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事故带给核电管理和技术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岛事故带给核电管理和技术的启示
福岛核事故已过去一年,依据目前把握的信息,此次事故的后果特别严峻,教训也相当深刻。

首先,大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而长远的影响;其次,将来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四周土壤的修复、居住条件的恢复都需大量资金,经济损失巨大;第三,这次事故严峻影响了全球公众对核电的信念和信任。

对福岛核事故阅历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以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对我国从管理和技术层面提升水平以保障核电平安有非常重要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提升管理水平,护航核电平安
深刻熟悉核平安的极端重要性和基本规律,提升核平安文化素养和水平。

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再次验证了“核平安是核能进展的生命线”的道理,而核平安事关事业进展、公众利益、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将来,核平安从业人员必需熟悉核平安的特性,即核能行业相比其它行业特殊突出的技术的简单性、事故的突发性、处理的困难性、后果的严峻性、社会的敏感性;必需坚持平安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必需培育核平安文化;必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必需贯彻纵深防备、多道屏障的要求。

从三方面制定更高的核平安标准,并有效落实。

对包括自然灾难、恐怖攻击在内的外部大事,进一步提高设防基准;对事故(包括严峻事故)预防,进一步提高平安功能的保障
力量和牢靠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对严峻事故的缓解,经过逐步改进和加强之后,最终拿出兜底的方案,保证在发生最恶劣的状况下,也不会有放射性物质大规模释放到环境,从而避开在场外实行应急响应行动,尤其是公众的撤离行动。

要连续完善事故应急响应机制。

任何措施都只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无法彻底消退事故发生的可能,因此,必需充分做好场内和场外应急预备。

而且必需转变观念,出台新举措,根据纵深防备的要求,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上有所创新,在应急响应力量上有实质性、大幅度改进和提升。

不断增加营运单位自身管理、技术力量及资源支撑力量。

正常状态下,核设施一般不易出事,事故往往是因外部发生极端自然灾难而触发。

道路不通,通讯受阻,过分依靠外界供应支持和救济都不切实际。

这种状况下,营运单位自身技术力量和资源支撑就显得非常关键。

因此,营运单位肯定要配备充分的人员和装备,具备“孤岛作战”的力量,做到在没有外界支持的状况下,也基本上能够准时有效应对事故工况。

提高核平安监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独立、权威、有效的监管,在日常状况下可以保证核设施根据标准要求建设和运行,削减事故发生的可能。

发生事故时,监管部门必需准时作出决策,督促营运单位实行有效措施减轻事故后果,必要时监管部门可实行坚决措施,避开事故进一步升级。

此外,不断加强核平安技术研发工作,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核平安水平持续提高和进步。

而且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乐观开展核平安基础理论的讨论和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核平安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核平安工作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还要不断提高核平安阅历和力量的共享。

在核平安领域一旦发生问题,没有一个人或者一家单位可以独善其身,必需相互关心和扶持,共同提高才能共同进展,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都应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肯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阅历反馈和力量共享体系。

最终,强化公众宣扬、信息公开和舆情应对工作。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广阔公众对核平安的信念有所下降,对核电进展的可接受性产生了某些质疑,这将成为核电进展的瓶颈,而要破解这个难题,赢得公众对进展核电的认同,强化公众宣扬、信息公开和舆情应对必需成为我们自觉的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