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
1. 读选文,做习题。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树梧桐的落叶,都像,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将下面句子的序号准确地填入文中横线上。
A.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B.一块彩色的地毯
C.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2)选文第①②③段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连一连。
第①段______ 雨靴蹦跳图
第②段______ 彩色地毯图
第③段______ 金色落叶图
(3)对选文第②段中的“粘”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句子品析。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用横线画出表示女娲动作的词语。
(2)请你也用一连串动作写几句话。
3. 读一读,回答问题。
慢慢蹦,轻轻跳,小兔进屋静悄悄,为啥呀?
花猫姐姐上夜班,让她好好睡午觉。
因为花猫姐姐在______,所以小兔进屋______。
(写拼音)
4.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____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一会
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_____,而且强调了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以上词语写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吗?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雨点沙沙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爬。
(1)照样子,写拟声词。
(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
小雨点--沙沙沙小青蛙--______小黄狗--______
(2)读一读,连一连。
小雨点使花儿______ 向上爬
小雨点使鱼儿______ 张嘴巴
小雨点使苗儿______ 摇尾巴
(3)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雨点让苗儿乐得向上爬。
小雨点让______乐得______。
6.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________女娃。
女娃游于________,________,故为精卫,常________,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7.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______(yìyīyí)群大雁往南飞,一______(yìyīyí)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______(yì yī yí)”字。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大雁排成了什么样的队形?看图写出生字。
(3)联系全文,想一想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
( )(填序号)
①秋天来了,南方比北方暖和。
②秋天来了,北方比南方暖和。
8.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静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
鸟(议论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悲伤)。
他们()着眼泪,()着海力布的名字,()着老人,()着孩子,()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去。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
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2)选择合适的字词填在括号内。
念含领扶走赶
(3)照样子,写词语。
原原本本(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
倾盆大雨(含有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震天动地(含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来海力布怎样的特点?
(5)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6)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9.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蟋蟀也叫______,(A.蝗虫 B.蛐蛐)是农业的______。
(A.害虫 B.益虫)
(2)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照样子下词语。
弯弯曲曲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蟋蟀的住宅内部布置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______,很______,还很______。
我觉得蟋蟀真______!
10.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只手,拉爸爸,一只手,拉妈妈,小娃娃,爬石阶。
石阶高,他不怕,爬呀爬,爬上石阶笑哈哈。
(1)______、______和______在爬石阶。
(2)找出声母是“P”的字。
(重复的只圈第一个)
11.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降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
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
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
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察访——______ 可巧——______
(2)从______、______这两个词中表现出王母娘娘要带走织女的决心。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下面对王母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5)你喜欢王母娘娘吗?为什么?
12.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
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李老师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
”
元元非常后悔。
(1)照样子写词语。
看了看: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
(2)元元红着脸是因为______。
(填序号)
①他没考好,老师批评他。
②他迟到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3)元元后悔的原因是______
13. 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到______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中国画是指______。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1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清早,燕子发现绿绿的小草有许多颗亮晶晶的小水珠,十分美丽。
燕子就请它的朋友快来看。
过了一会儿,许多燕子、小鸟、蜜蜂、蝴蝶都飞来了。
这时,太阳也升起来了。
大家说:“啊!在阳光下小水珠更加美丽了!”
又过了一会儿,美丽的小水珠不见了。
小草非常难过。
(1)短文中写小草颜色的一个词是______。
写小水珠美丽的词是______ 。
(2)燕子请来的朋友有______。
(3)小草身上的小水珠不见了,是因为______。
(4)读读下面的句子,判断正误。
中午,燕子发现小草上有小水珠。
______
小草上的小水珠是太阳给的,所以它要拿回去。
______
小草上的小水珠是月亮带来的。
______
小草上的小水珠叫露(lù)珠。
______
15. 读下面课内选段,完成习题。
①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
可是,它①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②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②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③“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④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⑤青头笑昧(mī)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1)选段中两个加下划线的“它”分别指谁?
“它①”指:______“它②”指:______
(2)第①段中,红头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要读出怎样的感情?(填序号)()
(4)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选段,至少找出一处来说明。
先在选段中画上横线,再说出理由。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
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判断下面划线的字哪个读音是正确的
仿佛______ (fú fó)
倒映______ (dǎn dàn)
画卷______ (juàn juǎn)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的大海翠绿的______ ______的西湖新生的______
______的泰山无瑕的______ ______的香山连绵不断的______
(3)判断句子的正误
①“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
②“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
③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④“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和“这样的水被这样的山围绕着”的意思是一样的。
⑤因为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了一道道水纹,所以我才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4)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②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③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加上绿树红花,游船渔舟,让你感觉到仿佛走进了画
卷一样。
17. 阅读练习。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______也在长的道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
(3)这段话是告诉人们要______,______地长。
否则就成了______了。
1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端午粽》节选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 的。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______箬竹叶 ______糯米 ______枣
(3)端午节时间是______
①7月7日②5月5日③9月9日
(4)想一想,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
19. 阅读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______也在长得道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
20. 课内阅读。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见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一______缝,一______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______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按原文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量词。
(2)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
21. 我能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列词语。
喝跑摘跳喝做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_______,从这棵树_______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_______窝,_______果实,_______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1)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动词。
(2)这段话主要介绍了松鼠_______特点,使我们感受到它的_______。
( ) 2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土也没有。
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把牛身子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
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照看——______亲密——______ 舒服——______
(2)用横线划出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话。
(3)用波浪线画出牛郎为什么那么周到照看牛的句子。
(4)“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改为陈述句是:______
(5)牛郎细心照看牛,可见他是一个______的人,从他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的人。
23. 课内阅读。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_”画出来。
(2)文中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2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有三十多万居民。
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威尼斯全市约有一百七十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色的建筑。
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一百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
威尼斯全城有桥梁四百余座。
它们各具风姿,格调不同。
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里阿托大桥,坐落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
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全桥由桥屋覆盖。
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里又会出现许多I临时的木板桥。
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是各种各样的: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游览的,比赛的,应有尽有。
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弯弯曲______曲(qū qǔ)店铺______(pū pù)乘______坐(chéng chè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色——______ 绮丽——______ 应有尽有——______
(3)按短文内容填空
①威尼斯的三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威尼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______。
(4)“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
”这句话中“素”的意思是()
(5)第四自然段写威尼斯的桥“各具风姿”,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
()(6)这篇短文和我们学习的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都是介绍威尼斯的,两篇文章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永远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1)找出选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
26. 读一读,回答问题。
咚咚咚咚咚,小兔学打鼓。
小鼓气呼呼,瞪眼问小兔:打我几声鼓?
小兔忙回答:一二三四五。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数字。
(2)______学打鼓,______气呼呼。
(选一选)
①小鼓②小兔
27. 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白兔盖新房
小兔小兔盖新房,小猴小狗来帮忙,
拿的拿,扛的扛,小房盖得好漂亮,
进屋一看黑漆漆,原来忘了留扇窗。
(1)找出带有“ang”的音节。
(2)为什么漂亮的房子里黑漆漆的?用横线画出来。
28.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
如。
()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______ 进攻——______ 同心协力——______
(4)从文中选项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______
(5)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
(6)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9. 课内阅读。
敦煌壁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壁画大体可分为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山水画等七种。
其中,故事画又分为五种,画面生活气息浓郁,情节动人有趣,反映了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莫高窟第二百九十窟中,有按顺序绘制的八十七幅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节。
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另外,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就绘制在莫高窟第三百二十三窟的北壁西端上。
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
(1)写出选段中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浓郁——______ 罕见——______ 印证——______
(2)选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3)故事画有什么特点?
(4)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两个故事画?
3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
(三)春天来了
三月的微风把好消息轻声告诉了一朵云,云儿背着许多小雨滴。
雨滴噼啡啪啪落下来,把好消息告诉了苹果树上的一朵花儿。
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听到了好消息,就嗡嗡地喝着歌告诉每一个人。
现在每一个人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春天来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微风把好消息告诉了______;雨滴把好消息告诉了______;______把好消息告诉了每一个人。
(2)这个好消息是什么?
(3)小朋友,你认为谁还会知道这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