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毛尔凤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9年第19期
关键词:和谐 ;真诚 ;平等关爱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真诚、平等和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

与学生真诚相处,师生关系就会和谐恒久。

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师生之间在人格、尊严、思想上平等地交流,就会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是他们心灵的甘泉。

因此說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要以真诚、平等和关爱作为支撑。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真诚,平等和关爱则是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人际交往中,诚是本,这适应于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没有诚意,哪有信任?没有信任,何来和谐?亲朋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师生之间莫不如此,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你有诚心,他人才有诚意。

大教育家孔子与他的弟子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彼此之间真诚相处。

孔子在学生面前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喜怒好恶也不加掩饰。

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与批评,也依然理解、尊敬老师。

在弟子心目中,孔子是一位“温而厉,恭而安”的老师。

颜渊也赞美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只有真诚,才能有和谐恒久的师生关系。

在多年的教书育人工作中,我有过真实的经历,深刻的感受。

2009年9月开学初,班上转来一位女生,我发现她整天都不说一句话。

于是,和她母亲沟通,她母亲告诉我将她转学到我校的目的是为了换个环境,因为这个女孩患有抑郁症,从不和同学交往,还经常逃学,这让她母亲操碎了心,我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怎么办呢?我细心观察她在班上的一举一动,发现她上历史课听得津津有味。

于是,在历史课上,我有意识地为她创造表现自己并能得到表扬的机会,让她找回一点点自信,对我产生亲近感,以便使她愿意开口与我交谈。

课余,我有时把她找到办公室来和颜悦色地与她聊天,谈她喜欢的历史故事。

几次之后,她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关注和用心良苦,觉得我是在真诚地帮助她,慢慢地就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揭开她的旧伤疤。

我鼓励她忘却过去,把握今天,展望未来,而且我也答应替她保守秘密。

真诚待人,让我敲开了自闭女孩的心灵之门。

她不再逃课,脸上也浮现了久违的笑容。

女孩的变化既让我有一种成就感,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真诚在人际交往中是多么地重要!当然,真诚要发乎自然,褒贬赏罚不能违背自然,丧失原则。

教师对学生真诚相待,学生自然会对老师回馈真诚、尊重,乃至爱戴,这样也更能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托·杰弗逊。

如果说真诚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必然要求,平等则是民主社会的内在本质,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平等。

托·杰弗逊曾说,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当然,平等不是指人之差异所致的“相等”或“平均”,而是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平等不是一味迁就,一团和气。

不讲原则地追求“和谐”,这样会造成无规则、无秩序、清浊混淆、邪气盛行、学生迷失方向,师道尊严也荡然无存了。

平等是指师生之间在人格、尊严、思想上平等地交流。

这正如西塞罗说过的:“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良师益友般的关系是最难能可贵的。

其实,良师益友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就是这样的关系。

学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人格尊严的活生生的个体。

不平等的打压只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对立,甚至发展到反目成仇,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

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尊重,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真诚也好,平等也罢,教育最不可缺的是教师的爱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当今社会,留守儿童特别多,他们最缺失的是爱,如果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往往会性格孤僻,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从某种程度来讲,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是他们心灵的甘泉。

“德高为师”、“爱生如子”是衡量师德的标尺,这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养。

何况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笔者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去秋开学初,我班从锦山中学转入一个性格孤僻的女孩。

后来经调查得知,暑期她与弟弟吵架了,弟弟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不久之后他溺水而亡。

她是带着悲痛与悔恨的心情来到我们班的。

见到她后,我总感觉她不太对劲,就亲切地和她交谈,询问她的家庭情况,并热情地鼓励她多多与人交往。

平时,我总是对她多看几眼,嘘寒问暖从不间断,慢慢地让她走出阴影。

一个月后,该生在家因家庭琐事与奶奶发生了争吵,她的情绪波动较大,曾跳进自家门前池塘里想要轻生。

在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一想到老师对她的关爱,她又奋力爬上了岸。

星期一来到学校后,她主动和我谈了她的这次特别的经历。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内心充盈着满满的暖意。

没想到我的不经意的言行给孩子的内心带来了如此大的影响。

这不正体现了爱的意义了吗?
当然,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仅仅做到以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但没有真诚、平等和关爱作为支撑,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厦就无法构建成功。

写到这里,我想用下面这句话聊表寸心:丹心育人,爱生诚如友;和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