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患者安全型留置针敷贴固定的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老年患者安全型留置针敷贴固定的新方法
作者:叶芬
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安全型留置针敷贴固定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老年患者80例,按患者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编号后分为1,2组各40例。
分别以张力性+不塑形粘贴法固定,无张力性+塑形粘贴法固定安全型留置针敷贴进行对比。
结果:选用无张力粘帖+塑形的固定方法能有效地延长敷贴的更换时间、留置针的更换时间、提高老年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的舒适度。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安全型;无张力性:塑形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696-02
老年人由于脑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吞咽困难、胃肠道吸收不良或肾功能障碍等,往往经口给药受到限制,静脉给药便成为主要的给药途径[1]。
许多老年人皮肤组织萎缩,皮肤弹性降低,厚度变薄、松弛,真皮纤维萎缩使真皮里的组织失去依托,血管缺乏支撑,容易破损出血[2]。
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3]。
但是使用不适宜的留置针敷贴固定方法,导致留置针的无效固定,则会使老年患者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舒适度下降、短期内的频繁更换敷贴、重置留置针,会增加老年患者的痛苦,增加费用,以及增加护理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并予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测试对象。
所入选患者均为清醒患者,均采用外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自愿参与,配合程度好(各患者均使用24G型安全型留置针)。
所测试对象男性62例,女性18例,年龄74~91岁,平均年龄(81±1.0)岁。
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按患者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编号后分为1,2组各40例。
两组组患者性别、年龄、穿刺静脉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留置针穿刺操作者入选标准:老年病房护师2名,熟练正确掌握外周静脉安全型留置针输液操作流程。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常规穿刺成功后分别对两组测试对象进行张力性+不塑形粘贴法固定(1组),无张力性+塑形粘贴法固定(2组)。
无张力粘贴方法是指在覆盖敷贴时以穿刺点针柄
为中心,不施加任何张力的放射状固定留置针敷贴,避免敷貼紧绷皮肤形成空隙腔;塑形是指敷贴固定后,捏起留置针突起的针柄来进行塑形。
l.2.2评价方法比较两组敷贴的更换时间(穿刺点出现渗血渗液或敷贴出现卷边即予更换)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点渗血渗液严重,穿刺点红肿严重、留置针脱管、堵管、药液外渗等情况出现即予更换)患者穿刺部位舒适度评分(采用百分制由患者进行主观评分)等敷贴的更换,留置针的更换由科室护士在双盲的情况下进行。
由调查员分别对第1次更换透明敷贴时间、更换留置针时间及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追踪调查。
l.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采用F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讨论
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患者的敷贴更换原因主要有敷贴卷边,穿刺点渗血渗液,穿刺部位红肿等,其中以敷贴卷边为主。
改良后的安全型留置针敷贴固定方法,采用无张力粘帖+塑形的优势,无张力粘贴使敷贴与皮肤表面不存在任何张力,减少多余的空隙腔而与皮肤更牢固地结合,使皮肤处于最贴近自然的状态,提高患者穿刺部位舒适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固定时采用无张力粘帖能有效地降低敷贴的卷边率,从而降低敷贴的更换频率。
此外,留置针更换的主要原因有穿刺部位渗血渗液,穿刺口红肿,堵管,脱管,静脉炎,皮下药液外渗等,其中脱管及穿刺部位渗血渗液所占比例较大,对留置针导管突起针柄处进行塑形,使留置针与透明敷贴更紧密的粘贴,减少空隙腔,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降低脱管率以及穿刺部位的渗血渗液,从而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穿刺部位皮肤舒适度降低主要原因为穿刺部位皮肤紧绷,采用无张力粘帖+塑形的方法,使粘帖部位不紧绷,减少针柄处塑胶材质对患者皮肤的刺激,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在为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穿刺时,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的固定方法选用无张力粘帖+塑形,能有效地延长敷贴的更换时间,留置针的更换时间,提高老年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刘苏芳.浅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3(11):135.
[2]孟昭瑾.老年患者的皮肤护理[J].中国实用医学,2011,6(7):213-214.
[3]余艳.杨银英.李卉青.等.新型一体化透明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39-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