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盘盂.(yúyū)水痕.(hén héng)沧.沧凉凉(cāng chāng)
聪.慧(cōng zōng)布置.(zhìzhí)施.行(shītuō)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与“探汤”的“汤”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
B.以汤.沃雪
C.稀汤.寡水
D.固若金汤.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聪慧
B.布置
C.很迹
D.施行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称.物以载之(衡量)
B.孰.为汝多知乎(谁)
C.咸莫能出.其理(提出)
D.孔子不能决.也(决定)
4.读下面的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C.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5.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两小儿辩日》选自《孟子˙告子上》。
B.《曹冲称象》的故事出自陈寿的《三国志》。
C.“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侧面赞美曹冲的聪明。
D.《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知道孔子具有的品质。
2.“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这句话的意思是:。
可见,曹冲是一个的人。
3.两小儿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一个从觉的角度出发,另一个从
觉的角度出发,从中也说明了两小儿。
四、阅读《桓荣勤学不倦》,完成练习。
桓荣勤学不倦
桓荣初遭仓卒①,与族人桓元卿同②饥厄③,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④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
及⑤为太常⑥,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⑦若是⑧哉!”
注释:
①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
②同:同处。
③饥:困境。
④嗤:嘲笑。
⑤及:等,等到。
⑥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⑦利:好处。
⑧是:这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及.为太常(及格)
B.桓荣初.遭仓卒。
(早年)
C.而荣讲诵不息.。
(停止)
D.何时复施.用乎?(用上)
2.联系上下文及注释理解句子。
①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②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3.读了这则文言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五、拓展积累。
1.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家和
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史,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六、快乐书写。
置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