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应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结论VSD负压引流技术处理四肢软组织缺伤,护士应该正确掌握VSD引流术的观察和护理,及时与医生沟通,从而使得VSD引流术的成功使用发挥积极作用,显著缩短治疗周期。
【关键词】VSD负压引流护理软组织缺损
软组织缺损是烧伤科常见病之一。
处理不当可造成皮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即使感染控制也会残留创面, 延长疗程, 影响功能恢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euumSealingDrainage,VSD)由德国Ulm大学Fleise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
我科于2011年引进VSD负压引流配合治疗软组织缺损不能一期闭合创面病例多例,均获得较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本组1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
年龄3-55岁。
上肢6例,下肢4例。
缺损范围最大25×20cm,最小5×5cm 。
其中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皮肤大面积坏死4例,上肢皮肤组织撕脱4例,其余2例为创伤导致指甲脱落、甲床坏死。
1.2 VSD敷料半透性粘贴薄膜及专用负压吸引机由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敷料成分为polyvinylalcohol,属合成材料。
半透性粘贴薄膜具有良好的单向通透性,防水,可以防止细菌侵入创面。
2 护理对策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疏导护理上应采取支持性的护理,增强患者自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皮肤准备多毛部位需备皮, 以利于术后生物透膜的紧密粘贴,防止皮肤毛孔内的细菌繁殖引起感染。
2.2 封闭持续负压的观察与护理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创缘皮肤情况。
引流1周左右揭除薄膜、如肉芽新鲜行Ⅱ期缝合或植皮。
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确保压力合适;其次要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
(1)引流不畅可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NS 10~20 ml冲洗管道,必要时更换管道;(2)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3)注意观察引流液,并掌握更换引流瓶的方法。
引流液常规每4 h清倒1次,并记录、颜色、性质;引流瓶每天常规更换,更换前应阻断压力,夹闭近端引流管,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使用过的负压瓶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再用灭菌蒸馏水冲瓶3次、晾干、密封备用;(4)负压效果观察,透膜下PVA如果瘪陷表示有效,如果恢复原状表示膜下积液、负压失效;(5)密封管理,定期检查各接口,接口松动常发生在近关节创面及“地形”复杂创面,如会阴、手;(6)引流时间观察,引流时间5~7天拔管或更换。
2.3疼痛的观察与护理护士应了解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正确评估疼痛水平,了解其影响因素, 必要时给予一定量的镇痛剂,可采用放松疗法以分散其注意力。
2.4营养的观察与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5 心理护理应详细介绍 VSD治疗的内容、特点、优点,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安慰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
2.6 功能锻炼主要的锻炼方法是行局部的肌肉收缩运动,并进行远端关节的功
能锻炼,有效的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3 结果
术后7天拆除VSD敷料,所有病例均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达到二
期手术所需要的创面条件. 典型病例患者刘××,男,29岁。
因车祸致右足脚趾指
甲脱落,甲床坏死,急诊行清创处理,将坏死组织清除。
于2012年12月采用传
统换药治疗,共2周时间创面一直不能愈合。
1月再次清创后使用VSD负压引流
技术,7天拆除,创面清洁,肉芽生长良好,指甲部位凹凸不平部分被新鲜肉芽
授盖。
细菌培养提示阴性。
再行植皮修复创面。
患者痊愈。
4 讨论
四肢软组织缺损一直是烧伤科难题。
数十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通
过换药,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达到二期手术所需的创面条件后,应用
游离植皮修复创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疗效,减少了致残致死率。
研究表明,
引用VSD负压引流技术处理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时间较传统换药减少1/3—1/23。
VSD技术操作简单,使用前提是必须彻底清创,创面组织床必须有足够的血运,
其操作关键是保持创而密闭,同时配合正确的VSD护理。
VSD敷料大小需与创面
大小一致,其粘贴覆盖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单纯表皮缺损不适宜引用。
参考文献
[1] Fleischmann W, Becker U, Bischoff M, et al. Vacuum sealing: indication, tech Nique, and result [J]. Orthop Surg Traumatol, 1995, 5(1): 37-40.
[2] 姚元章,黄显凯,麻晓林,等.负压封闭技术治疗创伤后软组织缺损创伤[J].,2002,4(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