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对话教学的价值及实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No.4 2021
75
摘要: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必修学科,是传授基础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科。
鉴于小学生尚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交流互动、团队合作的教学设计,采取对话教学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基于此,文章主要结合教学工作,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对话教学的价值及实践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对话教学 价值 实践
叶小艳(安徽省怀宁县独秀小学 246100)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最显著的问题就在于学生“说”的机会太少,大部分课堂时间都处于“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状态。
即使设置了学生讨论的环节,但其框架基本上都由教师定好,而讨论的主动权也被大多数学优生“掌握”。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与时间,即要将学习的自由与权利交还给学生。
而对话教学模式与这一教育理论相符,并且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旨在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1.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基本上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这极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消退,甚至会让学生认为只要认真听教师讲便可,这种思想认识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而学生长时间地处在无主动思考的状态中,一定会影响其学习质量。
将对话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与学生的有效对话中,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真实学情,进而一一击破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
同时,通过对话,也能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基本处在同一水平,有助于实现全员提升。
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师生的双向互动,通过积极对话,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将知识内化为技能。
2.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创造性
因为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许多学生从小便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
对此,教师需要找出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更多采取对概念死记硬背、对题目反复练习的做法,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习得的主要是应试技能,而非知识运用能力。
而对话教学一改过去的枯燥死板,让教学充满活力,教师也能结合教学内容来创造性地设计教案与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策略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对话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首先要关注的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教师一定要保证对话的平等性,从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层面做出改变。
换而言之,教师要主动“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摒弃过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更加平和、
JIAOXUE GUANLI YU JIAOYU YANJIU
2021
76
No.4 2021
亲切的态度与学生对话沟通,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此外,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观点的机会,在师生协同之下提高教学实效性。
比如,在讲解“二分之一”相关内容时,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将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请问每个小朋友能够得到多少?”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回答:“每个人分到一半。
”此时,教师便可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对“一半”进行表述,从而导入“二分之一”的知识点,包括其意义、读法与写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有效对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有明显提升。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相互之间的对话对学生的思维拓展会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因为在缺少教
师参与的情况下,学生会更加放松、自由地对话,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对话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之间的对话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讲解“平行与相交”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平行”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在黑板上罗列出多组不同位置关系的直线,然后将认为直线会相交的学生划分为“正方”,将认为不会相交的学生划分为“反方”,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点互通,在思维碰撞中明确“相交与平行”的判断标准,进而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对话交流。
首先,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座位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遵循取长补短的原则。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字”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算式中如何用字母简写,简写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而教师在旁做引导便可,无须过多干涉,应鼓励学生自己发言、探究与相互补充,自主解决学习问题。
3.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教师要通过与教材的对话,让教学活动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
比如,在讲解“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教材中“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为例,通过“数方格”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
师可将“数方格”变为“切割方块”,对多边形切割的小方格进行位移、翻转,尽量将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数方格计算面积。
这便是教师与教材的对话,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应
用能力,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与教材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另一种形式。
教材内容有着非常明确的主题,是教育专家的智慧结晶,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教育思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册都有“数学好玩”的单元内容。
这一板块更像是对教学知识的延伸,是发散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通过设计例题,引导学生与
教材形成对话,比如,小明在家做小实验,要用2个大量筒和6个小量筒装水,装满之后,水容量为4800毫升。
已知大量筒的容量是小量筒的5倍,请问大量筒与小量筒各能装多少毫升水?学生结合这道题,与教材内容展开对话,基于已学知识进行推理,
发现可将1个大量筒看作5个小量筒。
因此,学生可算出小量筒的容量为4800÷(5+5+6)=300(毫升),大量筒的容量也就等于1500毫升,高效地解决了此
类问题。
三、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对话教学方法,既能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又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方面效果明显,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极力推行这一教学方法,重视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当然,对话并非单纯的“你问我答”,也并非越多越好,需要教师在具体实践中掌握好“度”,不能为了对话而打乱正常的授课进度,力求体现对话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文婷.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对话教学策略探
讨[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2):135-136.[2]沈小林.浅析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2016,3(23):267-268.
[3]王玉东.核心问题引领: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理
性追求[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1):31-33.[4]周京萍.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