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稿约

合集下载

制冷与空调工程

制冷与空调工程

制冷与空调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为现代社会带来的舒适与便利导言在现代社会,制冷与空调工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办公室还是商业场所,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存在为我们带来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从制冷与空调工程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冷与空调工程的基本原理制冷与空调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动速度来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

其核心技术是制冷循环,即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来吸收室内热量并将其排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制冷循环包括四个基本组件: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使制冷剂冷却并变成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经过膨胀阀膨胀,降低压力后变成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室内热量,变成低温低压蒸气,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二、制冷与空调工程的应用领域制冷与空调工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1. 家庭空调家庭空调是制冷与空调工程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家庭空调系统,我们可以在炎热的夏天享受凉爽的室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家庭空调也为家庭成员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工作条件。

2. 商业空调商业空调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场所。

商业空调系统不仅可以为员工和客户提供舒适的工作和购物环境,还能保护商品和设备的质量。

商业空调系统的智能化和节能化也成为了当前的发展趋势。

3. 工业制冷工业制冷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生产、化工等行业。

在食品加工中,工业制冷系统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医药生产中,工业制冷系统可以为药品的生产和储存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确保药品的有效性。

三、制冷与空调工程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舒适环境需求的增加,制冷与空调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1. 绿色环保未来的制冷与空调工程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能源节约。

研发和应用新型制冷剂,如天然制冷剂和低温制冷剂,将减少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中“制冷设备维修工”中级工证书的基本要求。

是本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机械常识与钳工技能》和专业核心课程《电气设备控制安装与调试》、《液压与气动装置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实现》、《单片机技术与实现》的延展和深化。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冰箱维修与保养技术”“家用空调器维修与保养技术”等工作领域来设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制冷装置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制冷空调使用的范围愈加广泛,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同时对制冷空调设备生产、维修和安装人员的需求逐年增加。

为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和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改革趋势需求,在对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深入广泛调研和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我校对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

根据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为载体,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通过对常用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分析和排除制冷与空调设备常见故障能力。

以任务引领、实践导向为课程教学基本思想,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解成7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为载体,按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维修顺序,通过具体案例逐步展开,使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过程中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制冷与空调》稿约

《制冷与空调》稿约

附有原 文 作者及 其 他 权利 人 同意 翻 译 发 表 的 书 面 授权 书 。因侵犯 他 人 著作 权 利 而 引 起 的 法 律 和 民 事 责任 , 全 部 由有 关 作 者 承 担 。本 刊保 留对 侵 犯
8 4 0 2 ) 创 刊于 1 9 9 0年 , 是 由 中 国科 技 部 主 管 、 中 国
1 .文 章题 目 高度概括 文章主题 内容 , 便于检
索, 不超过 2 O个 字 。凡属 有关 基 金项 目的 文 章 , 须
1 )以宏 观 角度 审视 制 冷 空调 行 业发 展 情 况 ;
对行 业技 术 发 展 情 况 的 总 体 分 析 ; 对 国 家 出 台的
与行 业相 关的政 策 、 法规 和标 准 的技 术性 解读 。 2 )新 技 术 和 新 产 品 的 开 发 研 究 成 果 与 进 展 ,
科学 技术 交 流 中心 和 中 国制 冷 空 调工 业 协 会 主 办
的, 面 向 国 内外 公 开 发 行 的 专 业 技 术 类 期 刊 , 是
著作权 者依 法追 究 责 任 和在 刊 物 上公 布 其 侵权 情
况和处 理结 果 的权利 。 本 刊对 来稿 不 收取任 何 费用 。
简洁 。内容务求 客 观 、 科学、 完备, 尽量 通 过 实 验和 数据说理 。各章节 的 内容不要 重复 。对论 文采 用 的 基础 理论 和研究方 法 , 不必详 细阐述 , 注 出参考 文献 即可 , 尽量 将研究方 法与应用结合 起来进行 论述 。 1 )标题
第1 级
本 刊认 真 遵行科 技 期 刊编 辑 出版 工 作 者 的 职 业 道德 , 高度 重 视期 刊 的 编 校 出 版质 量 , 忠 实履 行 对 广大 作 者 和 读 者 的社 会 责任 , 全 力 保 护 作 者 应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目录目录 (1)一、前言 (2)二、课程目标 (2)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2)四、实施建议 (4)《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制冷与空调技术【适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制冷与空调技术是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中央空调运行管理、冷库运行管理等三个专门化方向共同的技术基本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制冷与空调技术上岗考证的基本要求,并为后续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在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制冷与空调安全操作规程为主线,以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从典型安全操作技术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强化操作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学时。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技术能力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取得职业技术证书打好基础。

《制冷与空调》2008年第8卷总目次

《制冷与空调》2008年第8卷总目次
于 林 等 冯 翠 花 等
康 景 隆
王 新 林
螺 杆 制 冷 机 油 分 跑 油 故 障 的 分 析 及 对 策
付 曙 祥 等


以 活 力 龙 行 天 下 拼 实 力 强 者 风 范
董 丽 萍
第 2期
行 业发 展 综 述

章 பைடு நூலகம்


作 者
胡 建 信 等 刘 圣春 等
直 燃 式 溴化 锂 冷 温 水机 组 的 能耗 与 经济 性 分 析
梅 海峰 等
马 原 良 等
神 经 网 络 在 燃 气 溴 化 锂 吸 收 式 机 组 性 能 模 拟 中 的 应 用
王 长庆 等
概 率 神 经 网 络 在 水 / 热 泵 机 组 故 障 诊 断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水
商 用 制 冷 陈 列 柜 能 耗 标 准 分 析
专 题 研 究
水 平 管 外 沸 腾 强 化 换 热 的 数值 模 拟 与 场 协 同 分析 两 种 部 分 负 荷 比 PLR 的 定 义 辨 析 沼 气机 压 缩 式 热 泵 系 统 的 构 建 与 经 济 性 分 析
熊 少 武 等 周 宴 平 等 吴 集 迎 等
风机 盘 管 选 型 方 法 的 比较 喷 液 旁 通 对 空 气 源 热 泵 性 能 影 响 的 试 验 研 究
试 验 研 究 与 分 析 C0 水 冷 气 体 冷 却 器 理 论 与 实 验 研 究

王 洋 等
吴 国珊 黄 辉 等
刘 圣 春 等 刘 红 绍 等
种 过 冷 型 多 联 机 冰 蓄 冷 空 调 系 统 试 验 研 究
空 气焓 差 法测 试 空调 器性 能 结 果 偏 差 的 试 验 分析 压 缩机 表 面产 生凝 露 的 原 因及 其 解 决措 施 地 埋 管 地 源 热 泵 系 统 在 别 墅 建 筑 中 的 应 用

《制冷与空调》撰稿要求

《制冷与空调》撰稿要求
续 表
家 电 产 品 的 噪 声 源 辨 识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蒋伟康 张 海滨 万 泉
压 缩机 上 法 兰三 点 焊接 结构 及 噪 声 影 响 分析 空调 管路 系统 疲 劳 分析
旋 转式 变频 压 缩机 降噪 技 术 噪声 与 振 动 控 制篇 旋 转 式 变 频 压 缩 机 动 平 衡 技 术 旋 转 式 压 缩 机 排 气 系 统 多 亥 姆 赫 兹 共 振 腔 的 研 究
柜 式 空调 器风 道 系统设 计
其 他 基 于 CFD 的 空 调 用 轴 流 风 叶 设 计 选 型 壁 挂 式 空调 器 气流 组 织 的试 验 与 分 析
黄 美玲 王继承
刘利 娜 付 艳
汪 洪 丹 刘 利 娜
靳 海水 何继访 毛 开 智 吕浩福 沈 慧
邹建煌
喻 耀 明
马重 夫
《 制冷 与空 调 》 撰稿 要 求
来稿 要求 简明严谨 , 论点 明确 , 次清晰, 层 资料数据 正确可靠 ; 内容有创见及新意 , 具有实 际应用价值 , 对业 内人士有参
考 意 义 , 应 注 意 保守 国家 机 密 。 并 总题 目 高 度 概 括 文 章 主 题 内容 , 于 检 索 , 超 过 2 便 不 0个 字 。凡 属 有 关 基 金 项 目的 论 文 , 在 总 题 目末 右 上 角 标 识 须
基础和研究方法等 。引言或其他类似形式的章节, 以不编序号 , 可 也可不写“ 引言” 标题 。
c )结论或结束语
d )插图与表格
e 式与符号 )公
结论或结束语不是正文中各 节内容 的简单重复 , 而应 以正文 中的分 析为依据 , 完整 、 准确 、 精辟 、 简
洁 地 指 出 论 文研 究 结 果 , 量避 免 与 引言 内容 重 复 。 尽

《制冷与空调》2010年文章总目录

《制冷与空调》2010年文章总目录

种 典 型分 量 蓄 冰 空 调 系 统 的优 化 运 行 策 略 研 究 一… …… 一 … 一… …一 …… …… …… .… ~ … … . . . 朱蔚 青 翔
石 建 华 文 力 静
多孔 陶 瓷 管 式 露 点 间 接 蒸 发 冷 却 器 实验 台 设计 研 究… 一 … 一 … … … … 一 … 一 … … ~ … … . 毛秀 明 黄
… … . . . 一 … …

王卫民
一 … … …
付祥钊 等

吕 静






廖 百胜
刘 秋新












吴海涛

青 岛某 大 酒店 暖 通 系 统 设计 … … ~ … - … - 一 … 一 … 一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第 2 卷 第 6期 4
制 冷 与 空 调
Re rg r ton a i f ie a i ndA rCon tonng dii i
V 1 4No6 02 _. . De . 0 0 1 6 1 0 c 2 1 .1 ~ 2
21 0 0年 1 2月
" 0川
i ;
太 原 市某 大 型 超 市 节 能调 查 研 究 .一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低 温 工 况 下 空 气 源 热泵 热水 器 中 R 2与 R 1 性 能对 比 2 4 7 内藏 直 吹 式 空 调 室 内 机 数值 模拟 及 气 流 组 织 评 价 … … 一 喷 水 室 喷 嘴 内部 及 喷 嘴 } H口流场 数 值 模 拟 … … … … … 一 地 铁 屏 蔽 门 可控 风 口数 值 模 拟 分 析 … … … …… … … … … … … … … … … .

敬请关注《制冷与空调》下期精彩文章

敬请关注《制冷与空调》下期精彩文章
・14 ・ 0





第8 卷
空气 进入 冷 却 水 , 冷 却 水 中的 碳 酸 氢 根 浓 度 增 使 大, 因碳 酸 氢根 同 氢氧 化 铜 膜 反 应 生 成 的可 溶 性
碳 酸铜化 合物 , 加速 了点蚀 的扩大 。
3 )铜管材 料化学 成分 中, u元 素含 量 略低 于 C 标 准值 , 降低 了铜管 耐腐 蚀 性 , 点蚀 产 生提 供 了 为
机组 .
形成 水垢 。从 解 剖 的铜 管 内 表 面 可 以 明 显 看 到 ,
点 蚀坑一 般 分 布 在 管 子 的 一侧 , 即冷 却 水 中杂 质
沉 积在水 平 管 子 的 下 侧 , 结 垢 处 表 面 氧 化 膜 遭 在 到破坏 , 金属 裸 露 , 使该 点成 为 小 阳极 , 他 部 位 其 为大 阴极 , 从而 使 阳极 金属不 断腐蚀 溶解 。
国工 业 出版社 ,9 2 16 .
[ ] 北 京 钢 铁 学 院 , 南 矿 冶 学 院. 属 腐 蚀 与 保 护 . 5 中 金 北
京 : 国 工业 出版 社 ,9 1 中 16 . E ] 郭建 伟 , 6 梁成 浩. 化 锂 吸 收 式 制 冷 机 的 腐 蚀 与 常 用 溴
由上 述 试 验 和 理论 分析 , 以 得 到 吸 收器 冷 可
材 料条件 。
2 )冷却 水硬度 偏高
由冷 却 水 质 分 析结 果 可 以看 出 , 硬 度 指 标 其 超 过标 准规定 的上 限 , 质 含量 偏 高 , 易 在管 内 杂 容
因此 , 要预 防类 似冷 却 水 铜管 点 蚀现 象 , 先 首
要 防止空 气 或 氧 气 等 氧 化 性气 体漏 入 吸 收 器 , 同

《制冷与空调》2011年第11卷总目次

《制冷与空调》2011年第11卷总目次
第1 卷 1
第 6期


室 谰
17 1 ( 1 — 2)
2011年 1 2月
RE FRI GERATI ON AND R — AI CONDI 0NI T1 NG
《 制 与 空 调 ) 0 第 1 ) 1 2 1年 总 目次 1卷
第 1 期
行业



题 目


R 2制 冷 剂 空 调 压 缩 机 应 用 试 验 研 究 3 周 英 涛 刘 忠 赏 R 2和 R 1 A 循 环 特 性 对 比研 究 3 40 梅 奎 李 明 梁 路 军 降低 R 2压 缩 机 排 气 温 度 的 方 法 3 矢 岛 龙三 郎 吉见 敦 史 朴春成 制 冷 剂 替 代 研 究 R3 2用 于 机 车 司 机 室 空 调 的性 能及 安 全 性 分 析 潘 昌林 吴松 辉 李 学 燎 等 R 2空 气 源热 泵 热 水 器 的实 验 研 究 3 黄玉优 王 俊 尹 茜 等 R 2替 代 R 2的 可 行 性 探 讨 3 2 林 小 茁 赵 薰 江 辉 民 R 2用 于 单 元 式 空 调 机 的性 能 实验 研 究 3 史 敏 贾 磊 钟 瑜 等 降膜 式蒸 发 器 用 高 效 传 热 管 换 热 性 能 试 验 研 究 邱 亚 林 谷 波 罗 忠 试 验 研 究 与 分 析 改 进 的 R 3 R14 2 / 3 a自复 叠 制 冷 系统 实 验研 究 韩 江 王 玉珏 吸气 过 热 对 R 0 A 涡 旋 式 压 缩 机性 能 影 响 的研 究 44 张 剑 飞 秦 妍 刘 忠 赏 机 房空调室 内外机 间配管长 度对机 房空诃 陛能影响自研究 赵 小 志 臧 润 清 刘 杨 勺 制 造 ・ 工 加 陶 瓷 转 化 工 艺 在 空 调 镀 锌 钢 板 涂 装 中 的应 用 魏 凌 沅 何 宗 文 童 亚 军 I C机 房 用 板 式 换 热 器 的节 能 实 例 分 析 D 鲍玲玲 王晓明 康利改 等

《制冷与空调》2011年文章总目录

《制冷与空调》2011年文章总目录

黄璐 红 等
1 1
吴小勇 王

宋文武 王 林 汪庆军
马 国川
1 1 1 l
l 1
6 9 7 3 7 8 8 2
8 6 91


关于 自然通 风 C D算法几点探讨 F
埋管换 热器 的实验研 究与数值模拟 空调系 统新风机 组组合方式 的研究 顶 部开孔组合方 式对城市 公路隧道 自然通风 的影响 重庆地 区村镇住宅现状调研与分析 某 办公室热 环境 C D模拟研 究 F
论 房 间 空调 器 的技 术 指 标

乔振 勇 等 吴正人
林真 国

1 1
2 3
27 31
王远清
冷先凯 汪 明

3 6
40 44 49
汪秀清 白 杨 鹤 茜
马娟娟 荆有印 杨 柳


1 1 1
种 新型家用 空调热水器
刘建林 刘加平
第2 5卷第 6期
21 年 1 01 2月
制 冷 与 空调
Re rg r t na dAi Co d t n n fi e a i n r n i o i g o i
、 1 5No6 , . . 0 _2
De . 0l .3 ~ 6 6 c 2 16 3 3
制 冷 与 空调 21年文章 录 01 总目
题 名


冯 自平 郑瑞芸 等
梅元贵 张 楠 周朝 晖 陈俊 萍 闵晓丹
期号
1 1 1 1 1
起 始 页
1 7 1 0 1 5 1 9
冰浆潜热输送矿井空调设计及其经济分析 凝汽器变工况通用程序设计 我 国建筑能耗现状下 的建筑节能标准解析及节能潜力 江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指标研究

制冷与空调技术毕业设计

制冷与空调技术毕业设计

制冷与空调技术毕业设计引言制冷与空调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增加,制冷与空调技术在各种场所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住宅、商业建筑、汽车等。

本毕业设计将探讨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关键原理、设计和优化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制冷技术原理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降低一个区域的温度。

常见的制冷原理有以下几种:1.蒸发冷却:利用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的特性来降低温度。

常见的蒸发冷却设备包括冰箱、空调等。

2.压缩制冷:通过机械方式将制冷剂压缩,增加其温度和压力,然后将热量释放到周围环境。

常见的压缩制冷设备包括家用冰箱、商用冷柜等。

3.吸收制冷:利用吸收剂和制冷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来降低温度。

吸收制冷系统常用于大型工业制冷设备。

4.热泵技术:通过外部能量输入,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

热泵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制冷,还可以用于供暖。

以上原理只是制冷技术中的一小部分,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将会采用不同的制冷原理。

二、空调技术原理空调技术是指在制冷基础上,结合通风、湿度控制、空气净化等功能,为室内提供舒适的环境。

空调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1.蒸发器: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并通过制冷剂的蒸发来降低空气温度。

2.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增加其冷却效果。

3.冷凝器:通过散热器,将制冷剂释放的热量传递到室外空气中。

4.膨胀阀:调节制冷剂的流量,控制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

通过控制这些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参数,空调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三、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

在设计制冷与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负荷计算:根据需要冷却或加热的空间的尺寸、环境温度、人员活动等因素来确定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尺寸和容量。

2.管道设计:要确保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充分而均匀,尽量减少功耗和压降。

制冷与空调

制冷与空调

制冷与空调制冷和空调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居住环境中还是在商业场所,制冷和空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温,还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和延长货物的保质期。

本文将介绍制冷与空调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制冷的原理制冷的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热能自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制冷系统中包含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关键组件。

首先,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接下来,通过膨胀阀的作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膨胀成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最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进行循环。

二、空调的原理空调系统是基于制冷原理构建的。

与制冷系统相比,空调系统还包含了空气循环和湿度控制的功能。

空调系统通过冷却和加热空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空调系统通常包括室外机、室内机、风道和控制系统等组件。

三、制冷与空调的应用制冷与空调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在家庭中,制冷和空调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都能够保持室内的温度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在商业场所,制冷和空调系统对于保持商品的新鲜和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至关重要。

在工业领域,制冷和空调系统可以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制冷与空调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冷和空调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一方面,制冷与空调系统正朝着更高效能和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采用新型制冷剂和节能设备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制冷与空调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实现个性化的舒适体验。

总结:制冷与空调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制冷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实现了从高温到低温的热能传递,而空调系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空气循环和湿度控制功能。

《制冷与空调》郑重声明

《制冷与空调》郑重声明

《制冷与空调》郑重声明
《制冷与空调》编辑部
【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
【年(卷),期】2022(22)5
【摘要】近日,《制冷与空调》编辑部接到一些作者的电话,称自己的文章已被编辑部录用,并按要求缴纳了版面费等相关费用。

根据作者提供的信息,我们发现这是一些违法中介网站冒充期刊代理或期刊编辑部所进行的诈骗行为。

为此,《制冷与空调》编辑部郑重提醒投稿作者,谨防上当受骗:第一,《制冷与空调》编辑部目前对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二,请以《制冷与空调》纸质期刊上所刊登的编辑部联系方式和投稿方式为准。

【总页数】1页(P16-16)
【作者】《制冷与空调》编辑部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制冷与空调》郑重声明
2.《制冷与空调》郑重声明
3.《制冷与空调》郑重声明
4.《制冷与空调》郑重声明
5.《制冷与空调》郑重声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0 ) 刊 于 19 42 创 9 0年 , 由中 国科 技 部 主 管 、 国 是 中
科 学 技术 交 流 中心 和 中 国制 冷 空 调 工业 协 会 主 办
的, 向国内外公 开发 行 的专业 技术 类期 刊 , 面 是 《 国学术 期 刊综 合 评 价数 据 库 》 《 国期 刊 全 文 中 、中 数 据库 》《 、 中文 核 心 期 刊 ( 选 ) 据 库 》 《 遴 数 和 中文 科 技期 刊数 据库 》 的来 源期 刊 。 作 为 中 国 制 冷 空 调 工 业 协 会 的会 刊 , 刊 以 本 “ 进行 业 技 术 交 流 , 导 行 业 技 术 创 新 , 导 行 促 倡 引 业健 康发 展 ” 办刊 宗 旨 , 力 于 为 制 冷 空调 行 业 为 致
1 )以宏 观 角 度 审 视 制冷 空 调 行业 发 展 情 况 ;
对 行业 市 场 、 技术 发展 情 况 的总 体 分 析 ; 行 业 发 对
展 总体 趋 势 的预 测 ; 国家 出 台 的 与 行 业 相 关 的 对
政策、 法规 和标 准 的解读 。 2 )新 技术 和 新 产 品 的开 发 研 究 成 果 与 进 展 , 包括 原 创性 和 引进 或改进 性 的技术 和 产 品 。
数据说 理 。各章节 的内容不要重 复 。对论文 采用 的 基础理 论和研究方 法 , 不必详 细阐述 , 出参 考文献 注 即可 , 量将研究方法 与应用结合起 来进行论述 。 尽
本 刊认 真遵 行科 技 期 刊 编 辑 出版 工 作 者 的 职 业道 德 , 高度 重 视期 刊 的 编 校 出 版质 量 , 实履 行 忠 对 广 大 作者 和 读 者 的 社 会 责 任 , 力 保 护 作 者 应 全 享 有 的作 品著 作 权 和 本 刊 的编 辑 著 作 权 , 决 抵 坚 制 违 反科 学道 德 的造 假 、 袭 、 窃 、 稿 多 投 、 抄 剽 一 侵 犯 他人 著 作权 等科 研不 端行 为 。 本 刊 收 到 投 稿 后 会 在第 一 时 间 回复 邮件 , 告 知 作 者文 章 编号 等 相关 信 息 ; 收 到 来 稿 后 的 3 在 0 个工 作 日内给 予 作 者 答 复 , 知 作 者 文 章 审 阅情 通 况( 包括 修改 、 录用 、 稿 等 相 关 事 宜 ) 在此 期 间 , 退 , 作者 不 应 同 时 将 一 稿 两 投 或 多 投 。对 于 录 用 文 章, 文章 的著 作 权 , 法 律 法 规 另 有 规 定 者 外 , 除 属 于作 者 , 责 由作 者 自负 。 翻译 类 文 章 投 稿 时 应 文
3 )国 内外 制冷 剂替 代研 究发 展 情况 及 相 关研
究成 果 。
4 )制冷 空 调产 品设 计 、 开发 、 用等 方 面 的研 应
究 , 括 针 对 专 项 技 术 问 题 的 深 入 探 讨 和 经 验 包
交流 。
主题 内容 和 主要结 论 , 与 中文摘 要相 对应 。 并 3 .关键 词 要求 3 ~8个 , 能反 映论 文所 属 应
h t / 2 1 1 2 9 4 / i0 s / / ysy - e a p r cd tp: / 1 . 5 . . 7 sp a p z s h j— xn w. s ? ei
:0 1 8 7 . 1ii 1 2 7 7 28 exn:0 L .
并 对其 中 的 物 理 量及 其计 量 单 位 进 行 标 注 , 注 标
6 )报 纸 中的 析 出 文献
3 )结论 或结 束语
结论 或结 束语 不是 正 文 中
[ 序 号 ] 作 者 .题 名 [o 类 型标 志 ] 顺 s献 .报 刊 名 , 年一
月一 版 号 ) 日( .
各节 内容 的简 单 重 复 , 应 以正 文 中 的分 析 为依 而 据 , 整、 确 、 完 准 精辟 、 洁 地 指 出论 文 研 究 结 果 , 简
领域 的制 造 、 应用 单 位 和设 计 院 / 究 院所 的专 业 研
本 刊对 来稿 不 收 取 任何 费 用 , 于 录 用 文 章 , 对 会 在文 章刊 登后 依 照 国家 相关 文 件 的规 定 向 作者 支 付稿 费 。
本 刊 的撰稿 要求 如下 :
来稿 要 求 简 明严 谨 , 点 明确 , 次 清 晰 , 论 层 资 料数 据正 确 可靠 ; 内容 有 创 见 及 新 意 , 具有 实 际应 用价 值 , 业 内人 士有 参 考 意 义 , 有 行业 指 导 意 对 具

1 0 6・


室 谰
第1卷 2
明研究 的理 论 依 据 、 验 基 础 和研 究 方 法 等 。 引 实
言或其 他 类 似 形 式 的章 节 , 编 序 号 , 不 写 “ 不 也 引
言” 题 。 标
[] 刘 晓红 , 1 吴利 平 , 珊 .2 0 高 0 9年 国 内 外 制 冷 空 调 行业 市 场 分 析 [] J.制 冷 与空 调 ,0 0 I ( ) 卜6 2 1 ,O 3 : .
人士 以及 高 等 院 校 师 生 搭 建 交 流 与 沟 通 的 平 台 ,
欢迎 与 以下 内容相 关 的来稿 :
义 , 应注 意保 守 国家机 密 。 并 1 .文章题 目 高度 概括文章主题 内容 , 于检 便 索, 不超过 2 0个 字。凡属 有关 基 金 项 目的文章 , 须 在题 目末右 上角 标识 “* 号 , 首 页脚 注处详 细 注 ” 在
8 )科 技 报 告 [ 序 号 ] 作 者.报 告名 [ 顺 文献 类 型标 志 ] .出版 地 : 出
版者 , 出版 年. [ ] W ol at g nzt n F co s rg l ig i r He l Or a i i . a tr e ua n d h ao t tei h mmu e ep n e rp r o HO S i t i Gru [ . n s o s :e o t f r W c n i c o p R] e f
尽量 避免 与 引言 内容重 复 。
[] 丁 文 祥 .数 字革 命 与 竞 争 国 际化 [ .中 国 青 年 1 N]
报 ,0 0 1 - 0 1 ) 2 0 - 12 ( 5 .
7 )专 利 文 献
4 )插 图与表 格
要 求插 图与表 格清 晰 、 明确 ,
[ 序 号 ] 专 利 申请 者 或 所 有 者 .专 利 题 名 : 利 国 顺 专 别 , 利号[ 专 文献 类 型标 志 ] .公 告 日期 或 公 开 日期 [ 用 日 引 期] .获 取 和访 问路 径 . [ ] 西 安 电子 科 技 大 学 .光 析 变 自适 应 光 外 差 探 测 1 方 法 : 国 O 18 7 . [ / ] 0 20 —6 2 0 52 ] 中 1 2 77 2 P OL .2 0—30  ̄ 0 20 —8 .
的专业 领 域 、 究 对 象 、 研 研究 内容 和 方 法 等 。关 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制冷 空调 产 品制造 加 工工 艺技术 。 6 )与产 品 和技 术 开 发 、 验 测 试 技 术 等 相 关 试 的试 验 研究 成果 。
词规 范程 度 直 接 影 响论 文 的被 引 用 频 率 , 作 者 请
Ge e n va: H O , 9 W 1 70.
后 面排序号 。单位符 号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 文章 参考 文献 书写格 式要 求如 下 :
只著 录最必要 且公 开 发 表 的文 献 。正文 中引用 的文献 应 按 出现 的先 后顺 序连续 编码 , 并置 于方括 号 中作 为右 上角 标标 注 出。按 照 国家标准 对参 考文献 进行 著录 , 注规 范如下 : 标
[ ] A I2 202 0 efr ne R t g o nt y 1 R 1/ 4 -0 8 P r ma c a n f U i r 0 o i a Ar o d i i i C n io n - t n g& A r o reH a P m q i e tS . i _ u c et u pE u m n[ ] S p 3 )论 文 集 、 议 录 会
附有 原文 作者 及其 他 权 利人 同意 翻译 发 表 的 书 面 授权 书 。 因侵 犯他 人 著 作权 利 而 引 起 的 法律 和 民 事 责任 , 部 由有 关 作 者 承 担 。本 刊保 留 对 侵 犯 全
著 作权 者依 法追 究 责 任 和在 刊 物 上公 布其 侵 权 情
况 和处 理结 果 的权利 。
1 )电子 文献 0
[ ] 俞 炳 丰 , 伯 彦 .C C 1 彭 F s制 冷 剂 的 回 收 与 再 利 用
E .北 京 : 械 工业 出版 社 , 0 7 1 9 1 3 M] 机 2 0 : 7 —9 .
2 )标 准
[F 号 ]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 献 类 型标 志] J序 r , 文 .
1 )普 通 图书
9 )学 位 论 文
E , 号] 作 者.题 名 : 他 题 名 信 息 [ 献 类 型 标 志 ] /序 l  ̄ 其 文 .
其他 责任 者.版本 项.出版 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引文 页码.
[ 序 号] 作 者 .论 文 名 [ 献 类 型 标 志 ] 顺 文 .保 存 地 : 保 存 者 ( 存 单位 一 般 著 录 至 系 ( 院 ) 所 , 保 学 、 即实 际 保 存 论 文 的单 位 )年 份 . , [ ] 张 志 祥 .间 断 动 力 系 统 的 随 机 扰 动 及 其 在 守 恒 1 定 律 方 程 中 的应 用 [ .北 京 : 京 大学 数 学 学 院 ,98 D] 北 19 .
第 1卷 第 1 2 期
2 0 12年 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