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地质编录图册编制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场地质编录图册编制技术标准
1、采场地质编录图册建立在测量的1:200采场工程图册基础上,主要反映采场采准切割、矿房回采、矿体及其地质情况的1:200平、纵、剖三面地质图,采场与相邻采场及周边工程和地质情况。

2、采场地质编录图册是随着采场的采准、切割工程施工同时制订,并随着工程的进度和矿体二次圈定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

对回采的工作面,采用溜矿法开采时,拉底层必须编录实测。

每上采3—5米编录一次。

其余则根据测量实测采空区范围,确定采下矿体的边界线。

采场回采完毕充填后即告结束。

采场地质编录图册需经副总经(生产)理、总工程师及地质资源部部长审核后,方可存档备案。

3、图册的规格原则上采用45CM(长)×38CM(宽)图幅,超过该规格的采场需征得主管领导的同意。

4、图册封面采用统一印制的采场地质编录图册硬皮封面,封面上应填写矿区、中段、矿体、采场名称及编制年、月、日,责任签应附在封面上,字体统一用仿宋体表示,要求规整美观,封面的背面应附反映图册各主要图件、表格的目录(可打印后贴于背面)。

5、除图册封面外,图件纸张一律用透明纸制作,透明纸通常不应少于15张,特殊情况例外,封面、纸张及矿块储量计算表装订整齐后方可打坐标网描绘制图。

6、各种图件、表格的装订顺序,应是平面图在上,投影图(包括水平投影图及垂直投影图)其次,横剖面图附于最下面,储量计算表
则放于平面图与封面之间。

7、图册上的各种工程、采场、地质体应严格按制作的统一图例标识。

8、坐标网、勘探线采用0.1MM线条,用2H铅笔绘制,勘探线名称统一标于图纸的正上方;各种工程、采场矿体界线采用0.2MM线条用H或HB铅笔绘制,各种穿脉工程名称应标于工程的正上方;矿体界线用红色铅笔圈识。

断层、构造线采用0.3MM。

9、图册平面图包括下中段层、底部结构层、拉底切采层、各上采分层(段)、上部中段层,各分层主要内容应有坐标网、勘探线、基线或辅基线、横剖面、各种探采工程、采空区边界线、采场分层名称、主要测点(坑道顶底板标高用分子分母标于旁边,采场上采层的测点编号及顶板高程)各种矿岩地质界线及构造线(实测地质产状的应将产状标于图上)等,每个分层探采工程揭露的矿体地质取样后,除样槽标于图上外,应列有单个样品化验结果明细表(表上列出工程号、矿体号、样号、样长、分析结果等)及单工程分段平均品位。

原则上将表统一附在图件的右上方(可打印后粘于图上),图名统一标于右下角。

10、缓倾斜矿体应作水平投影图,图册中采场应有其配套的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相对应,当采场沿着垂直矿体走向布置和勘探线平行时,垂直纵投影和勘探线面一致。

相邻的平行底部结构采场,其间有矿柱相隔时,上采分层相同,但垂直纵投影图必须分别单制。

紧相邻的平行矿体,回采时分层相同,垂直纵投影图必须单独绘制。

若矿体走向与勘探线垂直或近于垂直,其采场纵投影图应与地勘单位建立的基线一致;采场投影图上一般应有主勘探线、采空区投影线、矿体投影线、主要开拓采准工程及探矿工程投影线、方位等,采空区投影线应将每月测量验收上采分层投影线标于图上,并标出测量验收日期,矿体投影用红线表示,投影图图名标于图纸的右下角;各水平或垂直纵投影图上勘探线装订时应与平面图相对应。

11、横剖面图通常包括主勘探线剖面图和反映采场空间形态的剖面图(在矿房中至少有1—2条横剖面)。

有勘探线时不必另加剖面,以剖面法计算采矿场矿岩量则应适当加密剖面线;应有不少于1条横剖面切过采场。

剖面图上应反映各种探矿工程、采空区、矿体和构造等,样槽可以不附横剖面图上,除标有基线和辅基线外,还应有一条和坐标线(经或纬)相交垂直经线或纬线。

横剖面图还应有高程线,以间距15CM代表30M其间应标有中段高程。

另应标上单工程平均品位。

剖面图图名标于图纸的右下角。

12、各分层平面图上要圈出未采下的损失矿体,采下的废石(围岩、剔出的夹石)、采下矿石平均品位未采下损失矿体的品位及采下废石平均品位应分别计算并标于采场平面图上,以利于贫化率及损失率计算。

13、测量、地质和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和协作。

14、地质编录图册要保持整洁,平放,不准折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