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桑椹加工品质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椹(Fructus mori),又名桑果、桑枣,质地鲜嫩,酸甜可口,营养成分丰富,药用价值高,《本草经疏》、《本草纲目》等多部中医药著作记载桑椹具有滋阴补肾、黑发明目、悦颜不老等功效,有“中华果王”、
“民间圣果”之美誉,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的农产品之一[1-3]。
现代研究表明桑椹中的物质能清除超氧化物自由基,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抗辐射等作用[4-6]。
桑椹属浆果类,水分含量高,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桑果酒、桑果醋、桑果汁、桑果口服液、桑果膏、桑果酱等产品[7]。
果蔬深加工提高了果蔬的经济价值,而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对于深加工产品的品质起到关键作用[8]。
而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桑椹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不同,加工性能不同[9-10]。
深入研究不同品种的加工特性,能有效开发和利用其资源[11]。
有研究认为果酒原料适宜选择多汁、取汁容易、含糖量高、果味浓郁的品种,生产的果酒具有良好的风味[8]。
宋于洋等[12]研究得出,霞多丽的糖酸比在28~37之间,所酿的葡萄酒质量最好。
崔艳等[13]研究指出,起泡葡萄酒的原料的理想糖酸比在17~20之间。
果汁适宜选择多汁、取汁容易、糖酸适宜、果味浓郁的品种[14]。
因此研究品种桑椹的加工特性对于桑椹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乔宇等[6]对不同品种白桑椹的品质进行评价得出,绿椹子、大白鹅表现出较高的加工品质,而白玉王综合品质较差,不适宜加工。
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省主栽品种(德果1号、无核大十、嘉陵30、嘉陵40、台湾四季桑、红果2号、白玉王、珍珠白)桑椹的营养和加工指标(出汁率、密度、pH值、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糖酸比、原花青素)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系统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筛选优质加工品种,为更好的开发利用桑椹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不同品种桑椹加工品质比较研究
王香君1,2,吴劲轩1,2,夏川林1,2,殷浩1,2*,胡古月1,冯俊1,张浩仁1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2.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南充637000)摘要:该实验对四川地区8种不同品种桑椹的出汁率、pH值、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糖酸比、密度及原花青素等多种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CA)。
结果显示,8个品种的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桑椹品种无核大十的出汁率最高(75.25%),且原花青素含量最高(0.674g/100g)。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桑椹加工品质影响最大的是糖酸比、可溶性总糖及密度,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2.58%。
桑椹品种无核大十最适宜深加工,德果1号、台湾四季桑及嘉陵30号等桑椹品种次之。
关键词:桑椹;品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加工品质
中图分类号:TS255.2文章编号:0254-5071(2019)03-0139-05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9.03.027引文格式:王香君,吴劲轩,夏川林,等.不同品种桑椹加工品质比较研究[J].中国酿造,2019,38(3):139-143.
Comparison of processing quality of different mulberry varieties
WANG Xiangjun1,2,WU Jinxuan1,2,XIA Chuanlin1,2,YIN Hao1,2*,HU Guyue1,FENG Jun1,ZHANG Haoren1
(1.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ong637000,China;
2.Sichuan Province Sericul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Nanchong637000,China)
Abstract:The indicators about juice yield,pH value,titratable acid,total soluble sugars,reducing sugar,sugar-acid ratio,density and proanthocyani-dins of8different mulberry varieties in Sichuan region were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and cluster analysis(CA).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among the quality indicators of8varieties,and the juice yield(75.25%)and proanthocyanidins content(0.674g/100g) of Wuhedashi were the highest.The results of PCA showed that sugar-acid ratio,total soluble sugars and density had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the processing quality of mulberry,and the 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was92.58%.The Wuhedashi in mulberry varieties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further processing,and the next mulberry varieties were Deguo No.1,Taiwansijisang and Jialing NO.30.
Key words:mulberry;variety;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processing quality
收稿日期:2018-11-09修回日期:2019-01-25
基金项目: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8QNJJ-020);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No.2016TSCY-006);南充市研发资金项目(17YFZJ0040)
作者简介:王香君(1988-),女,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殷浩(1980-),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表1
不同品种桑椹的品质指标
Table 1Quality indexes of different mulberry varieties
注:同行肩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P <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 <0.05)。
指标出汁率/%pH 值可滴定酸/(
g ·kg -1)可溶性总糖/(g ·100g -1)还原糖/(g ·100g -1)
糖酸比密度/(
kg ·L -1)75.25±0.92A 3.57±0.01A 8.33±0.06A 11.22±0.32A 11.12±0.16A 13.54±0.64A 1.017±0.59A
54.55±2.47B 4.44±0.02B 4.04±0.03B 11.33±0.20A 10.65±0.10B 27.95±0.91B 1.107±0.00B
62.52±1.68C 4.79±0.00C 4.63±0.10C 9.57±0.13C 9.08±0.13C 20.60±0.79C 1.021±0.00A
60.12±1.16bC 5.17±0.00D 2.98±0.00D 7.21±0.09D 7.10±0.08D 24.27±0.35bc 1.017±0.01A
58.78±0.03bC 3.46±0.00E 12.53±0.16E 6.76±0.03d 6.75±0.14d 5.39±0.09D 0.999±0.01A
61.92±2.72C 3.56±0.00A 11.08±0.05F 8.98±0.09c 8.65±0.26C 8.11±0.11d 1.064±0.02C
58.70±0.56bC 5.70±0.00F 2.44±0.05G 9.67±0.19C 9.31±0.03C 39.76±1.80E 1.013±0.00A
56.40±1.98B 5.80±0.00G 1.58±0.05H 11.15±0.05A 10.93±0.08AB 70.40±2.39F 1.051±0.00aC
品种
无核大十德果1号嘉陵30号嘉陵40号红果2号台湾四季桑白玉王珍珠白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1.1.1原料
桑果品种无核大十、嘉陵30号、嘉陵40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新庙乡;台湾四季桑、红果2号、白玉王、珍珠白: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杏子坪村;桑果品种德果1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
分别从无病害成熟树种上采摘9~10成熟无腐烂变质桑果,并于1~2d 运至实验室,4℃冷藏保存。
1.1.2化学试剂
原花青素标准品(纯度>95%):美国Sigma 公司;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正丁醇、甲醇、盐酸、硫酸铁铵(均为分析纯):天津市鼎盛鑫化工有限公司。
1.2仪器与设备
LZ-0.5螺旋榨汁机:温州扬名机械有限公司;PHS-25台式精密酸度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岛津UV-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BSA224S 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
1.3方法1.3.1分析检测
出汁率将新鲜桑果破碎后,渣再重复破碎3次,得桑果浆液,出汁率=桑果浆液质量量/桑果质量×100%;密度:比重计;pH 值:pH 计法;可滴定酸(以酒石酸计):电位滴定法;可溶性总糖、还原糖:GB 5009.7—2016《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中直接滴定法;糖酸比: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15]。
原花青素的测定采用比色法,称取原花青素标准品溶于甲醇中,配制成花青素质量浓度为169.9μg/mL 的储备溶液,吸取该溶液0、0.1mL 、0.2mL 、0.5mL 、0.8mL 、1.0mL 置于10mL 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各取1mL 测定波长546nm 处测吸光度值,以花青素质量浓度(x )为横坐标,吸光度值(y )为纵坐标,绘制花青素标准曲线,按照标准曲
线回归方程计算试样中原花青素的含量。
1.3.2主成分分析
采用SPSS 20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根据桑椹品质评价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构建综合评价函数,对桑椹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16]。
1.3.3聚类分析
采用SPSS 20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系统聚类法分析。
1.3.4数据处理
测定和分析结果采用SPSS 20和Excel 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采取“均值±标准差”形式。
P <0.05表明有显著差异,
P <0.01表明有极显著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原花青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花青素质量浓度(x )为横坐标,吸光度值(y )为纵坐标,绘制花青素标准曲线,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 =0.0040x +0.0202,相关系数R 2=0.9957,结果表明,原花青素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值在20~200μg/mL 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2不同桑椹品种的品质指标
图1原花青素的标准曲线
Fig.1Standard curve of
proanthocyanidins
表2
不同品种桑椹中原花青素含量比较
Table 2Comparison of proanthocyanidins content in different mulberry varieties
指标
原花青素含量/(
g ·100g -1)0.674
0.627
0.474
0.361
0.335
0.384
<0.015
<0.015
品种
无核“大十”德果1号嘉陵30号嘉陵40号红果2号台湾四季桑白玉王珍珠白出汁率是果汁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重要衡量指标之
一[8]。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桑椹的出汁率差异较大,出汁率在54.55%~75.25%,出汁率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是无核大十(75.25%)和德果1号(54.55%),推测是由于品种差异和德昌县空气干燥的地理环境导致的。
经过SPSS 20方差分析得出,无核大十和其他品种的出汁率有极显著差异(P <0.01);德果1号与珍珠白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与其他品种有显著差异(P <0.05);而嘉陵30号、嘉陵40号、红果2号、台湾四季桑、白玉王出汁率没有显著差异(P >0.05)。
果汁、果膏、果干等加工产品也要有适宜的酸度,才会有好的口感[17-19]。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桑椹的pH 值和可滴定酸差异较大,珍珠白、白玉王、嘉陵40号、嘉陵30号、德果1号的pH 值较大,而无核大十、台湾四季桑、红果2号的pH 值较小;各品种可滴定酸含量依次是珍珠白<白玉王<嘉陵40号<德果1号<嘉陵30号<无核大十<台湾四季桑<红果2号。
经SPSS 20方差分析得出,无核大十和台湾四季桑的pH 值没有显著差异(P >0.05),其余各品种之间的pH 值有极显著差异(P <0.01);德果1号和嘉陵30号的可滴定酸含量有显著差异(P <0.05),其余各品种之间的可滴定酸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 <0.01)。
果酒、果汁等产品要求含糖量高,同时总糖含量在影
响果实风味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8,15]。
总糖、还原糖含量都在10g/100g 以上的品种有无核大十、德果1号、珍珠白,含量最低的品种是红果2号,推测是由于品种差异和南充光照不充足导致的。
经过SPSS 20方差分析得出,无核大十、
德果1号、珍珠白可溶性总糖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
嘉陵30号与白玉王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与台湾四季桑有显著差异(P <0.05),嘉陵40号与红果2号有显著差异(P <0.05),其余品种有极显著差异(P <0.01)。
珍珠白的还原糖与无核大十、德果1号的无显著差异(P >0.05),嘉陵30号与白玉王无显著差异(P >0.05),嘉陵40号与红果2号有显著差异(P <0.05),其余品种有极显著差异(P <0.01)。
果实的风味不仅与糖、酸含量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糖
酸比,不同的糖酸比使水果呈现不同的风味[17,19-21]。
8个品种的糖酸比差异较大,最大值的品种为珍珠白(70.40),最小值的品种为红果2号(5.39),而德果1号、嘉陵30号、嘉陵40号的糖酸比在20~30之间。
经过SPSS 20方差分析得出,德果1号和嘉陵40号的糖酸比有显著差异(P <0.05),嘉陵30号和嘉陵40号的有显著差异(P <0.05),红果2号和台湾四季桑的有显著差异(P <0.05),其余品种间的有极显著差异(P <0.01)。
密度是果酒发酵的重要参数,而密度的高低影响到果酒的加工[22]。
8个品种除了红果2号的密度接近1.000kg/L ,其余品种都>1.000kg/L ,其中德果1号密度最大(1.107kg/L )。
经过SPSS 20方差分析得出,德果1号密度与其他品种的有极显著差异(P <0.01);台湾四季桑的密度与珍珠白无显著差异(P >0.05);其余品种之间的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 >0.05)。
2.3不同桑椹品种的原花青素含量
原花青素含量是评判果蔬抗氧化功效的重要指标[23],8个品种桑椹中原花青素含量见表2。
原花青素为植物多酚类天然抗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
加热生成花青素,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其抗氧化效果约为维生素E (vitamin E ,VE )的50倍,维生素C (vitamin C ,VC )的20倍[24]。
是目前发现的最强有效的氧自由基消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之一,其自然来源丰富,常存于日常食物中,如水果、水果发酵酒中,可通过饮食
摄取、生物活性强,对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有重要作用[5,25]。
徐艳岩[23]检测到桑椹酒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为291.424μg/mL ,刘洪等[26]检测到大部分水果原花青素含量在0.02~6.82g/100g ,其中紫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
由表2可知,桑椹中原花青素含量丰富,含量在0~0.68g/100g ,不同品种的原花青素含量差异较大,排名前三的品种是无核大十、德果1号、嘉陵30号,最高的品种是无核大十(0.674g/100g ),而白玉王和珍珠白中的原花青素的含量几乎为零。
品种桑
椹颜色越深,原花青素含量越高[26]。
综合营养指标和品质指标得出,无核大十出汁率最高、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嘉陵30号出汁率排第二,原花青素含量排第三,根据出汁率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初步确认无核大十和嘉陵30号是适合加工果汁果酒的品种。
糖酸比是影响水果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18]。
鲜食一般选择糖含量较高、总酸含量较低,即糖酸比相对较高的品种,因此初步确认白玉王、珍珠白、德果1号是适宜鲜食的品种。
2.4主成分分析2.4.1主成分分析
由于各测定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为了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不合理影响,先用SPSS 20软件对数据作标准化处理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和表4。
由表3和表4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3.677,其贡
表3桑椹品质评价因子的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Table3Eigenvalues and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evaluating factors of mulberry quality
主成分
1 2 3 4 5 6 7 8
3.677
2.505
1.224
0.483
0.075
0.034
0.002
0.000
45.965
31.316
15.302
6.034
0.942
0.421
0.021
0.000
3.677
2.505
1.224
45.965
31.316
15.302
45.965
77.281
92.583
初始特征值
特征值
方差
贡献率/%
提取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
贡献率/%
累积方差
贡献率/%
45.965
77.281
92.583
98.617
99.558
99.979
100.000
100.000
累积方差
贡献率/%
表4主成分载荷矩阵
Table4Principal component load matrix
指标
出汁率/%
pH值
可滴定酸/(g·kg-1)可溶性总糖/(g·100g-1)还原糖/(g·100g-1)
密度/(kg·L-1)
糖酸比
原花青素/(g·100g-1)-0.539
0.931
-0.891
0.416
0.411
0.129
0.967
-0.657
0.482
-0.241
-0.041
0.897
0.884
0.521
0.036
0.595
0.674
0.165
-0.168
0.072
0.115
-0.831
0.062
-0.047
1
主成分
23
表5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Table5Coefficient matrix of component score
指标
出汁率/%
pH值
可滴定酸/(g·kg-1)
可溶性总糖/(g·100g-1)
还原糖/(g·100g-1)
密度/(kg·L-1)
糖酸比
原花青素/(g·100g-1)
0.125
-0.286
0.241
-0.002
-0.007
0.122
-0.249
0.248
0.237
0.007
-0.110
0.380
0.381
0.084
0.099
0.165
-0.538
-0.098
0.088
0.010
-0.026
0.695
0.000
0.036
1
主成分
23
表6不同桑葚品种品质预测评价结果
Table6Quality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mulberry varieties
编号品种Y1Y2Y3Y综排名
1
2
3
4
5
6
7
8
无核大十
德果1号
嘉陵30号
嘉陵40号
红果2号
台湾四季桑
白玉王
珍珠白
1.11
0.30
0.03
-0.41
0.79
0.96
-1.19
-1.59
1.44
0.95
0.14
-0.98
-1.58
-0.35
-0.22
0.60
-1.41
1.68
-0.69
-0.34
-0.17
1.09
-0.51
0.35
0.75
0.68
-0.05
-0.54
-0.15
0.50
-0.69
-0.49
1
2
4
7
5
3
8
6
献率为45.965%,第一主成分主要以糖酸比影响为主,pH值和可滴定酸为辅;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505,其贡献率为31.316%,第二主成分中以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为主,还原糖为辅;第三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224,其贡献率为15.302%,第三主成分以比重影响为主,出汁率为辅。
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说明对桑椹加工品质影响最大的是糖酸比、可溶性总糖及密度。
2.4.2综合主成分分值
由主成分载荷矩阵(表4)中的数值除以各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表3)开平方根,得到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
根据表5构建主成分与各品质指标的线性关系式:
Y1=0.125X1+0.286X2+0.241X3-0.002X4-0.007X5+0.122X6-
0.249X7+0.248X8
Y2=0.237X1+0.007X2-0.110X3+0.380X4+0.381X5+0.084X6+
0.099X7+0.165X8
Y3=-0.538X1-0.098X2+0.088X3+0.010X4-0.026X5+0.695X6+
0.000X7+0.036X8
上述表达式中,Y
1
~Y3表示第一~第三主成分,X1~X8分别表示出汁率、pH值、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密
度、糖酸比及原花青素。
以3个主成分及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得到主成分综
合模型Y综=0.46Y
1
+0.31Y2+0.15Y3,根据以上公式计算主成分分值和综合评价分值,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各品种的综合主成分值各不相同,乔宇等[6]指出,品种的综合主成分分值越高,说明该品种的综合品质越好。
无核大十桑椹分值最高(0.75分),其次是德果1号(0.68),这两个品种品质最好,最适宜加工。
台湾四季桑得分0.5,其余品种分值均为负数,其中白玉王的分值最低(-0.69)。
说明综合品质最好的品种为无核大十和德果1号,其次为台湾四季桑椹,而白玉王桑椹综合品质差。
2.5不同桑椹品种间加工特性的聚类分析
对测定的桑椹品种的营养品质和理化加工品质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8个品种分为3个类别,其中Ⅰ类有3个品种,分别是德果1号、白玉王、珍珠白,Ⅰ类还可以分为2个亚类,德果1号亚类综合得分第二(见表6),其主要特征是糖酸比高、可滴定酸含量低、出汁率较低、原花青素含量较高,是适合加工果酱、果膏、果脯的品种;白
玉王、珍珠白亚类综合得分较低,主要特征是糖酸比高、可滴定酸含量低、出汁率较低,但原花青素含量几乎为零,是不适宜加工、但适合鲜食的品种。
Ⅱ类有4个品种,分别是嘉陵30号、嘉陵40号、红果2号、台湾四季桑,Ⅱ类还可以分为2个亚类,嘉陵30号、嘉陵40号亚类主要特征是糖酸比较高、可滴定酸含量低、原花青素含量较高、出汁率适中,其中嘉陵30号综合得分第四,是适合加工果酱、果膏、果脯的品种;红果2号、台湾四季桑亚类主要特征是糖酸比低、可滴定酸含量高,其中台湾四季桑综合得分第三,是适合加工果干的品种。
Ⅲ类有1个品种,为无核大十,其综合得分最高(0.75分),最适宜加工,其主要特征是出汁率高、原花青素含量高,可溶性总糖、还原糖也较高,可滴定酸含量为8.47g/L ,酸甜适宜,是适合加工成果汁果酒的桑椹品种。
3结论
本研究分别对8种不同品种桑椹的出汁率、总糖、还原糖、pH 值、可滴定酸、密度、原花青素等多种加工特性指标进行分析。
根据初步分析、主成分以及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无核大十桑椹出汁率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5.25%、0.674g/100g ,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0.75分),表现出较高的加工品质,是适宜深加工的桑椹品种;德果1号、台湾四季桑及嘉陵30号桑椹次之。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066-2067.[2]谢晶,
瞿晓华,赵丽珺,等.桑椹功效及产品开发[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2):85-88.
[3]ERCISLI S,ORHAN E.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hite (Morus alba ),red (Morus rubra )and black (Morus nigra )mulberry fruits[J].Food Chem ,2006,103(4):1380-1384.
[4]ZHISHEN J,MENGCHENG T,JIANMING W.The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 contents in mulberry and their scavenging effects on superoxide radicals[J].Food Chem ,1999,64(4):555-559.
[5]张慧文,张玉,马超美.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36(5):296-304.
[6]乔宇,刘璐,吴继军,等.白桑椹加工品质评价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36(17):6-9.[7]翁金月,金利思.药食两用桑椹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药业,2013,22(2):88-90.
[8]徐玉娟,
温靖,肖更生,等.不同品种荔枝果实加工特性比较研究[J].食品科学,2010,31(1):33-37.
[9]李俊芳,
马永昆,张荣,等.不同果桑品种成熟桑椹的游离氨基酸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J].食品科学,
2016,37(14):132-137.[10]周静,
严栋林.新疆三种桑椹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食品科学,2004,25(Z1):155-158.
[11]MALLIOS P,KOURKOUTAS Y,ICONOMOPOULOU M,et al.Low
temperature wine-making using yeast immobilized on pear pieces[J].J Sci Food Agr ,2004,84(12):1615-1623.
[12]宋于洋,
王炳举,塔依尔.石河子地区酿酒葡萄成熟度与葡萄酒质量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
2006,15(3):153-156.[13]崔艳,
吕文,党宏捷,等.以宁夏芦花台霞多丽酿造起泡葡萄酒原料酒的研究[J].酿酒科技,
2009(3):57-62.[14]LI X,WANG T T,ZHOU B,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peels and flesh from 10different pear varieties (Pyrus spp.)[J].Food Chem ,2014,152(6):531-538.[15]王柏松,
高文民,马小雪,等.苹果等4种水果果实糖酸组成及风味特点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2014,(18):50-53.[16]GUILL 魪N-CASLA V,ROSALES-CONRADO N,LE 魷N-GONZ 魣LEZ
M E,et al.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statistical tool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beam irradia-tion on ready-to-eat food[J].J Food Compos Anal ,2010,24(3):456-464.
[17]姚改芳,
张绍铃,吴俊,等.10个不同系统梨品种的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组分含量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1,34(5):25-31.[18]LU Y Y,VOON M K W,HUANG D,et bined effects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nd pH on kinetic change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urian wine fermented with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J].Appl Mi -crobiol Biot ,2017,101(7):3005-3014.
[19]梁俊,
郭燕,刘玉莲,等.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糖酸组成与含量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0):163-170.[20]SOLOMAKHIN A,BLANKE M M.Can coloured hailnets improve
taste (sugar,sugar:acid ratio),consumer appeal (colouration)and nutri-tional value (anthocyanin,vitamin C)of apple fruit?[J].LWT-Food Sci Technol ,2010,43(8):1277-1284.
[21]HAIYAN G,SHANGUANG W,XIAOJUN L,et al.Study on determi-n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soluble sugars and organic acids in peer juice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J].Acta Agr Boreali-Sinica ,2004,19(2):104-107.
[22]高畅,
毛晓辉,吴秀飞,等.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比重下降与生成酒精浓度关系的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1):16-18.[23]徐艳岩.水果发酵酒抗氧化活性分析研究[D].烟台:
烟台大学,2016.[24]SHI J,YU J,POHORLY J E,et al.Polyphenolics in grape seeds-bio-chemistry and functionality[J].J Med Food ,2003,6(4):291-299.[25]JADWIGA W J.Proanthocyanidins:content in fruits and influence on
health[J].Food Chem ,1996,57(1):57.
[26]格日勒,
亓伟,王剑,等.银川市售水果中原花青素含量比较[J].中国酿造,
2016,35(8):152-154.图2不同品种桑椹聚类分析
Fig.2Cluster analysis of different mulberry
varie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