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800字读后感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学生800字读后感3篇
【篇一】
听,圆明园里,荒野上呼呼的冷风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诉说着一
个古老的故事;看,残缺的断壁正呜咽地书写着一段惨不忍睹的历史
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每个炎黄子孙的耻辱。

学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所感到的不仅仅气愤和惋惜,还有我们——二十一世纪
的少年身上的担子和使命。

圆明园,多么漂亮的皇家公园!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
台楼阁,喧闹的买卖街,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有独具匠
心的西洋景观及众多珍贵、具有很大收藏和欣赏价值的名人书画与各
种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圆明园是一个令世人所惊叹的奇迹。

连雨果
先生也曾这样评论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这样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但突然有一天,噩梦落临:英法联军为了把圆明园中珍奇的宝贝
据为己有,于1860年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

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圆内放火。

就这样,这一圆林的瑰宝、精华,在这熊熊烈火中化为一片灰烬。

现如今,我们再也看不到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这样的
漂亮景观,再也不能观看到那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我们
只能通过照片来回忆当时圆明园的瑰丽,只能感觉到圆明园中风还在
荒野上呼呼地刮着。

读过这篇文章,我的胸腔里充满了气愤和痛惜。

气愤的是这两个“强盗”为夺得我们的财产而肆意掠夺,并放火焚烧,给我们带来了
巨大的损失;痛惜的是建圆明园花费了我们很大的人力、财力,这汗
水和智慧的结晶就在这可恶的侵略者的一个个火把下付之一炬,化成
了灰烬。

小小的笔尖好像无法书写完我满腔的怒火,可没方法,这是残酷
的事实,更是不变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压迫”。


想使我们的民族不再受那些“强盗”的欺压,的方法只有使国家富强
起来。

而我们这些青少年能做的就是这八个字: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在科技不发达、人们不团结的旧中国,血的教训不止这一件: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英国
迫使清政府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逼近清政府
并强行租借外界,租期99年……。

这些惊人的、仿佛在为受到世界强
盗欺压而流泪的数字让我们的眼前再次浮现出那一幅幅令人寒心的场面,“贫穷就要受压迫,落后就要挨打”,我会永久牢记这句话!
圆明园的大火已经熄灭,但这却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怎样才
能使我们的民族强大起来,不受世界强盗的欺负?答案只有一个,万
众一心,国家富强,民族兴旺,才不会让悲剧重新上演。

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将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
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
【篇二】
《鬼妈妈》是英国作家尼尔.盖曼的作品,2009年还被搬上了大
银幕。

平凡的女孩考罗琳跟随工作狂父母搬进了一间老宅,父母从不跟
她玩,总是用一种考察房子的探查游戏来打发她。

他们从不理睬女儿
的意见和感受,难吃的饭菜让考罗琳只好吃速冻食品。

楼上楼下的邻
居们倒是很欢迎考罗琳来做客,但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事,连她的名字
都叫错。

一天中午,她打开了一道上锁的门——那是公寓的第十四道门。

门后,有一个仿照真实世界的“完美世界”,那里有考罗琳所向往的
一切,在那里,她能得到美食、游戏,还有“另一个妈妈”的重视和爱。

门后的世界就是这个看似独立顽皮的女孩内心真正的渴望。

考罗
琳一开始被迷惑了,但是,当“另一个妈妈”说要在她眼睛上缝上纽扣,并以此作为她可以永久留在“完美世界”的条件时,她警惕起来,要求回到那个冷漠的现实世界。

也许有人觉得,恐惧才是考罗琳离开“完美世界”的真正原因,
但是我觉得,主要原因不是这个。

每个人都有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

这不是让人愉快的事情,是吗?但是正
如考罗琳所说的:“我不同意要什么就有什么。

假如我要什么就有什么,那还有什么乐趣呢?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就没有意思了。

得到
了又怎样呢?”的确,正因为存有着不完美,才有努力的必要。

假如
无论你努不努力,都得到相同的东西,那人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乐趣。

“另一个妈妈”绑走了考罗琳的父母,她就毅然回到那个令她恐
惧的世界,与“另一个妈妈”斗智斗勇,不仅救回了父母,还解放了
被“另一个妈妈”囚禁的孩子的灵魂。

在营救父母之前,考罗琳对伙伴黑猫讲了一个故事——她爸爸以
前为了救她,被黄蜂咬了三十九个包。

当黑猫问她,这是不是她回去
救他的原因时,考罗琳回答:“别傻了,因为他们是我的爸爸妈妈,
我才会去救他们。

要是他们发觉我不见了,我敢说,他们也会采取同
样的行动来救我的。

”考罗琳这时明白了,爸爸妈妈并不是不爱她,
他们早已经把彼此装在心中了,像任何一个家庭一样,他们之间的纽
带是永久不会断裂的。

考罗琳回到了现实世界,一切都没有变,但考罗琳变得欢乐了——她学会了改变自己,接纳现实,并且学会了真正的勇敢。

【篇三】
我常常想,什么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有什么用。

现在,我从《论语》《孟子》中寻到了答案。

刚开始读,我觉得句子难读,想放弃。

妈妈告诉我,联系生活实
际就不会感到乏味。

真的,我越读越爱不释手,因为我从中悟出了真理——“温故而知新”教会我学习要常常复习,在复习中收获新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学习与思考的联系以及它们
的重要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懂得要谦虚,
要实事求是……
假如你问这些足以挽救时代了吗?那么我要告诉你,书中教会我
做人的句子,更是数不胜数。

读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我又想起前两天看到
拥挤的小店里一个人在买东西时拆开包装,将别的袋子里的东西装入
一个袋子。

这不就是自私自利吗?还有贪心小贩以次充好、自来水掺
甲醇,这些事都说明小人喻于利的道理。

于是,我从中学会了要有原
则有底线,不唯利是图。

读了“天将落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我想起了感动中国的无臂钢琴师刘伟。

他10岁时因一场事故被截
去双臂,19岁时学习钢琴,一年后用足弹钢琴的水平就相当于用手弹
钢琴的7级水平。

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
国男孩的奇迹。

被截去双臂不就是上天给他的磨炼吗?“当命运的绳
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旧固执地为
梦想插上翅膀。

”这就是中国人民给他的颁奖词,是全中国人民对他
的肯定。

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赶得上刘伟的钢琴声?从刘
伟的身上,我读懂了面对困难,要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读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托起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浮现在
我的脑海中。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
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
能。

这可是在10楼!一分钟之后,妞妞掉了下来,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

被紧急送往医院的吴菊萍被诊断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预计半年后才能康复。

“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吴菊萍一脸平静地说。

“在这个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信仰迷茫、价值紊乱的新闻接踵而来,吴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的奇迹,唤醒了普罗大众对传统美德的自觉。

”这是人民给予她的颁奖词,更是她应得的赞美。

这就是国学经典的魅力。

有它,才会有感动中国的人;有它,人们才会懂得生命的真理;有它,才会有和谐美好的中国!因此,国家才会这样宣传国学,弘扬国学;学校才会要求我们“童声诵国学,经典润童心”要求我们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我们需要国学,国家需要国学。

国学是人之本,民之基,国之根。

国学像土,一亩心灵之土,为许多幼苗提供营养,使它们开出漂亮的鲜花。

国学像水,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

在这个信仰迷茫的时代,是国学挽救了人们的良心,挽救了这个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