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0型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0型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龙如启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猪O型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侵害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
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

对未免疫的猪群可100%发病,保育猪和架子猪病
死率可达80%以上。

是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的一类动物传染病,猪口蹄疫的发生不但给养殖场(户)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因扑杀、封锁和政治影响,给当地的养殖业造成严重的
经济损失和重大的政治影响。

目前,对口蹄疫的预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注射猪O型口蹄疫疫苗,国家对口蹄疫的预防实
行强制免疫政策,由政府部门采购疫苗供应给广大养殖场(户)使用。

笔者因工作关系,常年
从事动物防疫和兽医实验室抗体检测工作,但在每年的抗体检测过程中,仍发现有不少养猪场
送检的猪血清中抗体含量明显不足,如遇到口蹄疫强毒攻击,难免会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现就本人多年参与疫病防控的经验与大家共勉:
1存在的问题
1.1疫苗的运输保存不当,疫苗效价降低。

口蹄疫疫苗实行政府采购,在从厂家运送到县
级动物疫控机构,再由县级动物疫控机构发放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都能保证冷链运输,对疫
苗的质量影响微乎其微。

但乡镇动物防疫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冷藏设备,使疫苗在常温条件下保
存时间过长,影响疫苗的效价。

或有的养殖户保存方法不当,造成疫苗结冻,使用这种疫苗进
行防疫难以取得好的免疫效果。

有的养殖户虽然疫苗保存的很好,但在使用过程中,从冰箱中
取出后立即使用,没有把疫苗恢复到常温,或没有把疫苗摇匀就直接使用,对免疫效果也有一
定的影响。

1.2疫苗注射剂量不足。

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没有根据猪的大小体重年龄等合理调整注
射剂量;第二注射技术不熟练、方法不当,保定措施不到位,采取打飞针的方式注射疫苗,有
可能使疫苗滴漏,或注入血管中、脂肪层中影响疫苗的吸收造成猪群整体抗体水平差异大,部
分猪免疫失败;第三是注射器械选用不合理,特别是注射器针头,应根据猪的体重选取不同型号,长短的针头,保证把疫苗注射入肌肉层中。

1.3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过早免疫,受母源抗体影响;二是只免
疫一次,没有按照说明书标明的要求进行二次免疫;三是两次免疫注射时间间隔过短或过长;
四是超过免疫保护期而不补免;五是与其他疫苗同时注射或间隔时间过短。

1.4猪群自身存在问题。

影响猪群健康状况的原因很多,导致猪群整体处于亚健康或应激
状态,造成免疫失败。

1.4.1猪群中存在经典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毒等的隐形感染的免疫抑制性
疾病。

1.4.2猪舍环境条件恶劣,空气污浊,高温、潮湿、闷热、噪音等外界因素造成猪长期处
于应激状态,影响免疫效果。

1.4.3饲料品质差,原料中含有黄曲霉素等毒素,饲料配比不平衡,缺乏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或饮水不足,使猪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造成免疫力下降。

1.5由于口蹄疫病毒发生变异,所用疫苗毒株与当前流行毒株不匹配,或发生猪A型口蹄
疫等原因,尽管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合格,但仍有可能发生猪口蹄疫疫病。

2防控措施
2.1养殖场负责人要提高对猪口蹄疫综合防控的重视,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按照当
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严防外来疫病传入场内。

改善饲养管理,饲喂全价
配合饲料,提高猪群整体健康状况,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引进猪只要隔离观察15天以上确保无疫病的情况下才可以合群饲养。

2.2要保存好疫苗,猪口蹄疫疫苗无论是浓缩苗还是合成肽疫苗或O/A二联疫苗均属于灭
活疫苗,保存温度为2-8度,领取或自购疫苗到场后应立即保存于冷藏箱中,严防结冻,也不
可常温保存,即使冬春季也不行。

使用时从冷藏箱中取出疫苗,放置室温下半个小时以上,疫
苗恢复到常温方可使用。

对免疫结束未用完的疫苗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可长时间放置后再用。

2.3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使用疫苗。

口蹄疫疫苗免疫保护有效
期正常为四个月,仔猪在40日龄左右首免,间隔28天二免(必须免疫两次),种公猪和母猪
每4个月免疫一次。

做好口蹄疫免疫的同时要对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等疫苗的免疫。

2.4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在猪只充分保定的情况下,选用金属注射器或连续注射器(不
建议使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根据猪的大小调整好注射剂量,选择不同型号长短适中的针头
在耳根后皮肤消毒后注射,保证注入肌肉层中,如注射部位出血或后期有化脓肿胀的情况要重
新补免。

正确的注射方法是:充分保定猪只,耳根后注射部位皮肤用医用碘伏或酒精由内向外螺旋
状消毒,在猪安静的时候刺入针头,回抽针芯,无回血即可注入药液,拔出针头,用干棉球按
压注射部位,直至无出现或药液流出。

更换针头,然后进行下一头猪的注射,每一头猪使用一
个针头。

2.5定期监测,口蹄疫抗体监测结果是对免疫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养猪场负责人要有定
期监测意识,切不可以为疫苗注射之后就万事大吉。

规模化养猪场在口蹄疫第二次免疫后15天左右对不同猪群按比例抽取血样送兽医实验室检测,散养户结合县畜牧部门春、秋防抗体监测
送样检测。

口蹄疫抗体检测一般县级兽医实验室就可以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具有快速、准
确性高的优点。

对整体猪群抗体合格率达不到70%的猪场建议全群补免。

2.6转变养殖方式,因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对饲养环境和从业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
不适合所有的养猪场。

对养殖环境比较好的猪场,可以联合大型养猪企业,饲养商品育肥猪,
依靠大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可以有效的规避技术力
量不足的弊端。

综上所述,要做好猪口蹄疫的预防,首先要把好疫苗关,确保疫苗有效;再者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个体健康,注射后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最后加强从业者操作技术培训,减少人为
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232200安徽省寿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