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综合干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综合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干预治疗后的
疗效。
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选择ACS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36例,随机
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例),A组为正常对照组: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
性治疗,B组为综合干预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药物和
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用盐酸舍曲林和氯硝安定,非药物干预组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电话咨询指导、生物反馈放松治疗等综合的心脏康复项目,观察两组用药3
个月后,患者的ACS症状和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结果
①ACS症状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研
究组总有效率为9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③不良反应: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死亡病例。
结论综合干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可行,而且比常规规范治疗更有效,但尚需进行大样本的循证研究来更完善地进一
步深入探讨。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抑郁综合干预心理干预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research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bin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hen You-quan, Chen Ci-bin, Chen Xi-ming,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15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research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combin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thods: 36 patients with ACS combin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1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8 patient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normativ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rugs. In treatment group,patients were plus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cluding medication and cognitive therapy,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biofeedback relaxation treatment, drug treatment with sertraline and clonazepam.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C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① ACS symptom improve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4.44%,and the one of control group 66.6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②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improve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8.85%,and the one of control group 3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③adverse reactions: The two groups were no adverse drug reactions during the period, no cases of accidental death.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bin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safe, effective, feasible,and more effective than conventional standard treatment, but still need to conduct some evidence-based investigations of large sample sizes to further explore.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xiety; depressio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ntal intervention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种,约占所有冠心病病人的30%,因其起病急,容易导致冠状动脉阻塞发生心肌缺血、缺氧的严重心脏事件而引起临床专业医生
的高度关注,然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因此从
心脏、心理行为两方面着手,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治疗这类心血管疾病。
我院采
用药物和非药物综合干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mptom,ACS)
患者,作初步探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1.1 一般资料:选择近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CS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6±5.8)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伴有: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急躁
易怒、头晕耳鸣、多汗、失眠多梦等症状。
1.2 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例),A组为正常
对照组: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性治疗,B组为综合干预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
用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用盐酸舍曲林(左洛复,辉瑞
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0mg/天,顿服,氯硝安定2mg睡前服,非药物干预组包括认
知行为治疗、电话咨询指导、生物反馈放松治疗等综合的心脏康复项目,观察两
组用药3个月后,患者的ACS症状和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1.3 ACS症状改善情况的疗效标准:①显效:无缺血性胸痛的再次发作。
心
电图缺血性ST改变回复>50%或平基线;②有效:偶有缺血性胸痛发作,心电图
缺血性ST改变回复<50%;③无效:心电图无好转。
1.4 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的疗效标准:①显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②有效:上述症状减轻;③无效:症状无好转。
1.5统计学方法: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ACS症状的改善情况:见表1。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见表2。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5%;对照组总有
效率为33.33%。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不良反应:两组用药期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死亡病例。
3 讨论
精神心理障碍在心血管疾病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和较差的预后,因此对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干预是必要的,因此,关注心血管疾
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新话题。
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陈银娣等[1]报道
心内科住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患焦虑症状者占69%~70.4%,有抑郁症状者占52.1%~63.4%。
国外文献报道[2],西方发达国家的心血管病患者有40%伴有抑
郁症状,心肌梗死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35%~45%,其中重度抑郁15%~20%;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抑郁发生率41%,重度抑郁占1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患者术前抑郁发生率43%;在住院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69%合并各种
焦虑症状;心脏病监护病房住院患者50%合并焦虑情绪。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理障碍的危害:①心理压力可以引起心脏病。
有害的
心理应激可以促使体内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导致β血栓球蛋白与血小板因子增加,促发冠状动脉斑块破裂。
长期以来,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常被忽视,导致很多病例久治不愈。
②心肌梗死后抑郁症的出现标志着患者预后不佳。
在控制了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等因素后,心肌梗死后又罹患抑郁症的患者会更容
易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因而心脏疾病的死亡率和总体死亡率也更高[3]。
本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患者ACS症状的改善情况(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
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用药期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死亡病例。
本研究结果说明:综合干
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可行,而且比常规规范治疗更有效,提示:对于ACS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我们除了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性治疗外,
还需注意同时对其心理障碍的治疗,即进行“综合干预治疗”,这要比单纯的常规
规范治疗更有效。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伴发焦虑抑郁与多种因素有关[4],主要有:(1)日常生活
自理能力低或丧失;(2)对健康的定义缺乏了解,自我评价水平低,对治疗方法的
知晓率低;(3)长期医疗费用的投入和花费;(4) 对疾病预后担心;(5)社会支持系
统差、负性生活事件多、社会支持系统较差。
本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见表2),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3.62%。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于ACS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对其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非
常有效,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另外,用药期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说明盐酸舍
曲林和氯硝安定这两种药用于治疗ACS伴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对照组在未做任何综合心理干预治
疗的情况下(见表2),其抑郁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可达33.33%,说明ACS伴发焦虑和抑郁症这种疾病的抑郁症状存在一定的自愈率,提示,如果我们在日常对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注意同时对其进行有关知识的宣教,向患者
讲授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平时生活注意事项、个人护理、心理保健等基本医学常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类患者改善其精神心理
障碍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干预,需要综合的疾病管理
模式,既要兼顾躯体疾病的治疗,加强心脏病的二级预防,又要注意精神心理障
碍的干预,从而达到“心身”协调,真正体现了疾病诊治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本研究只是临床小样本的研究,资料有限,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大样本控制好的
循证研究,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 陈银娣,周天锌,施慎逊,等.老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
2o0o,l2(1):17.
[2] 胡大一,刘春萍.焦虑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J].中国医刊,2006,4l(3):53.54.
[3] 胡大一,于欣主编.双心医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影像出版社,2008,94-100.
[4] 刘淑芳,贾树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8(5):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