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校
作者:王励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12年第2期
文/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部主任王励
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围绕增强文化软实力,强调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军队院校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文化强校,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以感染力、战斗力、传播力、生产力为支柱的军校文化软实力。

一、着眼举旗铸魂,增强军校文化感染力。

胡主席深刻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融入全过程。

推进文化强校,就要着眼举旗铸魂,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一要坚持
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严峻形势,推进文化强校,必须将科学理论的实践品质、创新特质、精
神实质纳入军校文化,促进文化魅力与真理感召的有机互动,实现党味、军味、兵味的有机统一,以此形成深深根植
于官兵骨髓的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现实力量。

二要突出德育为先的时代特征。

应对西方文化糟粕渗透对
传统文化的挑战,推进文化强校,必须把德育为先鲜明写在旗帜上,将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哈军工”传统等搞好结合融合,尤其要与时俱进,将时代音符植入传统美德,丰富发
展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按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总要求,分年级实施奠基、培基、固基、强基的“一线四基”
德育工程新模式。

三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

坚持以强化军队、军校、军人意识为要,通过中华兵学史上的优秀
人物、重大事件、典型战例等,弘扬主流兵学文明,特别要通过“上下同欲”、“尚勇治气”、“和军一心”等兵学文化内涵,强化官兵对铸军魂、砺斗志、保纯洁、亲民众的高度思想认同,确保广大官兵坚决做到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二、围绕主题主线,提升军校文化战斗力。

胡主席深刻指出,要通过文化建设,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推进文化强校,必须把军校文化蕴含的智力优势和创新能量向主题主线聚焦,打造有效
履行职能使命的“倍增器”。

一是围绕主题主线凝炼。

注重把学院近60年创业建设史置于党史、军史的大体系中,从思
想观念、办学理念、育人模式、行为规范、工作作风和知识素养等方面,挖掘学院创业、建设与发展历程中的文化传承,归纳提炼精神内核,使其为官兵普遍理解认同。

二是围绕主题主线建设。

强化文化战略和系统思维,规划建设信
息主导的军事价值文化、系统集成的军事思维文化、自主创新的军事科技文化、科学高效的军事制度文化、联合协同
的军事行为文化,使其更好地为推进主题主线服务。

三是围绕主题主线育人。

发挥学院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着眼提高
人才科学文化水平、信息知识素养、联合作战意识、科学发展能力等,坚持在课堂教学、训练操作、野外驻训、实弹
演练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寓教于文、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以文化力催生战斗力,以软实力支撑硬实力。

三、丰富内涵外延,拓展军校文化传播力。

胡主席深刻指出,要着眼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
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推进文化强校,必须不断丰富军校文化内涵和外延,下大力拓展
传播力、影响力。

一要打造特色品牌。

紧贴时代特征、装甲兵特色、军校特点,丰富发展学院“铁甲文化”,着力打造集
育人之功、励志之气、进德之效、练兵之实、宜人之美、品位之雅等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标志、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
同时加强文化交流,加大推广力度,努力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知名文化品牌。

二要创建精品载体。

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系统建设校园主题雕塑、路面铺装、植物造景等文化景观,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校报、屏幕
灯箱等传媒作用,统筹考虑教学训练场所、操课训练场地、休闲娱乐园区、荣誉展览场馆等氛围布置,同时注重将文
化标识植入日常用品、楼台馆舍等之中,增强军校文化的渗透力。

三要构筑主导阵地。

积极适应官兵罗样化、高品位
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由偏重活动安排向注重阵地建设转变,不断丰富文化题材、艺术风格和实践载体,特别要重视网
络文化阵地建设,创建集工作指导、学习培训、交流互动、咨询服务、化人育人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网流”,增强文化
阵地的主导和辐射作用。

四、加快改革创新,发展军校文化生产力。

胡主席深刻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强校,必须大力发展军校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创新能力。

一是完善制度。

着眼提高军校文化自我调整和自我改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完善军校文化管理制度。

同时,要针对“武装集团”的特殊性,注重文化作用于制度,坚持文化激励人、教化人、引导人与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强制人相结合,增大制度的文
化内涵,实现内在自觉和外在约束相统一。

二是开发资源。

适应当代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趋势,必须以
自信心态和开阔视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积极开发与时代旋律合拍、与军旅节奏同步、与主流精神相符的特色文
化资源,使军校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具有不竭的创新发展动力。

三是打造团队。

有计划、按步骤、分批次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