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留置权是指当债务人未按照债务人与债权人的约定履行债务义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
对债务人的特定动产实施留置的权利。
留置权具有善意取得的特点,如果留置权人对留置
的动产是善意取得的,那么即使动产的前一所有权人主张对该动产享有优先权,留置权人
的权利也不受影响。
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对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
对留置权的善意取得进行浅论。
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留置权的主观善意,即留置权人在取得
留置权时是无恶意的,二是留置权的客观善意,即留置权人在留置动产时具备购买人的行
为特征。
留置权的主观善意要求留置权人在取得留置权时是无恶意的。
这就要求留置权人在取
得留置权的过程中没有明知或者应知其留置的动产存在权利瑕疵,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善意
取得。
善意取得的主观要素是法律规定的重要要求,它主要反映了留置权人的故意或过失
是否能够影响留置权的成立与否。
那么,什么是留置权人的明知或者应知呢?在日常生活中,留置权人可以通过不当手
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取有关动产权利状况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他人的提醒或者告知获取这些
信息。
留置权人如果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仍然继续留置该动产,就可以认定其明知或者
应知该动产的权利状况存在问题,那么其留置权将受到法律的制约。
留置权的客观善意要求留置权人在留置动产时具备购买人的行为特征。
与购买人相比,留置权人在留置动产时无论是在交付方式、支付方式还是在取得动产的数量、质量等方面
都表现为购买人的行为特征。
这就要求留置权人在取得留置权时应当支付等值的补偿,并
符合交易习惯,不得因过低的留置价格而妨害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对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善意取得可
以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使得债权人能够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义务时依法采取合法
的留置行为,确保其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能够通过留置权来获得部分或全部的债权内容。
在具体操作中,留置权人应当依法行使留置权,确保自己的留置行为合法合规,避免
违反法律规定,从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