技术和设备滞后的问题,国家应当加大对应急广播传输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数字化传输设备的使用。
还需要提高对应急广播设备的全方位监管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以提升国家应急广播的覆盖范围和通信效果。
现实困境二:信息发布渠道单一目前国家应急广播主要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统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在灾害发生时,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不能满足信息传递的紧急性和即时性。
部分地区的收听、观看设备并不完善,无法接收到国家应急广播的信息。
突破路径建议二:建立多渠道信息发布体系为应对信息发布渠道单一的问题,国家应当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整合利用,建立多渠道信息发布的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短信、应用软件、社交媒体等渠道,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民众对应急广播信息的获取需求。
还可以结合移动通信技术,推行基于地理位置的定向信息推送,有效提高信息的精准度和传达效果。
现实困境三:应急广播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应急广播服务方面,由于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术不够精湛、服务覆盖不足等问题,国家应急广播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应急广播项目建设亮点做法

应急广播项目建设亮点做法
应急广播项目建设的亮点做法有以下几点:
1. 建立完善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一套完备的应急广播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网络通讯等,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全面地向大众传达紧急信息,保障民众的安全和利益。
2. 制定科学的应急广播预案:根据当地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等风险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广播预案,包括应急广播的启动流程、信息发布的内容和形式、频率和渠道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开展应急广播宣传教育:通过广播媒体开展应急广播宣传教育,普及应急广播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宣传、培训和演练,建立起良好的应急广播宣传教育体系。
4. 引入信息技术支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灾情数据、应急指令等与应急广播系统相连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发布。
同时,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力量,能够更广泛地覆盖受众,提高应急广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气象、地震、防灾、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机制,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和指导,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应急广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6. 建立应急广播节目研发团队:组建专业化的应急广播节目研发团队,负责应急广播节目的策划、制作和播出。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更新,不断提升应急广播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保障应急广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这些亮点做法能够增强应急广播项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浅谈新媒体在处理应急事件时的优势和作用

新 媒 体具 有 开放 性 、平 民化 、便 告 后 ,高度 重视 ,毕 节市 立 即成立 了 也是 政府及 相关 部 门处理 突发事 件 的
携性 、时 效性 、打 破 时空 限制 等有 异 工 作组 展 开调 查 ,并 将这些 特征 造 就 了 及 时公 之 于众 。新媒 体在 此过 程 中发 新媒 体 环境 下全 民传 播媒 体信 息 的状 挥 了其重要 的作 用。 况 。长期 以来 ,传 统媒 体 一直 充 当着 在 官方 尚未 公 布事件 发 生之 前 ,
多, 新媒体 的使用人 群也 在不断更 新 ,
新媒 体 的舆论 引 导优 势 开始 凸显 ,尤
把信息传递 给全 国网民。
因此 ,在 一些 社会 重 大事 件 中 ,
这样 事件 的影 响力逐 步扩 大 ,为事 件
的快 速处理 提供 了有 效 的监 督 。网络
其是 在 突发 事件 发生 时 ,新媒 体 的报 由于新 媒体 报道 信 息传播 迅 速、信 息 舆 论借 着 网络快 速传 播能力 ,打破 时
新 媒体 报 道在 处 理应 急事 件 中的 时 也给 政府 相关 部 门在履 行工作 职 责 的同时 ,给予有力 的鞭策 。
优 势
新 时代 应 运而 生 的新 媒体 ,具有 二
时效 性 、开放 性 、 自由性 、方 便 性、
新媒 体报 道在 处 理应 急事 件 中的 迅 速 、果 断处 理 ,并 随 时告知 公众 事
情 的进 展及 结果 ,以避免 不必 要 的事
作 用
快 捷 性等 特点 ,多点 对 多点 的传 播状
社 会发 生 突发 事件 或是 重大 事件 情发生 。
态 消解 了信息 发送 者与 接 收者之 间 的 时 ,势 必会 对 社会 产生 影 响 ,这种 影
国家应急广播

国家应急广播国家应急广播是指在国家面临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情况时,通过广播传媒向公众发布紧急警报、指导和信息的一种重要通讯方式。
国家应急广播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家应急广播的意义国家应急广播是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处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及时有效的广播警报可以迅速传达给广大民众,让他们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国家应急广播的意义在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2. 国家应急广播的组织管理国家应急广播的组织管理主要由公安部门、广播电视机构、通信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
各级政府机构应建立应急广播指挥中心,负责应急广播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发布和传达。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广播预案和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展开应对行动。
3. 国家应急广播的技术支持国家应急广播依托广播电视、无线电、互联网等多种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
广播电视是国家应急广播的主要传播途径,其覆盖面广,信息传递速度快,适合面向大众发布紧急警报和指导。
同时,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支持下,国家应急广播可以更加精准地向特定地区或人群发布信息,提高信息传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国家应急广播的社会参与国家应急广播需要广泛纳入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公众应当积极配合应急广播的工作,妥善保管和使用广播接收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接收到广播通知并采取相应措施。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与社会组织、媒体、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构建应急广播信息发布体系,提高信息发布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5. 国家应急广播的未来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国家应急广播将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国家应急广播可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灾情、人群分布等信息的精准分析和预测,提升预警和处置能力。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应急广播在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救灾救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也在不断完善与提升,为应急广播的效率和覆盖范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吧。
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经逐步向数字化迈进,数字技术在应急广播中的应用相对于传统模拟技术带来了很多优势。
数字技术可以提高语音和音频的质量,保证广播内容的清晰度和真实性。
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和自动化控制,广播节目的录制、存储和传输更加方便高效。
数字技术还可以实现语音合成和智能广播等功能,提高了应急广播的自动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应急广播来说,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信息传输的快速和灵活。
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中,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调频广播、电视广播、卫星广播、中短波广播等各个领域。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应急广播可以实现信息的全网覆盖和远程调度,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够及时传递广播信息。
三、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应急广播体系也在不断整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应急广播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全时联动。
通过互联网技术,应急广播可以实现对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整合传播,提高了广播信息的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
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广播内容的在线存储和管理,提高了广播内容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应急广播体系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通过智能化技术,应急广播可以实现广播内容的个性化推送和智能调度,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需求。
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广播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提高了广播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应急广播的决策和应对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中,数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应急广播的效率和覆盖范围提供了有力支撑。
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与媒体沟通

信息敏感
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信息传播迅速,容易引起社会关注。
突发事件的影响
社会稳定
突发事件可能对一定区域内的人员、财产和 环境造成严重损失,影响社会稳定。
信息传播风险
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信息传播混乱、谣言传播 等风险,影响社会秩序。
救援难度
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救援力量不足、资源紧张 等困难,增加救援难度。
回应社会关切
政府和媒体应积极回应社 会关切,解答公众的疑问 ,消除恐慌和误解。
维护政府公信力
展现政府应对能力
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有 助于展现政府在应对突发 事件时的能力和效率,提 升政府公信力。
避免谣言传播
及时发布信息可以迅速辟 谣,避免谣言传播对政府 形象造成损害。
建立良好沟通渠道
政府应建立良好的信息发 布机制,与公众保持畅通 的沟通渠道,增强互信。
透明度原则
总结词
保持信息公开透明是建立公众信任的关键。
详细描述
除了及时准确发布突发事件的基本信息,还应适时公开相关细节和应对措施的进展情况 。通过透明的沟通,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同时鼓励公众参与
和监督。
04
CATALOGUE
媒体沟通的技巧与策略
选择合适的媒体
传统媒体
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然是 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选择这些媒体 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
提高信息发布与媒体沟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建立专业团队
拥有一支具备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的团队是提高 信息发布与媒体沟通能力的关键。团队成员应具 备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媒体运营等多方面的知 识和技能。
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与各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信息能够 及时传递给媒体,同时获取媒体的支持和配合。 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回应媒体关切,共 同应对突发事件。
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摘要】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包括政策支持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传播渠道单一以及缺乏建设资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政策法规支持、统一和推广技术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国家应急广播系统才能更完善地发挥其在传播应急信息、保障民众安全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应急广播建设、现实困境、建设需求、突破路径、政策支持、技术标准、基础设施、信息传播渠道、建设资金、政策法规支持、加强技术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 引言1.1 现实困境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这些困境严重制约了应急广播系统的完善与发展。
政策支持不足是当前应急广播建设的一个主要障碍。
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规范,使得相关部门在推动应急广播建设时常常陷入困境和不确定性中。
技术标准不统一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的应急广播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互联互通,使得整体的覆盖范围和效果受到一定的制约。
应急广播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当前的一个难题。
部分地区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应急广播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信息传播渠道单一也是一个问题,当前大多数应急广播系统仍然采用传统的广播方式,缺乏多元化、实时化的传播手段,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
建设资金缺乏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由于建设资金的短缺,造成了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困难,限制了系统的发展和提升。
部分结束。
1.2 建设需求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需求日益凸显。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广播可以及时向公众发布紧急信息,指导群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而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建设一个高效、快速、权威的国家应急广播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紧急广播体系发展之途的探讨

新 媒体 环境下 紧急广播 体系 的媒介选 择 1 . 紧 急广播 的功能 与 目标
、
1 . 1 快速 反应 ,争取及 时预警 紧 急广 播 的一个 显 著 功 能 就是 在 重 大 灾 害前 发 布 预警 信 息 。预警信 息根 据 目前 的 自然 灾害 预测水 平 为分类 分为 可提前 预警类 、可临灾 预警类 、难 以预警类 。紧急 广播 体 系面对 可提 前预警 类 与可临灾 预警类 灾害 时 ,都将起 到及 时预警 的作用 。 1 . 2自动激 活 ,确 保信 息到达
以保证灾 区和外 界的 沟通 顺畅 。 2 . 新媒体 需要 纳入紧 急广播体 系 的必 要性 紧 急广 播 体 系 的功 能 与 目标 ,决 定 了其 对 发 布渠 道 ( 媒
的C MMB手机 电视终 端 ,C MMB应 急 广播 不 会在 这 类终 端 进 行部 署 。这 就更 加限制 了紧急广 播应用 的普及 。 2 . 2互联 网在 紧急广播 中的作用 还未充 分发挥 出来 近年来 ,国家对 互联 网 的管理 和运用 日益重 视起来 。尽 管 现 在互 联 网在发 布 新 闻 、普及 知识 等 方 面 的作 用 已经 显 现 出 来 ,但相对 于紧 急广播体 系先进 的国家来说 ,我 国在这 一领域 的运 用依然 十分落后 。从传 播层 面来说 ,互联 网对 于可 提前预 警类 、可 临 灾预 警 类灾 害 的预 警 信 息 发布 是 完 全 可 以做 到及 时 、全 面 、深 入 的 ;从技 术层面 来说 ,互联 网的运 用更加 有创 新 性 和实 用性 ,甚 至可 以在 突发 事件 、灾 害 中起 到 防灾减 灾 、 协助救 援等重要 作用 。这些 功能及 作用 的发挥 还需要 我 国在紧 急广播 体系建设 过程 不断研究 与探索 。
媒体融合视域下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与应对

媒体融合视域下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与应对作者:许议方来源:《声屏世界》2020年第07期摘要:在互聯网技术发达的时代,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手段日益进步。
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此次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传播不仅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而且不同媒体也利用新媒体技术结合自身的传播优势整合信息,实现了对疫情信息的有效传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突发事件疫情媒体融合短视频引言突发事件具有高度不确定的新闻属性,区别于寻常状态下的新闻事件。
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当中,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首要载体,承担着让公众及时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任务。
在新时代,媒体融合如传播手段的融合等,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传播媒体,如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都利用媒体融合的优越环境发挥自身优势,使得传播活动能够在人群中更持久、更广泛、更迅速地进行,提高了疫情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广度,同时也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有效作用。
媒体融合环境下突发事件传播的新特点网络新媒体先行,信息传播时效性更强。
人们接触新闻媒体,获取方便快捷且有用的信息是首要目的。
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了解最新动态,受众对即时信息的渴望程度高,迫切需要从媒体报道中获得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
在受众强烈需求的驱动下,媒体会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
受众需求推动了新闻媒体的实时报道。
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网络新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产物,具有显著的时效性、更强的交互性和移动性等特点,带有融媒体属性且传播速度快,使得公众拥有更大的信息选择空间,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受众的新闻和传播需求。
因此,网络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媒体在紧急情况下首选的信息发布平台。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公众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及时而迅速地了解突发事件的最新动态和进展,短视频软件如抖音、快手等也较为及时地发布疫情的各类信息和进展情况。
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总结

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总结
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是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
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对于减少伤亡和恢复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需要高效的组织协调。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各相
关部门需要迅速协调,确定信息发布的内容和方式。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只有通过高效的组织协调,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其次,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只有拥有专业的人
员和先进的设备,才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设备和处理突发事件。
此外,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只有通过
与媒体、公安、医疗等部门的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因此,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一个紧密的信息发布网络。
最后,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
在面对不同的突发事件时,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
只有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提高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总之,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高度
重视和支持。
只有通过高效的组织协调、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支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做好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保障公众的安全。
广播电台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广播电台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在现代社会,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作为传
媒行业的一员,广播电台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广播电台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广播电台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作为一种传统的传媒形式,广播电台拥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在灾害发生时,广播电台可以迅速向广大听众传达灾害信息,提醒大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其次,广播电台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种公共媒体,广播电台应当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通过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传播防灾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灾害。
再次,广播电台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
发展,广播电台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利用新媒体手段,更加高效地传播防灾信息,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
总之,广播电台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希望广播电台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为防灾减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平台和新技术给应急广播既带来 了新机遇,也带来更大的挑战。应急广 播与新媒体有各自的优劣势。探讨二者 的优势与关联,将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媒 体及政府应对的发展进程。 1 应急广播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优势 应急广播被认为是中国唯一命名“应 急”的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它以 广播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紧急信息。目前 全国多个省市已挂牌应急广播。 应急广播的传播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1)权威性:应急广播的应急启动以及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发布均代表官方, 其权威性毋庸置疑。(2)客观、深入: 应急广播的官方授权背景,对深入新闻 的内在报道更具有优势。(3)专业:借 助政府的权威发布,为受众提供专业、 权威、有深度的信息。 2 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优势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 模已达 7.31 亿,其中手机网民 6.95 亿。 这意味着近 7 亿网民几乎人人都可以是 事件的发布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 发表个人言论。 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 面。(1)及时性:新媒体的更新周期多 以分钟甚至以秒来计算。在突发公共事 件中,新媒体的发布者可以是数亿网民 的其中一人或多人,他们很有可能就在 事件现场或者附近。(2)互动性:“公 众就是一群聚合在一起讨论新闻的陌生 人。”[1] 在新媒体平台上,网友可以任意 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及时实现在线互 动交流。
的差异。 事实上,应急广播与新媒体在传播速 度、传播内容的权威性、传播方式以及传 播渠道等方面都有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 鉴的地方。二者的有效结合,将在危机事 件中实现双向互动。国家应急广播已经建 成国家应急广播网、手机网、微博、微信、 客户端五大平台,以实现互通联动。这本 身就突显了应急广播对新媒体的优势借鉴 与使用。让受众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 第一时间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应该怎么 应对,如何撤离、避险,从而将事件的影 响、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刘 华 . 灾 难 性 事 件 中 微 博 传 播 研 究 —— 以 舟 曲 特 大 山 洪 泥 石 流 灾 害 为 例 [J]. 现 代 传 播 - 中 国 传 媒 大 学 学 报 ,2011(4):89-92. [2] 孔彬 , 袁丽华 , 房磊 . 亚太地区紧 急广播系统发展现状调查 [J]. 广播与电视 技术 ,2008,35(5):55-59. [3] 许培瑾 . 网络媒体传播突发事件 的 特 点 与 原 则 分 析 [J]. 网 友 世 界· 云 教 育 ,2012(14):13-14. [4] 沈琪霞 . 论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 中的地位和作用 [D]. 成都 : 四川省社会科 学院 ,2007. [5]James Carey. The press,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discourse[J].Published by Guilford,1987(21). [6] 刘 建 明 . 新 闻 学 前 沿 [M]. 北 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325. 作者简介:刘心(1980—),女,汉 族,四川资阳人,本科,中级记者,研究 方向:新闻。
应急广播与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优势与互补
刘 心
(作者单位: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摘 要:从 2013 年年底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挂牌成立至今,我国应急广播的系统建设稳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应急广播 相继挂牌,应急广播所涉及的技术平台、软件系统开发和硬件设备部署、传输覆盖网等,陆续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在“互联网 +”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包括应急广播带来挑战。应急广播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从容应对,与新媒体抢时间、 赢权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成为应急广播工作流程的一大重要内容。本文拟对应急广播与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优势 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如何借鉴互动,实现共享与融合。 关键词:应急广播;新媒体;突发公共事件;优势互补
45
3 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广播对新媒体的 优势借鉴 毫无疑问,应急广播应当成为突发公 共事件报道的主角,对新媒体所提供的各 种信息源进龙去脉, 并利用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优势,为受众提 供思路清晰且更为全面的报道。 (1)时效性:摒弃信源单一化、打 破新闻同质化,在新媒体上传播信息的网 友可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或参与者,为应急 广播及时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源。“媒 介的竞争压力逼出了它们的智慧,生存手 段不断推陈出新。显然竞争需要新的方法 与手段,只有适当的竞争才能促进传媒发 展。”[2] (2)主动性:应急广播在消息第一 时间发布上并无优势,但掌握舆论主动权 却是应急广播先天的优势。第一时间发布 政府的声音,抢在谣言被散布之前将事件 真相公之于众,能够引导新媒体的报道基 调,制止各类民间传言,同时借助新媒体 的传播特性,扩大舆论影响力,使之更趋 理性和主流。 4 与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与融合: (1)从视角上,选取受众关注的角 度进行融合,内容和形式互补;(2)从 内容上,信息共享和技术传播,新媒体为 应急广播协作,提供生动的图片、声音、 影像等内容。综合来看,在突发公共事件 的报道中,应急广播是预警者、引导者和 动员者。而新媒体有时会是亲历者,消息 的始发源,有时它又会是舆情的推动者。 其本质是传播主体的不同所造成的立场不 同,还有传播手段的不同所导致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