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尺蠖性信息素生物学综合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尺蠖性信息素生物学综合研究
殷坤山;尚稚珍
【期刊名称】《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年(卷),期】1993(003)004
【摘要】为了搞清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首次对其腺体部位、释放规律、提取方法及合成样品的生物活性进行综合研究。
茶尺蠖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部位经形态解剖、生物测定、触角电位(简称EAG)多种方法确定在腹部第8与第(9+10)节的节间膜处。
15-20℃下,雌蛾在2日龄进入暗周期6-8h 期间释放性信息素最强,此时切取腺体用二氯甲烷萃取、正已烷淋洗腺体及PORAPAK Q吸附气体二氯甲烷解吸三种方法,均可提取杂质较少、生物活性较高的粗提物。
用GC/MC(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分析,经EAG追踪活性组分,仿生合成的5种性信息素中,(z,z)-3,9-6,7-环氧-18碳二烯具有30-47%的雄蛾求偶反应率;(z,z,z)-3,6,9-22碳三烯、(z,z,z)-3,6-9-24碳三烯、(z,z)-9,12-18碳二烯醛的等量混合物对雄蛾具有27%的引诱率,田间也诱到少量雄蛾。
【总页数】7页(P332-338)
【作者】殷坤山;尚稚珍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711
【相关文献】
1.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试验 [J], 朱祚亮;江书春;张卜芬;王运凤;廖贵新;余昌清
2.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试验 [J], 朱祚亮;曹诗红;朱红海;黄传宏;廖贵新
3.茶尺蠖性信息素识别的分子机制取得重要进展 [J], 孙亮
4.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使用方法 [J], 李红莉;崔宏春;
5.闽北乌龙茶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最佳悬挂密度试验研究 [J], 冯卫虎;蔡小勇;曹士先;徐鹍鸬;李兆群;徐杰;晁倩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