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自我疗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的自我疗愈
在肿瘤的症状方面,历代中医文献曾经有过相当正确的描述,不少还抓住了要点。
《诸病源候论》记载:“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这段话是说,肿瘤是逐渐长大的,没有痛痒症状,经过较长时间以后,可能长得很大,不能消退。
中医学对乳癌的论述,历代的资料很多。
公元16l7年的《外科正宗》对乳癌的描述尤其具体,书中说当乳癌起初象豆子、棋子大小的时候,可能两、三年没有痛痒,渐渐长大以后出现持续性疼痛,再发展的时候好象许多栗子堆在一起,患病的部位会逐渐地变色、溃烂、发臭、凹陷的部位象岩穴,凸起的部位象莲子;以后甚至发生钻心一样的疼痛。
到身体出现衰竭的时候,就很难治好了。
即使是发病很低的男性乳腺癌,古代医籍中也有描述,在17世纪初,明代一部叫做《证治准绳》的医书中,记录了一例男性乳癌的病例。
这个病人在发病之前,曾经因为几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考上而闷闷不乐。
后来,发现左侧乳头常常有小量分泌液流出,不久乳头旁出现肿块。
由于没有及早诊断和合理治疗,肿块增大、溃破、变成岩穴之状。
这些记述,基本上符合乳腺癌的症状和演变。
早在公元二世纪,西方著名医学家盖伦(Galen)就观察到抑郁质的妇女较性格开朗者易患乳腺癌。
我国古代中医也把精神因素列为癌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内经》认为噎膈(相当于食管和贲门癌)是“暴忧之病”。
朱丹溪论乳癌时指出,乳癌是由于“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
陈实功认为乳岩(癌)为忧
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思在心,所愿不得,经络痞涩,聚结成核。
这些都认为恶性肿瘤发病与情绪有关,在七情所伤或其它因素引起脏腑虚亏,气血失调等内虚的情况下,致癌因素作为变化的条件,通过“内虚”导致发病,内外合邪,引起人体气滞血淤,痰凝毒结,形成癌瘤。
在近代,英国学者斯诺(Snow)对250例乳癌及子宫癌的病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156例在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创伤,从而认为精神创伤是癌症病因中最强烈的因素之一。
进入20世纪以来,许多医家都敏感地意识到,在精神苦闷和肿瘤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联系。
Leshan(1967)在对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后发现,癌症发病前最多见,也是最明显的心理因素是失去亲人的感情。
这种生活事件一般先于癌发病前6—8个月。
因失去亲密感情而造成的抑郁、绝望和难宣泄的悲哀常常是发生肿瘤的预兆。
Leheer(1980)用社会再适应量表对14名胃癌分析表明,患者在首次症状出现前两年内生活变化显著。
80年代初,Jacobs和Chailes用社会再适应量表对患癌儿童及普通儿科病人的家庭作了比较分析,发现患癌组儿童在发病前一年重大事件发生率较高。
易仙评:产生肿瘤癌症后如何自治?第一,从饮食上入手,吃碱性食物(水果蔬菜),禁吃酸性食物(各种肉类食物)。
第二,学会自我按摩,如坐下休息时经常绕圈抚摸肚子,每天几百次。
拍打身体,拍打经络,让气血通畅。
肿瘤癌症是气血淤结而成,去癌从通气血入手。
第三,适当锻炼身体。
如跑步,打球,下蹲,大拜等。
第四,有信仰,从精神上安慰自己,乐天安命,打开心脉。
当下是我
的选择,认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