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研究性实验)_基础物理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制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联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
法;
3.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二、仪器与用具
毫安计,伏特计,万用电表,直流电源,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导线等。

图2.1 电磁学实验谈判能够用器材
三、实验原理
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时常用的控制电路,制流电路如图2.1所示,分压电路如图2.2所示。

控制元件使用滑动变阻器R0,移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AC之间的电阻R AC,
从而改变通过负载R z的电流或加在R z上的电压。

图2.2 制流电路图
X
K K I R R R R R E R R E I MAX AC
z AC
Z +=+=
+=
000
,R R X R R K AC
Z
=
=
X R R E R K R R R R E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E U BC Z AC BC
AC Z AC Z
AC
Z AC Z BC
AC
Z AC
Z +⋅⋅=
⋅+⋅⋅=+⋅⋅
++⋅=
0 ,,AC Z
O AC BC O O
R R R R R K X R R =+=
= 四、实验步骤
分别研究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特性。

1. 取K 值,确定R Z 的值。

2. 依据K值、R Z值、R Z的最大允许电流,毫安表的量限,确定实验时的最大电流
I max和电源电压E。


3. 连接电路。

4.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C,测10组数据,列表记录。

5. 作制流电路特性曲线图和分压特性曲线图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表示(供参考)
【数据处理示例】
1.制流电路特性的研究实验数据表(供参考)
表2.1 (K = 0.1)
2.分压电路特性的研究实验数据表(供参考)
表2.3 (K = 2)
3.部分制流电路、分压电路特性曲线
4.实验结果讨论
从图2.1-图2.4不难看出,K = 1时的制流特性曲线和K = 2时的分压特性曲线近似为线性。

K = 0.1时的制流特性曲线和K = 0.1时的分压特性曲线显然为非线性的。

但是,仍然可以K = 0.1时的制流特性曲线中X > 0.5的部分和K = 0.1时的分压特性曲线中X < 0.7的部分看作是线性的,还可以作部分地利用,这一点为我们改进电路结构
提供什么启发呢?
六、课后思考题
1. ZX21型电阻箱的示值为9 563.5Ω,试计算它的允许基本误差,它的额定电流值,若示值改为0.8Ω,试计算它的允许基本误差?
2.以下电路正确吗?若有错误说明原因,并改正之。

3.从制流和分压特性曲线求出电流值(或电压值)近似为线性变化时,滑线电阻的阻值。

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示值为9563.5Ω,查P112表知a = 0.1, Ω=⨯=⨯=∆5635.9%1.05.9563%a R R 。

额定电流值,查P112表知为0.0158A 或由公式计算
A R P I 0158.09000
925.0=⨯==。

示值为0.5Ω,查P112表知a = 0.5, 4.0%5.08.0%=⨯=⨯=∆a R R Ω 2.改正后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2.8
图2.9 正确的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图
3.提示:取一阻值范围。

七、参考书
[1] 林抒,龚镇雄.普通物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59-162祥)
[2] 曾贻伟,龚德纯等.普通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36-
138)
八、教学过程
1. 检查预习情况验看《实验预习报告》。

2. 开膛白
本实验为研究性实验。

研究对象是电路中最常用的两种控制单元电路——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如收音机上的音量调节电路、直流稳压电源上的输出电压幅度调节电路等。

这类单元电路的简化模型见教材133页如图5.2.1直流电路图和135页图5.2.4分压电路图所示。

通过改变滑动触头C来实现对负载R Z上的电流或电压的控制。

人们总愿望能实现线性控制(如触头C改变X%,相应的电流或电压也改变X%)。

但实际上这两种控制电路理论上讲都不是线性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近似线性的呢?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结论。

3. 重点提示
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设计好了实验方案,如明确了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步骤,设计了实验电路图、数据表格等。

在动手作实验之前,请先作一下估算。

(1)制流电路特性的研究:
已测得R0为100Ω,若取K = 0.1,那么R Z应取值多大?R Z确定后从电阻箱铭牌上查出(或计算)它的最大允许电流是多大?再结合毫安表的量程,实验时的最大电流及电源电压应该如何选择?
若取K = 1时又该如何估算与确定电路参数呢?
(2)分压电路特性的研究:
已测得R0为100Ω,若取K = 2,那么R Z应取值多大?R Z确定后从电阻箱铭牌上查出(或计算)它的最大允许电流是多大?再看看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特别要注意滑动变阻器的CB段),那么实验时的电源电压应该如何选择?
若取K = 0.1时又该如何估算与确定电路参数呢?
(3)强调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提醒学生检查实验台上设备情况并记录。

(4)介绍本实验所用设备的特殊情况(如直流电源的示数问题,电阻箱问题,电表的使用条件,万用表的使用等
4. 实验操作每人一套实验设备,要求独立完成。

5. 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报告。

6. 口头报告与答辩(小组长主持)
(1)设计一个控制电路,选择采用制流电路还是分压电路,首先考虑的依据(目标依
据或设计要求)是什么?
(2)当已知电源E,负载R Z,滑动变阻器R0的参数,而其他设计要求较模糊时,如何选择控制电路形式?
(3)当强调节能时,如何选择控制电路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