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
教育的策略
摘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

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
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美术是落实美育
的核心课程,在小学美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形象生动的优势,以
美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美育人我们要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刻践行,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与德同行。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我们国家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教师不能只
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还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要将“立德树人”
理念深刻践行课堂教学当中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
全面发展。

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长远性发展,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优势,在课
堂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熏陶,潜移默化进行德育的渗透,在提升学生基本审美能
力的同时,让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充分了解,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呵护学生全面成长。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术课程标准》
提出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
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的要求。


术教育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更要将德育与美术学
科的整合,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注重德育的渗透作用,在教学的点
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深挖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美术教材包罗了国内外各时期的优秀艺术作品和民间手工艺品等。

这些
都是艺术文化的瑰宝,对学生了解中外绵延流长的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教学中在让学生欣赏这些美术作品的时候,重点介绍一些我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
作品,并详细介绍这些作品创作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让学生
感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

教材文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同时也是师生、生生及群体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

(二)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

在中国画教学时,引导同学们,中国画是中国传
统的绘画,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较西方绘画不一样,
有独特的魅力,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

通过欣赏齐白石、徐悲鸿等世界知
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作为
一名中国人确实应该感到自豪,但在骄傲的同时更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孩子们作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欣赏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
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扩大艺术视野。

如,
在欣赏《青花瓷》时,讲解丝绸之路和唐三彩在当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并在西
方有着深远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教育学生
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时,介绍徐悲鸿本人的简历,特别是
回国后,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其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擅画兰、竹的郑板桥,他的作品,处处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关心,愿为民做事的
良好愿望,其笔下的竹子,坚劲傲岸,欣欣向荣而又兀傲清高,意境耐人寻味。

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郑板桥的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
的熏陶。

(三)在绘画创作和训练中渗透德育。

绘画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美术教学侧重于美学知识的传授 ,而忽
略了在绘画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 ,扎根于生活 ,高于
生活。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意识 ,拥有判别能力,知道美与丑 ,是与非 ,在绘
画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思所想 ,通过绘画呈现出来。

在课堂教学中,通
过“美”的牵引 , 陶冶情操 , 让学生成为“美”的追求者。

教师应在传授学
生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向学生描述事物的美与丑 ,引导学生趋向于美 ,感悟人民
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住,并以此绘画 ,获得美的启迪。

临摹是学习绘画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要事先研讨探究教材,明白教材的安
排用意,将课程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信息烂熟于心,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好规
划后方可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画无论是从工具、题材,还是绘画技巧方
面都有强烈的民族特点。

丹青墨色都有着极具魅力,中国画的花鸟、人物、山水
都有着深厚的托物言志之意韵,中国画的工笔、写意画法更是将文人雅士的情怀、胸襟抒发到了极致。

它们都是中国历朝历代演化变迁后形成的瑰宝,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

在对古代作品的临摹过程中,不论工具、作品,还是绘画技法,都
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熟知、认同,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
豪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四)在课后拓展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学生进行课后自主探究和
拓展学习,这既是对小学美术课堂知识的温故过程,也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
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爱国的情怀会深扎于学生的内心,自然也就达
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

利用学生在绘画过
程中,得到知识的升华。

在面对国家安全教育周时,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国家
安全专题片,学习相关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在学生创作中感悟国家安
全与大家息息相关,国家安全你我同在。

在进行禁毒安全教育绘画比赛中,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市面上的有那些是毒品,毒品的分类,还有那些吸毒后对
家庭、社会、国家的伤害等等,进行引导学生创作,在学生创作中进一步感受毒
品的危害。

德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
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以美育人,美美与共,在美术课
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德育,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与德同行。

【参考文献】
[1]刘琳 . 立德树人美育化人——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 新课程 ( 小学 ), 2019(2).
[2]薄松年.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版)[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
社,2008.
[3]张国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
[4]谢佶 .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的点滴渗透 [J]. 新课程 ( 中 ), 2017(011):316.
第1页(共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